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梵網經

梵網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41053
賴永海/主編,戴傳江/譯注
王薇婷
聯經出版公司
2012年12月03日
107.00  元
HK$ 90.95  







叢書系列:白話佛經
規格:平裝 / 384頁 / 14.8*21cm / 普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白話佛經


宗教命理 > 佛教 > 北傳佛教









  《梵網經》是大乘菩薩戒重要且基本的經典,隨著大乘思想興起後,千百年來流行的一部菩薩戒律,於後秦弘始年間,鳩摩羅什譯出,中土得以傳授大乘菩薩戒。它顯示了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論和根本精神,主要說明菩薩修道之階位(發趣十心、長養十心、金剛十心和體性十地),以及應受持的菩薩戒律(十重戒和四十八輕戒)之戒相。在佛教「三藏」中屬「律藏」,是大乘戒律之一,在中國佛教大乘戒律中,《梵網經》的影響最大。對大乘佛教在中國盛行,起了積極的作用。

  此外,經中把孝與戒相融通、「孝名為戒」的思想頗富中國特色。《梵網經》因其言簡易賅、行文雋永,義理、戒律兼具且意蘊深長,能概括地闡述大乘佛教的思想和主旨,因而廣受僧俗兩界的重視,對大乘菩薩戒的推動具有重大影響。

  本書《梵網經》開本大方,編排清晰疏朗,共分題旨解說、原典、譯文、注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重新詮釋和解析佛經旨意。讀者可透過此書輕鬆運用《梵網經》的心法,當作讀經的誦念本,同時清楚了解《梵網經》的文句涵義。

主編簡介

賴永海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財政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南京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旭日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江蘇宏德文化出版基金會理事長,鑑真圖書館館長。出版《中國佛性論》、《中國佛教文化論》、《佛學與儒學》等16部著作,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百科全書》(11卷,近300萬字),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通史》(15卷,700萬字)。

譯注者簡介

戴傳江

  哲學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師從賴永海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哲學研究,現任職於南京航空航太大學。



前言

卷上
菩薩心地品之上
十發趣心
第一 舍心
第二 戒心
第三 忍心
第四 進心
第五 定心
第六 慧心
第七 願心
第八 護心
第九 喜心
第十 頂心

十長養心
第一 慈心
第二 悲心
第三 喜心
第四 舍心
第五 施心
第六 好語心
第七 益心
第八 同心
第九 定心
第十 慧心

十金剛心
第一 信心
第二 念心
第三 回向心
第四 達心
第五 直心
第六 不退心
第七 大乘心
第八 無相心
第九 慧心
第十 不壞心

十地
第一 體性平等地
第二 體性善慧地
第三 體性光明地
第四 體性爾焰地
第五 體性慧照地
第六 體性華光地
第七 體性滿足地
第八 體性佛吼地
第九 體性華嚴地
第十 體性入佛界地

卷下
梵網經菩薩戒


菩薩心地品之下
十重戒
第一 殺戒
第二 盜戒
第三 淫戒
第四 妄語戒
第五 酤酒戒
第六 說四眾過戒
第七 自讚毀他戒
第八 慳惜加毀戒
第九 瞋心不受悔戒
第十 謗三寶戒

四十八輕戒
第一 不敬師友戒
第二 飲酒戒
第三 食肉戒
第四 食五辛戒
第五 不教悔罪戒
第六 不供給請法戒
第七 懈怠不聽法戒
第八 背大向小戒
第九 不看病戒
第十 不畜殺具戒
第十一 國使戒
第十二 販賣戒
第十三 謗毀戒
第十四 放火焚燒戒
第十五 僻教戒
第十六 為利倒說戒
第十七 恃勢乞求戒
第十八 無解作師戒
第十九 兩舌戒
第二十 不行放救戒
第二十一 瞋打報仇戒
第二十二 憍慢不請法戒
第二十三 憍慢僻說戒
第二十四 不習學佛戒
第二十五 不善知眾戒
第二十六 獨受利養戒
第二十七 受別請戒
第二十八 別請僧戒
第二十九 邪命自活戒
第三十 不敬好時戒
第三十一 不行救贖戒
第三十二 損害眾生戒
第三十三 邪業覺觀戒
第三十四 蹔念小乘戒
第三十五 不發願戒
第三十六 不發誓戒
第三十七 冒難遊行戒
第三十八 乖尊卑次序戒
第三十九 不修福慧戒
第四十 揀擇授戒戒
第四十一 為利作師戒
第四十二 為惡人說戒戒
第四十三 無慚受施戒
第四十四 不供養經典戒
第四十五 不化眾生戒
第四十六 說法不如法戒
第四十七 非法制限戒
第四十八 破法戒
結語
延伸閱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