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幸福童年的祕密

幸福童年的祕密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7561145
愛麗絲•米勒/著
袁海嬰
天下雜誌
2004年2月25日
73.00  元
HK$ 62.05  






ISBN:9867561147
  • 叢書系列:教育與學習
  • 規格:平裝 / 208頁 / 24k / 17.6 x 18.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教育與學習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這本暢銷書已成為千百萬人的必讀書。這本具有震撼力量的書,檢視了那些有感情障礙的父母,如何賜予自己孩子生命,卻又親手毀了這些有天分孩子的生活。--英譯本貝克斯出版商 (Basic Books)

    罕見、極具說服力的對孩童的同情和理解,謙遜流暢的文筆……她舉的例子如此生動和熟悉,足以觸動深藏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那個曾受過傷害的孩子。--《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

    一本毫不矯揉造作的小書,卻有著驚人的影響。很多讀者發現自己在書裡被準確地描寫,進入童年情境而不自知,太令人不可思議了──作者似乎是你童年最深層、最隱密自我的一位無聲無形的見證人。
                                   --《時尚雜誌》(Vogue)

    一本樸實和促人思考的書,將兒童的感情障礙問題以平靜的洞察力談得如此透徹,實屬少見。
                                 --《新聞週刊》(Newsweek)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米勒 (Alice Miller),專門探討兒童的內心世界,她的名著《天才兒童的悲劇》(中文更名為:幸福童年的祕密)寫盡了兒童的悲哀。
    米勒所指的「天才兒童」, 並非一定是天生具有特別天賦的孩子,米勒認為,我們所有人在兒童時代,都得要具有特別的才幹,才可以應付父母對我們的各種要求。
    米勒認為,成人的困擾,大部分與兒時的經驗有關。父母的愛,很多時都與賞識不能分割,孩子為了獲得父母的愛,一生下來就知道要凡事達到父母的期望,否則就會失去父母的賞識,也同時失去他們的愛。漸漸地,孩子學會再也不以自己的感覺為感覺,只求達到父母的賞識。
    這本書寫於一九七八年, 至今仍是暢銷書。米勒在一九九四年本書再版時,重寫了一篇自序,強調父母對孩子的暴行,除了肉體之外,還有更大部分是微妙的心理控制。而且這種控制,是不自覺地一代一代傳下去的。《家庭故事心理隨筆2》第12∼15頁。
              --作者李維榕教授,是國際著名的美國紐約家庭心理治療研究中心負責人

    歐美兒童教育心理的經典之作!

      童年只有一次,父母該怎麼給,才能讓子女性格健康的發展?

      童年的成長經驗,對成人生活的影響無可言喻。父母對子女的負面影響,除了暴力之外,其實還包括心理控制。父母的性格與教育方式,尤其扮演了決定子女一生快樂與否的重要關鍵。

      為什麼許多非常成功的人,深受空虛和孤獨的折磨?這本深刻而充滿洞察力的書,為成千上萬的讀者提供了答案,並幫助他們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我們當中有許多人,從小就不得不學會熟練地深藏起自己的感情、需求和記憶,為的是達到父母的期望,並贏得他們的「愛」。愛麗絲•米勒指出,「我在書名中使用『天才』這個兩個字時(註:原書名直譯為《天才兒童的悲劇》),既不是指學業成績得高分的孩子,也不是指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我指的是所有在童年裡有過被虐待經驗的人,曾靠著麻木自己,適應了甚至是最難以描述的殘酷經歷的那種能力。沒有這種自然賦予的『天資』,我們不可能存活下來。但是,僅僅存活下來是不夠的。」

      《幸福童年的祕密》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基本需求,以及屬於我們自己的事實,並重新找回我們應有的生活。

    作者簡介

    愛麗絲•米勒 (Alice Miller)

      是舉世聞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以研究童年早期心理創傷的成因,以及它對一個人後期的生活影響而著稱於世,現居瑞士。她的其他著作還包括《教育之始》、《被抹殺的事實》、《打破沈默》、《你不應該知道》、《為了你好》等。

    譯者簡介

    袁海嬰(大陸譯者)






    第一篇:超敏感兒童的悲哀,以及我們如何成為心理治療師

    • 面對事實
    • 貧窮的富有孩子
    • 丟失的感情世界
    • 尋找真實的自我
    • 治療師的故事
    • 金腦子

    第二篇:憂鬱與自大:否認自我的兩種形式

    • 孩子需求的變遷
    • 健康的發展
    • 發展障礙
    • 愛的幻覺
    • 自大
    • 憂鬱做為自大的反面
       憂鬱做為對自我的否認
    • 治療中的憂鬱階段
       信號的作用
       對重要需求的抑制
       強烈和隱祕感情的累積
       面對父母
    • 內心的牢獄
    • 憂鬱的社會意義
    • 那克索斯 (Narcissus) 傳說

    第三篇:輕篾的惡性循環

    • 對孩子的羞辱和對弱者的輕蔑會導致什??範例
    • 如何應對治療中出現的輕蔑
       被重複的強迫性毀滅的清晰自我表達能力
       反常和強迫性行為導致的永久性輕蔑
       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 童年世界裡被視為「邪惡」的「不良行為」
       母親在生命最初幾年中扮演的監護人角色
       輕蔑者本人的孤獨
       擺脫輕蔑,尊重生命

    後記

    附錄

    說明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