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小心教牧陷阱:教牧權力的正用與誤用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077967
王春安
橄欖
2013年5月06日
117.00 元
HK$ 111.1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專題系列
規格:精裝 / 304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專題系列
分
類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心靈關懷/成長
同
類
書
推
薦
傳道書靈拾
溫柔的門徒:從生存到生活的11堂靈性操練課
90天靈修旅程-活出美好(2版):幫助你活出生命完全潛力!!
90天靈修旅程-活出全新的你(2版):用全新思維活出你的夢想!!
彩排天堂的敬拜Ⅰ:詩歌與先知的靈
內
容
簡
介
近二十多年來,大家逐漸注意到在屬靈和宗教環境中,虐待和誤用的現象:電視佈道家的醜聞上了頭條新聞、天主教也接二連三傳出神父性侵兒童事件……。在此氛圍之下,宗教權力及教牧權威的潛在傷害性,已經成為教會界的新議題。尤其在二十一世紀初期,恐怖份子的暴行,同樣打著神聖的名號,而成為國際安全的主要話題。愈來愈多的人察覺出宗教權力和教牧權柄的黑暗面,在此情況下,我們必須在「有效的」和「誤用的」教牧權力兩者之間做個清楚的區分。
本書恰當地為「屬靈誤用」下定義,並且明確有力的表達出「教牧權力」正用和誤用的理論和架構,帶出一套能夠教誨且健全的教牧運作準則。書中將「教牧權力誤用」應用在台灣實況上,將台灣教會的處境分析得很週全完整,是華人宗教書籍中第一本探討這方面的著作,它既總結西方教會對此題目的研究成果,且又有台灣實況的分析應用,對於世界各地的華人教會而言,本書必將提供大家最實際的「借鏡之助」。
作者簡介
王春安牧師
原是一位開業的牙科醫師,1987年在神戲劇性的呼召之下,開始獻身傳道的任務,二十多年來曾經在台灣、大陸、緬甸及加拿大參與許多教會建造及傳道教導的服事。2006年在多倫多大學完成神學博士學位,並在衛理神學院擔任了五年神學教育的重任。王博士與妻子張雅君,及女兒王奇葦,現住在加拿大多倫多,並擔任北約國語宣道會的主任牧師,以及幾所神學院的兼任教授。
目
錄
序一 屬靈權力的「正用」與「誤用」/周學信
序二 權力「誤用」眾生相的一一呈現/陳啟峰
作者序 教牧權力「正用」的完美榜樣
簡介
第一章 屬靈誤用:一個教牧問題
屬靈誤用的意義
屬靈誤用的系統分類
屬靈誤用的盛行與覺醒
北美神職人員瀆職的盛行率
全球屬靈誤用的盛行率
第二章 權力誤用在教牧事工中的多重觀點
一個心理學的透視
權力誤用者的個人情況
受害者的個人情況
教牧關係中依賴性的形成
一個封閉系統的觀點
會眾間的誤用互動
誤用的領導--牧師和會友之間的依賴關係
在誤用系統中的羞恥反應
羞恥與靈性福祉
一個制度化、開放系統的觀點
不同組織架構下的權力動力
開放性系統的觀點
第三章 權力誤用的解決之道
教牧權力的典型
凌駕他人之上的權力 (Power-0ver)
蘊含己身的權力 (Power-Within)
與人共享的權力 (Power-With)
對權力的詳盡了解
社會-政治類比的洞見
權力神學的洞見
教牧權力的「美德」實踐
第四章 本研究在台灣教會的應用
台灣教會的處境問題
中國宗教的傳統本土形式
政治上的混亂
基督教團體間的隔閡
社會變遷的衝擊
台灣健康教牧實踐的策略
教牧關懷的有效實踐
會眾領導的有效實踐
機構管理的有效實踐
序
推薦序一
屬靈權力的「正用」與「誤用」 中華福音神學院專任教授/周學信
王春安博士的《小心教牧陷阱》敢於挑戰這些日子以來向來很少有研究學者及牧師會去觸及到的,充滿了爭議性的「教牧權力」的問題。
每次當有許多的教會,為了認同問題而在那裡掙扎時,它也有可能會因著撇清自己諸多的「不是」:我們不是小組的教會;我們不是靈恩的教會;我們不是那種會告訴你要相信什麼,或是要怎麼去做的保守型教會,而落入了如何去為自己下定義的試探當中。
王博士提到了在屬靈的背景當中,宗教權力與教牧權力的「正用」與「誤用」這個議題。當大部份的基督徒在處理「屬靈權力誤用」的問題時,他們心中是否會猶豫不決?或有更甚者:我們是否會因著被期待冷靜地去探討這個問題,而落入了偽裝的客觀當中。王博士期盼有更多的人能夠委身投入這個工作,並且也堅持:這樣的對話需刻劃出「教牧權力誤用」這個問題,其不僅需要恰當的去為「屬靈誤用」下定義,並且也需要明確有力的表達出「教牧權力」的理論和架構。而它的目標就是要帶出一套能夠教誨且健全的教牧運作。
起先,王博士是為了他的博士論文而從事這項研究,但是它卻不是食古不化,或只是精於理論的學術操練。而這個清新、有生氣的著作也不是憑空捏造,因為其中有一章所致力的,就是付諸於台灣教會的應用。事實上,這個研究是實際可行的,因為它讓我們找不到其中的任何一個部份,是沒有經過批判的,或是提出質疑的;同時書中也有許多的地方是可能去啟發,甚至使得傳統的牧師和教會們能因此看到自己的錯誤,並因而悔悟的。這本書以希望作結,關心健全的教牧事工,並且也對於如何去建造一套能夠教誨的健全教牧運作提出挑戰。
藉著承認牧師也是容易出錯的,王博士提醒我們:在牧師這個角色上,如果牧師權力的終極不在於牧師本身,那麼這個權力就有可能比較容易去要求。王博士呼籲牧師們去傳揚福音,並且要很認真地把自己平日在神學上的操練反應在福音的傳揚上面。
牧師的呼召是去傳講並且讓眾人知道神是如何地藉著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救贖了我們,使我們和這個世界今天因此得到釋放,並且得以依據祂救贖的行動而活。這勢必是個極其艱鉅的工作,而它確實也是如此。或許您想要反駁,甚至要問:「您有什麼權利這樣說呢」?但是那就是王博士所要傳達的,也就是在一個骨子裡其實冷淡,但是假象似乎美好的教會世界當中,一個關於「教牧權力」的極其重要的熱切討論,而這可能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推薦序二
權力「誤用」眾生相的一一呈現 東吳大學校牧、台灣衛理公會安素堂牧師/陳啟峰
王春安牧師這一本書,我想在出版前能先睹為快,那是莫大的喜樂,那知一讀之下,冷汗不離身。這本書簡直是「照妖鏡」,把身為傳道人權利「誤用」的眾生相一一呈現出來,使得不管是缺乏安全感的、病態自戀型的、低自尊的、異常人格的、受創傷的、受重壓的、負向自我評價的,或是宗教成癮的傳道人都一一無所遁形。
它又把傳道人在牧養關係上的操控—依賴關係,精神虐待、恐嚇凌辱、剝削、「恐怖選擇」、缺乏同理心、忽略或貶抑人……等攤在陽光下;原來牧靈關係可能是「群魔亂舞」。因為在華人教會中,好些牧者自以為替天行道(盜),代天巡狩(遊府吃府,遊縣吃縣的瘟神),以講台為砲台,用禱告來控告,讓信徒充滿罪惡感,自己才有成就感,且使會友充滿罪疚感,自己才有滿足感,以遂行操控、洗腦、剝削之情事,令人心寒,成為披羊皮的狼,以敬虔為遂行己意,得利的工具;但他們又以敬虔的外貌,屬靈話語的堆砌,又滿嘴負擔、異象、使命、看見……,以神格化自己,成為不容挑戰,只向「上帝負責的人」。
然而王牧師不只是病理學家,他更是滿有醫者心的牧者、學者,他接著峰迴路轉地提出了「權力誤用」的解決之道,令我有一掃陰霾、天朗氣清之感。他不僅提出多面向的解決方案,同時也提出教牧權力的本質和典型,解析凌駕他人之上、內在蘊含(魅力型),參與共享型的權柄,更主張最大的教牧權力,就是讓最多的人參與,使信徒們都能投入事奉(成全信徒,各盡其職)。
其次他提出權力是有效的講道,不僅能達成上帝救贖的目的,使人恢復上帝榮美的形像,達到信心、盼望和仁愛,並且能辨識教牧權力的「正用」和「誤用」,就是愛上帝與愛人的心(神人和好與人際共融);又提出教牧權力美德的實踐,就是要考量今人的道德、歷史傳承、社會公義和生活實況的各個層面,是否皆達到有效溝通的目標。
王牧師也整合了五項教牧關係的實踐,以正向的自我價值,及充滿愛的關係,來分享賜人力量的愛,並且這愛的關係是以「對話」的模式(雙贏共好)表達出來。
最後王牧師提出教牧接觸的兩個具體邊界,就是會眾領袖(牧職與信徒及信徒領袖之衝突與解決)與體制系統(制度化的組織和意識型態)。他提到牧者必須學會自我照護、自省、紓解自己的焦慮、衝突和防衛,並且促進會眾彼此之間健康交流的活力,以此裝備他們達成其恩賜與召命。
王牧師將「教牧權力誤用」應用在台灣實況上,將台灣教會的處境分析得很週全完整,舉凡涉及政治、民間信仰、社會變遷、基督教神學差異,以及國語與台語教會兩大陣營的矛盾,他都提出精闢的分析和批判,也提出實際可行的牧會方案,令人心有戚戚焉。
王牧師的大作,不僅是牧者必備,可以讓牧者反省,成為他們運用權力的指導手冊;對於信徒而言,它也是難得的好書,因為在與牧師同工、共同建立教會的事上,這本書也能夠幫助信徒輔佐牧者不濫權,並且建立榮神益人、互助互利,互為主體的關係。此外這本書也是華人宗教書籍中第一本探討這方面的著作,因為它既總結西方教會對此題目的研究成果,且又有台灣實況的分析應用。相信這本書的誕生對於世界各地的華人教會而言,必將提供大家最實際的「借鏡之助」。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