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離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867542687 | |
|
|
|
黃宜君/著 | |
|
|
|
高談文化 | |
|
|
|
2005年1月15日
| |
|
|
|
67.00 元
| |
|
|
|
HK$ 56.9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TRACE
規格:平裝 / 208頁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TRACE
|
|
分 類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她以時間術,以細微耐性地修改光影,以爬蟲類般的自我修復,靜靜縮坐在正常生活裡人們來來去去的樓梯下死角,以夢境練習的停格、走位、刷淡或刮畫的技巧,將它們偷渡至她的「莒哈絲式房間」。
——駱以軍
如果張愛玲看見黃宜君的文字靈魂,也會不免輕嘆出:「原來你也在這裡」的感傷。
——黃文成
流離是黃宜君近五年來散文作品的結集,作品多描述女性的私密生活、細微的情感傷害,以及用女性觀點來關照周遭的人事脈動。
全書共分三部份:「私生活」、「流離」、「夢的練習」。「私生活」收錄篇幅較短的小品文,以「女性私人生活」為主題,書寫切身的記憶、傷痛、想像及生活經驗。「流離」收錄篇幅較長的散文,以細膩的筆法描繪情感的變貌與傷害,並且紀錄不同時期中的生命歷程,以及女性對自身情感的反省。「夢的練習」收錄六篇小說體散文,以第三者的觀點思考夢境、情婦在家庭中的角色、疾病與死亡、遺忘與遺棄等主題。
作者簡介
黃宜君
一九七五年生,台北市人。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曾任雜誌社、出版社編輯,現就讀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並兼任「文訊」雜誌企劃及「野葡萄文學誌」專欄作者。甫獲得中國文藝協會主辦之「九十三年度青年文學創作獎」散文獎。
|
|
目 錄
|
推薦序——別人的夢 駱以軍
輯一�私生活
歸途
孤獨
唯一
泳夜
私生活
隱喻
對傷害的看法
我的聲音
父親的名片
莒哈絲式奢侈
答題者
輯二�流離
流離
來日
續集
日常生活
密史
輯三�夢的練習
夢的練習(一)
夢的練習(二)
夢的練習(三)
她者
死亡的疾病
長夜
後記——看見另一則戀人絮語 黃文成
|
|
序
|
別人的夢 駱以軍
年輕小說家寄來了一疊她的作品(未結集出書的,一疊A4白紙上橫排打字的小說),其中有一篇〈夢的練習-陷在流砂裡的城市〉,我抄錄如下:「夢見自己置身在一部看過的電影(夢中的我以為看過了)。一部科幻電影,情節的起點在一座東正教繁複華麗的禮拜堂裡,一群圍成圓圈的俄羅斯特技演員(不知怎地,我知道那只是他們表面的身分)吩咐把大門關了,不放一個人進來。然後他們便開始浮升。他們凌空浮起至教堂巨大、鑲嵌七彩玻璃的圓形穹頂下,迴旋翻騰如在滑軟的水中流動。有人教我抗拒自體的重量,像別人一樣劃開充滿陽光、透明的空氣上升;我照做了但做得並不好,始終無法接近穹頂下優雅地懸空翻轉的人們。我發現了這一點後便失去了漂浮的能力筆直往下掉,倉皇中搆住劇院包廂一般的雕花看台。我翻身進包廂後,懸在半空中的特技演員們全停下盯住我;這才想起原來在電影裡我是被追殺的那個倒楣角色……」
這個夢境(或小說)令我驚疑不已。夢裡的場景、光線、氛圍我確曾親歷其境。那將近十五年前的記憶,像在水中搓洗某種藻類植物,一遍一遍地搓洗,柔軟的條狀葉片便一縷縷暈開淡褐色的滑膩稠狀物…。 這是半年多前,我讀了黃宜君的部份小說稿(包刮收錄在本書中的〈夢的練習〉之一、二、三;或像〈流離〉、〈日常生活〉、〈續集〉這幾篇)時,為那純質的、像某些過於耽美而違反支撐力量的細頸玻璃瓶,像女高音、蝶翅或張愛玲的「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蝨子」這一類我這年紀早已趨吉避凶而陌生了的,一種歇斯底里(因而不祥)的持續高燒──一時動念而賦寫的一個故事。
跑進別人的夢境。夢裡尋夢。事實上,半年多後,我重讀黃宜君的這本(怎麼說呢?既像莒哈絲的《情人》,又像羅智成的《夢的塔湖書簡》,這樣一個體例難以界定的故事書)新作,許多篇章仍股或著我覆寫它,闔上書的混淆地跑進自己的夢境裡,一種像王家衛電影,櫥窗外流光幻景如此快轉而擱淺在某一旅館房間某一時刻的蠟像人們的靜止檢視(像私密的絮語:我,和你),像去年在馬倫巴,如此熟悉,似曾相識彆定是我(或讀者)遺落的一段記憶?
現在我可以對你敘述我的生活了──〈日常生活〉
現在我離你很遠了。──〈日常生活〉
以後我僅僅在另一個社交場合見過你。一個行禮如儀的場面,鋪排得差強人意,人們沒有多說什麼,亦沒有多做停留。典禮結束後我們在會場入口摘下胸花,那些廉價蘭花早在鎂光燈閃爍的時候迅速凋萎。
你說:「我們離開這裡。」
我回答你:「我們能去哪裡?我不認識這座城市。何況,我的飛機兩個小時以後起飛。」
你說:「兩個小時以後,這個下午就結束了。」
我說:「很久以前就結束了。」──〈密史〉
偷情的,背著眾人注目,涉了倒影之地的生活;被遺棄、輕暴力擱置,遺忘而獨自進行的「日常生活」。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