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巴克斯特:俄國芭蕾舞團首席插畫設計師 Leon Bakst

巴克斯特:俄國芭蕾舞團首席插畫設計師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820834
吳礽喻/編譯
藝術家
2012年11月26日
160.00  元
HK$ 144  







叢書系列:世界名畫家全集
規格:平裝 / 224頁 / 17*23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世界名畫家全集


藝術設計 > 繪畫 > 畫家傳記/文集















橫跨插畫、舞台設計、服裝設計領域
身兼俄國芭蕾舞團首席設計師、《藝術世界》雜誌藝術總監
巴克斯特之生平與作品介紹
追溯其角色多樣而璀璨的設計生涯

  里昂.巴克斯特(Leon Bakst),著名俄國藝術家,創作橫跨戲劇、插畫、服裝設計等多個領域。他於1866年出生於白俄羅斯的格羅德諾,十七歲進入聖彼得堡藝術學院就讀。二十二歲開始從事兒童繪本插畫工作。二十四歲時認識畫家貝努瓦(Albert Benois),開始學習水彩畫。二十七歲到巴黎旅行,習作在巴黎展出,受到《費加洛》雜誌青睞,曾入法國學院派名師傑洛姆畫室上課,並入朱里安藝術學院。1898年為《藝術世界》雜誌作插畫,並任設計總監。1907年與編舞家弗金恩合作,設計聖彼得堡慈善舞會服裝,後來為魯賓斯坦設計《莎樂美》服裝,並為戴亞吉列夫籌措首齣在巴黎上演的俄國芭蕾舞劇,擔任首席服裝及舞台設計師。其後設計多齣舞劇的服裝,並舉行多次個展。1918年至1922年設計《幻想精品屋》、《阿拉丁神燈》、《睡美人》等舞台服裝。1923年受邀到美國設計舞台服裝,並舉辦個展。1924年十二月因病過世,葬於巴黎墓園,巴克斯特回顧展也隨之在巴黎及聖彼得堡舉辦。

  巴克斯特留下了許多優秀的肖像畫、書籍插畫、景觀繪畫作品,而他多彩活潑的風格在舞台設計的領域找到了最適切的發展空間。他的舞台及服裝設計注重歷史文化考究,展現奇特狂熱的幻想世界,也讓舞劇之美更加令人屏息。他將東方情調的服裝及古文明的輝煌帶入了時尚界,從早期在俄國設計《女伯爵之心》、《玩偶童話》兩齣舞劇時,他就在劇作扮演了強勢的主導角色,以無比的創造力驅動了其他舞者及編舞家的創作方向。

  身為《藝術世界》雜誌的藝術總監,巴克斯特的插畫風格著重於對背景的專注研究,在描繪古希臘、埃及的主題時,也會參考考古學的資料,以現代的簡約線條表達出精隨。這些書籍的插畫有的是以點描法繪製而成的,有些則是以剪影呈現,他們顯露出神祕的詩意情境,但同時也是傳統書籍插畫技法的延伸。

  本書為巴克斯特的生涯與作品介紹,以各時期的生平與時代描述,輔以當時期的代表作品圖版,以為這位對俄國藝術在西歐的推廣貢獻卓著而角色多樣的藝術家,進行其生涯與美學發展的詳盡追溯。



前言

俄國舞台設計師巴克斯特的生涯及作品

書籍插畫
石版畫、政治刊物插畫
肖像畫
景觀畫
任教茲凡思瓦學院
戲劇舞台設計
.《女伯爵之心》、《玩偶童話》
.希臘悲劇《希坡律陀》、《伊狄帕斯在科倫納斯》
.《極樂世界》
.《莎樂美》

戴亞吉列夫與俄國芭蕾舞團
.《埃及豔后》
.《天方夜譚》
.鄧南遮《皮采第》
.再次詮釋古希臘
.《牧神的午後》
.《睡美人》

晚期生涯

巴克斯特年譜



編者序

  能夠參與「漢語基督教經典文庫集成」的出版,筆者感到莫大榮幸。這是項極具意義的工作,一方面是對中國基督教先賢的思想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理,另方面也藉此分析及評檢其思想與時代的關係。通過「文庫」,讓「此時此地」的我們,能夠進入過去的思想遺產之中,與他們相遇及對話。仍記得在一九八三年唸本科一年級時,因主修歷史關係,第一本接觸的書,就是E. H. Carr 的What is History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64)。他在書中這樣說:「歷史是史學家與史實間的持續互動,也是現在與過去間無間斷的對話」(“it [history]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istorian & his facts, an unending dialogue between the present & the past, 30)。在注本書的過程中,我的腦海時刻泛起的,就是這句話。
  
  記得最初收到橄欖華宣出版社傳來電郵,邀約參加「文庫」的編委會時,心裡確有一絲疑問:如此規模宏大的工程,真的可以實現嗎?當時為了支持此項劃時代的事工,乃答允有關邀請。不過,由於繁重的教研工作及行政雜務,事實上除了在電郵中提供一些書目外,也沒有作過實質的貢獻,內心實在歉咎。
  
  二○一一年九月,筆者開始為期一年的安息年,得以參加9 月在台北舉行的第三次編委會議。會上有機會跟諸位同工一起商討細節,各人認真而嚴謹的態度,大大釋除心中的疑團。當時更得悉,「文庫」第一本成果,很快就會面世。會上,慶豹兄希望各編委能鼎力參與校注工作,讓更多成果能早日面世。由於我近年全力進行吳耀宗的研究,並在吳耀宗長子吳宗素先生支持及協助下,正著手編輯「吳耀宗文集」,故在會上便「承包」了「文庫」的吳耀宗卷,並承諾可以馬上進行。

  回港後,在慶豹兄的催促下,決定將吳耀宗的《社會福音》(1934)、《沒有人看見過上帝》(1943、1948)及《黑暗與光明》(1949)三本代表作收入「文庫」的吳耀宗卷內,並分兩冊出版。考慮到當時自己正在整理吳氏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的思想,為遷就及配合有關工作,故先進行《黑暗與光明》的校注。

  《黑暗與光明》初版於一九四九年十二月由青年協會書局於上海出版,並於一九五○年再版。因兩個版本並無差異,故本校注及編輯工作主要依據初版進行。在校注過程中,主要關注的地方是:(一)交代文中提及的歷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二)追縱及翻查吳氏所引述的言論;(三)對各篇文章與原始刊行的版本進行比較,找出吳在將之結集成書時所增刪的重要原文。筆者期望,上述校注,不僅有助窺探本書的編篡背景,也能讓讀者掌握吳耀宗身處的時代,以及其與時代間的互動。為了幫助讀者更全面認識吳氏,並將《黑暗與光明》置於其思想演變的脈絡之中,故決定在導論部分,先介紹吳耀宗的生平與思想,然後再解讀《黑暗與光明》的背景及相關問題。豈料,光是第一部分,已撰寫了二萬多字,結果在編輯王鍾山先生建議下,將生平與導讀兩部分獨立,成為現在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模樣。

  如今,欣悉《黑暗與光明》一書付梓在即,在此必須要述說內心的感謝:首先感謝大力支持及推動「文庫」工作的周聯華牧師、曾慶豹教授及吳昶興教授。台灣橄欖華宣出版社眾同工大力配合,讓這個夢想逐步實現。筆者特別要感謝編輯王鍾山先生,他的嚴謹與細密,豐富了本書的校注。許多時候,他不厭其煩地為我查考資料,補充了我的不足。鍾山表現的專業精神及態度,令我留下深刻印象。此外,本人近年進行的吳耀宗研究計劃,為本書的校注奠下很好的基礎。在此,必須感謝現居美國的吳耀宗長子吳宗素先生的大力支持。我曾向他承諾把「吳耀宗文集」整理出來,如今《黑暗與光明》校注版的出版,希望能彌補心底對他的重大虧欠。香港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General Research Fund, Research Grants Council)(項目編號CUHK453508)撥款資助筆者進行「愛國愛教之爭:革命時代吳耀宗與王明道研究(1949-1966)」,對吳耀宗研究提供重大幫助。感謝助理陳月蓮小姐,為筆者整理有關文獻資料,特別是對比不同文本所付出的辛勞。研究過程中,筆者曾先後於上海市檔案館、美國加州柏克萊的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 圖書館搜集資料,又先後獲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Yale Divinity School)圖書館、紐約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圖書館、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基督教青年會檔案館、太平洋宗教學院(Pacific School ofReligion)檔案館及加拿大渥太華國家圖書及檔案館(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解答筆者查詢及協助複印資料,衷心感謝這些工作人員的專業協助。另外,要謝謝吳國安博士,在百忙中解答關於巴特及新正統神學的一些疑問。香港中文大學校方批准本人在二○一一至一二年間享用安息年,令我得以放下教學及行政工作,進行「休假式治療」。轉眼間,一年即將過去,本書作為安息年假「誕生」的成果之一,內心滿是欣慰。如果校注工作對吳耀宗研究能作任何貢獻,背後都有他們在不同方面的支持。當然,筆者會對其中的不足及錯誤負上全責。
  
  末了,還是要向家人表達衷心謝意。二○一一年是我與妻子葳妍結婚的二十周年紀念,感謝她多年來的默默付出與支持。轉眼間,灝志、述志分別將升讀中五及小六,他們的成長,遠超於學術研究的滿足。妻兒的同在,人生滿是恩典。是為序。

邢福增
二○一二年七月十二日




其 他 著 作
1. 安吉利科:文藝復興初期大畫家 Fra Angelico
2. 曼雷:達達超現實攝影畫家 May Ray
3. 丁托列托:威尼斯畫派最後大師 Tintoretto
4. 弗洛伊德:英國現代寫實繪畫大師 Lucian Freud
5. 野口勇:現代景觀雕塑大師 Isamu Noguchi
6. 柯比意:現代建築與純粹主義大師 Le Corbusier
7. 馬爾克:藍騎士代表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