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燦爛,這個城市 Bright Lights, Big City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865896218 | |
|
|
|
傑伊.麥金納尼 | |
|
|
|
梁永安 | |
|
|
|
寶瓶文化 | |
|
|
|
2013年2月26日
| |
|
|
|
93.00 元
| |
|
|
|
HK$ 79.0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Island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20.8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Island
|
|
分 類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美國文學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口碑相傳三分之一世紀!
美國文壇不朽之作,全球中文版首度問世!
「這本書你絕對不會借人,
因為你會一看再看,讀再多遍也不夠!」
這個城市如此耀眼,讓你幾乎睜不開眼,
看不清楚前行的路,只見得心底的頹敗。
「這部小說熱鬧非凡、極度詼諧有趣,它更是直指核心--那是我們當代人的心靈最深處!」--瑞蒙.卡佛
他是知名雜誌社的編輯,擁有美麗的模特兒妻子,生活亮眼多采而受人欽羨。但這一切卻無法令他滿足,因為他想要的,是成為文學作家。
現實與夢想尚未找到平衡,他的生活卻早一步出了差錯。當一切都在瞬間被瓦解、被摧毀之時,他才驚覺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如此燦爛,這個城市》是美國名家傑伊.麥金納尼的經典之作,一九八四年一出版即引起文壇震撼,三十年來在口耳相傳下,一再被閱讀、研究及討論,不但獲譽為八○年代的《麥田捕手》,至今更成為廣被稱頌的指標性作品。作者以第二人稱的手法,及詼諧幽默的筆調,寫出了一個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徘徊不定的心靈,而那份焦慮躁動與狂亂不安,不僅曾經是一代人共有的困境,也是我們現今存在最真實的處境。
本書特色
◎ 三分之一世紀口碑相傳,美國文壇不朽之作,傑伊.麥金納尼中文版首度問世!
◎ 獲譽為「八○年代的《麥田捕手》」!
作者簡介
傑伊.麥金納尼 Jay McInerney
美國作家。1955年出生於康乃迪克州哈特福特,曾在《紐約客雜誌》擔任「事實查證」編輯。這本幾乎以他真實人生寫就的作品《如此燦爛,這個城市》是他的第一部小說,也是讓他一炮而紅、轟動美國文壇的驚人之作。
1984年出版後,其第二人稱敘述之寫法,及小說主角在現實與夢想之間徘徊不定的脆弱與潦倒,直指人心,引發廣大讀者共鳴,被譽為八○年代的《麥田捕手》。
這部天才之作,不僅受到瑞蒙.卡佛等名家撰文讚賞,而後更被搬上大銀幕,名為《燈紅酒綠》,由當年巨星米高福克斯、菲比凱絲主演。
三十年過去了,《如此燦爛,這個城市》影響的不僅是走過八○年代的讀者,在今日,仍持續受到年輕讀者喜愛。它亦不止影響文壇,甚至在音樂界、彩妝、運動用品界,書名成為創作者的靈感,更不斷被沿用在名牌系列產品的命名上,由此可以顯見其廣大的影響力。
傑伊.麥金納尼在《如此燦爛,這個城市》之後,又出版了《Ransom》、《Story of My Life》、《Brightness Falls and The Last of the Savages》等作品,主編過數本雜誌。2009年,出版短篇小說集《How It Ended 》,則被《紐約時報》Janet Maslin選為年度十大好書。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哲學碩士,譯《現代主義》、《老年之書》、《毛二世》、《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大都會》、《回憶的餘燼》、《神的演化》等。
|
|
目 錄
|
玩拼接
01 V領時尚連肩背心
02 造型雙用帽A
03 造型雙用帽B
04 拼接脖圍
05 拼接短圍巾
06 室內保暖拼接襪
07 方領拼接直線背心
08 百變拼接斗篷
09 和服風拼接造型外套
10 口袋拼接雙面圍巾
11 拼接方領剪接背心
織花樣
12 立體麻花造型脖圍
13 優雅淑女帽
14 空花地模樣二穿式造型背心
15 貝蕾拼接帽(七辮)
16 貝蕾拼接帽(八辮)
17 雙曲齒造型寬披肩
18 單曲齒宴會披肩
19 雙曲齒宴會披肩
編織基礎
基本工具
本書使用線材
棒針基本針法
.一針起針法:拼接塊的起針
.配色拼接塊的換線
別色線起針
.平面針
.起伏針
.一針鬆緊針
.二針鬆緊針
.左上三針交叉
.右上三針交叉
.套收針
貝蕾帽的起編
.簡易起針
.方格編拼接塊織法
|
|
序
|
序
穿戴時尚的手織服
沉浸在編織世界多年,也樂在編織教學的我,總是想著,如何將這一份編織的樂趣傳播出去。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台灣集結了許多世界各國最美麗、質感最佳的外銷線材,有時在國外,看到的反而都是較傳統的顏色。每當看著這些繽紛漂亮的線材,忍不住就開始思考,要如何運用才能完美呈現線材的特色。這本以「拼接編織法」為主,集結各式作品的《自己鉤織一件多穿超實搭手織服》,正是我在編織世界一路走來的一個小小心得。
本書的「拼接編織法」,是我在德國參與研習活動時學到的。台灣的編織教學向來以日本系統為主,重視基礎及技術,作品偏向自然、典雅秀麗。而歐美國家則是在造型與色彩運用上有著獨特見解,風格大膽又搶眼。有別於以往的編織世界深深吸引了我,回國後不斷試行、研究這款新技法後,發現只要拼接塊的尺寸適當,段染色線就會自然呈現出幾何圖案般的效果。俐落的幾何線條,讓段染花色展現出不同於傳統織法的時尚氣息。此外,再加上各式各樣的拼接組合,手織毛衣的穿法更是百變,想要一衣兩穿、三穿、四穿都可以!
「拼接編織法」也很適合運用在教學,因為拼接塊的基本織法雖然只有一種,卻能變化出適合每個人身材的版型。即使是只會上針下針的初學者,也能作出別具特色的帽子、脖圍與圍巾。而多年的教學生涯讓我十分注重這一點──就是學生是否能完成手上的作品,不但要完成,而且還要能穿出門讓人誇讚。這種必須考慮個人特質的責任制教學,雖然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但也讓學生和我都擁有很大的成就感。我對學生的負責,轉化為學生的自信,學生的自信又會成為對我的信賴。在如此良性循環的交流下,使我和學生就像姐妹或家中長輩般融洽。
最後也藉著這個機會,謝謝總是在身邊支持我的家人。專注於教學的我,其實將大部分的時間與心力放在工作上,多年來都是丈夫補足了我不周全的地方,現在女兒也開始協助我的編織工作,真的很感謝他們。也謝謝學生們的支持,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編織出自己的美麗手織服。
何秈樺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