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不死的靈魂 Meine Erlebnisse mit Armen Seelen

不死的靈魂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470782
瑪利亞.辛馬
鄭玉英編者: 啟示
2013年3月09日
93.00  元
HK$ 79.05  







叢書系列:Soul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Soul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基督教儀式/規範









  這本書不是為製造騷動或滿足世人的好奇而寫的,
  而是一本心靈感化的書,
  好讓讀者知道有一個淨化之地的事實,
  並提醒我們要為亡者祈禱。

  大部分的人對死後的世界是一無所知的。但是,有少數的人天賦異稟,能夠和死亡的靈魂溝通(即煉靈),世人經由他們得以聽聞關於死亡、永生、死後世界的秘密。瑪利亞.辛馬(Maria Simma)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天主賦予她與煉靈溝通的能力。天主讓煉靈探訪她,她因此成為塵世與死亡世界之間溝通的橋樑。她甘願為煉靈們祈禱、受肉身之苦,解救了許多來找她求助的煉靈,讓他們從煉獄的煎熬中脫身。

  這本書即是瑪利亞.辛馬與煉靈接觸的經驗。在一九三八至一九七六年間,艾馮士.馬特神父(Alfons Matt)是瑪利亞.辛馬的個人告解神父以及靈修輔導,馬特神父深信辛馬所言的真實性,並不斷對費爾德喀希(Feldkirch)的布魯諾.衛希納主教(Bruno Wechne)以及克勞士.孔恩(Klaus Kung)博士隨時報告有關瑪利亞.辛馬應用這項神恩異秉的情形。書中描述到的一些事,對活著的人而言,是提升心靈的探討;對亡者而言,則是一大安慰,因為他們可以很快獲得救贖,不必再受苦。這些事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是:我們應該多為煉靈祈禱和犧牲奉獻,而不要太過於眷戀世間的一切。 本書末並有大量的附錄,整理出教會內有關煉獄的論述與諸聖相通功的代禱恩賜。

  對於處於數位與太空時代的現代人而言,辛馬與煉靈的接觸經驗和她的體會,以及書中描述的煉獄,可能顯得太落伍,卻讓我們得以一窺死後世界,這訊息何其寶貴!而且更能證實:神的確存在,而且死後真的有另一個世界。

  對世人而言,本書亦有警惕的效果,它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是永恆的生命,和相關行為的後果。讀過這本書之後,對煉獄的恐懼將會一筆勾消,並且可以明白瞭解到:人生在世如何掌握自己的生命,如何幫助亡者,並且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喜樂。

作者簡介

瑪利亞.辛馬(Maria Simma)

  於一九一五年二月五日生於奧地利大瓦舍谷的桑達鎮,二○○四年三月十六日歿於布雷根茨林山的北草安老院。家中有八個孩子,她排行第二。因著她的書、錄音帶和演講,在歐洲頗負盛名。

  瑪利亞.辛馬生性虔誠並帶有一種神秘的特質,從小就以祈禱和利用悔改贖罪的方式幫助煉靈。從一九四○年開始,有一些煉靈來求她幫他們代禱。一九五三年的諸聖節,她開始以承受肉身之苦贖罪的方式來幫助煉靈。瑪利亞.辛馬因立志苦修而三度進入修院,最後在靈修輔導的悉心領帶下獲得聖召,進入「煉靈使徒會」。

譯者簡介

鄭玉英

  台大外文系畢,德國邁因茲大學筆譯碩士,現任兼職譯者和長榮大學翻譯系兼任講師。



Part 1:認識Butterfly蝴蝶機
1. 硬體規格概述
2. 整體外觀介紹
3. 標準盒裝及配件介紹

Part 2:行前教學與準備動作
1. 開機及帳號設定
2. 透過雲端方式設定
3. HTC Sense基本介面詳述
(1)桌面設定
(2)Widget小工具介紹
(3)通知欄
(4)多工
(5)功能表
4. 進階設定
(1)無線和網路
(2)個人
(3)手機

Part 3:內建功能大剖析
1. 商務管理術
(1)管理你的人脈-聯絡人
(2)管理你的Email-郵件&Gmail
(3)管理你的To Do-工作
(4)管理你的行程-日曆
(5)掌握大盤趨勢-股市
(6)掌握重要事項-記事
(7)管理及同步雲端檔案-Dropbox
(8)管理你的文件-Polaris Office & PDF檢視器
2. 影音娛樂術
(1)快速連拍的魅力-相機
(2)整合式雲端相簿-相片集
(3)整合式播放平台-音樂
(4)製作個人短片-電影編輯程式
(5)打造個人電影院-Watch + Media Link
3. 社群分享術
(1)用Facebook溝通大小事-手機即時通
(2)關注你喜愛的人事物-微博
(3)整合式社群平台-Friend Stream
(4)更新好友動態-Google+ & Messenger & Google Talk
(5)掌握訊息脈動-Twitter
4. 出遊玩樂術
(1)出門不迷路-地圖
(2)順利抵達目的地-導航
(3)吃喝玩樂隨手查-在地服務
(4)共享位置資訊-我的位置
(5)行車好伴侶-Car
5. 生活實用術
(1)照亮生活起居-手電筒
(2)每天叫你起床-時鐘
(3)掌握氣候變化-氣象
(4)輕鬆搜尋資料-網際網路 & Chrome
(5)你的隨身字典-Dr.eye

Part 4:Apps補充包 提升Butterfly好用度
以各類Apps來增進Butterfly的好用度。
1. 商務管理
2. 影音娛樂
3. 社群分享
4. 出遊玩樂
5. 生活實用

Part 5:Butterfly QA問答集
一次解決Butterfly所有的疑難雜症,透過詳細的QA及步驟操作解答,能夠讓使用者更快上手。



推薦序

現世往生連成一氣的人生◎房志榮神父

  這是一本頗富挑戰性的書,因為書中敘述的許多靈異事件,讀者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信與不信都能言之有理,各有所本,到底是信或是不信呢?這與讀者本人的宗教信仰有關。筆者以天主教神父的身份,嘗試把本書的內涵在整個天主教信理的脈絡裡,略加爬梳,也許能理出一點頭緒來。

  首先從「信」字說起。信字由「人」由「言」合成,表示有人說話,人能信或不信他所說的話,信或不信關鍵不僅在於那話的真假,也在於說話的是誰。父母師長的話容易取信於孩子,外人或陌生人就不一定。在宗教信仰上也如此。所說或所啟示的事是真是假的問題外,還得看是誰說了或啟示了那事。這在聖經裡有一個很突出的例子,把「見證」的事實和重要性搬出來,作為信或不信,及獲得永恆生命與否的最後標準。

  「見證」既是說也是作,就像天主的創造、啟示和救贖都是如此,既說又作,說和作從不分開,而常一同進行。在此,天主教的一個基本信理即刻出現,就是一個天主有三位:父、子和聖神。〈若望一書〉(約翰一書)把這三位一體天主的見證寫出來:「耶穌基督到世上是藉著洗禮的水和犧牲的血;不僅僅用水,而是用水和血。聖靈也親自見證這是真實的,因為聖靈就是真理。聖靈、水和血三者都作證,而三者都一致。」〈若望一書〉五6-8這三節說出三一天主的見證。接著,9-10二節比較人的見證和天主的見證:「既然我們接受人的見證,上帝的見證當然更有效力,而這見證是上帝為祂兒子所作的。所以,誰信上帝的兒子,誰心裡就有這見證;誰不信上帝,就是把上帝當作撒謊的,因為他不信上帝曾經為祂的兒子作見證。」

  最後11-10二節說明,見證的目標是給人永恆的生命,而生命的源頭就是天主為之作證的兒子(耶穌):「這見證就是:上帝賜給我們永恆的生命,而這生命的源頭是他的兒子。誰有上帝的兒子,誰就有這生命;誰沒有上帝的兒子,誰就沒有這生命。」

  以上〈若望一書〉五6-12的七節經句,引自聖經公會出版的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聖經,(1995年,香港聖經公會印發)。上帝即天主,聖靈即聖神。這一譯文比思高聖經更清晰地表達出這七節經句的大綜合:三一天主所作的見證,人的信或不信,由之而有永恆的生命或沒有:6-8耶穌和聖神的見證;9-10人的見證和天主的見證,人信前者,更該信後者,因為後者,作證的是天主,受證的是天主的兒子,二者都最為可信;11-12人有兒子(耶穌)與否,決定生命的有無。

  三一天主的信理,從基督宗教一開始,就用信經表達清楚了,二千多年來從未改變,直至世界末日也不會有任何更動。信經的12條信理,只有第一條用兩句話講天主父:「我信全能者,天主父造成天地」。第二到第七條都講耶穌,每條也有二句話:

  (2)我信其唯一聖子,耶穌基督我等主;
  (3)我信其因聖神降孕,生於瑪利亞之童身;
  (4)我信其受難,於般雀比拉多居官時,被釘十字架死而安葬;
  (5)我信其降地獄,第三日自死者中復活;
  (6)我信其升天,坐於全能者天主父之右;
  (7)我信其日後從彼而來,審判生死者。

  第8條只有4個字:「我信聖神」。
  最後4條是:
  (9)我信聖而公教會,諸聖相通功;
  (10)我信罪之赦;
  (11)我信肉身之復活;
  (12)我信長生。

  第8條「我信聖神」後的四條信理講教會和整個人類。
可見,基督信仰的12條信理,8條講天主,第1條兩句話講天主父,2到7六條講天主子耶穌基督,也是每條兩句,第8條講聖神,只用一句話4個字「我信聖神」。餘下的四條講「聖而公的教會和教會成員(諸聖)的互通」,講人的罪得赦免,講肉身的復活,講永恆的生命。雖然只有4條關於人的信理,卻涵蓋了所有與人有關和人所關心的問題。

  當然,講天主的信條共有三分之二,其中講天主父和聖神的只各有1條,講耶穌基督的卻有6條信理,所以稱這信仰為「基督信仰」是很恰當的。基督給我們啟示了父,並帶我們到父那裡去,基督離開前,許下聖神來完成啟示和領人回歸父家,因此,基督信仰最後也是三位一體天主的信仰。

  信經第三條說:「我信其因聖神降孕,生於瑪利亞之童身」,信經在講天主以外,在此加上了一個人,一個女性,因為是這女人孕育了天主子,不過她懷孕生子,不是因與男士同房,而是由於聖神。另一個人在信經裡留名的,是般雀比拉多,以他當時任羅馬帝國的敘利亞總督,確定了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歷史時刻。這樣,基督信仰的二大軸心奧蹟:聖言降生成人和基督被釘十字架,在信經裡,透過歷史人物,落實在具體的史實中,使我們有跡可尋,確知救主來到人間。這也顯示,信經的12條信理不是抽象的道理,而是歷史事實。第1條和第11、12條是超越歷史的,但其他9條都發生在人類歷史的時空裡,四分之三的救恩史,使得四分之一的超歷史信條(父造天地,肉身復活,天國永生)具可信性,不過還是需要信。

  寫到這裡,可以回來略談《不死的靈魂》這本書了。書中講的那些「與煉靈接觸的經驗」可信或不可信呢?根據上文解釋的信經來作答,應該是信或不信都可以,因為那些與煉靈接觸的經驗,都不直接涉及信經的12條信理。可是上文也說過,信或不信,不只是真假的問題,也跟說話的人有關。《不死的靈魂》中,說出與煉靈接觸的主角,瑪利亞.辛馬,從她的儉樸生活、誠實性格、說話語氣,甚至幾張照片來看,直覺是個值得相信的村婦。何況她的神師神父一直為她作證,聲明那些經驗不單與教會信理毫無衝突,且能幫助人對今世後的往生生命有些初步的認知,把信經的第1、11、12三條信理,和其餘9條講耶穌和聖神的信理,連結成一篇完整的信經,道出父創造,子救贖,聖神聖化的天啟大道理。

  煉獄的存在及其意義不是教會的基本信理之一,但與整體基督信仰十分契合。信經第5條說耶穌死後復活前下降地獄,是指靈薄獄(limbo)及煉獄。以後在神學裡逐步講解其聖經的基礎,而在教會傳統中日漸重視為煉靈獻祭代禱的善工,以表達諸聖通功,對煉靈痛苦的感同身受。耶穌的苦難雖已過去,但在十字架前默禱還是最感人的靈修功夫,同樣,煉靈受苦雖不是永恆的,但他們目前所受的苦應該引發我們的同情,而以獻祭、祈禱相助。「天堂一定非常美好,因為天主如此一絲不苟地淨化我們的靈魂。」(Catarina di Siena 1347-1380)「若我們知道,這些可愛的煉靈對天主的心有多大的影響力,而且透過他們的祈禱可獲得多大的恩賜的話,他們就不會那麼容易被遺忘。我們應該多為他們祈禱,如此一來,他們也會常為我們祈禱。」(St. John Vianney 1786-1859)

  (本文作者為輔仁博敏神學院教授)




其 他 著 作
1. 不死的靈魂:我與煉靈的接觸,以及關於煉獄、永生、死後世界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