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點燃孩子心中想像力的蠟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
《西遊記》是我兒子的啟蒙書,從小到大,他每天都要拿起來讀一下。想不到就在一九九七年,《哈利波特》出來後,《西遊記》從此被放在一邊。
我很不解,我覺得《西遊記》比《哈利波特》好看多了,不但想像力豐富,文辭優美,還有很多中國的傳統價值觀。我問他為何喜新厭舊?他說:《西遊記》裡都是古人,《哈利波特》裡的人物年齡、講的話、用的詞、生活的習性跟他差不多,他很認同;而有了認同,自然會產生同理心。這樣的同理心使得發生在哈利波特身上的事情好像發生在他身上一樣,所以他會跟著書中的人物一起緊張、歡樂、悲哀,因此他比較喜歡看《哈利波特》。
我當時想,好可惜,臺灣怎麼沒有人寫像這樣的小說呢?我們的想像力一點也不比外國人差,我們還有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狐狸精、九頭鳥、千里眼、順風耳……光是妖怪就比西方的女巫多上幾百倍,如果有人寫,一定強過《哈利波特》。
我很高興,現在終於看到一本國人所寫的奇幻小說了。這位作者的想像力完全不輸給《哈利波特》的羅琳。作者把主角訂在十二歲,很聰明,這正是作夢的年齡,我兒子看《哈利波特》時,也剛好十二歲。這本書像《哈利波特》一樣,老少咸宜,我今年六十五歲,拿起來看也是一直看到完才放下。作者利用中國傳統的投胎轉世、前世今生等觀念,勸人行善,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觀念巧妙融入故事中,寓教於樂。
我喜歡女主角艾美,因為她美麗、善良、彬彬有禮,卻又古道熱腸,敢見義勇為。到第二集時,更喜歡艾美的媽媽莊姝——她是一隻善良的鳥精,為了報答救她一命的主人,甚至願意犧牲已修煉到不死的人身,重入輪迴,那段愛情寫得蕩氣迴腸,很令人感動。
我母親以前常說「人善就美」,真是沒錯,善的人慈眉善目,看起來就舒服。莊姝又善又美,她看到有隻紅嘴相思鳥被關在籠子裡,就想去救牠,差一點賠上自己的性命。當你看到這裡時,就會恍然大悟,為什麼艾美這麼愛打抱不平了,原來這是她媽媽的遺傳。作者在第一集中,埋下許多伏筆,到後面慢慢揭
開面紗,設計得很好。
書中還穿插了一些歷史,我想孩子會很喜歡,因為讀歷史最好的方式就是看歷史小說。我們的課本限於篇幅,只有骨架,孩子實在不容易記得幾千年來的皇帝和朝代,但透過小說就不一樣了,元朝末年,群雄並起,中國大亂,有一大堆人名要背,考試時常張冠李戴,把陳有諒、張士誠弄錯。當年我的同學在念這一段時,痛苦不已,但是我沒有,因為野史看多了,他們不再是書本上的人名,而是活生生的好漢,所以讀起歷史一點不吃力。本書中穿插的歷史雖然不多,但父母若有心,也可以講出很多相關的歷史故事來,如從「黑魚精」就可以帶出「狸貓換太子」。
民國五十年代,初中聯考曾有個作文題目叫「假如教室像電影院」,現在想「假如課本像武俠小說」,我們的孩子會不會快樂些?我們鼓勵孩子發揮他的想像力去作白日夢,我更鼓勵作家幫孩子寫激發他們想像力的故事書來。吳承恩一直是我心中的偉人--中國第一大文豪,他給了無數孩子快樂的童年。假如我們請學生舉一個全中國小孩一聽到名字都會笑的人物,非孫悟空莫屬。
吳承恩走了幾百年,一直沒有吳承恩再出現,但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希望有人能像吳承恩一樣,繼續點燃孩子心中想像力的那根蠟燭,讓閱讀永遠是件快樂的事。
推薦序2
神話、歷史與心靈圖譜的間織--畫家陳郁如的越界書寫/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許建崑
夜晚時分,當我們仰望蒼穹,是否覺得天上的星宿眨著眼睛,似乎在細訴衷情?難道星星是護守我們的主靈?相別已久的舊識?抑或是前世戀人?夜裡的精靈經常悄悄踏襲我們的心坎。讓人思想起:孕育我們的祖先從哪裡來?死後又歸於何處?在洪荒時代與祖先同時存的猛瑪、狻狔、熊羆、修巳、大鳳又是怎麼來的?難道他們才是生命的起源?我們的祖先相信「圖騰」,相信熊、蛇、鳥,甚至龍、鳳,是我們靈魂與力量的來源。然則這些大型動物,現在又去了哪裡?是否他們轉換成不同的形象,重現世間?人既為「萬物之靈」,所有的動物最後是不是都想變成「人類」,用人的形象來行走世界?修煉,在月圓時節對空吐納、煉丹,周而復始,是不是動物變成人的不二法門?
閱讀陳郁如新作,顯然帶著我們前往神話世界。相信「靈魂不朽」,依戀塵寰的人們自然可以轉世投胎,以不同的身分重返人間。相信「萬物有靈」,則烏龜、白兔、花豹、壁虎、貓、狼、狗,還有蜘蛛,可以透過修煉而變成不死精靈,日積月累,幻化為人形,寄居於人類的世界。但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人類必須經歷生、老、病、死的痛苦,即使轉世投胎,也得喝下孟婆湯,走過奈何橋,才能夠清清白白重新來過。而精靈是不死的,修煉的深淺決定了每天幻化為人形的時間長短。
為了加速修煉,「服食仙藥」是個偷巧的方法。然則仙藥影木生產於瀛洲,千年一熟,好精靈服食,可以增加功力,護國佑民;是壞精靈吞食,反而帶來腥風血雨,造成社會動盪不安。但不論好、壞精靈,道行越高,越接近人類,卻永遠不是人類。要成為人,必須放棄修煉不死的成果,無可逃避生、老、病、死的折磨。故事中的媽媽莊姝,為了報答人類相救之恩,歷經兩千年,反覆三世,仍然選擇放棄精靈身分,委身於早年的恩人,賡續舊緣,而生下艾美。艾美,半人半精靈,暑假期間自美返回臺灣探視外婆,最先遇見的朋友是影木。然則影木不是影木,誰才是真正的影木?
陳郁如所寫的這部作品,羅列在動物精靈、古老傳說、民俗信仰、幻奇想像等國際名家傑作之間,又沒有電影媒體與電腦製作推波助瀾,如何能獨樹一格?作者其實是吃了秤砣,她加入中國歷史與地理的素材,活化了故事背景。從西漢末年,即西元七年,陌生的縣城寫起,歷經唐、五代、宋之間,李從珂、劉知遠、石敬塘、趙禔、趙光義等開國君王、太子,時而走進書中,江南、江北;塞內、漠北,迴旋了好幾圈。又在刀光劍影中,讓這些精靈朋友時而靜靜的穿梭其間,時而加入撼動山河的革命行列,一點也不唐突。作為「架空歷史小說」而言,這套書也是稱職的。
除了神話與歷史的元素之外,作者也加進「偵探推理」。在艾美的單飛旅行、探訪親友、遭遇攻擊、不藥而癒、寶盒雙胞、母親失蹤、閱讀長卷,步步懸疑,步步驚魂,卻又能柳暗花明、撥雲見日。讀者如果能耐心讀過幾十頁之後,就會被複雜而神奇的伏筆所吸引,為了窺探究竟,理解前因後果,肯定讓人廢寢忘食,持續「修煉」下去。
「修煉」是這套書的總題,也正是作者的寫作目的。每個人來世走一遭,如果不是為了「修煉」,又何必大費周章,來世感懷,來世受苦,來世怨嘆,來世謝恩?有些人不免要質疑「前世今生」的輪迴思想,是否可信?心理學家說,在我們視、聽、讀、想之際,產生許多想像,沉澱在腦部的皺摺之間,當我們提筆寫作、歌唱或繪圖之際,就會翻攪出這些儲積的影像,重新接拼,而成就了新鮮的故事。我相信這種說法,也相信作者郁如憑藉著她繪畫的高敏感度,提供了這麼精采的心靈圖譜,讓我們分享一座神奇而美麗樂園。
推薦序3
潛意識裡的修煉--夢蝶/加州大學幼兒及青少年學系副教授? 嚴淑珍
在千呼萬喚及眾人引頸盼望之下,陳郁如的《修煉》終於完成了!
不知是艾美神奇的紫火或莊姝的法術使然,那個躲在廁所裡偷讀金庸,睽違已久的自己又出現了!閱讀時,我在燈下心驚膽顫的和艾美一同經歷拯救母親的驚險和大戰相柳的生死關頭,一人一書,不管第二天的工作、會議,讓自己完全沉浸於艾美的神異界之行中。
這部小說中西合璧,相輔相成,恰似艾美的出身背景與生活經驗。看艾美和相柳鬥智、鬥力、鬥法,真的是一大享受。也許因為作者的晝家背景,她對場景的描述栩栩如生,讀來彷彿身歷其境。許多歷史也深入淺出的融於書中,一點也不枯燥唐突,相反的非常有趣。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書中對夢蝶的描寫,活生生的把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美化到極點,精妙極了!
佛洛伊德認為許多人類的行為和決定,由我們的潛意識來主宰。在生活裡一些痛苦的記憶、自私的想法、奇妙的幻想,以及最大的願望和期望,皆被置於我們的潛意識當中。白天,我們因為工作和許多瑣事而不停忙碌,無瑕思考或面對這些問題與想法。當一天結束,肉體和精神漸漸鬆懈,進入深沉的睡眠之後,這些被鎮壓在人類潛音識裡的想法,就會趁機浮現,出現在我們的夢境裡。
陳郁如書中描寫相柳籍由夢蝶來偷窺艾美的祕密,進而左右艾美的舉動和決定,把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和小說情節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可謂是西方心理學和東方文學水乳交書的最佳範例。
旅美近二十載,非常高興看到一部大人、小孩皆適合的中華歷史奇幻小說誕生。這部小說蘊含深厚的華人文化與歷史背景,又有精采的武打場面與深情對手戲,閱讀時,我甚至有看「臥虎藏龍」般的感覺。
我想,我已經看到下一部奧斯卡電影的最佳首選題材了!
作者序
延續童年的歡樂幻想 陳郁如
一定有人想問我,妳不是都在畫畫、開畫展嗎?怎麼忽然想到寫小說?
其實,對我來說,也不算忽然,我一向喜歡看書,記得小時候,每次月考完,我最想得到的獎賞就是去書店買新書。在沒有電腦沒有網路的年代,看書是我最大的樂趣。每次看到作者可以用文字,將主角的個性,故事的場景,緊湊的劇情淋漓盡致的描寫出來,都覺得非常過癮。對我來說,畫畫跟書寫,雖然使用的素材不同,一個是顏料,一個是文字;呈現的面向也不同,一個塗抹在畫布上,一個印刷在紙張上;但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用來表達作者心中的想法、意念、情緒以及感受的。
那,在這套書中,我想表達的是什麼呢?
很單純的,我想給孩子們一個有趣的故事。
隨著成長的過程,孩子們會發現:要遵守的規定越來越多,面對的現實越來越殘酷--原來人類不能飛翔,小貓不會跟你說話,小精靈並不存在,藥房裡也找不到長生不老的藥草……可是在故事裡,我們可以讓想像力跟著作者的筆觸翱翔,隨著書中主角的經歷,置身在迷人的故事情節當中。
這幾年,我和孩子一起看了很多奇幻小說,我們都被書中豐富的想像力深深吸引,不管是《哈利波特》裡的魔法學校,《黃金羅盤》裡的守護精靈,還是《墨水心》裡可以進出書本的特異功能,都讓人神遊其中,再三回味。放下書本後,孩子們甚至還會去壁櫥找出所有的掃把,看看哪一枝可以帶人飛上天,或吵著要買一隻寵物,希望牠跟自己有心電感應,要不就大聲念出書裡的句子,希望把裡面的黃金念出來……
這些有趣的故事,延續了我們童年的歡樂幻想。
閱讀這些精采的故事,我們很自然的熟悉了巫師、精靈、吸血鬼、飛龍、獨角獸等等神話角色。但同時,我不禁想到,我們自己的元素呢?在東方神話中,我們也有很多豐富的角色,他們各有神通,法力無窮。只不過,像孫悟空、豬八戒這樣老少皆知的角色並不多,很多人甚至沒聽過窮奇、狻猊、贔屭、相柳等神獸精怪,更不用說熟悉牠們的長相與個性了。
所以,我想寫一部屬於我們自己的少年奇幻小說,用我們的人名、地名,而不是拗口的西方詞組;用我們的古老元素;用我們熟悉的文化來撰寫。
在這個故事中,我安排了一個混血小女生艾美,她暑假來臺灣遊玩,無意中認識一群動物精,經歷了一場意想不到的冒險故事。從小,我就特別喜歡《白蛇傳》淒美的情節,於是刻意安排故事主角不是人類,而是動物。這些動物藉由道家「修煉」的過程,擁有人性,進而擁有人的形體--這個梗不僅有趣,也是西方奇幻素材中所沒有的。
而這些動物在「修煉成精」的過程中,歷經了不同的人類歷史朝代,因為本性有善有惡,修煉的目標也各有不同,結下許多錯綜複雜的恩恩怨怨;成精後,加上幻化成人形的角色與背景,讓我在書寫時得以延伸更多細節,穿梭古代與現代,從現實世界寫到奇幻世界,可以揮灑的空間無窮寬廣。
同時,我找來《拾遺記》裡的「影木果實」貫穿整個情節,也使用《山海經》、《神異經》等古代神話書冊裡的角色來豐富這個故事。在書寫的過程中,我一邊找資料,一邊吸收這些「新的舊知識」,深深希望,經由這個故事,可以介紹給孩子們(甚至大人)更多東方古老的奇幻角色,讓讀者知道,除了龍啊,鳳啊,麒麟啊,我們的古老傳說與典籍裡,還記載著許許多多玄妙的神獸精怪。
學校的教科書已經夠僵硬了,坊間的勵志叢書也隨處可見,因此,雖然在故事中,我融入不少歷史典故,像是北宋徽宗的時代背景、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的來由;也介紹了不少古代的文物,像是玉器、硯臺、瓷器、多寶格、香包……等等,但我選擇用幽默的筆調呈現,讓讀者得以自然感受我們古老文化的美妙之處。
尤其是故事中,混血的少女主角對中華文化一知半解,以她對語言的誤解,還有她的眼光跟角度來看待陰陽五行,運氣練功等東方傳奇,自然會產生不少趣味的對話,所以這部小說即使篇幅很長,但充滿了輕鬆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的內容。
這部小說分成三集呈現,闡述了一個完整的長篇故事,但每一本又有各自的結局。
第一集用第三人稱的方式,講述少女艾美來到臺灣,認識了外婆的鄰居,後來發現他們的真實身分,居然是動物精!艾美跟這家人相處愉快,卻無意中捲入另一群動物精的陰謀策畫,奮力抵抗之餘,也意外發現了自己的身世之謎。
第二集的主角換了人,敘述手法也改成第一人稱。在這一集裡,我將故事背景帶到中國古代,描述女主角(鳥精),與男主角(人類)幾世相遇相知的故事。當中,也交代了其他動物精的來歷,解釋他們彼此間發展出來的親情、友情與愛情,還有面對邪惡狼精時的攜手合作與努力。讀者看完這集之後,就會對艾美的身世有了詳細的了解。
第三集的主角仍是艾美。承接前兩集,這次她將來到一個神祕的地方,展開另一段瑰麗奇幻的視野,挽救心愛的親人,完成她的使命。
很多人告訴我,不要寫長篇故事,因為臺灣小孩沒有時間跟耐心閱讀厚厚的書。可是我不相信,當三大本的《墨水心》,七大本的《哈利波特》可以在臺灣熱賣,我絕對相信,臺灣的小孩有這樣的深度、這樣的能力,去閱讀這樣一部,屬於我們自己的奇幻小說。希望讀者可以從這套小說中找尋到樂趣,喚醒童年時期的歡樂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