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單車離島:漫行 15 座島嶼,用最美的速度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1357775
張建維
時報出版
2013年6月24日
110.00 元
HK$ 93.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Across系列
規格:平裝 / 272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Across系列
分
類
旅遊
>
台灣
>
台灣旅行
同
類
書
推
薦
鐵道博物館:鐵道與文化的連結器
老牌新潮漫步地圖:老店新情味
我在環島的路上:邊走!邊玩!邊吃!邊畫!【首刷限量加贈:歡樂環島明信片】
《我那23天的徒步環島 台灣朝聖之路》
台風全球擴散ing!台式潮流正式來襲:帶你用心感受最道地的台味,世界唯一的台灣
內
容
簡
介
因為無法趕路,所以難以錯過。
當你認真投入一趟旅行,整個世界都會一起幫你編織美好的故事。
這是四千張照片,五百多公里,二十五個日子,十五座島嶼,和一個夢想的開端。
2011年夏天,牽著單車,到海洋的另一端去「環島」。在澎湖被烈日烘烤,在七美與山羊邂逅,在西莒被瘋狗追殺,在東莒被海灣感動,在蘭嶼遇見豪爽的修車大叔,在南竿發現難得的神話之鳥……
沒有哪一趟旅程會無法走到終點,也沒有哪一場冒險是以「完成」為目標,島嶼本身,就是到訪的理由,而我們唯一能夠倚賴的,是過程。
騎著單車環繞離島,不是想在旅程中挑戰什麼,或締造什麼紀錄,只是單純的體驗,與分享。透過親身的踩踏來品嘗島嶼的起伏,藉由流下的汗水來測量土地的坡度,進而連一片樹蔭、一陣微風,一聲鳥鳴、一道海浪,都感激萬分。
單車環離島.小檔案
總里程:534.3 公里
搭飛機:2 趟
爆胎:3 次
被狗追:3 次
搭船:20 趟
環離島天數:25 天
走錯路:無數次
牽車拖行:無數次
留下的照片張數:4119 張
單車環離島之最
最快速度:58.3 km(七美小臺灣)
最慢均速:8.8 km(噩夢東引)
最長單日里程:57.3 km(澎湖北環)
最短單日里程:12.1 km(小琉球)
最可怕的上坡:南竿的福澳坡
最痛快的下坡:七美小臺灣前的斜坡
最凶猛的動物:馬祖的軍犬
最溫柔的動物:七美的羊
最美味的食物:東莒的蔥油餅
最親切的人:蘭嶼的達悟族 & 打工換宿年輕人
最藍的海:小琉球
最美的視野:從蘭嶼氣象臺俯瞰全島
最動聽的一句話:我下次也要騎腳踏車來環島!
作者簡介
張建維
雲林人,國中地理教師。喜歡一邊旅行,一邊攝影,一邊唱歌,一邊想東想西。
大二暑假的摩托車環島,讓他興起單車旅行的念頭;大學畢業時的單車環島,又開啟了完環離島的計畫;真的把各個離島繞過一圈之後,他又決定……
2011 年《單車離島》計畫獲選為青輔會「青年壯遊臺灣」個人組第二名。原本不太喜歡講什麼夢想的,現在卻覺得--做人就是要勇敢作夢。
《單車「離」島》是他的第一本書。
部落格「喬克特克」:joctc13.blogspot.com/
目
錄
推薦序/慢活的速度,體驗自然之美 劉金標
推薦序/因為慢,旅行才有厚度 藍白拖
作者序/從環島到離島
Chap 1 金門、烈嶼/夢想的開端
Chap 2 澎湖-本島、西嶼/菊島的風與光
澎湖-七美、望安/最美麗的風景
Chap 3 蘭嶼/被這座島嶼感染
Chap 4 綠島/最初的美好
Chap 5 馬祖-東引、西引/國之北疆的險升坡
馬祖-南竿/神話之鳥與單車之神
馬祖-西莒、東莒/勇敢的冒險
馬祖-北竿/熱血的瘋子
Chapter 6 小琉球/通向大海的藍色公路
後記 有故事的人
序
作者序
從環島到離島
2007 年,夏季,天氣陰。
我們在單車環島的途中,從臺東搭船轉向蘭嶼,打算順路將這座小島繞行一圈,再回到臺灣繼續環島的旅程。
快艇靠岸,原本陰晦的天空突然放晴,藍天從大片雲朵之間展開,陽光灑在鄰近海岸的高山上,眼前的一切瞬間超乎我們對於這座島嶼的想像,應該是藍色的,更藍了;應該是綠色的,更加脆綠。
我猜人們在如此嘆為觀止的狀態中,常會渴望自己做出什麼應景的大事,或至少說些什麼大話吧。當下,我睜著雙眼,不加思索的就對著同行的旅伴S說:「應該要把臺灣的每一座離島都騎完才對!」
故事就是這樣子開始的。
###
林懷民說:「年輕的流浪是一輩子的養分。」我想,流浪時的大放厥詞,應該就是用來製造養分的酵素吧!
但是,一句旅程中的突發奇想,對於冒險、對於夢想來說,好像還是缺少了一些什麼。環島回來之後,接著實習、當兵、工作,在蘭嶼說過的大話就像一直深埋土中的種子,數年過去,始終沒有發芽。
差不多就從那個時候開始,「單車環島」逐漸成為熱血、冒險、愛臺灣的代名詞,甚至被列為臺灣人這輩子一定要經歷的旅程。單車熱潮一股一股的捲起、環島騎士一批一批的上路,有好些時候,我也會因為自己曾經環島的經歷,而感到些許的榮耀。只是,每當我聽見「單車」、「環島」這些字眼時,還是會回想起那個陰雨褪去的早晨,晴朗無垠的藍天、光影交錯的海岸。蘭嶼如此,那麼綠島如何?澎湖如何?金門如何?這些島嶼盤旋在我的腦海中,有意無意的想起、忘記,然後又再想起。
二○一○年,距離那一次在蘭嶼恣意地宣告,已經隔了三年之久,大學的學長丟了一串網址給我,那是青輔會第二屆《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的活動宣傳,他說:「這個活動感覺很適合你,去報名吧!」
我默默的看了幾句網站上的說明文字:「鼓勵青年打破既定路線、學習體驗成長,更加深入看見臺灣的多元樣貌……」
這段話在我眼中瞬間湊集成了一個沉澱已久的名詞:「離島」。
###
岔開個話題。
過去參加救國團的活動,聽過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就叫做「離島」。歌詞是這樣寫的:
從來沒想過,夜是如此的溫柔,如此溫柔夜,陪你笑,陪你愁,
陪你笑過愁過你是否記得我?記得像個離島的我,
陪你笑過愁過你是否記得我?就在這寂寞的海中。
把孤單的人,比喻成海上的離島,聽起來很浪漫不是嗎?只是在我的想像裡,離島從來就不是寂寞的,那裡有著迷人的沙灘、美好的夕陽與樸直的島民,被吸引前往的旅人也並不感到孤單,而是無盡的嚮往和感動。
至少,在那一個夏天的蘭嶼,我是這麼認為的。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