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詩的記憶:我與54位當代中國詩人

詩的記憶:我與54位當代中國詩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915377
蘇歷銘
新銳文創(秀威代理)
2013年2月20日
100.00  元
HK$ 85  







叢書系列:新銳文學
規格:平裝 / 254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新銳文學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跨越三十年時空的詩歌記憶,展示出嬗變時代中國詩人的精神世界,而一個個鮮活的詩意故事彰顯著當代中國詩人的內心與追求。

  牛漢/謝冕/食指/北島/舒婷/林莽/徐敬亞/呂貴品/嚴力/許德民/宋琳/郭力家/程寶林/西川/張小波/默默/李亞偉/阿吾/朱凌波/包臨軒/楊榴紅/周亞平/徐芳/非亞/潘洗塵/野舟/伐柯/谷禾……

  本書共有五十四篇,每一篇都以一位詩人為主線,生動準確而又內容翔實地通過生活細節或作品文本,展示出中國詩人創造詩意的努力與榮耀。本書并不拘泥於詩人的個體世界,通過對牛漢、謝冕、食指、北島、舒婷、林莽、徐敬亞、呂貴品、嚴力、許德民、宋琳、郭力家、程寶林、西川、張小波、默默、李亞偉、阿吾、朱凌波、包臨軒、楊榴紅、周亞平、徐芳、非亞、潘洗塵、野舟、伐柯、谷禾等重要詩人精神世界和作品文本的剖析,深度涉及和展現中國詩壇數百位優秀詩人的整體狀態,涵蓋了三十年來詩壇上的多個事件,是一份難得的中國當代詩歌史料。

本書特色

  詩人蘇歷銘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活躍於中國詩壇,他描述每個詩人的詩歌往事展現了中國詩人豐富的精神世界,揭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詩歌演變和發展的秘密。

作者簡介

蘇歷銘

  一九六三年出生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畢業於吉林大學經濟系,留學於日本築波大學、築波大學。投資銀行資深人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詩探索》雜誌編委。著有《田野之死》、《有鳥飛過》、《悲憫》等數部個人詩集。



牛 漢:與大地相連的生命
張志民:紮根在泥土中的番茄
謝 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食 指:相信未來
北 島: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林 莽:我流過這片土地
徐敬亞:不原諒歷史
舒 婷:多麼驕傲我的心
子 川:背對時間
許德民:一個生命的失蹤不是新聞
嚴 力:貴族走在藝術裡
劉福春:收集與新詩有關係的「紙」
呂貴品:蝙蝠從耳朵裡飛出
宋 詞:不肯落馬的前世英雄
宋 琳:手鬆開一片死光
郭力家:體面都值得懷疑
莫 非:每隔一棵樹就要等一等
李 夢:生命已宣告枯水
鬱 鬱:詩篇堆成愛情的柴禾
曾 宏:隔著一塊玻璃和雨睡在一起
陳 琛:坐在樹下洗牌
包臨軒:詩意漫過藍色方格
程寶林:消失在赭黃的地平線
周亞平:如果麥子死了
高 星:緊緊地平貼在地上
徐 芳:我想重建自己的心靈
朱凌波:在彼岸討論現世
潘洗塵:六月我們看海去
楊 錦:冬日的海在孤獨中感到憂傷
楊川慶:北國曠野上的雪松
李占剛:他的歌喉一再失聲
華海慶:原始信仰裡的秘密
西 川:夕光布下了陰影
李亞偉:中文系是一條灑滿釣餌的大河
簡 寧:懷念一隻遺失的暖鞋
錢葉用:因黑暗而感覺平安
傅 亮:欲望號街車
中 島:我一生都和一個問號打架
金汝平:現在我要落到地上這骯髒的大地
阿 吾:足以安慰曾經的滄桑
默 默:在祖國的繈褓裡撒嬌
張小波:一條很長的布裹住冬天的窗子
劉 波:喜悅的光芒
楊榴紅:做一次鳥的飛翔
野 舟:二十世紀是一家空蕩蕩的水果店
非 亞:我感到到處都是牆壁
京不特:把槍口對準自己
樹 才:秋天是一面鏡子
萊 耳:詩歌的沉靜和網路的自由
谷 禾:我必須病得更深
子梵梅:身懷絕技的人不需要策馬揚鞭
王夫剛:在大地上安下我的心
黑 棗:揣著指南針做夢
伐 柯:穿過一生的雪

* 隨筆目錄按詩人出生年份排列





穿戴時尚的手織服

  沉浸在編織世界多年,也樂在編織教學的我,總是想著,如何將這一份編織的樂趣傳播出去。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台灣集結了許多世界各國最美麗、質感最佳的外銷線材,有時在國外,看到的反而都是較傳統的顏色。每當看著這些繽紛漂亮的線材,忍不住就開始思考,要如何運用才能完美呈現線材的特色。這本以「拼接編織法」為主,集結各式作品的《自己鉤織一件多穿超實搭手織服》,正是我在編織世界一路走來的一個小小心得。

  本書的「拼接編織法」,是我在德國參與研習活動時學到的。台灣的編織教學向來以日本系統為主,重視基礎及技術,作品偏向自然、典雅秀麗。而歐美國家則是在造型與色彩運用上有著獨特見解,風格大膽又搶眼。有別於以往的編織世界深深吸引了我,回國後不斷試行、研究這款新技法後,發現只要拼接塊的尺寸適當,段染色線就會自然呈現出幾何圖案般的效果。俐落的幾何線條,讓段染花色展現出不同於傳統織法的時尚氣息。此外,再加上各式各樣的拼接組合,手織毛衣的穿法更是百變,想要一衣兩穿、三穿、四穿都可以!

  「拼接編織法」也很適合運用在教學,因為拼接塊的基本織法雖然只有一種,卻能變化出適合每個人身材的版型。即使是只會上針下針的初學者,也能作出別具特色的帽子、脖圍與圍巾。而多年的教學生涯讓我十分注重這一點──就是學生是否能完成手上的作品,不但要完成,而且還要能穿出門讓人誇讚。這種必須考慮個人特質的責任制教學,雖然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但也讓學生和我都擁有很大的成就感。我對學生的負責,轉化為學生的自信,學生的自信又會成為對我的信賴。在如此良性循環的交流下,使我和學生就像姐妹或家中長輩般融洽。

  最後也藉著這個機會,謝謝總是在身邊支持我的家人。專注於教學的我,其實將大部分的時間與心力放在工作上,多年來都是丈夫補足了我不周全的地方,現在女兒也開始協助我的編織工作,真的很感謝他們。也謝謝學生們的支持,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編織出自己的美麗手織服。

何秈樺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