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甲骨文的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722794
董作賓、董敏
商周出版
2012年12月13日
87.00 元
HK$ 73.9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中文可以更好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21.0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中文可以更好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同
類
書
推
薦
祥瑞.天命.竊國者:史上第一位儒家皇帝王莽和他的時代
清朝科舉考試與旗人的政治參與
鴻鵠志——十位英雄人物的行路與心路
北漂台灣:馬來西亞人跨境台灣的流轉記憶
流動日常:藝術蝦的繪畫日記【扉頁親簽版•博客來獨家】
內
容
簡
介
甲骨學學者 李殿魁教授 審訂導讀
獨家收錄甲骨學權威.殷墟考古第一人 董作賓先生現存手稿!
跟隨大師身影,重回考古現場,找尋漢字的源頭,
重新看見殷商時期先民生活的樣貌,
輕鬆走入橫跨三千五百年的文字歷史發現之旅!
近年來,關於漢字的源起、演變、意義、發展等成為一大熱門議題。2006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殷墟選入世界文化遺產。甲骨文研究成為國際顯學。從頭認識甲骨文,也是重頭認識我們的「字」與「文化」。
本書一方面援引中外知名的甲骨學權威董作賓先生的文章,他是當年第一線參與考古工作的學者,也是研究殷商史的巨擘,帶領讀者藉由甲骨文了解中國文字;一方面透過他的兒子董敏,重整父親的手稿和研究發現,重新回到過去,了解殷墟甲骨的發掘過程。
書中除了將埋藏數千年的甲骨傳奇重現,也透過認識甲骨文和商人獨有的占卜文化,走入歷史現場,看見當時人們生活的樣貌。
最後,書中也收錄了從人體、方位、動物、植物、數字、器物,七大方向的甲骨文,為文字探源尋根,例如:
何謂「人」?一撇長一撇短、站著的才叫「人」。
何謂「取」?用勝者右手拿著獵物的耳朵,要打勝才能「取」。
何謂「筆」?人的右手拿著分岔成三的桿子為筆。蒙恬不是最早的發明人,毛筆早在商代就已經存在了。
何謂「京」?高聳的屋頂,下使用巨大的木條架高起來,而這種貴族房屋聚集之地,就叫做京。
從字形、字義到文字的小故事,收錄60個常見又有趣的甲骨文,讓讀者對於漢字的核心──甲骨文有全面的了解,進而更認識字裡蘊藏的豐富文化。
作者簡介
董作賓
本名作仁,六歲入塾後,改名作賓,字彥堂,號平廬。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一屆院士,為中外知名的甲骨學權威,也是殷墟考古的第一人,曾數度親身參與民初的殷墟發掘,發現大龜四版與貞人、將甲骨文分為五期、提出十個斷代標準、建構殷曆,以科學方法研究殷代的制度與地理,學術貢獻卓著。與羅振玉、王國維、郭沫若合稱為「甲骨四堂」。
董敏
1936年生於南京,董作賓先生三子,畢業於中興大學森林系,為知名攝影家。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