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攝影的絮語 The Murmurs in Photography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455553
李昱宏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01日
73.00 元
HK$ 62.0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文化湯
規格:平裝 / 208頁 / 15*23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文化湯
分
類
藝術設計
>
攝影
>
攝影理論
同
類
書
推
薦
攝影:感知與意識
攝影曝光 設計寶典
異獸藏身處的精靈:藝評召喚術
不可不知的攝影必修課:技巧課+主題課,學會成熟的表現方法,拍出打動人心的瞬間藝術
再現之重:論複數的攝影與歷史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你為什麼不幸福?
咖啡
然後就累了
寫意台北:城市意象文學攝影集
吉祥寺的朝日奈君
戀之風景(精裝)
內
容
簡
介
「攝影要講究境界,說穿了就是一種fu。」
台灣攝影發展至今,已逐漸從工具理性的桎梏解脫,但仍偏重西方及日本的攝影美學與哲學論述,以東方哲學及本土角度發展攝影論述的作者屈指可數,李昱宏正是其中之一,從《冷靜的暗房》、《灰色的隱喻》、《霧中的風景》,一路透過寫作反覆思考攝影的意義。本書是他近期思考的總結,引用金剛經與道家的哲學探討攝影的決定性瞬間,並以精簡的篇幅整理布列松及羅伯.卡帕兩位攝影大師的生平及攝影觀,並回顧新聞攝影與馬格南通訊社的發展。
本書特色
1.作者前作《霧中的風景》為博客來同類書籍銷售排行前五名。
2.兼具知性與感性,提供愛好攝影者跳脫拍攝技巧的跨文化思考空間。
3.高雄師範大學視設系專任教授陳立民教授、澳洲知名作家帕米拉.紐頓、攝影家季惠民專文推薦。
作者簡介
李昱宏
台北世界新聞傳播學院視聽傳播學系(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前身)第一屆畢業,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電影製作藝術碩士,澳洲雪黎科技大學藝術與人文社會學院創作藝術博士。曾任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應用藝術與設計系專任講師、元智大學藝術創意與發展學系暨藝術管理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藝術家雜誌及藝術收藏+設計雜誌駐雪黎特約記者、朱銘美術館季刊特約撰稿者,高雄市文化局電影館青春影展活動計劃總執行人。目前為文藻外語學院傳播藝術系專任助理教授、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講座教師、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展覽解說員、聯合報旅遊夢享家網站專欄作家。教學之外也是自由作家及攝影者,作品涵蓋旅行文學、攝影美學論述等,至今共有二十一本作品。
目
錄
推薦
序
人文的省思 陳立民教授
靈魂的反影 帕米拉.紐頓 Pamela Newtown
內化、活化與創作攝影 季惠民老師
自序
第一部 布列松,攝影師的人生壯遊
第二部 關於紀實
第三部 新聞攝影的演變與馬格南通訊社
第四部 論《金剛經》與決定性瞬間,兼論道家哲學與決定性瞬間
第五部 關於生與死的瞬間?論卡帕
附錄 布列松與卡帕簡史
引用文獻及參考書目
序
推薦序1
人文的省思
很高興能為昱宏的新書寫推薦序,之所以說高興是因為畢竟這類書籍的出版,標誌著台灣的攝影文化已經逐漸從工具理性的桎梏解脫。怎麼說呢?因為這類偏重攝影美學與哲學論述的書籍向來被讀者所排斥,有些讀者認為這種解析攝影的方式是象牙塔裡的學術,但是如果我們反向思考這個問題,則攝影者不可能永久沉迷在技術層次,而將攝影的核心價值束之高閣─我們因何按下快門,實際上是一個嚴肅而且必須深究的問題。
儘管對於攝影哲思的探索是每個攝影者應該嘗試的一段路程,但是可以指引這段道路的火炬卻又不多,原因在於書寫這類書籍需要相當程度的苦心孤詣。換言之,學術的論述本來就是一條寂寞的不歸路,也因此書寫這類書籍的作者並不多。
昱宏在這段道路的經營已歷多年,從最初的《冷靜的暗房》,到《灰色的隱喻》與《霧中的風景》,一直到這本《攝影的絮語》,我們有幸可以隨著他的論述一窺他研究攝影美學與哲學的菁華,我們也有幸透過他的書寫冷靜思考攝影的人文價值。在這本《攝影的絮語》中昱宏從布列松的種種談起,進而討論到決定性瞬間與道家及佛家思維的聯結,這個方向在過去少有人涉及,尤其是昱宏將佛家的時間概念引至他的攝影研究中,這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慧思。
目前攝影哲思的論述幾乎都是外文譯作,因此本地研究者很容易就被他們綁架,一方面則是因為我們在吸收西方文明的同時往往也忘記本身的智慧,例如台灣的研究者可能對於符號學的種種朗朗上口,卻可能忽略了到底符號學研究是否與我們的中文架構相符合?
又例如台灣學界可能對於現象學研究著墨甚多,但是對於道家與佛家哲學與現象學之間的關聯性研究卻付之闕如。昱宏其實在過去的書寫中早就將東方哲學的因子放進他的攝影研究中,如今這本《攝影的絮語》是他的另一個里程碑,他在書中更進一步深入探討決定性瞬間的義理與東方哲思。
昱宏在這本書中也從紀實攝影這個領域出發,論述卡帕與新聞攝影,其中也有不少精闢的見解,對於這個規模窄小的知識圈的確發揮了啟迪的功用,我在此預祝昱宏的這本傑作可以一如往常為莘莘學子們打開一扇新的窗,也恭喜這本傑作順利成功。
陳立民
高雄師範大學視設系專任教授
推薦序2
靈魂的反影
當你坐在研究室的椅子上,從我們位於十七樓的研究室座位望去,那個高度你很難看到雪梨市的風景,我們的研究室就在雪梨市最醜的那棟大樓裡,在十七樓的高度之上,你依舊必須站著才能看見外面的風景,如果你只是坐在位子上觀看窗外的世界,則你所見的只是骯髒的四方形天空,我們研究室所在的那棟大樓是名符其實的野獸派建築,如果你曾經就讀過雪梨科技大學,那你就會知道我所謂的野獸派所指為何了,但那棟野獸派建築的十七樓卻也是我在雪梨科技大學攻讀學位三年來的安身之所。
也就是在十七樓,我第一次與本書作者相遇,當時我在那裡書寫著我的小說,而昱宏則幾乎每日都在那裡從事他的研究、書寫他的論文,一開始我花了一些時間去理解他的研究及創作內容,但是當我發現他以一種獨到、強烈且生動的方式描寫這個世界時,我越發對他感到好奇─這樣的一個人如何可以忍受那樣單調的研究室?
偶爾在我雜亂無章的研究室角落裡,一些令人感動的攝影作品出現在我的書桌上,例如一群正在爬樹的僧侶、浮在水面上的小舟,諸如這樣令人難忘的瞬間,那包含了昱宏所記錄下、所凝視過的風土人情,那些作品充滿了異國的情調,但是絕非一般觀光類型的那種陳腔濫調,相反的是你可以從昱宏的作品裡看見他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詮釋這個世界,他以自己的方式將這個充滿感情的世界記錄下來,他所見的每一個瞬間都與我的不同,因此我當時很好奇於昱宏將如何凝視我所居住的城市─雪梨。
我也很快發現即使是單調的研究室,對於昱宏而言並無任何影響,因為他根本不需要窗,對他而言雪梨市壯闊的風景其實並不是他觀看的重點,他每天隨身攜帶一部老蔡斯(Carl Zeiss Contessa)底片相機,騎著一部舊單車往返住處與研究室之間,他所擷取的雪梨瞬間總讓我感到十分的迷惑,好似他的眼睛有著某種神奇的力量,因此能觀察到旁人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或是事物之間渺小的差異。
當我凝視昱宏的那些作品時,我重新發現了雪梨及澳洲的一些城市,對我而言那種凝視是一種嶄新的經驗。透過昱宏的作品我逐漸了解到昱宏所希冀表現的並非是攝影的紀實面,那些他所記錄下的人、事、時、地、物,固然是證據的一種再現,但是那些瞬間的深意並不僅限於此,換言之,那些瞬間是昱宏觀看世界的獨到方式,如同布列松一般,昱宏以一個旁觀者的角色與這個世界對話,他依靠他的直覺,然後等待瞬間的發生。
今日,數位已經取代了傳統的攝影方式,然而真理卻越來越遠離了我們。
數位以它的方式模擬了這個世界,於是關於道德的問題日漸浮上檯面,諸如後製、擺弄,甚至是無中生有的攝影作品越來越普遍,當我凝視昱宏的攝影作品時,我同時也意識到數位化的攝影其實很空洞,它甚至是有點虛無飄渺的,昱宏所使用的「科技」很簡單,但卻能深入人心,彷彿那些照片裡的空間與生活你也能觸摸得到。
在昱宏的作品裡,那些瞬間不僅只是時間的一個小小刻痕,還是昱宏個人切割時間之流的巧妙方式,他等待、他凝視、他傾聽,他以他的決定性瞬間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其實充滿了許多難解的驚奇,接著觀者透過凝視分享了他的瞬間。每回當我凝視著他的作品時,總會思考當時昱宏如何擷取那個瞬間,然後不知不覺的,我以為我自己也在那個瞬間裡─我也成為那個瞬間的一部份。
簡單言之,昱宏擷取瞬間的方式是一種感質(qualia)上的體現,它是一種透過理解而得到的主觀感覺,或者更簡單來說,它是一種事物與我們之間的微妙連結。就昱宏的作品而言,瞬間像是我們的一部分,而我們也像是瞬間的一部分。作為一個作者,我試圖透過文字的描繪而達到這樣的境界,著名的作家及批評家大衛.洛奇(David Lodge)認為:「抒情的詩作可能是人類描寫感質的最佳方式,至於小說的爭議性就比較大,小說可能也有著一樣的境界,特別是在描繪個人對於不同空間與時間的感知。」我得承認攝影透過直覺進入了感質的世界裡,一如布列松向世人所展示的決定性瞬間那樣,或者一如昱宏擷取瞬間時所使用的方法,他們都將所謂的經驗做了最佳的融合與詮釋,而他們都擅長使用心眼。
早期的攝影被認為會盜取被攝者的靈魂,實際上卻剛好相反,我們透過攝影所看見的是攝影者當時的凝視,那種凝視正是攝影者靈魂的反影(reflection),我們在凝視那些攝影作品時則又與攝影者分享了那樣的凝視。當布列松闡釋決定性瞬間時,他不也強調決定性瞬間是眼睛、心靈及手在同一軸線上,如此才能造就決定性瞬間。
在昱宏的論述中經常出現關於《金剛經》的說法,我認為昱宏能在醜陋的大樓裡鍛鍊出那樣的書寫絕非偶然,不管是昱宏的文字或是攝影作品,在在都向我們展示他身為一位攝影者及作者擁有一顆非常敏銳且獨到的心。我確信透過這本著作,你可以更進一步了解昱宏在攝影論述及創作上的不凡表現,也請你打開你的心眼吧!
帕米拉.紐頓 Pamela Newtown
(P. M Newtown)
作者按:帕米啦.紐頓是我在十七樓的同學,他讀的是創作藝術碩士(Master of Creative Arts),主要研究範圍在於透過小說的書寫進行他的文化研究(例如上個世紀70年代的雪梨社會),換言之,他的小說即是他的研究成果。在這個領域裡,雪梨科技大學是澳洲的翹楚。帕米拉.紐頓的諸多作品已經改編成電視劇集,他也是澳洲知名的劇作家,重要代表作是小說《老派學院》(The Old School, Penguin)。
推薦序3
內化、活化與創作攝影
得知昱宏的新書《攝影的絮語》即將付梓,自然內心是萬分欣喜。記得第一次看到昱宏的攝影作品展出是在 2004 年的台南誠品高空書店,那時筆者碰巧也正在台南著手撰寫攝影相關的學位論文,當年的研究無可避免與本書探討的核心之一「攝影瞬間理論」息息相關。然而當年在繁複的研究資料收集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正是中文的攝影理論與研究書籍相當貧乏,以及因為論述缺乏造成文本多年以訛傳訛的一詞多義與意義相互混雜指涉,衍生出研究上的困難。此書的出版,無疑是作者又一次以自身心血結晶,嘉惠了華文界攝影研究者與攝影創作者。
《攝影的絮語》一書正是昱宏多年研究成果的發展與延伸。台灣的攝影人每當提到「瞬間」理論時,無可厚非都先想起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然而關於決定性瞬間一詞的精解,迄今坊間除了昱宏的《灰色的隱喻》一書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本中文專書予以深入討論。因此即使大家都在談論布列松,都試圖跟著大師腳步邁開自己的攝影步伐,實在少有人真正完整理解這布列松原本不欲言說之道。而除了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地模仿布列松的瞬間幾何構圖攝影模式,成就自己一種「布列松派」的作品視覺風格之外,又有幾個攝影人認真地思考過自己可不可以有其他的瞬間思考可能?
昱宏此次以《攝影的絮語》一書深入討論關於瞬間─布列松與卡帕的研究,正為台灣甚至全球華人「瞬間」打開了窄門。以攝影的發展來說,不論是時勢造英雄或是英雄造時勢,布列松與卡帕等人都站在開創攝影新美學的時間點:相機體積開始縮小輕便,世界動盪戰火綿延兵馬倥傯的大時代。布列松不願著墨於文字;卡帕的早逝對照其名言「如果你的相片不夠好,代表你不夠靠近。」讓人謹記攝影的視點位置的影響,諸多緣由讓人無法全面完整地理解攝影瞬間。而昱宏本書爬梳了這兩位攝影史關鍵人物不同的瞬間內涵與美學,除了深入剖析形成布列松與卡帕兩位在瞬間表達、思考與修辭上的差異外,也等於同時告訴我們瞬間一詞更可能存在主體上的差異。
至於這個主體上的差異是什麼?筆者以為正是攝影者的內在與內心。在不少攝影網站上網友戲言說:「鏡頭後面那顆頭比較重要。」但是影響內在攝影思維的要素,絕非僅止於攝影者動腦思考與否。《攝影的絮語》正也說明了一個攝影者的內在特質,即便可能發展出不同的瞬間哲理。而這個哲理未必是靠攝影者自己論述與言說而成,而是由作品反映出來的。就如同本書中導出布列松有他自己的瞬間哲理與美學,卡帕也有自己的瞬間哲理與美學。
多年的經驗告訴我,攝影往往處在一個無法定形的矛盾位置,以我個人的語言來說,就如同一條條永遠無法明確選擇的雙岔路,而站在此岔路口,意味著它總有各種不確定的可能。《攝影的絮語》是一條瞬間之道,而這條瞬間之道的重要性在於,面對左邊的卡帕或右邊的布列松這兩條小徑而言,如果你是一個攝影欣賞者或是研究者,藉由此書可以理解他們之間的差異外,更可以藉此思考與研究了解其他攝影師的瞬間;如果你是一個攝影創作者,更可以藉此「內觀」自己的攝影方向,時時內化與活化自己的攝影創作生命。
季惠民 於南投家中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摩洛哥,貓的日常
2.
雪梨的日常
3.
看見美人魚
4.
畢業製作與微電影創作
5.
經典緬甸:意想之外的紅土地
6.
微笑盛開的國度:柬埔寨
7.
攝影課─攝影美學的養成
8.
漫游古巷弄:邂逅28種古鎮風華
9.
流浪
10.
冰島日記
11.
英倫筆記
12.
歐遊的鱗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