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跟著太爺學中醫:一個傳統中醫的成長歷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362804
余浩
橡實文化
2013年8月29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醫問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23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醫問
分
類
醫療保健
>
中醫
>
總論
同
類
書
推
薦
把腎養好腎強身就強
黃帝內經手腳按摩治百病
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修訂二版)
當代中醫傷科學:科學化傷科診斷、藥方與治療手法之精髓
黃帝內經健康聖典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李時珍教切脈
圖解心臟病
徹底圖解心律不整與心臟病
老中醫教你二十四節氣養生
常備食療養氣酒:你不是生病,是免疫力不夠強!
骨刺中醫論治(二版)
內
容
簡
介
為了讓七歲又貪玩的我體會切脈,太爺想了許多方法--
他帶我放風箏,要我用三根指頭緊貼在風箏線上,
從風箏線上紙片的振動,猜出線上串了幾張紙;
為了訓練我雙手的靈活性及敏感度,太爺與我比賽抓泥鰍,
不僅得抓得快又多,還得不傷著泥鰍才行!
感動幾十萬讀者的網路熱文!
連續十六周榮登中文網路商城「當當網」的暢銷榜!
中醫人人可學,也人人該學
太爺運用巧思,深入淺出地將醫學知識融入在生活中……
◎從釣魚中明白中風的預防
太爺指著水中的浮標對我講:「浮標向上浮,我們假設為陽;沈子向下沈,我們假設為陰。它們兩個一個向上,一個向下。當力量相當時,浮標就會直立在水面上。如果沈子太重,浮標就會被拉到水裡;如果沈子太輕了,浮標就會平躺在水面上。」
「在我們人體也是一樣的,上為陽,下為陰,陰陽之間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形成一種平衡,醫學上稱為陰能涵陽。如果下面陰氣不足,陽氣……。」
「陽氣就會上竄?升得太過?」我接過話頭來說。
「是啊,人體陽氣上升太過,腦袋中的血管就會脹破,這就是中風了。就好像吹氣球,使勁地吹,就會爆炸的。」
「你說人在中風之前應該怎麼辦?」太爺試探著問我。
於是我小聲地說:「那就加個沈子試試!」
「這就對了,中風發作前,除了考慮給病人加『沈子』,難道就不能向下扯陽氣啊?就像這魚扯鉤一樣?」太爺反問道。
太爺看著我不出聲,接著說:「加『沈子』就是補養陰分,陰分足了,陽氣自然受到牽拉,不會上升太過,這是治本,得一段時間才能見效。最快的辦法是引氣下行。拉動上面的陽氣向下運行,就好像魚咬鉤向下拉浮標一樣啊!」
這是一本令人驚喜又感動的習醫故事。
本書作者不到四歲,便開始在太爺(曾祖父)的悉心教導與刻意栽培下,學習了陰陽、五行、脈診、望診和臨床知識……。中醫形而上的思想、內蘊的精神以及治病的思路,都透過太爺所深諳的大自然陰陽之道,在尋常生活裡應機教導,給予作者源源不絕的引導和啟發,讓作者最終成功地走上了中醫之路。
太爺是個地方有名的中醫,村裡的鄰居親戚都是他的病人,山裡的藥材、屋邊的植物就是他的藥鋪子,他透過上山採藥、抓泥鰍、釣魚、放風箏、吹笛子、做對聯等等……這樣稀鬆平常的兒時遊戲,讓中醫看不到、說不清、摸不著的深邃道理變得易懂、易學;更讓生活中平凡不過的植物或草藥,展現出神奇又神速的治病功效。
作者不僅帶領我們看見他兒時跟著太爺進入一堂堂趣味橫生的中醫課程,更一路前進到長大後讀醫、行醫的過程,分享他所經歷到的艱辛、困頓、徬徨、堅持的心路歷程,以及與民間、醫界、藥農,甚至世外高人真切至性的交流。對於中醫門外漢而言,閱讀此書能從中窺見中醫博大精深又「簡、便、廉、驗」的奧妙精髓,並由衷發出這樣的讚嘆:中醫原來是這樣啊!而對於中醫學習者或是中醫師來說,不僅能在其中得到學院之外的啟發,更能各取所需,從中有所領悟。
作者簡介
余浩
畢業于湖北中醫學院,現為執業中醫師。自幼受曾祖父啟蒙,個人習醫經歷極富傳奇色彩。
.3歲涉中醫,跟著曾祖父出診,見識到「一根縫衣針也能救人」,便鬧著要學救人的本事。
.7歲學陰陽,便能舉一反三,辨別事物的陰陽屬性、陰陽轉化,明白陽病用陰藥、陰病用陽藥的道理,並透過釣魚,領略陰陽之間相互吸引的力量。
.8歲學診脈,藉由抓泥鰍、放風箏訓練手指的靈活性和敏感度後,開始跟著太爺給病人切脈,透過患者的病情及脈象實際了解八綱脈:浮、沈;遲、數;虛、實;滑、澀。
.9歲學望診,邊看邊背《望診技巧》,透過望診,結合分辨疾病的本質,以及熟悉藥物的特性,化解了二嬸的眼疾、曾祖父的積痰。
.12歲學五行,第一次聽曾祖父用五行分析藥性和疾病的治療,搞懂五行的劃分方式,了解人體五臟的相生相克,也了解顏色分五行、味道也分五行,知道什麼顏色的藥物能夠治療什麼疾病。
.20歲就讀於中醫學院。
.29歲開始中醫執業生涯。
.30歲創立「任之堂」大藥房,運用純中醫療法治療許多疑難雜症。
他認為:「學習中醫,就是要培養一種返璞歸真、化繁為簡的思路,即培養一種從大處著眼,不被一些局部的、細小的證候所束縛,從陰陽入手,從五行入手的思路。培養了這種思維模式,養成了這樣的思維習慣,就會使我們的視野大為開闊。」
著有《醫問:中醫治病的12條思路》(橡實文化出版),書中以一個醫病指南針,層層剖析中醫醫理、藥方、治法、中藥等理論,將人體生理病理化繁為簡,讓中醫入門者提綱挈領,不走彎路,輕鬆掌握五臟六腑變化的關鍵點,找出疾病的源頭。
作者網站(任之堂):piao-peng.blog.163.com
目
錄
前言
第一部 太爺的中醫課
1.太爺帶我去採藥
2.太爺教我辨陰陽
3.太爺教我學診脈
4.太爺教我學望診
5.太爺教我學五行
6.太爺帶我上臨床
7.太爺的逝世
第二部 走入中醫學院
8.從陰陽入手,就可以化難為易?
9.面對西醫,中醫的科學性何在?
10.中醫的未來在農村?
11.中藥能提取藥材的能量場嗎?
12.如何在見習中學到真正的本事?
13.懂醫不懂藥,如何辨證用藥?
第三部 行醫之路
14.哪來的新鮮藥材?
15.中醫之路在何方?
16.邁向執業中藥師
17.從藥房主管到執業醫師
18.開創自己的「同仁堂」
19.借「西」揚「東」,學中醫應有的高度
20.救與不救,面對疾病的抉擇
第四部 邁向中醫的顛峰
21.醫道無涯,民間處處有奇人
22.以「道」入醫
23.自然的規律,就是道
24.面對癌症的挑戰
25.還原中醫的原貌
26.尋根求源,迎難而上
序
前言
二○○九年秋天,一個病號開著小轎車過來就診,進門後看了看我,笑著說:「這麼年輕的中醫,水準能咋樣?你看看我有啥病?」很多病人都認為中醫應該是年邁的老者,因為我年輕,測試我診療水準的事情時有發生……。
我看了看病人,頭髮稀稀拉拉的,頭皮油光可見,眼圈發暗……。我沒有切脈,只是看了他幾秒鐘,然後告訴他:「你平時經常頭昏、心情煩躁、腰部痠痛……。」
病人吃驚地看著我,問我是如何知道的。我笑了笑:「你的臉上、頭上不是寫著嗎?」接下來是診脈、開藥……。
每天我都在為病人切脈、望診、解釋病情、辨證用藥,這些知識是太爺從小教給我的,從我幼年開始,他用他的方式,為我走上中醫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了將我培養成一名合格的中醫,他老人家付出了晚年全部的心血,在臨終前仍不忘告誡我行醫的準則……。
在中醫的路上能夠走到今天,我要感謝的是太爺他老人家,還有系統傳授我中醫知識的大學老師、教給我草藥知識的藥農朋友以及開啟我中醫感悟之門的世外高人,更應該感謝我的親人朋友及那些信任我的病人,正因為有了他們的幫助和支援,我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醫師……。
今天我抽出時間完成這篇傳記式的中醫入門講述,既是我多年的心願,也是對朋友們的感謝。同時也是對太爺他老人家的告慰,願老人家九泉安息,含笑著,看我走過每一步行醫之路!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中所有的人物均在生活中有原型。他們或是我的師長,亦或是我的朋友,甚至有神龍不見首尾的異士,當然更多的是支持我的患者。書中大量醫案,均採用臨床中的真實案例,對藥物的論述,絕無半點妄言,處方用藥及治療結果力求真實,對中醫理論的闡述儘量通俗易懂,希望對於中醫愛好者、在校醫學生以及醫學工作者有些幫助……。
從書中可以看到我所懷念、所感激、所尊重以及所要記住的所有人的影子,但是本文仍是一部傳記體的中醫入門講述。這本書是以現實中我的成長經歷為範本,記錄一個傳統中醫師的成長過程,希望我的成長過程能夠給所有喜愛中醫的人以鼓勵和借鑒。
但明吾心,吾心足已!
任之堂主人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路漫修遠:古絲路文明互鑒
2.
專業倫理:教育倫理(3版)
3.
現代中國的序幕:從一戰走向五四
4.
【醫問套書】(二冊):《醫問:中醫治病的12條思路》、《跟著太爺學中醫:一個傳統中醫的成長歷程》
5.
專業倫理:教育倫理(2版)
6.
華語文教學導論
7.
祛濕、清熱、補虛、排寒,老毛病不來煩!(萬病從根治+百病起於寒) (年度最暢銷、優選雙套書)
8.
老師,我可以叫你一聲爸爸嗎?
9.
給青春的第二條路:從中輟生到劇團創辦人,用戲劇翻轉教育,逆轉人生的真實故事!
10.
醫問:中醫治病的12條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