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下):共創學習新經驗

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下):共創學習新經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01809
彼得.聖吉、克萊納、羅柏、羅斯、史密斯
齊若蘭
天下文化
2013年4月30日
167.00  元
HK$ 141.95  






ISBN:9789863201809
  • 叢書系列:財經企管
  • 規格:平裝 / 488頁 / 14.8 x 20.5 cm / 普通級
    財經企管


  •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組織/管理











      唯有學習型組織能應變突圍!
      繼《第五項修練》引導觀念之後,
      管理大師彼得.聖吉親自指導,
      深入剖析學習型組織的實務精華與成功祕訣!


      世界瞬息萬變,未來無可測知,應變成為組織重要的生存能力,而應變的根本之道在於學習。一九九○年,彼得.聖吉以《第五項修練》一書奠定其管理大師的地位,而他所提出的學習型組織觀念,激盪出陣陣迴響,歷久不迭。時至二十多年後的今日,學習型組織仍然是許多管理者嚮往的境界。


      《第五項修練》在管理學打開全新視野,掀起全球的學習革命。從荷蘭、新加坡政府,到AT&T、英代爾、福特汽車等頂尖企業,都紛紛奉行五項修練,期盼能脫胎換骨,再創高峰。但是,閱讀《第五項修練》的讀者在撫頁嘆服驚豔之餘,對於如何落實這些觀念,達成組織的實質轉化,往往有許多疑惑。聖吉與工作伙伴著述這本《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就是為了解答這些疑惑,如:


      .我們如何著手建立學習型組織?
      .如何找到自己的願景?
      .如何打破定見,充分溝通,相互學習?
      .團隊學習有那些策略和步驟?


      《第五項修練》是「學」的基礎,著重於理念的闡釋與觀念的突破;《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則是「習」的指南,聚焦於能力的培養,講求觀念的具體實踐。為了幫助組織「學」而時「習」之,本書集合六十七位作者的集體智慧結晶,講述豐富精采的案例,以描繪各種方法、工具和方針,提升組織學習能力。本書分為兩冊:《思考、演練與超越》以及《共創學習新經驗》,內容緊扣《第五項修練》,分別就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隊學習提出實例演練,此外,更在五項修練之外提出未來可能發展為學習型組織重要修練的新領域。


      要打造學習型組織,「學」與「習」,缺一不可。組織要能吸收觀念進而修練能力,才能猶如鳥展雙翼,自在翱翔。


    作者簡介


    彼得.聖吉


      MIT史隆商學院領導力與永續經營講座資深講師,MIT組織學習協會(Society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SoL)創辦主持人。


      彼得.聖吉是引領管理思潮的創新者、理論家和作家,聲名享譽全球。一九九○年起,他發表《第五項修練》以及一系列相關著作以來,書中所倡導的「學習型組織」觀念,為管理領域寫下新頁,也在許多企業及非營利機構掀起一波波的學習革命。一九九九年,《企業策略學刊》(Th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封他為過去百年來24位對企業策略最具影響力的人士之一;二○○○年,《金融時報》 (The Financial Times)讚其為全球頂尖管理大師之一;二○○一年,《商業週刊》(BusinessWeek)譽其為全球十大管理大師之一;二○○八年,《華爾街日報》更稱其為二十位最具影響力的企業思想家之一。


      彼得.聖吉研究組織領導角色的分散化,以提升員工的生產力,朝向共同的目標邁進,他也關注管理與體制所需的變革,以建構能促進社會、自然和經濟健全發展的永續企業。他致力於闡明人類價值在工作環境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認為組織若要發揮潛能,願景、目的、反思或系統思考都將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他的合作夥伴包括企業、教育界、衛生醫療及政府部門等各領域的領導者。他在全球各地演講、授課,把抽象的系統理論觀念,轉化成深入理解經濟與組織變革的工具,論述也散見多種學術期刊和企業刊物。


      著或合著有《第五項修練》、《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第五項修練III變革之舞》、《第五項修練IV學習型學校》、《修練的軌跡》、《必要的革命》(皆由天下文化出版)等多部劃時代管理思潮鉅著。


    譯者簡介


    齊若蘭


      資深文字工作者。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新聞碩士。曾任職好時年出版社、天下雜誌、康健雜誌,目前為自由撰稿人及譯者。譯作包括《高成長八國》、《數位革命》、《目標》、《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必要的革命》、《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從A到A+》、《基業長青》、《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等;曾採訪整理《棋局雙贏》、《設計管理的美力競界》並參與與紀錄片《西瓜大王陳文郁》、《趨勢科技張明正》、《與自然對話》企劃撰稿。







    共築願景的夥伴們 


    上冊
    第一部 起跑
    第1章.「我看見你了!」
    第2章.星期一早上該做什麼?
    第3章.如何閱讀本書
    第4章.幹嘛惹這個麻煩?
    第5章.因應變局的先決條件
    第6章.向前行 建立學習型組織的策略性思考
    第7章.什麼是學習型組織
    第8章.啟動學習之輪
    第9章.領導力場
    第10章.開創新親密關係
    第11章.尋找最佳拍檔
    第12章.找個合適的起跑點


    第二部 系統思考 見樹又見林的藝術
    第13章.從廣角鏡看世界
    第14章.實踐系統思考時你可以預期……
    第15章.小羊遲來的春天
    第16章.就從說故事開始
    第17章.系統思考的語言
    第18章.基模家族大檢閱
    第19章.系統偵探
    第20章.讓基模變得更豐富
    第21章.破解組織糾結七步驟
    第22章.探索電腦模擬的世界
    第23章.天生一對:系統思考與流程圖
    第24章.下一步該怎麼走?


    第三部 自我超越 實現心靈深處的熱望
    第25章.激發創造性張力
    第26章.追求自我超越時你可以預期……
    第27章.我可以說真話嗎?
    第28章.選擇的力量
    第29章.改造組織,創新架構
    第30章.從價值觀著手 貝克曼儀器的故事
    第31章.邁向休戚與共的世界
    第32章.下一步該怎麼走?


    第四部 心智模式 新眼睛看世界
    第33章.打開心內的門窗
    第34章.改善心智模式時你可以預期……
    第35章.推論的階梯
    第36章.兼顧主張與探詢
    第37章.善用對話祕訣
    第38章.開場白該怎麼說?
    第39章.破除「熟練的無能」
    第40章.高瞻遠矚的藝術
    第41章.改變心靈地圖 殼牌石油的成功經驗
    第42章.找出數字背後的故事
    第43章.下一步該怎麼走?


    下冊
    第五部 共同願景 打造生命共同體
    第44章.齊心開創組織命運
    第45章.建立共同願景時你可以預期……
    第46章.掌穩企業方向盤
    第47章.建立共同願景的策略
    第48章.給總裁的一封信
    第49章.如何扮演老闆的得力助手
    第50章.訂定策略優先順序
    第51章.下一步該怎麼走?


    第六部 團隊學習 激發群體智慧
    第52章.掌握整體搭配的奧祕
    第53章.從團隊學習中你可以預期……
    第54章.攤開隱藏的思維
    第55章.從怒目而視到水乳交融 G S科技的勞資關係
    第56章.設計深度匯談課程
    第57章.有技巧的討論 推動決策的有效工具
    第58章.原來你是這麼想! 英特爾的故事
    第59章.為會議打分數
    第60章.沈默是金
    第61章.解開結構性動態之謎
    第62章.聆聽不同的聲音 赫門米勒公司經驗談
    第63章.你的學習風格是什麼?
    第64章.與敵人共舞 南非論壇的卓越成就
    第65章.推動全面學習革命 西爾氏公司的策略
    第66章.集體領導的學問
    第67章.下一步該怎麼走?


    第七部 實踐的競技場 組織學習經驗談
    第68章.我們的品質計畫沒有效!
    第69章.跳脫統計的陷阱 福特汽車的覺醒
    第70章.企業環保的兩難
    第71章.以訓練改造文化
    第72章.設計適合學習的工作環境
    第73章.家族企業的學習動態
    第74章.開創學習型報社
    第75章.改變醫院的定義
    第76章.校園中的學習實驗室
    第77章.政府也能學習嗎? 澳洲稅務局的策略變革
    第78章.寫給胸懷大志的決策者
    第79章.建立學習型社區


    第八部 第六項修練? 尚待挖掘的新領域
    第80章.把組織看成社區
    第81章.融合兩個世界的優點
    第82章.晚餐的聚會 哈帝漢堡的集體學習
    第83章.兼顧自由與穩定 A T & T的故事
    第84章.建立社區的作業守則
    第85章.微世界和學習實驗室
    第86章.組織如何發展出自己的理論?
    第87章.探詢與微世界
    第88章.微世界購買指南 
    第89章.自己設計管理飛行模擬器
    第90章.杜邦的工廠遊戲
    第91章.福特汽車的學習實驗室


    第九部 附錄
    第92章.為人類找出一條新路
    第93章.為本書奉獻心力的一群人
    第94章.《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相關資源
    第95章.作者名錄







    序文


    共築願景的夥伴們


      就像我的前一本書《第五項修練》一樣,《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描述了上百人的實驗、研究、創作和發明。我和許多同事都親身參與了許多關於變革的新故事。


      這些同事分別任職於我所主持的史隆管理學院(隸屬於麻省理工學院)組織學習中心(Center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創新顧問公司」(Innovation Associates),我一直在那裡主持「領導與超越」(Leadership and Mastery)研習營;以及「學習圈」(Learning Circle),這個新機構的目的是發展出實踐學習型組織的世界性社群。


      我們比過去更相信「新型態的主管」已經出現,他們願意將個人的學習和組織中更廣泛的集體行動結合起來。當我們遇見愈來愈多像這樣的人,我們了解到出版一本分享這群人學習經驗的書(或一系列的書),將有其潛在的價值。假如單靠我自己一個人,我絕對無法實現這個願景,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要建立組織學習中心,我必須付出很多心力。幸運的是,有一群長期合作的夥伴和我共築了這本書的願景。他們每一位都曾經花了十年以上的時間,參與執行或溝通學習型組織的原則和方法。眼見這麼快就能形成一支和諧的隊伍,真是令人高興,他們每個人都貢獻出自己獨特的領悟與洞見。


      《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的作者群包括:


      克萊納(Art Kleiner)


      克萊納從一九八五年開始,就專業從事寫作。他是《全地球評論》(Whole Earth Review)及《垃圾雜誌》(Garbage Magazine)的特約編輯,紐約大學「互動式通訊課程」的講師,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組織學習中心的編輯顧問。他的著作《異端者的年代》(The Age of Heretics)描繪從一九七○到一九九○年,嘗試改革大企業的一群人所掀起的社會運動史。假如沒有克萊納的幫忙,《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永遠無法呈現今天的面貌。在我的經驗中,他獨特的融合了作家、編者與教練的特質,真誠的幫助別人找到自己的聲音。假如哪一天他厭倦了寫作,他將是位傑出的顧問。他能夠為了本書從幕後走出來擔任主編,真是再好不過了。


      羅柏茲(Charlotte Roberts)


      演說家、顧問、課程設計師及作家,致力於研究學習型組織中管理團隊的角色。羅柏茲和我共同帶領了許多次「領導與超越」研習營,這幾乎占據了我們成年後的大半時光。她也是創新顧問公司的主管,主持高品質領導力的訓練。她曾經輔導過各式各樣的組織,包括製造業、硬體及軟體設計、保健事業,甚至地方社團。她的專欄「管理人」在費城《大山谷新聞報》(The Great Valley News)持續刊載了三年。羅柏茲以北卡羅萊納羅州為根據地,她把南方人獨特的魅力和風格融入了推動組織變革的挑戰性工作,同時,數以千計的「領導與超越」研習營的結業學員都能證明,她也是個說故事高手。


      羅斯(Richard B. Ross)


      羅斯和我共事了十年,在這十年中,我們定期深度匯談組織中學習的本質。在我們這群人之中,他最能清楚的闡釋經理人的實際需求和他們所關心的問題。他起初是一位神經科學家,研究腦子裡什麼地方會產生不同形態的學習。後來,他變成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以及組織顧問。他輔導過許多大企業,愈來愈把焦點放在新團隊的訓練以及實施各種學習修練的方法上。我們有時候覺得,所有這些經驗都只不過是在為他真正的興趣作準備,他的願望是當一名脫口秀的喜劇演員。羅斯曾經任教於南加州大學,目前是羅斯顧問公司(Ross Partners)的資深合夥人和總裁。他住在加州聖地牙哥。


      史密斯(Bryan J. Smith)


      史密斯是加拿大創新顧問公司總裁,住在安大略省的松西爾(Thornhill)。我們是相交十五年的好友。他的主要工作是幫助組織把各種學習修練應用在策略規畫、團隊發展及組織變革上,使組織成為有共同目的、健全、富生命力的社區。史密斯從十七年前攻讀博士學位時,就開始研究前瞻的領導,他對於領導的困境及策略有超凡的洞見,無疑是這個領域中思考最深入、經驗最豐富的顧問。在這個計畫中,他扮演非正式的「團隊外交官」角色。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人貢獻良多,包括使我們獲益非淺的其他同學,以及許多為這本書撰稿的朋友。我們的感謝名單刊登於第九十三章。






    其 他 著 作
    1. 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上):思考、演練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