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從卡爾•馬克思到耶穌:基督的歷程

從卡爾•馬克思到耶穌:基督的歷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748164
伊尼亞斯.萊普/著
唐山
2003年5月25日
73.00  元
HK$ 62.05  






ISBN:9867748166
  • 叢書系列:文化交流叢書
  • 規格:平裝 / 231頁 / 23 x 15.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化交流叢書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歐洲地區











      伊利亞斯• 萊普(Ignace Lepp ) 曾經擔任十年的共產黨員。他在「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的國際運動中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他不僅因此認識了蘇聯的共產黨員,也結交了許多資本主義國家中著名的共產黨員。但令人好奇的是何以這個資產階級出生的年輕知識分子會轉身加入共產黨呢﹖當他在激烈動蕩的共產黨等級制度中升進的時候﹐他如何能完成階級鬥爭下所付予的殘酷任務﹐而又能全身而退呢﹖最後,又是什麼樣的意識信仰讓他毅然決然退出這個他熱愛的黨派﹖所有的疑問都在這本書裡完完整整地回答。

      作者在追溯他自己心理和精神上發展歷程的同時﹐也對共產主義制度作了一個既生動又真實的描繪。他與其他置身於共產主義制度外的作家不同之處﹐是他深刻描寫了當年那種懷著青年時期對黨的火熱理想,和親身經驗的生活下,作了相當的見證。因為他不僅曾生活于其中﹐更從根源上進行了研究。

      作為一個知名的多產哲學家﹐他深研過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也為此做了無數的演講﹐並曾任教於俄國、法國和德國。在這個所有人都必需瞭解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根據其創建者的理論上它應該是如何﹔但在現實中它又是如何) ﹐伊利亞斯•萊普絕對是幫助這些人達到更深度認識的一盞明燈。

    作者簡介

      伊尼亞斯•萊普為波羅的海人,從積極的馬克思主義活動家,後來變成了天主教神父,是當代一位相當重要的人物。萊普大約在1909年生於愛沙尼亞,父親是立陶宛人,母親則為英國人。他在十五歲背叛家庭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後來,他到了法國,積極宣揚共產主義。1929年參加在前蘇聯哈爾科夫召開的世界革命作家大會,當選為國際革命知識份子協會的總書記。過了多年之後,他皈依了天主教會(1936年),成為一名神職人員,並挹注許多心血,針對共產主義及馬克思思想,教授基督教的社會學說。而後,他又涉足精神分析的領域。他不遺餘力地提倡,以基督教的信仰,來解決現代迫在眉睫的各種問題。「他平靜地從馬克思主義上的滿足,過渡到對基督教的不滿足和不斷探究。在信仰的層面,他並沒有太多的質疑,他對基督教徒所提出的問題,多是與政治、觀念及心理方面相關的。」







    • 第一章往大馬士革之途
      1.船是我兒時的搖籃
      2.陸上的陌生客
      3.書香世界
      4.高爾基的《母親》
      5.渴求正義
      6.號召鬥爭
      7.新人的摸索
      8.無神的童年
    • 第二章年輕的共產黨員
      1.「安提馬迪」支部
      2.忙碌不休的共鏟積極份子
      3.五月一日
      4.關鍵性的抉擇
      5.團結一致的勞工階級
      6.困難的同化
      7.不道德抑或道德新觀
      8.年輕的資產階級出身的共產黨人
      9.我們的猶太同志
      10.宣傳部部長
    • 第三章在希望的國度
      1.與蘇俄的最初接觸
      2.聖城基輔
      3.在十月革命的慶典上
      4.在莫斯科歌劇院
      5.蘇聯的面貌
      6.舊的和新的迷信
      7.在列寧格勒
      8.在托爾斯泰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的故居
      9.在黑海之濱
      10.歸途
    • 第四章馬克思主義信仰之教條
      1.經濟矛盾論
      2.對私有制度的責難
      3.辯證唯物論和形而上學
      4.源自黑格爾哲學的馬克思主義
      5.經濟之下層結構
      6.世界大同之理想
      7.馬克思的「科學」觀
      8.禮史唯物論
      9.歷史的趨勢
      10.意識型態的上層建築
      11.諸種因素的互動
      12.歷史進展的動力—階級鬥爭
      13.社會主義的競賽
      14.無產階級專政
      15.馬克思主義中的人本主義
    • 第五章職業革命家
      1.背井離鄉
      2.間諜與煽動者
      3.國際紅色救援會
      4.華沙五月一日
      5.革命知識份子
      6.同路人
      7.在法西斯主義的義大利
      8.紅色佛羅倫斯
      9.在民主歐洲
      10.在巴爾幹半島
      11.牢獄之災
      12.宣判死刑
    • 第六章覺醒
      1.蘇聯已不同以往
      2.制度中享有特權者
      3.蘇聯在度有階級之分
      4.美夢的破滅
      5.可憎的專制制度
      6.風光明媚的喬治亞
      7.史達林拋棄國際主義
      8.恐怖與疑惑
      9.教授的艱難任務
      10.反對宗教的鬥爭
      11.對思想的控制
      12.再會吧,蘇聯!
      13.史達林並未背叛
    • 第七章黑暗中的光明
      1.安那陀勒眼中的基督教
      2.荒謬的人生經歷
      3.《你往何處去?》
      4.在基督教的源頭
      5.在各教派中徘徊尋索光亮
      6.教會的人道方面
      7.超驗世界之一瞥
      8.追隨基督
      9.「新人」的誕生
      10.周遊寺院與修道院
      11.與修道士們一起
      12.在朱維西及其他地方的聖多明我會會士
      13.在S.U.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