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簡單讀懂麥可.波特:活用競爭策略必讀經典 Understanding Michael Porter:The Essential Guide to Competition and Strategy

簡單讀懂麥可.波特:活用競爭策略必讀經典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2416037
瓊.瑪格瑞塔
顧淑馨編者:Joan Magretta
天下雜誌
2012年10月03日
107.00  元
HK$ 85.6  







叢書系列:天下財經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天下財經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經營策略















競爭加劇,變化莫測,更需要看懂、活用波特的策略觀點!

  濃縮:統整波特30年不同時期的重要論述,200多頁濃縮2000頁的大師經典!
  易懂:10個波特理論精要,結合最新哈佛競爭暨策略研究所個案分析。
  除錯:競爭不是搶第一,策略不是用來擊退競爭者!導正常犯的錯誤策略概念。
  了解與活用競爭策略理論!這本就夠!

  競爭就是打敗對手、搶佔第一?錯!
  競爭真正的目的,是賺到利潤!
  做到最優,就能成功?錯!
  有能力創造獨特價值、讓產業向上發展,才能成功!
  雖然許多經理人對競爭、策略早已耳熟能詳,但是許多觀念是錯誤的,非常危險!
  沒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需要重讀策略大師波特的理論了!

  在「管理大師」和「經典理論」來來去去的世界裡,波特是少數為經濟理論與商業實務建立起橋梁的知識分子,這使他的主張經得起考驗、不受時空限制。

  麥可.波特橫跨經濟學與管理學兩大領域,在二十六歲就成為哈佛商學院教授,是哈佛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

  波特在八○年代提出競爭優勢的概念與競爭策略的五力分析,成為企業、產業、甚至國家分析、評量競爭力的典範架構,是全球公認的競爭策略之父,波特也因此受邀成為新加坡等國家的顧問。

  在波特的世界裡,沒有藍色海洋、沒有舞動的大象、沒有會動的乳酪,只有一幅清晰的策略與組織財務績效關係圖。然而,該如何在幾千頁的文字裡尋找珠璣?本書幫你輕鬆掌握波特精髓!全書分為兩部分,先討論競爭,再討論策略。為你解答有關如何在混亂時局中------

  .兼顧獲利與成長
  .應對市場大動盪
  .創建新商業模式
  .從事全球性競爭

  波特的理論雖然風靡全球,但是著作非常沉重,絕對不能邊喝咖啡邊閱讀。

  還好有瑪格瑞塔將波特的理論濃縮,提出精髓要義。

  作者瑪格瑞塔現任哈佛商學院資深研究員,與波特合作20年。本書在波特全力協助下完成,將其歷來的思想精要合縱連橫,呈現全貌,同時釐清許多似是而非的錯誤論調。如果你從未看過波特的著作,本書是簡易而實在的入門讀本。

本書特色

  ★特別收錄麥可.波特親自解答經理人常問的15個問題
  ★完整呈現競爭優勢大師麥可.波特30年思想精髓
  ★迅速釐清最常見錯誤的策略觀念,掌握由競爭走向繁榮成長的關鍵!
  ★最新哈佛商學院競爭競爭暨策略研究所個案分析

作者簡介

瓊.瑪格瑞塔Joan Magretta

  現任哈佛商學院策略與競爭力研究所(Institute for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ness)資深研究員,以撰寫關於策略及一般管理著稱。與麥可.波特的合作始於近二十年前,當時她擔任《哈佛商業評論》策略主編。瑪格瑞塔與波特在多篇文章的刊行上密切合作,包括他最具影響力的〈何謂競爭?〉及〈形塑策略的競爭五力〉。

  1998年,瑪格瑞塔獲頒「麥肯錫獎」(McKinsey Award),以表揚刊登在《哈佛商業評論》內的最佳文章。2002年出版的《管理是什麼?》(What Management Is: How It Works and Why It’s Everyone’s Business),共發行十五種語言。此書獲《金融時報》譽為「說理清晰,令人耳目一新」,也入選《經濟學人》年度最佳經濟及商業書籍。《經濟學人》形容此書為「少見的佳作:一本清楚、有趣、誠實的管理專書」。美國《BusinessWeek》也曾選它為十大好書,並評為「回歸經營管理基本面的路線圖」。

  瑪格瑞塔曾是貝恩策略顧問公司(Bain & Co.)的合夥人,為多種產業的高階主管提供顧問服務,範圍涵蓋醫療業、時尚業、重工業,乃至於高等教育。

譯者簡介

顧淑馨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曾任職中國廣播公司、聯合報系及美國在台協會,並曾兼任淡江大學、政治大學及東吳大學講師。目前專事翻譯,譯作包括《逆齡社會》、《更快更好更有價值》、《傾聽沈默的聲音》、《幸福的九個房間》、《通往夢想的10個黃金法則》、《杜拉克跨世講堂》、《新世代科技冒險家》、《全心待客》、《勇敢抉擇》、《雄霸亞洲》等書。



推薦序
司徒達賢
湯明哲
高承恕
杜書伍

前 言 策略不是速食
波特關鍵概念

Part One 何謂競爭?

面對競爭的正確心態

「做到最好才算成功」的心態將導致向下沈淪的零和競賽。唯有靠獨特性競爭,才能使組織長久維持超水準的表現。

競爭五力如何為企業追求利潤

競爭的含義遠遠超過同業之間短兵相接,而是更廣的利益之爭,看誰能搶得產業創造的價值。

競爭優勢、價值鏈與經營績效

競爭優勢基本上在於創造價值,也就是如何追求與同業不同的價值鏈,以及優於產業平均值的獲利。

Part Two何謂策略?

第一章 創造價值才是策略核心
唯有實現價值主張的最佳活動配置有別於對手,獨特的價值主張才可轉化為有意義的策略。

第二章 權衡取捨左右策略成敗
取捨,是同業間區隔價格和成本的重要來源;此外,它使對手不輕易放棄本身的一些策略,而難以模仿你。

第三章 配適性有助增益策略
配適性不止有齊一的作用,更可擴大競爭優勢,使優勢可長可久。

第四章 持續性才能造就策略
有時,改變可能變得太多,而且方法錯誤。策略的持續性反而有益於組織的適應力和創新力。

結 語 精要中的精要
附 錄 專訪波特



推薦序

波特策略思想的精華

  第一次接觸策略管理是在1972年,當時美國MBA Programs通稱此一必修課為「Business Policy」,上課時全都在討論個案。我們每週上課兩次,每次討論一個長達20頁以上的個案,個案中所介紹的產業背景資料十分複雜,高階領導人所要面對的決策不僅需要全面觀照,而且各項決策之間還必須互相搭配呼應。在分析與決策過程中,既要考慮未來的競爭情勢與環境變化,也不能忽視在落實策略構想時的執行重點。然而當時課本或文章所提供的思想工具卻相對簡單或片斷,對處理如此具有挑戰性的決策情境,幫助十分有限。此一情況一直到我讀完企業政策博士後,還是感覺此一領域中的理論與觀念架構,固然可以強化個別議題的思考深度,但大家一直期待能有一些更全面、更深入的策略分析與思考方法,來協助處理個案或實務中複雜的策略議題。

  當時我們對這種策略思考架構的期望,隱約中似乎應合於幾項標準:

  第一,分析的層面要夠廣,能夠涵蓋企業生存發展以及與競爭定位相關的各個層面,過去僅從「新舊產品與市場選擇」、「經驗曲線」,甚至「交易成本高低決定垂直整合程度」之類的分析角度,已不能滿足真實世界中極其複雜的策略決策需要。

  其次,它應該是一個較為完整的思想體系,易言之,每項分析角度或論述,彼此之間應有其共同的邏輯與思想基礎,而不只是從片斷的實務觀察中拼湊出來的經驗談。事實上許多與策略有關的暢銷書只是在描述一些成功企業的經驗,然後歸納出若干簡單的道理,雖然頗有說服力,但其結論與建議卻不容易移植到其他企業。

  第三,理想中的分析架構,應有一些學理為基礎,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分析的深度與力道,而且因此可以在此一架構上再加入更多的觀念與分析工具。

  1980年代,麥可.波特以產業經濟學的學理與實證研究成果為基礎,發展出一些極為突破性的架構以及策略分析思維,不僅合乎以上這些期望的標準,而且使策略管理領域從此進入一個新的境界。而他所提出的「五力分析」、「全面成本領導」、「差異化」、「價值鏈」、「價值系統」等名詞與觀念,也早已成為全球企業家及MBA學生日常口語的一部分。

  十幾年前,我曾為波特名著「競爭策略」中文版寫序,其中指出「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並不必因為他提出了顛撲不破的真理,而是他曾經見人之所未見,以他的智慧做為渠道,從遠處引來亟需的養分,灌溉了一整個領域,甚至將策略思考方法帶到一個新的地平線,讓後來的學者馳騁其上。」如今回顧,感覺更為深刻,而波特在策略管理領域中的學術地位,始終屹立不搖,深受各界重視與尊敬。

  這本《簡單看懂麥可•波特》是波特多年的同仁Joan Magretta依據這些原創性的名著,加上波特本人對其理論的陸續修正,所摘要出來的波特思想重點。不僅比原典更系統化、更精簡,而且也以更近代的企業實例來舉例說明其策略理論的價值與可行性。關心策略的企業家以及學習企管的年輕人,可以經由此書對波特的策略理論精華產生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不僅極富參考價值,甚至有深入精讀的必要。

司徒達賢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