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以愛之名:旅行的自我療癒

以愛之名:旅行的自我療癒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620973
胡俊鋒
九(音勻)文化(信實文化行銷有限)
2013年8月21日
107.00  元
HK$ 90.95  







叢書系列:旅遊館-What’s Travel
規格:平裝 / 304頁 / 16.5*21.5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旅遊館-What’s Travel


旅遊 > 台灣 > 台灣旅行















  環島風光 + 心靈療癒
  一趟旅程,他尋找生命的契機,學會面對自己
  和您分享如何結合簡單的心理學,
  讓旅行中遇見的人與事,成為「認清原本的自己」的資源,
  藉以紓解情緒、學會面對、實現成長。

  本書談的是臺灣的旅行,當然少不了各地的風土人情;但更重要的,本書也記錄了一段療傷的過程,以及追尋自我的經歷。

  因愛受傷,因愛而出發,最終找回了最純真的愛。
  名為遊記,說的其實是心路歷程。

  ● 旅行的意義
  因為愛情路的顛簸,促成了這一趟台灣獨行。
  一個人的摩托車之旅,跟著自己的靈魂上路,一路上的思考與自我對話,讓作者提起勇氣認清自己。
  旅行,是一次給自己出走的機會,是一段找回自己初心的路途。

  ● 結合專業的心理諮商
  本書最獨特的地方在於作者應用所學,在旅行故事中貫穿了對於愛情(創傷)、親情(離家)、生命(自殺)的思考與情緒的療癒,把心理諮詢中的敘事治療和正念內觀療法的方法運用在其中,不僅令人耳目一新,也期望透過提倡「身在哪裡,心在哪裡」和「我手寫我心」的理念和方法,讓更多的旅者在旅行中體察內心,療癒情緒,提高旅行的品質。

  書中特別加入「心靈 Tips」專欄,深入淺出地解說一些心理學的方法,並告訴讀者如何應用於生活中。

作者簡介

胡俊鋒

  客家人,催眠師,喜歡心靈探索與背包旅行,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與人類學系,現就學於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心理學藝術化創新實驗室臺灣專員,曾為PAPA Studio創辦人兼內務理事,中國紅十字會、廖冰兄基金會、ECOSWAY等機構培訓師,著有《臺灣,你可以更讚》一書。



推薦序一:旅行的生命教育 (周漢東)
推薦序二:旅行:真實地面對自己 (周志建)
推薦序三:走過千山萬水,遇見最重要的那個人 (周佳敏)
推薦序四:勇敢飛翔、自我面對──體驗、沈澱、反思、累積 (吳佳霖)
題 以愛之名

01 倔強出發
02 死之憂思
03 人去影留
04 卑微身姿
05 夜的恐懼
06 生活意義
07 合歡山雪
08 萍水相逢
09 人的簡單
10 老來下酒
11 山澗櫻花
12 零度乘涼
13 初遇玉山
14 旅者離情
15 阿里山夜
16 奢談孤獨
17 觀光監獄
18 嘉義鄉濃
19 異域北歐
20 台南神拜
21 歷史舊都
22 獨自浪漫
23 高雄藝遊
24 中山西子
25 桃園故事
26 大溪跳橋
27 慈湖英雄
28 自由鐐銬
29 空色相間
30 北埔鄉味
31 默言離家
32 青春無羈

跋 編之未變
結 我記得……
延伸閱讀



推薦序一

旅行的生命教育

  帶著一絲亦師亦友的心情,褪去一筆似莊似諧的態度,一路在僑生、外籍生的輔導圈子打轉,近年因政府開放陸生來臺就學。戲稱的「管轄領域」,又加入了陸生。

 30多年來在這領域優遊,學生的事務,除了例行業務外,總有想像不到的事情會不時招呼自己,而首次被請託為一本書寫些鼓勵字語,內心誠是驚喜又惶恐,所幸拜讀之後,稍作底定並轉眼間即融入情景,置身在那旅行者的生命韻律。

  錯過下班時刻,乾脆起筆,反復咀嚼書名《以愛之名:旅行的自我療癒》,引發我無限悸動,離鄉遊子面臨生命瓶頸的「心情故事」,一幕幕浮現腦海,而本書呈現了「走出自己,回饋社會」的價值,也是我個人職涯一直努力追求的工作目標。它似乎印證了日常中,我們告訴同學要「面對」和「接納」自己的勇氣,但談何容易,殊不知本書隱喻多少個念頭的轉換,歸納為「心靈勵志」類,更是旅遊書籍的另番創意天地。

  本書最受感動之處,在於它有著旅行本質的邂逅,有著鄉誌考證的精神,有著文字駕御的熟練,有著景點人物的趣味,有著心理論述的融入,有著生命反哺的省思,有著土地愛護的真實,更有著陸生求學的別緻。

  個人誠摯的推薦:它將是生命教育的最佳生活教材和經典之作,值得細讀品味。

國立臺灣大學
僑生與陸生輔導組主任
周漢東 2013.8.7

推薦序二

旅行:真實地面對自己

  我喜歡,也經常一個人去旅行。
  我的旅行,其實是一種出走、一種自我沈澱的方式。
  誠如這本書所說的,
  重點不是「去哪裡」,
  重點是「當下」我與自己,安靜地、在一起。
  繁忙的現代人想要停下來,都很難了,更別說,要安靜地跟自己相處,
  現在的人,缺乏一種獨處的能力,
  於是,人,不快樂,生病了。
  來到我諮商室的個案,大都是如此。

  旅行,創造一種「移動」、一種改變,
  讓我們可以暫時脫離一成不變的生活、僵化的體制,
  在旅行的出走中,
  讓我們得以「真實地面對自己」,
  跟自己的心,做深深的對話與反思,
  因此,
  旅行其實也是一種自我療癒、一種愛自己的方式。

  這本書作者說著自己旅行的故事,很好看、很容易懂,
  從他旅行的故事中,你也會看見自己,
  期待你看完了這本書,
  也可以帶著自己,走出去,去旅行。
  這會是一件美好的事。

心理諮商博士
敘事私塾帶領人
《擁抱不完美》作者
周志建

推薦序三

走過千山萬水,遇見最重要的那個人

  正在旅行的我,收到了一本關於旅行的書。
阿拉斯加雪山正澄淨地映照著蔚藍的晴空,千萬年冰川的恢弘壯麗靜靜震撼了每一個旅者的心。置身於秀麗雪山和宏偉冰川間,我收到一個青年學子獨自行走過台灣千山萬水的好書,遠從太平洋另一端透過網際網路寄抵阿拉斯加。正在遠方旅行的我,讀著俊鋒在我的故鄉一步步走過的足跡,阿拉斯加北國自然風光和台灣南國的人土風情,就這樣奇妙地交織在一起。

  很喜歡俊鋒在書中說的一句話,「旅行,是一次給自己出走的機會,是一段找回自己初心的路途。」我曾經行走過日本京都的清靜幽雅、奧地利維也納的人文薈萃、德國新天鵝湖堡童話般的夢幻、加拿大洛磯山脈的宏偉壯麗、柬埔寨吳哥窟的宏偉瑰麗,還有一個很遙遠但讓我終身難忘、魂牽夢縈的地方 – 南美洲秘魯的印加古城馬丘比丘(Machu Picchu)。每次的旅行,往往都不只是身體走了出去,到了不一樣的地方,看到了不一樣的美景。心靈彷彿也像是到了一個異次元時空旅行,許多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暫時被拋到腦後了。有些沉澱了的往事或許會再掀波瀾,有些沉寂了的夢想或許會再次蠢蠢欲動。當外在的景象如鏡花水月般流動過去時,內在的自己彷彿像是山林中一塊不知名的石頭,被涓涓清流洗淨了,露出最初的姿態,自在而圓滿。

  俊鋒又說,「以愛之名」。身為俊鋒台大心理學研究所的學姊,我略知俊鋒走過的愛情路,這趟心靈之旅促成了他這次的台灣獨行,催生了這本書。當旅者行走在旅途上時,我們常常忘記的是,人生,何嘗不是一趟蜿蜒崎嶇的旅程?愛情,對許多人來說,是其中特別難行的一段。許多電影、小說中精心刻畫的兩情相悅、至死不渝,在統計的理性分析下,可能到頭來只是異數(outliners)。世上一廂情願的愛情可遠比兩情相悅的愛情多多了。證據?只要張開眼睛看看周遭的人,就可以得到統計顯著的結果。換言之,一段如靈魂伴侶般的完美愛情,或許需要經過許多失敗才會得到,有時這樣的失敗甚至橫跨了許多世的追尋。

  心理學強調人要有「心理彈性」,戀愛何嘗不是!所以,我對俊鋒說,能夠兩情相悅當然是最好,不行的話,退而求其次,和對方做一輩子的好朋友,至少可以繼續欣賞對方。而且,現在的挫折,說不定會讓你更加成長,更有智慧,說不定還會為你催生一本新書!言猶在耳,他就遞出了這本書,要我幫忙寫序。

  人生的失與得,往往要在更大的時空下被理解。在這趟名為「人生」的旅程中,有悟性的人終究會慢慢體悟出來這個道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或許聽起來像是陳腔濫調,但是對於擁有豐富生命經驗的人來說,往往會在盡在不言中,相對會心一笑,那是經過歲月洗禮的沉澱和光華。換言之,人生一段段的旅程有著不同的酸甜苦辣,或許這就是上天靜默的暗示。透過遠方旅行,以及我們的用心聆聽,「天啟」(apocalypse) 本身就會慢慢揭露它自己。當我們對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們似乎也更接近了自己。俊鋒這本「以愛之名」的旅行之書,講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俊鋒在書中開玩笑說道,本來希望旅途中會有豔遇。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和其他靈魂所激盪出的火花,的確可以十分燦爛輝煌。但是,最大的豔遇,最重要的那個人,卻是您凝視鏡中看到的那個人。如俊鋒所說,「只有找回自己的魂魄才有可能認回自己。」當我們認回自己時,就能珍惜兩個人在一起的片刻,也能享受一個人自由的時光,這方是自在啊!

  行筆至此,我抬頭遙望,看到阿拉斯加天際的雪山依舊挺拔聳立,皚皚白雪透露著神祕的氛圍,而天空依舊是萬里晴朗,山中冰川依舊是千萬年不融。丹奈利峰(Denali)是北美洲最高峰,海拔超過六千公尺,北美原著民的語言中的意思是「偉大的那一個」(the great one)。如果從地平面起算高度,則是全世界第三高峰。它真的好美,當阿拉斯加群山都已經融化在炎炎夏陽中,丹奈利峰依舊有著千萬年不融的冰雪,帶著一抹神秘的絕世容顏,遺世而獨立。在外在世界裡,我跋涉了千山萬水,來到了這聖潔無暇的雪山。在內在的世界,當我凝視那雪山的莊嚴時,似乎也瞥見了自性的光輝,有了這次旅行最大的豔遇。

  日本知名文學評論家廚川白村曾說過:「沒有像修道院僧人一般純淨的心,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愛情的。」無論是千山萬水的旅行,或是我們生命的旅行,最最重要的或許是,在繁華落盡後找回那顆純淨的心,和內在的自己有最大的豔遇。沒錯,每個人都活在人際關係中,但是最重要的出發點,卻是一顆宛若阿拉斯加雪山般純淨的心。外在的一切,經由機緣和努力,自會水到渠成,宛若天成。俊鋒的書,讓我感到了這樣的追尋。現在,您何不翻開扉頁,和他一起走過這個令人感動的旅程,瞥見內在自己的絕世風華?

卓悅企管顧問公司 總經理
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博士生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企管碩士
周佳敏 筆

推薦序四

勇敢飛翔、自我面對
體驗、沈澱、反思、累積

  生命的厚度在於不斷從生活體驗的沈澱與反思中累積。旅行在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會存在,不管你的身份地位、貧賤富貴、年齡性別,只是旅行對於每個人而言,所代表的是兩個字的意思、生命中的體驗、或是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可以選擇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旅行,也可以輕鬆自在、安安靜靜,亦可以是一趟孤獨之旅,從旅行當中完成自己的夢想、自我的期許、生命中的積累、自我的面對。每一個旅行的過程與型態都是自己的選擇,而所有過程的感受與發現也在於個人身上,即使是同行的夥伴與伴侶也未必可以擁有同樣生命的感受、心情與省思,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生長環境與生命歷程的體驗,所產生最獨特與私密的自己。然而內心最深處的自己,隱含著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重。

 在俊鋒《以愛之名:旅行的自我療癒》一書中,除了將這段旅途中的風土民情與歷史發展做了介紹之外,最重要且深刻的內容在於自我的剖析,以及在面對自己深處的創傷與情結中,如何重新面對與看待的歷程。並以自己為核心,開始一場自我對話與療癒的過程。在過程中看到俊鋒透過旅行的歷程、自然環境的領悟,重新檢視自己內心深處對於親情、愛情、友情和自我之間的看待與關係。透過旅行的過程所勾起對家的思念,也省思自己與家之間的關係,更擴及至面對自己在感情的創傷與復原。原來旅行也可以成為自我充權 (empowerment),以及復原力的展現。

  這幾年因為工作關係,開始獨自搭機出遠門,到不同的地方。每次的行程,對自己而言就是不同的旅行產生,而獨自在各個不同地方的街頭漫步,觀察著每個城市或社區的脈動,思索著人們的生命故事與生活中的小確幸,並將自己安身立命在當中,享受孤獨的感覺,卻從未像俊鋒一般反思自己的內心,重新檢視自己的過往,並找出生命的遺憾與缺陷,或透過旅行的體驗,面對自己,並反思自己與身邊週遭人、事、物的過程。而從此書中隨著旅行的過程與反思的歷程,也進入另一段自我對話的過程,不僅是透過書與作者的對話,也開始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與對話。

  一個人的旅程固然有一份淒涼與孤獨感,但旅途中更能見到自己的脆弱與微小。看似孤獨的旅程,實際上未必真正孤獨。因為在旅行過程中,總有各種緣份的聚集,不論是緣深緣淺,其對生命具有同樣的意義與價值。但是要完成從事這趟獨立面對與完全陌生且艱辛的旅程,需要有勇氣。而在旅行中重新面對自己,並分享,需要有自我的從容。而這份自在與從容是作者在旅行過程,所產生自我療癒過程的成果。當人可以面對孤獨且怡然自得時,將不再有所畏懼,因為一旦清楚且明白自己的心與感受時,可使自己更勇敢與能力面對困難與挑戰。而旅行所帶來的是自我的學習與成長,或許不是每個人都必須和俊鋒走同樣的旅行路線,但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透過旅行而勇敢飛翔,找到自我的原心與追夢。

社團法人中華組織發展協會 秘書長
吳佳霖 筆

自序

題——以愛之名

  我常常在想,為什麼人會忘記自己的視角,一味去模仿別人呢?
  我們本來就是距離月亮最近的人,卻為何視而不見?
  我們本來就是距離流水最近的人,卻為何聽而不聞?
  水月鏡花,心安何處?

  ◆ 關於旅行這回事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人旅行的故事,然而當我們在談論「旅行」的時候,我們都在談論些什麼呢?

  結幾個伴,一塊上路,說說笑笑,看過許多的美女,遇過許多的路人,拍過許多的照片,留下許多的記憶,總之旅行是一件美好到讓人垂涎三尺的事情。

  有時候,臨近長假的時候,心都會開始躁動不安,伴隨著長假的出行總是相較於當下辛勞的工作有著太強烈的吸引力,恨不得趕快把手頭的工作結束奔向自由的旅途。可是,真的自由了嗎?

  在網路上搜尋著旅行的行程,在遊記裡找尋著旅行的攻略,從「去哪裡」到「看什麼」到「吃什麼」,一一都已經了然於心,躍然紙上,按部就班,按圖索驥,不斷地驗證著攻略裡的真假,不斷地體驗著攻略裡的美景,不斷地品味著攻略裡的味道,怡然忘卻這是誰的旅行。如此的旅行,細細思來,又與工作何異?

  權當是自己做了一回自己老闆,自己給自己量身定做了一個任務去完成,從一個工作換成另一個任務,繼續奴役著自己的身體,每每到旅行的尾巴時,總是會聽到苦痛的掙扎,總是會感到身體的疲倦,對假期的留戀,對工作的厭倦,似乎旅行並沒有給予自己更好奮鬥的力量,而是用另一種形式消耗著自己的能量,似乎旅行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種例外調味品,豐富了口舌之後,記住了調味料的味,忘了生活的原味。

  為什麼旅行就不能是生活的一部分呢?這就如水中月,鏡中花,它們是距離我們如此地近,近乎唾手可得;旅途中的人,旅途中的景,旅途中的食,它們也並不是僅僅在旅途之中,它們近乎就存在於你我的身邊,這些旅途中的一切在那裡的人們看來是如此平常,同樣的,我們周遭的平常之物在那些旅途中的人來講又是多麼地別具旅途的風味,可是縱使有這般的空靈幽深,縱使有這般的萬千滋味,沒有把「心」安放在此,又怎能體會到?

  旅行,不是「go there」(到那裡去),而是「be here」(在當下);旅行,不在於它要有多遠,沒有誰定義了旅行的距離;旅行,不在於它要有幾人,沒有誰安排了旅行的人數;旅行,不在於它要有多久,沒有誰設定了旅行的時間。

  你可以背上跟你人一樣高的登山包上路,你也可以帶上你的小斜包出門;你可以跨越大洋到彼岸的陌生之地,你也可以過個橋拐個彎來到家旁邊的巷子口;你可以用年的單位記錄旅行,你也可以用一天的時間完成旅行;旅行,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穿上鞋,打開門,便可開始一段屬於自己或長或短的旅途。

  旅行,是一次給自己出走的機會,是一段尋回自己初心的路途,更是一出讓自己更好回歸當下的局。一個人的旅行,跟著自己的靈魂上路,更是如此。平日車水馬龍的生活,難得有個時間,難得有個空擋,可以好好地跟自己的靈魂好好地閒聊上幾句,問問它的近況,好好地關照自己的心。

  旅行,何嘗又不是修行?平日裡的倔強,平日裡的逞強,平日裡的傲氣,平日裡的虛假,都可以在自己的旅行中卸下,如實地看待自己。可是戴久了面具又怎能輕易地摘下?旅行,可以是在找回真心的修行,方法不難,正如聖嚴法師所言,一語貫之惟八字——「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把心安放在身所在的當下,認回自己來的路,找回自己的初心。

  ◆ 關於旅者那個人

  這本書和許多的旅行筆記一樣,寫的是一段旅途的故事。可是……

  這個旅者有點奇,這不是他的第一場旅行,也不是他的第一個田野,但卻是他第一次的一個人的旅行。多年奔波在人類學的田野調查之域,讓他害怕了旅行,已經忘記了如何旅行,走馬觀花的獵奇已經不能滿足於他,深入肌理的瞭解又是旅行所不能承受的分量,他已經不安於成為一個觀光客,然而他也無法用田野的方式旅行。多年面對著鏡頭下一張張緊張而敏感的表情,讓他害怕了拍攝,已經忘記了如何拍攝,每一次的帶上相機上路,猶如帶著鋒芒畢露的刀槍在身,他已經害怕了無知地拿著鏡頭掃射過無辜的村落,所以他很想放下這份害怕,在一個自由的旅途中不為工作也不為資料而是為自己按下快門,然而已經有太多的隨著旅行遊記的導引下拍攝的那些千篇一律的景與物,少他一位這樣的跟風粉絲也相差無多。

  這個旅者有點宅,典型的牡羊座,衝動是他的本性,卻又常常落於三分鐘的熱度;他很愛旅行,很羡慕行走在荒漠戈壁的孤影的滄桑,很羡慕跨越在不同地緣的自在的身影,很喜歡躺在榻榻米上看高木直子的《一個人的旅行》,很喜歡戴上大大的耳塞把耳朵緊緊包裹著聽陳綺貞的《旅行的意義》,憧憬著自己也能夠勇敢地開始一次一個人的旅行,但天生悲觀主義的牡羊座總是喜歡凡事瞻前顧後,要麼猶豫到熱度掉落在冰點,旅行不了了之;要麼把各種不安全的處境想盡,杞人憂天到寸步難行;然而這個牡羊座的旅者明白他需要一場改變,雖然不知道旅行會帶他到何處,所以他最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勇敢堅定地踏出那一步,而是懷著戰戰兢兢的茫然在某天早晨倉促地逼著自己上路。

  這個旅者有點怪,簡直就是少了一根筋,沒有任何的長途跋涉經驗,沒有任何的野外紮營經驗,捆上了帳篷,背上了登山包,選擇寒風瑟瑟的深冬上路,還用凍僵的雙手駕駛著機車一路穿行在飛石常落的橫貫公路上,甚至還膽大到就這樣赤裸裸地陪著機車翻過了大雪中的合歡山,連他自己回頭來看都覺得有點兒瘋,可是當初他的四肢如被綁上了重重的鉛塊,沉重到他自己都不從知曉下來的路該往哪裡走,曾經有一段熾熱的愛把他幾近燒為灰燼,他明白他再不出發,這段旅行就不會再有。前路是黑漆的,旅者相信只有改變才有可能望見燈塔,只有找回自己的魂魄才有可能認回自己;旅行不會告訴你它可以帶給你什麼,連它自己都不知道會引你走向何方,但是最起碼旅行是一條可能的救贖之路。

  ◆ 關於讀者這個人

  這本書如它名之意,是旅者自我療癒的生命故事,透過文字的溫度與讀者分享旅行中的生命疑問和體悟,透過文字的力量與讀者共同見證「一個人的旅行是可以如此簡單,一個人的旅行是可以如此精彩」。

  以愛之名,給自己一個旅行的意義。生活中,除了愛親人、愛朋友、愛路人,還記得容易被遺落在角落的自己也需要愛嗎?愛自己並非是一件很自私的事情,而是一件義所當為的事情。有太多的人需要我們去關照,有太多的人值得我們去相愛,可是往往我們在關照他人和相愛之中忘卻了的是自己,忘了自己也需要關照和愛護的。你不可能給別人身上你沒有的東西,當連自己都沒有被關照好,當連怎樣愛自己都沒有學會,我們又談何去給予別人關照,給予他人愛呢?只有生命才能抵達生命,只有當我們用自己的全心去滋養自己的生命,只有當我們用自己的全心去感受自己的生命,我們才能有力量去抵達生命,我們才能有敏度去感觸生命。

  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卻又是我們最容易遺失的部份。當我們在談論「愛」的時候,似乎我們都在談論著「愛」後面的他人:有時,我們急切於想方設法去愛別人,去關照他人,甚至迫不及待地希望對方能夠感受到自己熱騰騰的愛,好讓自己內在的卑微小孩從這種付出的成就感中得到一點點的價值感,殊不知,這讓內在的卑微自我越發地強化,越是在不斷地付出和討好中收穫聊以慰藉的價值感;有時,我們寂寞難耐,渴望著得到別人的關照,渴望著得到他人的愛,甚至焦躁不安地讓自己表現得更好讓人愛,好讓自己內在的卑微小孩從這種被愛的舒適感中得到一點點的存在感,殊不知,這讓內在的卑微自我越發地強化,越是在不斷地渴望被愛中收穫時有時無的存在感。

  這正如戀愛中的男女,一方渴求著對方可以給予自己安全感,讓自己可以更有信心地佔有這份感情,盡情地享受其中的喜樂,殊不知,當向外求安全感的時候卻是最為不安全的行為,也是最不具安全感的表現,一句深情的表白,一句誠懇的承諾,一句終生的誓言,真的就能夠給予一個人十足的安全感嗎?

  一個人,如果沒有學會如何關照自己、’如何愛自己,就如一個空心的球,一捏就會癟,一碰就會碎,更何來安全感?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卑微的小孩,當我們重新找回他,面對它,接受它,用滿全的心去關愛他,才能夠救贖他。
旅行,作為一種方式,它可以讓人有新的視角來看待自己,淋浴在自然之中與自己對話,遊走在人際之間與自己對話。生活中,莫名的生發的情緒,半夜無法安睡的失眠,雨季黯然迸出的憂鬱,往往是那些被我們日以續夜重複著的忙碌腳步或是遺忘或是掩蓋的傷口在發炎,雖然這些曾經我們遭受的傷口小到容易被輕忽,雖然這些曾經我們遭受的苦難大到故意去忽略,可是它們並沒有消失,而是一直在那裡,旅行作為一種自我的療癒,無需刻意去找答案,用方法,把心安放在身所在之處,過程中的人、物與事都可以成為良藥,他們不說道理,卻讓你更認識自己。

  ◆ 關於書寫這動作

  這是一本平凡的書寫旅行片段的小書,每一個生活中的人都可以成為它的書寫者。無奈的是,生活中有太多的零星瑣碎之事,消磨掉了書寫的時間;無奈的是,生活中有太多太強濃烈的刺激物,鈍化了自然的觸覺;無奈的是,生活中太多人與人的比較,掩蓋了純然的自在。

  常常能夠聽到身邊的朋友說,好忙好忙,白天忙上班,晚上忙應酬,好不容易放假出遊,忙著跑景點拍照片買伴手禮,已經夠累了,怎麼會有時間來靜下心書寫?臺灣大學的校園裡放著一口平白無華的傅鐘,它沒有奪目的色彩,也沒有巧人的設計,它雖陋卻神而名,因為它跟其他的鐘不同,它只敲二十一響,警醒著走過的莘莘學子,請把剩下的三小時好好留給自己的思考,生活亦是如此,為什麼要吝嗇到不留點時間愛自己呢?

  書寫其實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它不需要你有多麼驚人的才思,它也不需要你有多麼華美的筆觸,它更不需要你有多麼炫麗的篇章,只需拿起一支筆、打開一張紙,或是關掉電腦的所有視窗唯獨留下空白文檔。如果被整日的走動弄得躁動,何不放先來一首沉澱身心的輕音樂,配上一段深呼吸,放空自己的大腦,用最為柔情的話語安撫忙碌了一天的大腦,用最為溫情的話語慰藉煩動了一天的身心,深深地吸進一口氣,再慢慢地吐出,不要再繃緊了神經,不要再繃緊了軀體,放開一切的束縛,感受著全身肌膚間緊繃-鬆弛的覺受。在進出來回的呼吸中,好好想想,今天你都碰到了哪些事,遇見了怎樣的人,感受了如何的情緒,待到音樂停止的時候,慢慢睜開你的雙眼,書寫吧!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三分鐘,五分鐘,七分鐘,……,不要讓筆停駐,不斷地書寫,有什麼想法就讓它放肆在紙上,有什麼情緒就讓它宣洩在紙上,沒有的空白也可以讓它記錄在紙上,用你喜歡的文字,挑你喜歡的顏色,畫你喜歡的圖案,用最真實的自己做一個最威的寫手,讓這些紙片保存在未來的某一天,可能是一星期,可能一年,也可能是一輩子,它們會陪著我們一起走過,不再孤獨。

  經常可以看到週末的夜店總是人潮擁擠,經常可以看到深夜裡燈紅酒綠處無數湧動的身影,經常可以看到行走在街頭巷尾抽著煙的一群群,平日我們除了工作依舊是工作,都快成為了工作中生產線上的零件,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像小時候那樣,笑過,開心過,不知不覺中我們被奴役到喪失了敏銳的感官。不是生活遠離了我們,或許是我們走遠了生活,長大了就習慣了用腦袋去思考去計量,漸漸地忘記了那些年用心去感受的純真。生活並非如此般無趣,生活有著它的自然與甜美,只是長久來人們不斷地添油加醋,越放越多,已經失卻了生活本真的味道,已經喜歡上人為的感官強化物,永不滿足,變本加厲,心也就越發地被冷落,越發地遠離了自然的生活。書寫,可以幫著把繁雜的瑣碎拼湊成完整的圖畫,可以幫著認回我們來時的路,可以幫著我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生活,找回用心生活的能力,生活不是沒有甜美的小確幸,往往是我們丟失了發現它們的心。

  有很多的時候,自己滿肚子的牢騷,自己滿肚子的不爽,自己滿肚子的情緒,很想很想找個人訴說,很想、很想一口氣寫完,可是又擔心這擔心那,很想有個人來聽我講,很想有個人看我寫,很想有個人理解我,可是這些的這些又好想不讓人知道,深藏在心,「渴求理解」與「守護私密」成了拔河比賽中繩索的兩段,一個在左手,一個在右手,遲疑、糾結、矛盾、無助,都快把自己一撕為二。我們在害怕什麼呢?看看身後,你忘了嗎?在你身後,不論你多麼糟糕,不論你多麼無助,不論你多麼遙遠,有一個人他一直都不曾放棄過你,回頭看看吧,他不是別人,他就是你的影子,他就是你的靈魂,他就是你的心!找個地方,就講給他聽,就寫給他看,不要多想其他,不要擔憂其他,先講講看,先寫寫看,把故事講完,把故事寫完,你或許會有新(心)的發現!

  每個人都有著別人無可偷竊的生命故事,在這個世界上,你幾乎不可能找到兩個生命歷程完全相同的人。所以,面對生命這個宏大的主題,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同等分量的重要。每個人的生命因著其獨特性,存在即是合理,必有其原因,當有其可惜之處。所以,你還在猶豫什麼呢?你還在害怕什麼呢?在這個時代,一句真話的分量遠遠重過於整個世界,在這屬於你自己的紙本、自己的時間中,就用最真實的心書寫最真實的當下,本真的生命本就是最為樸實的感動心扉的力量,它足以讓我們淚流滿面。




其 他 著 作
1. 臺灣不是我的家:陸生在臺的認同衝擊
2. 台灣,你可以更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