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Andy Bennett:任教於英國瑟瑞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主授社會學課程,先前亦曾投身於法蘭克福搖滾車計畫(Rockmobil project)。著有《流行音樂與青年文化:音樂、身份認同與地位》,同時也是《吉他文化》的作者之一。目前擔任國際流行音樂研究協會(IASPM)的英國暨愛爾蘭分會主席,以及英國社會學協會(BSA)青年研究組的共同召集人。
譯者簡介
孫憶南:台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美國蒙特瑞國際學院翻譯碩士,現居加拿大溫哥華,從事自由翻譯。譯有《美國天使》(Angels in America,時報出版)。
自二十世紀初起,英美流行音樂的感染力便無遠弗屆。它總是帶著「現代化」的啟印,伴隨著世界各地都會消費文化的發展而流竄著。由於它所帶領的消費風潮以及被當地音樂創作傚仿與挪用的樂風,誠如作者所言,使得英美流行音樂可以「有效地在非英美」的環境中『本土化』」,因此作者也相當盡買地論及非英美地區的音樂概況。對於台灣的讀者及樂迷而言,書中論及的脈絡,從戰後五○年代貓王的rock and roll,六○年代的rock,及至於重金屬、龐克、雷鬼,一直到晚近各式各樣的電子舞曲與嘻哈音樂類型,應該不會感到生疏才對。由於音樂載體的科技發展,使得這些音樂類型得以跨越時空的限制,脫離既有的社會脈絡而在新的脈絡中流傳,創新。以本書第六章談論的饒舌樂為例,繞舌音樂既承接了美國黑人流行音樂文化,而在新的都會生活的社會經濟與數位科技的創新利用下,形成了新的類型。這是一普遍化的趨勢,亦即,每一種音樂類型的崛起與被接受,必然是從既有的音樂傳統,科技中介(樂器使用、音樂錄製與閱聽人接受方式)與音樂的社會屬性中產生。但另一方面,音樂又是一個非常易變、流竄的媒體,所以作者在每章中不忘提醒讀者,音樂與形塑文化消費、社會集體性意義的生產之間的關係是因地制宜的,並藉此將嚽讀者的視野拉到音樂作為社會性酵媒這個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