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逐路細說臺18線:阿里山公路的古往今來(附贈影音DVD)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377279
江復正、 趙瑜玲
典藏文創
2013年9月05日
217.00 元
HK$ 184.4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典藏台灣系列
規格:軟皮精裝 / 244頁 / 16k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典藏台灣系列
分
類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其他
同
類
書
推
薦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隨書贈〈十九世紀臺灣輿圖〉&〈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經典復刻】
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大襟衫、馬面裙、三把頭、剪鉸眉、燈籠褲、瑪莉珍鞋……三百年的台灣潮服誌【獨家特贈穿越福爾摩沙吸水杯墊組(乙組三個)】
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大襟衫、馬面裙、三把頭、剪鉸眉、燈籠褲、瑪莉珍鞋……三百年的台灣潮服誌
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限量典藏盒)(作者親簽版)
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悅讀版)
內
容
簡
介
您知道阿里山地區以前的產業道路為何稱為「麵粉路仔」嗎?您知道政府本來規劃通往阿里山的公路並不是以嘉義為起點,而是由南投水里或竹山出發嗎?您知道台18線原本路線是從嘉義經玉山到花蓮玉里嗎?後來為何又停建呢?您知道阿里山公路有條「兄弟之路」嗎?您見過阿里山公路闢建過程的照片嗎?您知道為何這條道路每逢豪雨必坍嗎?…
省道台18線,即聞名遐邇的阿里山公路,亦稱新中橫公路嘉義─玉山線,1982年9月正式完工通車,迄今已逾卅年。《逐路細說台18線》一書追朔自一九五○年代克難的產業道路,記錄阿里山公路從無到有的脈絡、沿線聚落、產業乃至生活型態的變遷。編輯團隊耗費一年時間走訪當年參與本公路闢建、養護的工程人士、承包廠商、沿線店家、社區耆老及地方文史工作者,收錄百餘幀公路舊照,包括多張首度發表的珍貴歷史照片,並獲攝影大師齊柏林授權有關公路、聚落、生態等空拍作品。閱讀本書,讀者不僅可領略阿里山公路的自然景觀之美,也能細細品味這條公路古往今來的獨特韻味。
本書由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與典藏文創合作出版,隨書附贈影音DVD,由麓雅札娜原創群拍攝,羅明源導演,,片長近12分鐘;旅美音樂家張彥帆專為影片創作的主題配樂〈日出〉,與阿里山公路的磅礡氣勢極為契合,讓讀者有身歷其境之感。
目
錄
序文 4
一、傳奇的開端-舊阿里山公路開鑿史 20
1-1 序幕 25
1-2 腳印堆疊的歲月 26
1-3 麵粉路仔—中興產業道路 28
1-4 「兄弟之路」—大華公路 32
二、走出迷霧-台18 線之起、承、轉、合 38
2-1 公路興築爭奪戰 41
2-2 踏勘,塵埃落定 50
2-3 動工,闢新拓舊 53
2-4 溫馨築路情 60
2-5 新舊橫貫公路的傳承 65
2-6 嘉義阿里山路段完工通車 70
2-7 再見了!玉里 78
三、逐路細說-這條路、這些人、這些事 86
3-1 從太保出發 89
3-2 平原上的驛站 97
3-3 山與平地的交會 103
3-4 茶之道 110
3-5 山城與珠露 113
3-6 朝聖的終點 127
3-7 大華公路:縣道159 甲 137
3-8 森林廊道:縣道169 146
四、山之丕變-人文、鄒族、鐵道、森林 154
4-1 阿里山人文今昔 157
4-2 最初的住民-鄒族 164
4-3 森林鐵道的沒落與轉型 174
4-4 消失的迷霧森林 182
五、風雨淬鍊-敬畏自然之路 188
5-1 台18 線的守護者-阿里山工務段 191
5-2 風雨無情 不堪回首 198
5-3 挑戰養護硬實力-五彎仔整治 210
5-4 五虎寮橋的重建 214
5-5 公路堡壘-明隧道 217
5-6 災後重生 220
5-7 從與山爭路到涵養山林 224
編後語 230
附錄 234
台18 線阿里山公路大事紀 234
台18 線橋梁一覽表 237
台18 線明隧道一覽表 238
嘉義縣公車:嘉義-阿里山 238
本書受訪人員名單 240
感謝人員名單 243
序
序文(序文摘錄)
吳盟分(交通部公路總局局長):
「藉著《逐路細說台18 線》這本書,我們把基層公路人勤勞樸實的一面及開路架橋的故事詳實地蒐集與記錄,以較具深度的公路文史面貌出版,讓讀者能對阿里山公路有更深層的認識,體會有別於一般觀光旅遊的風景欣賞。」
蔡宗成(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處長):
「有別於一般觀光旅遊書籍僅提供風景圖片及交通資訊,《逐路細說台18 線》這本書以台18 線為主軸,記錄阿里山公路從無到有的脈絡、沿線聚落、產業乃至生活型態的變遷,以及公路闢建養護的艱辛。」
陳玉峰(生態環保學者):
「『沒有任何一片春芽,會記得哪一片落葉的滄桑,但每片落葉化作春泥更護花,每片春芽也將變成落葉』,而世代傳承、相繼守護著我們共同的文化根系,以及集體的記憶。公路總局、典藏文創的執事、同仁們,之所以辛勤編撰這冊《逐路細說台18 線》,正是要譜寫台18 線所經歷的過往、現今與未來,一方面緬懷前人篳路藍縷、開創維艱的血汗付出;另方面琢磨留給子孫們何等的經驗與智慧,同時也期待反思與前瞻。」
江復正(共同作者):
「每次公路史訪談,都是愉悅的體驗,資料蒐集倒是遇到諸多挑戰。臺灣鐵道迷甚多,尤其是百年歷史的阿里山森林鐵路,追逐者眾,舊照片頗豐;公路迷則稀,有關台18 線的歷史照片更少。原先有批公路開闢時的影像紀錄,卻因幾年前的水災而流失;某些先人珍藏的老照片也因後人保存不善,散逸殆盡,殊為可惜。幸好,本書在編輯團隊鍥而不捨地追蹤、以及地方人士無私割愛之下,最終收錄百餘張寶貴的阿里山公路舊照,其中包括首次問世的老照片,讓本書增色不少。」
趙瑜玲(共同作者):
「為阿里山公路追本溯源,則更是一趟奇情感人、驚險刺激的發現之旅。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的託付,宛若那只敲開記憶門扉的通行許可,讓我們來回奔馳於台18 線及鄰近縣道、鄉道,走訪每一段曾與這條公路交織的生命。偶爾,也循著受訪者的回憶,鑽進更深不可測的秘境,從另一個角度窺探這層層疊疊的山中傳奇。」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