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家庭的問題都像一隻大象,阻塞了家庭功能,
 家族治療師的工作就是讓家庭成員看到且願意敞開談論,
 慢慢地移除這隻大象。
   瑪莉亞.葛莫利對治療師說:只要家庭能出現在你的面前……就表示他們已經走過來了,已經應對了,他們具備了求生存的能量及資源。
   問題是,我們如何幫助他們使用自己的能量,走向下一步……
   這套書分成兩冊,內容包括八個家庭、十次會談,學習基模是依據維琴尼亞.薩提爾家族治療的體驗性訓練工作坊,呈現瑪莉亞.葛莫利現場工作的內涵,以及如何多元運用薩提爾模式為家庭工作。每次會談,先由治療師介紹自己與案主工作的重點;接著是瑪莉亞與家庭的會談;最後是小組討論的回饋、提問和瑪莉亞的教導。
各界推薦 
 (謹依姓氏筆畫排序)
   方俊凱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暨自殺防治中心主任
   王浩威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吳就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吳熙琄 美國陶斯後現代學院院士、台灣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始人
   呂旭亞 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李維榕  香港家庭治療學院臨床總監
   李聖潔 蒲公英人格發展學習空間創始人
   李島鳳 實踐大學家庭諮商與輔導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陳登義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院長
   楊 蓓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趙文滔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