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解讀金錢心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576028
多湖輝/著
廖松濤
大展
1996年6月15日
60.00 元
HK$ 51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實用心理學講座
規格:平裝 / 223頁 / 21*15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
出版地:台灣
實用心理學講座
分
類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金融
同
類
書
推
薦
風險治理與社會韌性:張士傑風險管理專欄文選(II)
風險治理與社會韌性:張士傑風險管理專欄文選(Ⅰ)
金融機構法令遵循概要(2022年版)
會計的世界史: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看記帳如何改變全世界,左右全球商業與金融發展(二版)
數位金融永續發展
目
錄
序─如何善用金錢而不淪為金錢的奴隸
第一章 儲蓄.使用的方法─為什麼腰纏萬貫的人總是一毛不拔
意外之財容易散去
存款達一定數量時,便不再提提款,以提高儲蓄慾
私房錢──自由運用的金錢
越想賺大錢的人,越愛亂花錢
人一旦被戴高帽子後,就易任人擺佈
薪水差別可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雖是應得報酬,卻不好意思親口提出
與對方交情深厚,接受合理報酬亦覺過意不去
對金錢愈計較的人,創想掩飾而欲蓋彌彰
想存一百萬時,若先以十萬為目標,則能提高儲蓄慾
守財奴不知使用金錢的樂趣
拿出鉅款前,最好先詢問他人意見再做決定
花費鉅款前易接受他人忠告,事後則易引起不悅
對奢侈不安時,常以轉嫁心理使自己心安
浪費後與其再三反省,不如改變自己的觀念
雖說是可自由支配的金錢,卻仍錙銖必較
受人讚美用錢得當時,彷彿被肯定人格般
優越性被肯定而滿足的人,常不拘泥於金錢的損失
用錢方法常與自己所尊敬的人相似
父母不吝付出龐大的教育費,乃是望子成龍的心理
與自己無關的金錢,任憑多麼浪費也置若菵聞
第二章 借貸心理學─為何借貸會造成人際關係惡劣
借錢予人,卻引起對方反感
借錢給人時若自覺處於優位,往往易引起反感
名稱略為改變,就能淡化借錢的抗拒感
只要稍微滿足自尊心,即不計得失
輕易借錢者,大多不是經濟困難的人
即使金額微少,還時仍一毛不少者,易受信賴
雖等值,但送時髦用品比古物有價值
贈禮時,禮品價值可反應出對方深刻的印象
選擇贈品時,不妨以自己的意思為準
一旦承認差人一等,任憑對方如何花費也不覺得內疚
不視被請為理所當然之人,常受到人們信賴
禮品易被接受,但金錢則易遭人拒絕
若無正當理由,人們不易接受免費的東西
第三章 金錢感覺的心理術─為什麼信用卡會使用過度
人們是因有成就而滿足非因收入豐富而滿足
一旦金錢離開手上,就有不屬於自己的感覺
得到失而復返的金錢時,總是驚喜萬分
支付龐大金額時,非常在乎得失利益
支付百元大鈔與千元大鈔的心境大不相同
雖是同樣金額,但現鈔與支票的感覺完全不同
受過打擊的人,對金錢特別浪費
物品價格遠比想像中便宜時,易引起顧客的不安
若不清楚對方情況,即使竊盜財物,也不會有罪惡感
一次漲價一百元,不如分五次,每次漲二十元較易被接受
一下負擔鉅款時,可以採用「心理除法」以減輕心中負擔
計算金錢時,尾數若能交代清楚會使人產生信賴
易對地位高且金錢觀點與自己相同的人產生親切感
多數人在談論自己的金錢時,都會有所隱瞞
由金錢的態度可看出此人人格
不論金額多少,只要曾經接受,以後就不會再拒絕接受大的金額
失意落魄時,無論贈金金額多少,都覺得數額龐大
即使薪水不多,若有相當理由,亦欣然接受
人們對金錢的態度,因環境不同而有所改變
第四章 買賣心理術─為什麼貴的東西會覺得便宜
未親眼見到的東西,不論再高價也捨不得花錢
容易一時衝動買下非日常性的商品
看到好的東西往往會超出預算
雖是同樣價格,黃色標籤感覺比白色標籤便宜
金錢交涉時,最初條信雖嚴苛,最後仍是有利的
如果四周環境頗為高級的話,即使很便宜的東西也顯得身價不凡
若有相當的理,廉價品也會讓人覺得是高級品
人們多欲藉金錢來解除自卑感
商品包裝的好壞往往比商品本身更重要
買高級品的原因不在於品質好而是價格高的關係
大家都買了的東西,不買的話好像損失了什麼似地,所以也一窩蜂地購買
愈是稀有之物,人們愈有興趣
店內擺有甚為廉價的商品,會使顧客產生錯覺,以為其他商品也很便宜
雖是同樣的商品,與其降價三百元不如贈送三百元的贈品較能吸引顧客
人類在急欲解脫精神壓力的因素下,往往會任意花錢
雖明知是商場上的客套話,還是很難拒絕店員的遊說
人們常為滿足眼前的慾望而不吝花費鉅資
女性喜歡搶購的原因是覺得買了便宜貨感到滿足之故
第五章 賭博.儲蓄心理學─為什麼連輸好幾場仍不肯結束賭戰
小翁所以容易被許欺,乃因小失大之故
即使是半信半疑,只要是有關致富的甜言蜜語,總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去嚐試
身陷賭局無法自拔的,乃是因有輸有贏的誘惑
決定勝負時,往往會想「只剩三千塊了,非贏不可」而失去正確的判斷力
只要有一點利益,就會忘記過去的損失
買獎券並沒沒想到中大獎的,萬一中獎時往往不知措
對於不明究竟的事情,即使有生命危險,也想趨身向前探個究竟
越是經濟窘迫的人,在走投無路時,越抱有樂觀的態度
內
容
試
閱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Gabrielle
/ 台灣台北
2009.03.15看Gabrielle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本書的日本作者,寫得很寫實、非常有道理。
有些甚至讓我有股"沒有想到這樣會讓人有這種想法!"
解讀很多人們在社會或是事業中的心態,
如果無法瞭解大眾人們對錢的心理,怎麼做好生意?!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