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我的第一本孟子讀本

我的第一本孟子讀本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599194
張子維
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07日
133.00  元
HK$ 113.05  







叢書系列:中學堂系列
規格:平裝 / 508頁 / 18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中學堂系列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經典的不朽魅力+清晰鮮活的解說=吸收古聖先賢的智慧精華

  本書在編排上採取了四位元元一體的方式,即把原文、簡要的注釋、通俗的翻譯和有趣的故事融合在一起。青少年能夠結合注釋和翻譯完整地閱讀原文,還可以閱讀與之相關的故事。希望青少年在快樂閱讀的同時,能夠走近孟子,了解更多的儒家文化。

  青少年閱讀國學名著不僅可以培養自身的古典文化底蘊和優雅情懷,還可以品讀文學中蘊涵的美學、哲學意境。《孟子》作為國學經典中的經典,說理透徹,言辭典雅,富於思辯色彩,論述層層推進,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讀懂之後一定會受益終生。

  「四書」——國學經典入門書

  每一個生活在當代的人,不管願不願意承認,也不管是不是喜歡,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中,並以自己的言談舉止顯示著這個傳統的或優或劣的特色。中華民族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3000多年,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寶貴的遺產,值得學習和繼承,使之轉化為當代的資源。例如關於天人合一的觀念,關於憂國憂民的情操,關於尚善的態度和透過修身養性以達至高尚人格的追求,關於敬業樂群的意識,關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準則,以及關於整體思維的思想方法等等,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思考。此外,還有豐富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可以給我們深刻的啟示;還有眾多美不勝收的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可以陶冶我們的性情,淨化我們的心靈。
  
  對待民族的傳統文化,也許有人會問:「傳統文化究竟有什麼用?」要說沒用也真沒用,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資賺錢。但其精華部分能開啟我們的智慧,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指導我們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促使我們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術用到造福於人類的道路上,這就是傳統文化的無用之大用。
  
  試想,如果我們的心靈少了詩意、記憶缺席了歷史、思考沒有了哲理,生活還有什麼意義?我們若能將古人的智慧、古人的知識、古人應對各式各樣問題的辦法延續下來,就一定會在現實生活環境中走得更順暢,更容易實現人生的理想。

  從文明傳承的角度上講,弘揚和發展傳統文化,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特別是青少年的歷史責任和義務。那麼,青少年該如何做才能使傳統文化薪火相傳呢?我們都知道,書籍是文化傳承的載體,青少年要想涉獵傳統文化,就要從學習國學經典開始。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總是讓青少年學生圍著考試和教材轉,卻很少接觸國學原著。殊不知,優秀的教材固然有重要參考價值,不可不讀,但要提高人文精神的素養,必須直接閱讀國學原著。
  
  我們所推出的《我的第一本論語讀本》、《我的第一本孟子讀本》、《我的第一本大學、中庸讀本》系列叢書,閱讀對象就是以青少年為主,引導他們國學入門。為了青少年更好的認知,本書在編排上,採取了將原文、注釋、翻譯和有趣的故事融合在一起的方式。青少年不僅可以結合注釋和翻譯完整地閱讀原文,還可以閱讀與之相關的故事。用這種輕鬆愉悅的方式來瞭解儒家經典,並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穫,這也正是編者的目的。
  
  孔子說過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進而道出了學習的三個層次:「知之者」,是獲得知識的層次;「好之者」,是從學習中引發了興趣,激發出研究的動力:「樂之者」則更進一步從學習和探討中實現思想的昇華,產生高度愉悅的心情,或對研究「欲罷不能」的迷戀狀態。希望讀者在閱讀本系列叢書時,可以達到「樂之者」這一境界。

  青少年不能不讀《孟子》

  《孟子》是中國儒家的經典著作,記錄了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治國思想和政治策略。是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
  
  這部書剛開始問世時,《漢書.文藝志》僅把它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之書了。
  
  做為青少年,閱讀國學名著不僅可以培養自身的古典文化底蘊和優雅情懷,還可以品讀文學中蘊涵的美學、哲學意境。《孟子》做為國學經典中的經典,說理透徹,言辭典雅,富於思辯色彩,論述層層推進,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讀懂之後一定會受益終生。
  
  如果把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看做是一個敦厚睿智的長者,那麼做為學說繼承人的孟子則是一個積極進取的青年。
  
  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面對諸侯的暴政和百姓的哀號,激起了強烈的憂患意識。他將個人與社會緊密聯繫在一起,以解民倒懸為己任,抱著一種「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入世精神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孟子》一書中,展現了孟子治國安邦的策略和人格修養的原則。首先,在政治思想上,孟子在「仁」的基礎上將其形象化為「不忍之心」,並建立「性善論」來對其進行論述,進而提出「仁政」的理念。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指出,孟子的「性善論」包含兩層意義:一是啟迪人們向上的自信;二是鞭促人們向上的努力。
  
  此外,孟子還具有較強的民本主義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當然,這並不是說百姓的地位比國君高,而是說國君在治國時,如果不照顧到老百姓的利益,就很難維持自己的統治。這在客觀上緩和了階級矛盾,維護了底層民眾的利益。更難能可貴的是,孟子具有很強的戰鬥性。他認為如果君王違背人民意願,危害人民利益,不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就要革他的命。雖然誅殺「獨夫」多了點殺伐之氣,卻表現出其朗朗正氣。
  
  孟子的戰鬥性來源於浩然正氣。他認為:「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意思是說,這種氣,最偉大、最剛強,需要用正直的品格來培養它,這樣才能充盈天地之間。這種氣,要跟義與道相配合。如果不是這樣,就會缺乏力量。
  
  看來,孟子養的氣,就是正氣。有了正氣,還需要在逆境中奮鬥,以此激發出強烈的進取精神——「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如果僅從人格的塑造上來看,孟子的影響要遠遠超過了孔子,他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被無數文人墨客奉為經典,同時也滋養和潤育了一批又一批中華民族的精英。
  
  孟子有很高的辯才。他的思維縝密,邏輯嚴謹,語言充滿著生機與活力。他的辯論很有文采,審事精微,闡發透徹,洞見深邃,並善用比喻,令對手不得不服。這些特點貫穿於《孟子》全書的始終,對我們的寫作有很好的借鑑作用。
  
  我斗膽說一句話,就有利於青少年的成長而言,可以不讀《論語》,卻不能不讀《孟子》。書中所蘊含的「仁義禮智信」是我們民族文化中不可放棄的精髓,讀之可以使我們在接受優秀傳統文化薰陶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走近《孟子》,了解更多儒家文化

  凡是一種文化,必然會有一種思想做為它的核心。其核心思想,又必然會有一到兩個人物做為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繼承並且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從這個角度上,也能夠很好地理解,儒家思想為什麼又被稱為「孔孟之道」了。
  
  孟子(西元前三七二年~西元前二八九年),名軻,字子輿,戰國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孟子生活的年代比孔子晚一百多年,他所處的戰國時代中期比孔子的時代更為混亂險惡,但是他熱愛儒家文化,了解孔子的思想,進而深刻的闡述,並且廣為傳揚,最終使儒家學說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系統。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是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它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比如仁政、民本、民貴君輕等)和政治行動,屬於儒家的經典著作。孟子的學說出發點是性善論,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共有七篇十四卷傳世,它們分別是:《梁惠王》上、下;《公孫醜》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南宋的朱熹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它們為「四書」。《孟子》有三萬五千多字,是「四書」中篇幅最大、部頭最重的一本。朱熹死後,朝廷便將他所編定注釋的《四書》審定為官書,從此《四書》盛行起來。元、明、清幾個朝代,「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雖然孟子生活的年代距離現在已有兩千多年,但是閱讀《孟子》可以了解孟子在人性論、修養論、教育觀、人生境界說等方面的觀點、思想。這些思想組合為一個結晶體,每一個側面都映現出核心理念的精彩。《孟子》能夠讓我們明白人類之所以偉大、人性之所以可貴,從而使我們加倍珍惜時光,堅持進行成就自我的修練。
  
  本書在編排上採取了四位元一體的方式,即把原文、簡要的注釋、通俗的翻譯和有趣的故事融合在一起。青少年能夠結合注釋和翻譯完整地閱讀原文,還可以閱讀與之相關的故事。希望青少年在快樂閱讀的同時,能夠走近孟子,了解更多的儒家文化。

作者簡介

張子維

  中國語文學系畢業,從事文字工作。

  鑽研中國古典文學十餘年,學養俱豐,曾協同中小學國文教科書的編撰工作。

  認為古典文學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思想寶藏,我們有義務傳給後世子孫,工作之餘致力古典文學與哲學思想的注釋。

  著有《我的第一本論語讀本》、《莊子─這個智慧我們用了2300年》、《讀懂道德經的第一本書》等。


一、梁惠王(上)——有仁者之風
二、梁惠王(下)——善為別人想
三、公孫醜(上)——養浩然之氣
四、公孫醜(下)——道義的力量無窮大
五、騰文公(上)——心中要有善念
六、騰文公(下)——為人有大丈夫風範
七、離婁(上)——有規矩成方圓
八、離婁(下)——有所為有所不為
九、萬章(上)——處事要尊禮儀
十、萬章(下)——交友看重德行
十一、告子(上)——明義與利之辨
十二、告子(下)——逆境催人奮進
十三、盡心(上)——窮達不改心境
十四、盡心(下)——養心需要靜心



編者序

  能夠參與「漢語基督教經典文庫集成」的出版,筆者感到莫大榮幸。這是項極具意義的工作,一方面是對中國基督教先賢的思想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理,另方面也藉此分析及評檢其思想與時代的關係。通過「文庫」,讓「此時此地」的我們,能夠進入過去的思想遺產之中,與他們相遇及對話。仍記得在一九八三年唸本科一年級時,因主修歷史關係,第一本接觸的書,就是E. H. Carr 的What is History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64)。他在書中這樣說:「歷史是史學家與史實間的持續互動,也是現在與過去間無間斷的對話」(“it [history]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istorian & his facts, an unending dialogue between the present & the past, 30)。在注本書的過程中,我的腦海時刻泛起的,就是這句話。
  
  記得最初收到橄欖華宣出版社傳來電郵,邀約參加「文庫」的編委會時,心裡確有一絲疑問:如此規模宏大的工程,真的可以實現嗎?當時為了支持此項劃時代的事工,乃答允有關邀請。不過,由於繁重的教研工作及行政雜務,事實上除了在電郵中提供一些書目外,也沒有作過實質的貢獻,內心實在歉咎。
  
  二○一一年九月,筆者開始為期一年的安息年,得以參加9 月在台北舉行的第三次編委會議。會上有機會跟諸位同工一起商討細節,各人認真而嚴謹的態度,大大釋除心中的疑團。當時更得悉,「文庫」第一本成果,很快就會面世。會上,慶豹兄希望各編委能鼎力參與校注工作,讓更多成果能早日面世。由於我近年全力進行吳耀宗的研究,並在吳耀宗長子吳宗素先生支持及協助下,正著手編輯「吳耀宗文集」,故在會上便「承包」了「文庫」的吳耀宗卷,並承諾可以馬上進行。

  回港後,在慶豹兄的催促下,決定將吳耀宗的《社會福音》(1934)、《沒有人看見過上帝》(1943、1948)及《黑暗與光明》(1949)三本代表作收入「文庫」的吳耀宗卷內,並分兩冊出版。考慮到當時自己正在整理吳氏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的思想,為遷就及配合有關工作,故先進行《黑暗與光明》的校注。

  《黑暗與光明》初版於一九四九年十二月由青年協會書局於上海出版,並於一九五○年再版。因兩個版本並無差異,故本校注及編輯工作主要依據初版進行。在校注過程中,主要關注的地方是:(一)交代文中提及的歷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二)追縱及翻查吳氏所引述的言論;(三)對各篇文章與原始刊行的版本進行比較,找出吳在將之結集成書時所增刪的重要原文。筆者期望,上述校注,不僅有助窺探本書的編篡背景,也能讓讀者掌握吳耀宗身處的時代,以及其與時代間的互動。為了幫助讀者更全面認識吳氏,並將《黑暗與光明》置於其思想演變的脈絡之中,故決定在導論部分,先介紹吳耀宗的生平與思想,然後再解讀《黑暗與光明》的背景及相關問題。豈料,光是第一部分,已撰寫了二萬多字,結果在編輯王鍾山先生建議下,將生平與導讀兩部分獨立,成為現在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模樣。

  如今,欣悉《黑暗與光明》一書付梓在即,在此必須要述說內心的感謝:首先感謝大力支持及推動「文庫」工作的周聯華牧師、曾慶豹教授及吳昶興教授。台灣橄欖華宣出版社眾同工大力配合,讓這個夢想逐步實現。筆者特別要感謝編輯王鍾山先生,他的嚴謹與細密,豐富了本書的校注。許多時候,他不厭其煩地為我查考資料,補充了我的不足。鍾山表現的專業精神及態度,令我留下深刻印象。此外,本人近年進行的吳耀宗研究計劃,為本書的校注奠下很好的基礎。在此,必須感謝現居美國的吳耀宗長子吳宗素先生的大力支持。我曾向他承諾把「吳耀宗文集」整理出來,如今《黑暗與光明》校注版的出版,希望能彌補心底對他的重大虧欠。香港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General Research Fund, Research Grants Council)(項目編號CUHK453508)撥款資助筆者進行「愛國愛教之爭:革命時代吳耀宗與王明道研究(1949-1966)」,對吳耀宗研究提供重大幫助。感謝助理陳月蓮小姐,為筆者整理有關文獻資料,特別是對比不同文本所付出的辛勞。研究過程中,筆者曾先後於上海市檔案館、美國加州柏克萊的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 圖書館搜集資料,又先後獲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Yale Divinity School)圖書館、紐約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圖書館、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基督教青年會檔案館、太平洋宗教學院(Pacific School ofReligion)檔案館及加拿大渥太華國家圖書及檔案館(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解答筆者查詢及協助複印資料,衷心感謝這些工作人員的專業協助。另外,要謝謝吳國安博士,在百忙中解答關於巴特及新正統神學的一些疑問。香港中文大學校方批准本人在二○一一至一二年間享用安息年,令我得以放下教學及行政工作,進行「休假式治療」。轉眼間,一年即將過去,本書作為安息年假「誕生」的成果之一,內心滿是欣慰。如果校注工作對吳耀宗研究能作任何貢獻,背後都有他們在不同方面的支持。當然,筆者會對其中的不足及錯誤負上全責。
  
  末了,還是要向家人表達衷心謝意。二○一一年是我與妻子葳妍結婚的二十周年紀念,感謝她多年來的默默付出與支持。轉眼間,灝志、述志分別將升讀中五及小六,他們的成長,遠超於學術研究的滿足。妻兒的同在,人生滿是恩典。是為序。

邢福增
二○一二年七月十二日




其 他 著 作
1. 四書
2. 《大學、中庸》應該這樣讀
3. 《孟子》應該這樣讀
4. 論語應該這樣讀
5. 我的第一本大學、中庸讀本
6. 我的第一本論語讀本
7. 讀懂孟子,真的很容易
8. 讀懂莊子,真的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