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985年獲匹茲堡大學科學歷史與哲學(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HPS)博士學位。研究興趣主要是科學與技術研究(STS),並創建了「社會認識論」領域。1994年移居英國,任教於華威克大學(Warwick University)社會學系,並先後獲選為英國皇家文藝學會會員與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對於實際在大學理工醫農科系與研究機構工作、在經同儕審查的專業期刊發表研究成果的人(也就是「科學家」)來說,科學是份工作,或許還是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但說它有什麼「魂」,恐怕就太玄了。靈魂是宗教領域的課題吧。實際上,如果把「科學之魂」理解為科學的「本質」,二十世紀初以來,專注探索這個問題的研究者,多半在人文社會學院的科學哲學、科學史、科學與技術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等領域,而非理工醫農學院。換句話說,他們不是狹義的「科學家」。
富勒出生於美國,前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就讀,1985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獲科學歷史與哲學(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HPS)博士學位。與許多同代的HPS學者相似,富勒之後的研究興趣與學術活動轉向結合了HPS與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領域的跨學科領域︰科學與技術研究(STS)。他於1994年移居英國,任教於華威克大學(Warwick University),並先後獲選為英國皇家文藝學會(Royal Society of Arts)會員與英國社會科學院(UK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院士。雖然富勒著作等身、獲獎無數,他在英美STS領域卻一直是個鬼見愁式的狂狷之士,性好挑起爭論,而甚少附和領域內外的主流意見。1990年代發生的「科學戰爭」(Science War)論戰中,STS和文化研究等學科中的後現代主義者為一端,另一端則多半是出身於自然科學領域的「理性主義者」。富勒兩邊都批評,但兩邊的論者都常認為他是對方的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