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體育時期(劇場版)【下學期】

體育時期(劇場版)【下學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42487
董啟章
聯經出版公司
2013年9月06日
93.00  元
HK$ 79.05  







叢書系列:當代名家/董啟章作品集
規格:平裝 / 264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當代名家/董啟章作品集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她說好像站在舞台上,
  遠處閃動的燈就是歌迷的螢光棒。
  嘩呵!這是我們的舞台,我們的體育館!
  令人暈眩的體育館。

  一本向日本音樂家椎名林檎致敬的小說!
  與椎名林檎唱幸福論
  在體育課裡度過年少青春

  這不只是一本小說,而是詩、音樂、戲劇與文學的視覺演出。
  V城四部曲、各大文學獎、好書獎得主,香港知名作家董啟章的經典之作~
  本書特別收入《體育時期》2007年與2013年劇場二度演出珍貴資料!

  香港當代小說家董啟章以日本音樂家椎名林檎為原型,在《體育時期(劇場版)》創造了不是蘋果這個人物,加上另一個同樣是二十來歲的女孩子貝貝,組成了小說中的兩個女主角。本書《體育時期(劇場版)》可以說是以椎名的歌曲作為背景音樂寫成的。

  因為日本音樂家椎名林檎,董啟章發現了人類在日常生活中還存在詩的可能,於是通過椎名林檎原型,董啟章得以首次寫出了類近於詩的形體的東西。

  《體育時期(劇場版)》是關於兩個年輕女孩和人生局限搏擊的故事,董啟章寫的不是抽象的青春,而是陷於具體環境條件局限和個人心理缺憾的成長後期生存狀態。那是在放棄個人堅持的社會化門檻上最後的停步省思。小說以更繁複的手法和反覆的辯解,形容兩個女主角之間的關係,說明一種可以跨越人際障礙的共同感。

  《體育時期(劇場版)》從另一個角度呈現文學和劇場互動的可能性,包括兩次演出的製作資料、導演及原作者的演前話和演後感想、創作者對談記錄、評論文章和劇中歌曲的歌詞等,並分散編排在原有的小說章節之間。小說原文和劇場材料以不同的排版方式做出識別,讀者可順序閱讀,以體會小說與劇場的互涉,但也可以先行略過劇場部分,完成小說後回頭再讀。

作者簡介

董啟章

  1967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現專事寫作及兼職教學。1994年以〈安卓珍尼〉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同時以〈少年神農〉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推薦獎,1995年以《雙身》獲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特別獎,1997年獲第一屆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獎新秀獎。2005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出版後,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誠品好讀雜誌年度之最/最佳封面設計、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文學類。2006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榮獲第一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決審團獎。2008年再以《時間繁史.啞瓷之光》獲第二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2009年獲頒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發展獎2007/2008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2010年《學習年代》榮獲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2011年《學習年代》榮獲「第四屆香港書獎」。2011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簡體版)榮獲第一屆惠生.施耐庵文學獎。

  著有《紀念冊》、《小冬校園》、《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家課冊》、《說書人:閱讀與評論合集》、《講話文章:訪問、閱讀十位香港作家》、《地圖集: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雙身》、《名字的玫瑰》、《講話文章Ⅱ:香港青年作家訪談與評介》、《V城繁勝錄》、《同代人》、《名字的玫瑰》、《The Catalog》、《貝貝的文字冒險:植物咒語的奧祕》、《衣魚簡史》、《練習簿》、《體育時期》(香港︰蟻窩)、《第一千零二夜》、《體育時期》、《東京.豐饒之海.奧多摩》、《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對角藝術》、《時間繁史.啞瓷之光》、《致同代人》、《學習年代》(《物種源始.貝貝重生》上篇)、《在世界中寫作,為世界而寫》、《地圖集》、《夢華錄》、《繁勝錄》、《博物誌》等。


《體育時期2.0》演出資料
作者的話2013/永恆的新學期/董啟章
編導的話2013/對話與喊話/譚孔文
2013斷想--導演
普通的祕密
銀色手槍
2013斷想--演員
牛油
圓臉的青春
體育時期
2013斷想--音樂
立足點
單項選擇題
四月的化石
2013斷想--歌詞
複印
魔術子彈
2013斷想--黑騎士與貝貝

2013斷想--詩
速度自白
時間自白
寂靜的初夏
2013斷想--形體
語言暴亂~超倫溯妓ㄓ硈戳辨鑼ㄜ斃□ㄍ
復合
2013斷想--影印機、從尺八到太鼓
出演絕拒
妄想
2013斷想--P.E.衫褲、天橋
後記
2013斷想--老師/黑/獨裁者
2013導演演後感想
《體育時期2.0》演前分享會--「體育時期─文學與劇場的虛實對話 暨 迷你音樂會」
2013斷想--觀眾/旁觀者
鳴謝
附錄/董啟章創作年表(1992-)



作者的話2013

永恆的新學期/董啟章

  當學生的時候,總想學期快點完結。假期是永恆的盼望,特別是暑假。漫長的夏日、熾熱的陽光、潮湧的海灘、突如其來的暴雨、孤寂而躁動的心情.....。我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的暑假怎麼過。我自己從前,一不補課,二不打工,就只是無無聊聊地過,最多是看書。

  人總是到了不再有新學期的時候,才懷念上學的日子。也許這就是所謂「那些年」的心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那些年」,無論是念念不忘,還是不堪回首。而當下的,卻總是沒有甚麼好說,或者以為有好說的,其實也不外如是。步入中年的人,大都沒有甚麼值得炫耀,對現況總是滿腹牢騷。舊同學聚會,說的都是「那些年」的陳年舊事。懷念「那些年」沒有錯,但如果老活在「那些年」的陰影裡,就有點悲哀。

  所以不再青春的人還去寫青春,還去搬演青春的劇場,除了遭受還處於「這些年」的年輕人的白眼,還可以得到甚麼回報?當然「那些年」們可以回敬說:靚仔靚妹咪咁得戚!你地都會有一日變成「那些年」的!可謂頗為惡毒的詛咒。可是,作為「那些年」,還要以「過來人」的身分去向「這些年」指指點點,也確實是夠令人噁心的。「這些年」和「那些年」,是不可能共時化(或同步化)的。這就是所謂「代溝」吧。

  哎呀,說這些也太老套了。我必須承認,我已經沒法理解「這些年」們的心態,但是,我也必須對抗「那些年」的心態啊。也即是對抗那種「我也曾經年輕過」或者「我的心境依然很年輕呢」的感嘆或辯解。我不是說這麼想有甚麼問題,要這麼想也是人之常情吧。但是,作為創作動機,那就相當低層次了。

  《體育時期》這部小說第一次出版,是2003 年的事情了,也即是十年前。第一次由譚孔文改編成舞台劇,是2007 年,也即是接近六年前了。要細說「那些年」,大概也不乏可資感嘆的話題。「那些年」的貝貝和不是蘋果,印象依然是那麼的鮮明,彷彿閉上眼就可以看見她們在舞台上唱歌。不過,同樣深刻的是一句在音樂劇結尾的歌詞:「也許有,新學期」。對的,當年上演的只是小說中「上學期」的故事,而大家對「下學期」也有所期待。想不到,這個「下學期」一等便是六年了。

  不過,這次重新改編不只是「下學期」,而是從頭開始。這豈不是休學後要重讀?重讀並不一定是壞事,當中有重新開始的意思。「學期」的好處,就是周而復始,沒有終結。一期過去,一期又來。如果人生也是以「學期」理解,那學習就沒有終止。這當然不是指讀書、考試、拿學位那種學習模式。今天我們已經把學習異化成「自我增值」和「資歷獲取」。(所謂「資歷架構」是甚麼鬼話?)要對抗這些可怕的架構,我們要建立自己的結合知識和人生的學習,也即是一種表面上毫無價值和用處也不能成為資歷的學習,甚至是一種否定資歷,不斷重新開始的學習。我們要成為人生的永不終止的重讀生,an eternal repeater of life。永恆的重讀生看似很笨,一無所成,永不長大,但每一次的重讀,事實上也是一次提升。我會這樣理解《體育時期》音樂劇的重演,和各種各樣沒有終結的續作。

  六年前那個「新學期」的預告,也連帶給了我寫作的新意念。我萌生了寫一個環繞著劇場的小說的構思。這個構思在後來的長篇《學習年代》裡局部實現了,但很大程度依然只是個預告。幾年來那個劇場小說我寫了又停,停了又寫,已經三次。也許,到了《體育時期》劇場版又再問世之時,我的這個劇場小說,也是時候重新開始了。我自己,也要進入新學期了。(原刊於《體育時期2.0》〔2013〕演出場刊)




其 他 著 作
1. 安卓珍尼:出道30週年紀念版
2. 刺蝟讀書:董啟章隨筆集二
3. 狐狸讀書:董啟章隨筆集一
4. 非常讀:董啟章隨筆集
5. 香港字:遲到一百五十年的情書
6. 後人間喜劇
7. 安卓珍尼(復刻版)
8. 命子
9. 沉默發條
10. 愛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