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活下去,是最大的動力!破解全球通訊龍頭中國華為的核心密碼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032387
田濤、吳春波
商業周刊
2013年9月19日
113.00 元
HK$ 90.4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金商道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22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金商道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全球最大通訊設備新霸主
唯一官方版企業傳記,完整揭露:
不可思議的狼文化企業──華為技術
顛覆常識的經營哲學家──任正非
《經濟學人》稱它是:「歐美跨國公司的災難」,《時代》雜誌稱它是:「所有電信產業巨頭最危險的競爭對手」,愛立信全球總裁衛斯伯(Hans Vestberg)說:「他是我們最尊敬的敵人」,思科執行長錢伯斯(John Chembers)在回答華爾街日報提問的時候說:「25年前我就知道我們最強的對手一定來自中國。」
它,是華為技術公司,根據《財星》(Fortune)的預估,華為在2013的年營收將達到349億美金,超過愛立信的336億,成為全球通信產業龍頭。但它是一家百分之百的中國民營企業,也是《財星》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唯一一家沒有上市的公司。
它的營收,七成來自海外,比聯想集團的四成二還要高。《經濟學人》指出,華為在150多個國家擁有500多名客戶,超過10億人每天使用華為的設備在通信。即使4G技術領先的歐洲,華為也有超過一半的市占率。
當過去的通訊產業巨擘:摩托羅拉、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西門子等都面臨衰退危機時,華為卻在過去十年間年年成長。這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本書以華為最為人注意的創辦人任正非的獨家專訪揭開序幕,第一部分介紹44歲失業的任正非如何以僅有的3千元,再說服友人集資2萬元人民幣創立華為,又是如何著手四大皆空──無錢、無人、吳技術、無資源的事業?
2003年與世界通信巨頭思科的交手,堪稱關鍵一役。思科為何要打擊華為?華為如何反敗為勝?華為數度面臨重大經營事件,旗下大將自立門戶,挖華為的人,仿華為技術,和華為對著幹,華為是如何走過內憂外患的?2007年七千員工集體請辭,又是怎麼一回事?本書第二部分有完整的故事並探討其策略思維。
華為20年來愈來愈壯大,和任正非的人生觀、經營哲學息息相關,本書第三部分剖析華為的企業管理哲學,由長期觀察任正非和華為的作者娓娓道來,處處有玄機和引人之處,值得台灣企業借鏡。
本書特色
雖然是從文化和管理哲學的角度寫華為,但在作者充分的資料蒐集和完整的任正非語句敘述下,使這本管理書充滿人味,是一本既能看商戰故事,又能深層體會華為生存哲學的書。
作者簡介
田濤
1957年生,當過農民,造紙廠工人,1978年考入漢中師範學院(陝西理工學院)漢語言文學系,1982年畢業之後,30年之間,斷斷續續在西北師範大學等院校研修心理學、管理學等專業,2009年獲新加坡國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曾任大學講師,學報編輯,創辦《投資與合作》雜誌,任總編輯;創立廣告公司、影視公司、文化出版公司、傳媒投資公司等;現任北京無限訊奇資訊技術有限公司董事、北京山石網科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的董事,國內外多家投資類技術類公司高級顧問,以及華為公司顧問。
吳春波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自1995年任華為公司高級管理顧問至今,曾兼任人力資源部副總裁,《華為人》和《管理優化報》主編,參與《華為基本法》制定,參與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設計與實施。
目
錄
推薦
序
自序
華為現場(商業周刊攝影照片)
楔子 認識華為
Part I〔任正非〕
導讀 >(商業周刊報導)
第一章 任正非:永不結盟,永不謀政
我是孤獨商人
冒險:商人天生的使命
規模做大了,離偉大也遠了
二十五年來只做一件事
戰略靠勇氣和智慧
重大決策要慢慢發酵
Part II〔關鍵事件〕
導讀 >(商業周刊報導)
第二章 思科出手突擊
王安電腦的警示
任正非問:煞車在哪裡?
圍獵華為:美國怎麼了?
開放是逼出來的
思科成就了華為
要把敵人變朋友
閉關修煉與拿來主義
開放與封閉的十年
講錯了不要緊,只要講的事實
第三章 華為以戰逼和
沒有流血的革命
從鬥士轉向「柔道高手」
以戰逼和,敢戰方能言和
思科為什麼要打擊華為?
臥榻旁的競爭者
這是一齣戲?
把權力「關進籠子裡」
第四章 員工集體大辭職
穿上「美國鞋」
革命難,改革更難
市場部大辭職
七千人大辭職
沒有投訴,沒有爭議
變革的成本:一百億
Part III〔企業哲學〕
導讀 >(商業周刊報導)
第五章 客戶至上
眼睛盯著客戶,屁股對著老闆
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
衰落不在基因,源於變異
走出混沌:客戶是華為之魂
土狼向獅子演進
常識推到極致就是宗教
第六章 狼文化
二十多年,永不關機
什麼叫奮鬥?
絕無僅有:「墊子文化」
「窄胡同」逼出「狼文化」
羅馬街頭停擺的鐘錶
獨家:工者有其股
華為為什麼不上市?
永不停歇的木猴
第七章 灰度理論
如何管理萬花筒?
華為的密秘武器
灰度是一種境界
寬容別人,寬容自己
摒棄「帝王情結」,聚攏人才
「合二為一」,反對「一分為二」
這些灰,那些黑白
第八章 自我批判
「林志玲很美」的背後隱喻
公司付的錢太多了,不一定能持續
恐懼推動自我批判
沒有自我批判,就沒有華為
「EMT自律宣言」
比對手更像對手
第九章 下一個倒下的 會不會是華為?
亂中求治,治中求亂
企業就是不斷戰勝危機
時時保持饑餓感的團隊
「黑與白是哲學上的假設」
不要混淆經營與管理
創新就是在消滅自己
任何組織都是正反並存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