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曾任報社兼職編譯、電視台新聞編譯,現專職口筆譯工作。出版譯作包括《非暴力溝通:打造優質校園》(光啟出版社,2012)、Teaching Children Compassionately (尚未出版)等書。
目 錄
總
序
聽見譯者的聲音──賴慈芸
推薦序
化身博士:雙重人格、理性至上亦或瘋癲失語?──葉佳怡
譯序
只看過改編作品,別自以為你看過《化身博士》
化身博士
特別收錄
關於夢的篇章──徐立妍/譯
史蒂文生大事年表
序
譯者序
只看過改編作品,別自以為你看過《化身博士》
《化身博士》是恐怖小說文類的經典名著,也讓作者史蒂文生奠定知名作家的地位。此書在一八八六年出版後大受歡迎,歷經無數的改編、重製,搬上舞台,翻拍成電影或電視劇,故事的象徵意義因此廣為人知,影響力超越原來的文本。許多人、包括我,都「自以為」以為了解故事的概念,從來沒想到要把原著找來看看。我看過音樂劇版本的《化身博士》(Jekyll and Hyde)後,大為激賞,從此將之奉為圭臬。後來終於把原著從頭到尾讀完後,我才愕然驚呼:「原來是這樣!」這一回,請忘記所有的「自以為」,看看這個故事「原來到底是怎樣」。
(Chapter 2) His past was fairly blameless; few men could read the rolls of their life with less apprehension; yet he was humbled to the dust by the many ill things he had done, and raised up again into a sober and fearful gratitude by the many that he had come so near to doing, yet avoided.
(Chapter 10) Strange as my circumstances were, the terms of this debate are as old and commonplace as man; much the same inducements and alarms cast the die for any tempted and trembling sinner; and it fell out with me, as it falls with so vast a majority of my fellows, that I chose the better part and was found wanting in the strength to keep to it.
蘇格蘭作家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在一八六六年出版了《化身博士》(Doctor Jekyll and Mister Hyde),這部作品篇幅不長,角色不多,原本被視為簡易的通俗作品。然而通俗作品之所以能成功,便勢必有擊中當時人民心中普遍埋藏的情感或慾望,於是後來也引發了眾多論者分析,抽絲剝繭出許多有趣的時代光影與象徵母題。
以當代醫學而言,「雙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通常為童年創傷後的結果,是為了面對極大衝擊後的應變措施,然而,無論出現的人格數量為何,人格與人格間的關係又是如何錯綜複雜,基本上都仍保持可辨識的人格邊界。以著名的《二十四個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an)為例,主角的每一個人格幾乎都有不同的性別、個性、職業、喜好甚至身體缺陷,每個人格與人格間或許彼此知曉並表現出好惡,又或許對彼此一無所知。然而,如果我們以此來檢視故事中的「傑奇博士」與「海德先生」,會發現此兩者並非截然不同的人格,或者我們至少可以說: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海德先生」的自白!我們聽到的始終是「傑奇博士」的掙扎與吶喊,然而,如果我們不用「雙重人格」的脈絡來檢視,人性的壓抑與掙扎為何需要以如此奇詭的方式來表現?
此外,精神疾病的醫療化也是源自此時期,心理學家湯瑪斯.沙茨(Thomas Szasz,1920-2012)便提到,十九世紀的前半還是用「道德感化」作為治療手段,但後來也逐漸進入「醫療化」的領域;精神病學開始蓬勃發展,精神病院也成為獨立於理性大眾的隔絕場所。此外,經濟急速起飛後出現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但在社會樂觀的氛圍下,窮人也被掃進角落,沒有人願意去正視劇烈發展造成的弊害。著名文豪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1870)的許多作品便是在批判此時的階級與貧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