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大明帝國風雲錄之4:元勳的厄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099328
周建行
福隆工作坊
2013年3月13日
73.00 元
HK$ 62.0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歷史故事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歷史故事
分
類
文學小說
>
歷史/武俠小說
>
華文歷史小說
同
類
書
推
薦
孺子帝:成皇之路全系列套書 (隨書贈:民俗插畫家陳怡揚設計皇權加持透明�紋身貼紙組)
從人質到千古一帝:秦始皇傳奇
大唐赤夜歌:卷二.斬天河
京華煙雲(中):京華
清朝其實很有趣全集(全新精修典藏版)
內
容
簡
介
郭德成犯了皇上的忌諱,慧黠的寧妃暗囑他裝瘋脫禍。馬皇后病逝,臨終遺言懇求朱元璋求賢納諫,省刑修德。宮女太監懷念賢后對他們的好處,齊集宮門外一面流淚一面唱頌:「我後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
回憶斯人往事,看著空空如也的鳳榻,朱元璋這個鐵石心腸的漢子,不禁忍不住心中的悲痛,嗚嗚咽咽哭出聲來。
「秀英,你走了,朕該怎麼辦?嗚嗚……」
朱元璋抽泣了一陣,因為過度的憂傷和疲勞,竟靠在鳳榻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
一個小小的白色人影,精靈般來到朱元璋的身邊。他就是太子朱標的第二個兒子,年方六歲的朱允炆。他的哥哥朱雄英三個月前死了,他成了未來皇位的繼承人,不過這時的他,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
朱元璋最初借助聯姻手段籠絡功臣,後來卻製造了胡惟庸、藍玉兩大黨案,將輔佐他打天下的功臣勳將誅戮殆盡!他以嚴刑峻法對付貪官污吏,加以他的猜疑和殘忍,「空印」和「郭桓」二案連坐被殺達七、八萬人,造成社會極大的動盪。
朱元璋擁有眾多嬪妃,後宮中爆出了「御河死嬰案」這樣的宮闈醜劇。被封為藩王的皇子中,有縱欲身亡的秦王,也有心懷異志的燕王。藩王們與皇太孫允墳圍繞皇帝寶座開展的明爭暗鬥,預示著朱元璋死後大明朝將深陷內戰的泥潭。
一覽本書,大明帝國開國後波詭雲譎、血雨腥風的歷史畫面,將以鮮活的形象展現在您的面前。
作者簡介
周建行
湖南益陽人,1935年出生。五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曾被錯劃右派,在工廠勞動二十餘年。先後發表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劇本等各類體裁文字作品約三百萬字。曾擔任文學期刊的編輯、主編等職務。現為長沙市文聯退休幹部。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大明帝國》為其創作的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目
錄
第十九章 馬皇后駕崩
50.寧妃兄長裝瘋脫禍 010
51.朱元璋沉痛哀悼亡妻 023
52.用鋼刀和鐵腕回擊標榜仁政的黑手 036
53.怪異和尚語出驚人 048
第二十章 「空印案」和「御河死嬰案」
54.枉殺百官的「空印」大冤案 064
55.御河中漂來一具死嬰 077
56.給皇上戴綠帽的胡妃 091
第二十一章 元勳的厄運
57.李文忠交結文人墨客獲罪 104
58.徐達患背疽被接回京城 118
59.「皇上賜的鵝羹真鮮啊!」 132
第二十二章 「郭桓案」大懲貪
60.投機取巧,郭桓榮升侍郎 146
61.盜賣官糧,全國二萬官員被殺 159
第二十三章 執拗文臣血濺御階
62.兩個皇上親自提拔的讀書人 172
63.還笏辭官卻被摜死階下 184
第二十四章 大將軍樂極生悲
64.馮勝率師征伐金山 198
65.名馬寶珠,貪婪的勝利者 212
66.十五歲小妾與老帥的悲哀 226
序
序言
中國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的崛起,被視為當代最為重要的地緣政治事件。中國的崛起,不僅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東西方關係。改革開放之初,西方希望中國按照西方的模式演變,便採取了一邊倒的積極支持立場。隨著冷戰的結束,中國並沒有像俄羅斯一樣從西方進行制度移植,而是繼續走向制度創新。
為此,整個二十世紀九○年代西方對中國的遏制之聲不絕於耳,並在行動上百般阻撓。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中國成功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同時抓住西方反恐的歷史機遇,加速崛起,成為當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關於中國模式的研究,也成為世界顯學。
恰在此時,源於美國的經濟危機席捲全球。西方面臨著兩方面的壓力:中國模式的產生及其對西方模式的替代性效用,和西方模式在全球的正當性下降。東西方關係再次處於微妙的波動甚至緊張之中。這從西方媒體對中國日益突出的負面描繪中可見一斑。
中國的崛起,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巨大成就,更根本的是改變了中國的社會結構。今天的中國不再是一個傳統社會、農業社會,而是一個商業社會、工業社會,而且幾乎和全球同步進入資訊社會。中國也終於從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從大歷史的角度講,正是由於全球化、工業化和城市化,中國才能夠打破朝代更替、自我循環的發展模式。這樣看來,中國的崛起真正是「幾千年未有之變局」。
中國崛起的原因,我們可以歸功於對內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和對外的全面開放,並同時抓住了全球產業大轉移和全球化的歷史性機遇。但更重要的是,中國政治體制在符合國情基礎之上,進行的不斷改革和調整,在權力傳接、監督和制約方面,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制度模式。這種特色與深陷經濟危機的西方和激發革命、動盪不堪的阿拉伯世界對比,便一目了然:西方是定期的換人換黨,中國是定期的換人但不換黨,阿拉伯世界既不換人也不換黨。從目前看,中國的模式表現最佳。原因在於,一個制度要想良好地運轉,不僅要具有靈活性,還要具有延續性。西方的制度模式有靈活性,但缺乏延續性,往往隨著新政府的建立而出現大幅度的改變。阿拉伯世界雖然有連續性,但缺乏靈活性,最後制度必然走向僵化。
中國雖然重新成為世界性的大國,但不容否認,也是當今大國中情況最為複雜、內部矛盾最多、制度建設最為欠缺的大國。這都是中國進一步崛起的挑戰和目標。不過,當西方創造的鼓勵物質享受的現代化模式,無法解決其帶來的眾多嚴重問題(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核威脅和傳統文明消失等)時,中國傳統文化所宣導的「天人合一」、「和諧」、「中庸」等理念,都有可能成為新的解決方案。所以,面對中國再度崛起,我們自豪,但是更要清醒。
制度的優劣因不同的社會環境而相異。西方走在了現代文明的前列,有其制度因素。中華民族在世界歷史上,也曾創造過燦爛的文明,現在我們正在現代化的征程中創造新的輝煌,我們沒有理由不為自己的制度充滿信心。
對於中國崛起,海外華人的感受最為直接和強烈,對西方的不公正評價更是如鯁在喉,於是不平則鳴就成了他們的選擇。由於他們對東西方均十分瞭解,從比較和發展的角度落筆,猶如庖丁解牛,切中要害。我在法國生活多年,投筆於此,也算是繼承了這一傳統。
自序《中國能贏.東西方對比》,在不同的國情和環境下,中國的制度模式在很多方面佔有優勢,請走進此書,一窺究竟吧!
宋魯鄭
二○一二年九月於法國巴黎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大明帝國風雲錄之6:最後一戰
2.
大明帝國風雲錄之5:王儲之爭
3.
大明帝國風雲錄之3:不安的元勳
4.
大明帝國風雲錄之2:奸相的崛起
5.
大明帝國風雲錄1:帝國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