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高普考、地方特考、各類特考:行政學(含概要) 獨家高分秘方版(23版)

高普考、地方特考、各類特考:行政學(含概要)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151715
林志忠
千華
2012年9月10日
167.00  元
HK$ 133.6  







叢書系列:高普考 地方特考 各類特考
規格:平裝 / 520頁 / 18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23版1刷
出版地:台灣


高普考 地方特考 各類特考


[ 尚未分類 ]









◎行政學,共十三章,開創你第二事業的巔峰。
◎超獨家,隨書光碟,培養你第二專長的能力。
◎秘方版,線上試題,顯現你第二把手的卓越。

本書特色

  「行政是第二古老事業」,那麼,只要備妥《行政學(含概要)--獨家高分秘方版》這本書,就能開創你的第二事業了。「行政學」這幾年已成為國考行政類科的顯學,舉凡初等、高普考、特考、升等考試行政類科,甚至是勞保局、水利會、農會、交通人員升等考試,均是主考科目。因此,如何選取一本有利的工具書,將是決定能否錄取的關鍵因素,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將利其器」。

  要在短時間內針對考試突破行政學一科,本書是最佳選擇──除了由名師林志忠先生累積十餘年教學經驗,融合各書之長,去蕪存菁,使行政學易讀易懂外,更具以下特色:

  1、採編序教學法,循序漸近,必考重點完全蒐羅,直接明瞭。
  2、每章編集「歷年試題總覽」,前後對照,一目了然。
  3、獨家精選歷年考題,對考試實力的增強必有裨益。
  4、輔以針對內容設計的名師強迫上榜導讀光碟,並附線上測驗,快速抓住提要。

  擁有此書,等於擁有上榜鎖鑰,掌握考情脈動,使考生突破學習盲點,更是考前複習、快速搶分的最佳幫手,輕鬆突破行政學門徑!

作者簡介

林志忠

  千華行政類科頂級名師

  專長:憲法、行政學、行政法、人事行政、考銓制度
  著作:《中華民國憲法(概要)》,千華數位文化
  《法學知識:中華民國憲法》,千華數位文化
  《行政學(含概要):獨家高分秘方版》,千華數位文化
  《行政法(含概要):獨家高分秘方版》,千華數位文化
  《行政法輕鬆上手》,千華數位文化
  《現行考銓制度(含人事行政學)》,千華數位文化
  《公務員法(含任用、服務、考績、懲戒、行政中立、利益衝突迴避)》,千華數位文化
  《行政學(含概要)測驗式考古題》,千華數位文化
  《行政法(含概要)測驗式考古題》,千華數位文化
  《行政學大意─看這本就夠了》,千華數位文化
  《決戰黃金72小時:行政學大意》,千華數位文化
  《行政學大意全真題本(含歷年試題)》,千華數位文化
  《行政法大意-看這本就夠了》,千華數位文化
  《人事行政大意:看這本就夠了》,千華數位文化
  《決戰黃金72小時:人事行政大意》,千華數位文化
  《人事行政大意全真題本(含歷年試題)》,千華數位文化



第一章 行政學的基本概念
一、行政的意義
二、公共行政的界說分析
三、行政學的意義與特性
四、行政學的範圍
五、行政學的研究取向
六、行政學的發展
七、行政學的典範變遷
八、行政學的目的
九、行政功能的特質
十、行政管理與企業管理的比較
十一、公共行政的性質
本章歷年試題總覽

第二章 傳統理論時期的行政學
一、科學管理的意義
二、管理技術學派
三、行政管理學派
四、動態管理學派
五、官僚型模學派
六、傳統理論的檢討
本章歷年試題總覽

第三章 修正理論時期的行政學
一、行為科學的意義
二、霍桑實驗學派
三、動態平衡理論
四、理性決策理論
五、需要層次理論
六、人性本善理論
七、激勵保健理論(二元因素原理)
八、修正理論的檢討
本章歷年試題總覽

第四章 整合理論時期的行政學
一、系統理論的意義
二、一般系統理論
三、環境系統理論
四、社會系統理論
五、生態理論
六、權變理論
七、系統理論與權變理論的評價
本章歷年試題總覽

第五章 組織概論
一、組織的意義與要素
二、組織的分類
三、組織理論
四、組織目標
五、組織結構
六、組織結構的垂直分化(層級化)
七、組織結構的平行分化(分部化)
八、組織類型
九、我國行政組織體系
本章歷年試題總覽

第六章 組織動態
一、組織的衝突行為
二、組織氣候
三、組織文化
四、非營利組織
五、非正式組織
六、組織發展
七、組織學習
八、組織的病象與診治
本章歷年試題總覽

第七章 行政運作
一、行政領導
二、行政監督
三、行政激勵
四、行政授權
五、行政溝通與協調
六、行政決定
七、行政計畫
八、府際關係
九、公眾關係
十、危機管理
十一、全面品質管理
十二、新政府運動與企業型政府
十三、組織再造
十四、民眾需求與支持
本章歷年試題總覽

第八章 公共政策
一、公共政策的意義
二、研究公共政策的理由
三、公共政策的類型
四、公共政策的研究架構
五、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
六、政策問題形成
七、政策規劃
八、政策合法化
九、政策執行
十、政策評估
本章歷年試題總覽

第九章 比較行政
一、比較行政的意義與背景
二、比較行政的研究方法
三、比較行政制度
四、開發中國家的行政
五、已開發國家的行政
本章歷年試題總覽

第十章 公務管理
一、環境管理
二、文書管理
三、事務管理
四、資訊管理
本章歷年試題總覽

第十一章 財務行政
一、財務行政的意義
二、財務行政的特性
三、財務行政的目的
四、財務行政的發展趨勢
五、預算制度
六、會計制度
七、決算制度
八、審計制度
九、公共財務管理的其他面向
本章歷年試題總覽

第十二章 人事行政
一、人事行政的意義
二、美國人事制度的歷史發展
三、公共人事制度的核心價值
四、人事行政的政治途徑
五、集體協商的營造
六、人事行政的發展趨勢
七、人事行政的範圍
八、人事機構
九、我國中央人事行政機關
十、我國各級人事機構
十一、人事制度
十二、公務員的範圍
十三、政務官與事務官
十四、公務人員的考選
十五、公務人員的任用
十六、公務人員的俸給
十七、公務人員的考績
十八、公務人員的訓練
十九、公務員的勞動關係
二十、公務員的權利、義務、責任
二十一、公教人員的保險
二十二、公務人員的退撫制度
本章歷年試題總覽

第十三章 行政學的回顧與展望
一、行政績效
二、集權與分權
三、行政專業化與行政通才
四、行政權力的擴張與控制
五、行政國
六、行政倫理
七、行政中立
八、行政革新
九、行政責任
十、公共利益與公共行政
十一、官僚組織與民主行政
十二、新公共行政與黑堡宣言
十三、公共管理與新公共管理
十四、行政學的本土化
十五、行政學術的未來展望
本章歷年試題總覽

第十四章 近年試題及解答
100年高考三級
100年普考
100年地方特考三等
100年地方特考四等
101年高考三級
101年普考



作者序

  我國法令修正頻繁,常令研習法學緒論之同學有茫然而不知所宗之嘆;但其實學習法律實無其他竅門,亦即勤學;而勤學之步驟,則首須建立法律整體之概念,然後加以理解;之後一定要多做題目、多與老師或他人討論,另外要多思考、多注重新修正之法令(尤其重要);在考試之準備方式上,切記勿鑽牛角尖、勿沉淪於學說與實務之論爭中(除非要考研究所或博士班)。

  近年之考題,已漸轉向於偏重各論而為命題,尤其各種新興法令(如家暴法、勞動法令等)、釋字之加入,也常令同學不斷的必須吸收新知。因此研習法緒,綜合而言,需重於法律之理解與吸收新知,而非以往單純之背誦或「背答案」。

  本書是專為各類國家考試而編寫,故較為深入之理論或特殊之名詞,筆者均已略去;並試圖採用全新之觀點,於相關處置入較為重要之新法令,另外也在文中之相關處,加入圖表,以求一目了然。

  筆者匯集歷年教學之心得及思維所及,編輯而成本書;又因篇幅所限,已極度精簡;至於本書之成,首要感謝名師賴農惟教授所提供之重要資料及出版社之不棄邀稿,以及各方朋友、老師之鼓勵,一切均惠我深遠,在此表達筆者感謝之意;另外也感動於這一路上助我的家人、朋友與同學,深深的感謝您。

  筆者學植未深,於拜讀國內各法學教授、權威之大著後,始有本書之成;又因倉促間付印,疏漏難免,萬望各界不吝賜教、指正。

  敬祝
  金榜題名!

陳盛 謹誌於2012.9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