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中共對臺政策1979-2013 Beijing’s Taiwan Policy 1979-2013

中共對臺政策1979-2013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552977
邵宗海
唐山
2013年9月14日
133.00  元
HK$ 106.4  






ISBN:9789866552977
  • 叢書系列:唐山論叢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唐山論叢


  • 社會科學 > 政治 > 中國研究












      從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到服貿協議的簽屬,臺海關係進入史無前例的新局面。不論國人如何想像與猜測,要對中共近來在國際上之行動,與其背後的動機,有一通盤性的理解和掌握,勢必須回歸其政策分析與歷史脈絡當中。



      中共對臺政策的內涵,畢竟在過去幾十年發展下來的風貌裡,外界看到的,應該是它一直在追求「銳變」,即使它所堅持的「原則」與「立場」,也見有策略調整的痕跡。

     

      所以,本書在政策項目的分析上,跳脫了傳統思維的解讀,而加上一些新的措施實例來做對應比較:譬如將「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的分析文章給予並列,以及把「對臺政治定位」的歷史解讀與「正視中華民國」的文獻探討相互對比,就是企圖描述出一種「北京在現階段對臺政策」中,存在著它必須放下某種堅持,而作出妥協與調整的無奈寫照。

     

      臺海關係向來備受國人關注,兩岸互動頻繁也是不爭事實。本書以歷史縱面爬梳中共對臺政策脈絡,橫向佐以豐富的實例分析,探討對岸從否認到承認、堅持到妥協的系列轉變過程,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後對臺政策的可能走向。



    ?








    序言 1



    第一章

    早期政策:從中共建政後歷屆領導人到江澤民時期 3


    第一節:北京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 4

    第二節:北京對臺政策的原則與策略 22



    第二章

    中期政策:胡錦濤時期對臺政策的評估 31


    第一節:前言 32

    第二節:政策主軸 32

    第三節:政策的戰略思維 38

    第四節:政策的戰術策略 48

    第五節:結語 55



    第三章

    現行政策:中共十八大後對臺政策的評估 59


    第一節:前言 60

    第二節:中共十八大後初期對臺政策將維持不變 60

    第三節:新的形勢,中共對臺政策勢必要配套「新的思維」 64

    第四節:新的挑戰,中共對臺政策必須調整策略 70



    第四章

    以法涉臺:「反分裂國家法」的探討 79


    第一節:前言 80

    第二節:從「統一法」到「反分裂法」的演變過程 81

    第三節:「反分裂法」的內容分析 86

    第四節:「反分裂法」後續發展的評估 93

    第五節:結論 105



    第五章

    立場一致:從一個中國原則堅持說起 111


    第一節:前言 112

    第二節:對「一個中國原則」以及2008年後對「九二共識」的堅持 113

    第三節:中共對臺政策一致性的個案研究 119

    第四節:中共對臺政策一致性的檢驗分析 126



    第六章

    讓步實例:「九二共識」—從否認到承認 131


    第一節:前言 132

    第二節:傳統上,中共對「一中原則」十分堅持 132

    第三節:九二共識源自於1992年兩岸兩會協商對一中原則的妥協 134

    第四節:「九二共識」,從否定、肯定、到正式認定 142

    第五節:「一個中國框架」的提出 145



    第七章

    讓利實例:「兩岸經濟合作框架」(ECFA)─從無到有 149


    第一節: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名稱的演變過程 150

    第二節:早期:北京願意與臺北簽署一份經濟合作協議的政策考量 155

    第三節:中期:針對臺北要求,議題逐被北京拖延的政策考量 159

    第四節:北京最後同意與臺北簽署ECFA的政策考量 164



    第八章

    尋求認同:「兩岸文化協議」的簽署 169


    第一節:前言 170

    第二節:臺北推辭兩岸文化協議簽署的背景分析 171

    第三節:北京尋求「兩岸文化協議」簽署的政策源由與推動 174

    第四節:北京尋求「兩岸文化協議」簽署的根由:民族認同 177

    第五節:中共期待「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的可能內容 181

    第六節:結論 183



    第九章

    和解休兵:從國際場合的角力到外交上的休兵 187


    第一節:前言 188

    第二節:國際社會目前已經不存在兩岸尚有外交發展的空間 189

    第三節:北京考量:國際上和解休兵要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 196

    第四節:北京思考:允許「臺灣有國際活動空間」的政策 201

    第五節:結論 204



    第十章

    對臺定位:從死亡政權、地方當局到平等協商的實體 207


    第一節:前言 208

    第二節:死亡政權:中華民國在1949年後已經死亡 210

    第三節:地方政權:臺灣在一國兩制裡的定位 211

    第四節:實體定位:平等協商前提下的結果 213

    第五節:北京堅持一中原則之下對兩岸定位的彈性措施 215

    第六節:一中框架下的定位: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 218



    第十一章

    正視現實:中共開始正視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 221


    第一節:緒論 222

    第二節:現階段中共官方的看法與立場 225

    第三節:大陸學界對中華民國事實存在的觀點 230

    第四節:綜合分析之後的觀察與探討 244

    第五節:結語 250



    第十二章

    和平發展:「和平協議」提出的背景分析 253


    第一節:前言 254

    第二節:北京創議「和平協議」的歷史背景介紹 254

    第三節:北京對終止敵對狀態協議的設計與推行 257

    第四節:北京對「和平協議」解讀與臺北看法的相互衝突 259

    第五節:北京對「和平協議」簽署的展望 263

    第六節:結語 264



    第十三章

    理論解讀:中共對臺政策產出的理論架構 267

    第一節:前言 268

    第二節:中共中央工作領導小組的黨政關係運作 269

    第三節:黨政關係運作的實例剖析 278

    第四節:黨政關係運作的研究發現 289



    附錄 291

    《江八點》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 293

    《反分裂國家法》全文 299

    《胡六點》──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303

    《中共十五大政治報告》節錄 311

    《中共十六大政治報告》節錄 313

    《中共十七大政治報告》節錄 315

    《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節錄 317

    《2013「連習會」,習近平的講話》 319

    《2013「蕭習會」,習近平的講話》 323

    《2013「吳習會」,習近平的講話》 325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