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綠色推土機:九零年代的台北的違建、公園、自然房地產與制度化地景(附數位影音光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868700
黃孫權
破周報
2012年11月01日
160.00 元
HK$ 128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獨立媒體
規格:精裝 / 202頁 / 32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獨立媒體
分
類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同
類
書
推
薦
我們,長期抗戰中:第一線護理人員的疫情觀察誌
少年
自灰燼中綻放:一場名為八仙塵燃的震撼教育
我對抗跟蹤狂的七百天戰爭
兒童與我:乘著歌聲翅膀的小兒外科醫師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環保一年不會死!不用衛生紙的紐約客減碳生活日記
內
容
簡
介
尼采說,歷史研究並非要揭開歷史的面紗,而是搬離阻礙我們前進的石頭。這就是十五年前的運動分析為何對今日的城市歷史有提點作用。
以90年代台北都市公園生產過程為藍本,指出城市如何從非正式地景邁向成為現代國家制度化地景,「綠化」成為一種隱藏性與修辭性的都市政策工具,以視覺美景驅離城市違建群落,抹平了貧困社區與異質文化。揭露了長期以來台灣都市計畫的公共設施危機,政府透過凝視的美景取代了真實的社區生活以償還其歷史債務。此舉更激起台灣首次的反都市更新運動-「反對市府推土機─十四、十五號公園反拆遷運動」,成就了台灣城市規劃史上,進步規劃師與基進學院在90年代後,參與一連串有關違建、都市更新、閒置空間再利用等辯論與社會實踐鬥爭。
本書特別收錄台灣第一場都市社會運動紀錄片《我們家在康樂里》,重製中英文字幕,為開創社運記錄新風格與意義的經典作品。曾展於2008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2004台北鐵馬社運影展;2004台北雙年展:「你相信真實嗎?」紀錄片單元;1998 香港 Video Power 紀錄片展等。
本書記錄了1997年台灣第一場反都市更新運動─「反對市府推土機─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的始末,以精準動人的文字描繪公園生產背後的社會─權力地景面貌。15年後讀來仍歷歷在目,猶如今日之城的現實生活。台北市歷經了花博,台北好好看,士林王家抗爭事件,證明了無論哪個政黨執政,其資本─政府的複合體,仍是控制城市命運的主要裝置,綠化公園和都市美景常是資本積累的最佳化妝師。
作者簡介
黃孫權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博士。現為高師大跨藝所專任助理教授與北藝大藝跨所兼任專裡教授,破報創刊至今的總編輯。1997年擔任反對市政府推土機聯盟─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總召,並拍攝《我們家在康樂里》紀錄片,曾參與多項社會運動。編有多本著作,譯有《自己幹文化》一書。近年開始從事策展與藝術實踐工作,包括在高雄成立「搗蛋藝術基地」,策劃《跨國候鳥在台灣-勞動力特展》,(2012), 《生日公園-生日說書人計畫》(2012), 《望向彼岸-亞洲新娘之歌》(2010), 《雙城跨域:河流、城市與當代藝術之學術地理學的對話》等展覽,作品〈我們家在康樂里/城市光柵〉,於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城市再生的再生》展出(2007), 台灣第一個藝術進入社區計畫《寶藏巖GAPP》(Global Artivists Participation Project)(2003-2004)等。為橫跨建築、媒體、社運與藝術的藝行者(artivist)。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