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軌 有詭:看穿伴侶的出軌詭計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868847637 | |
|
|
|
羅珍妮 | |
|
|
|
風向球 | |
|
|
|
2012年9月19日
| |
|
|
|
67.00 元
| |
|
|
|
HK$ 56.9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開朗生活系列
規格:平裝 / 20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開朗生活系列
|
|
分 類
|
心理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兩性關係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親密不等於零距離!
當伴侶出軌時,他總會使盡詭計隱瞞、編造無數的藉口!
懷疑他的行為詭異,卻又不敢確定時;發現他在詭辯,卻又不敢揭穿時;
知道他劈腿、背叛,卻又想要挽救這段關係,你該怎麼做才能圓滿?
從哪些訊號、線索、特殊狀況,你可以看穿他正在出軌或可能出軌?
13個訊號、24個線索、7種狀況,幫助你看懂伴侶蠢動的心思,更拉近親密距離。
當發現伴侶出現這些訊號時,你要留心,這表示他可能正在偷吃或者偷吃後正在擦嘴:
.他變得行為怪異
.他的生活習慣改變
.你們的性生活習慣改變
.他突然無故獻慇勤
.他變得愛上健身房、愛照鏡子
.明明躺在床上要睡覺了,他卻還一直握著手機
如果你是熱戀中的單身女子,當發現伴侶有這些改變時,他可能正在大玩劈腿遊戲:
.他不再每天打電話給你,或者打電話給你的時間從晚上變成白天;
.當你到他家過夜時,發現他偷偷摸摸的講電話;
.他興高采烈的談到和你去看過的某場電影,但你很確定你們沒有一起看過;
.他說他想要自己一個人去度假,因為他需要個人的空間;
.他說他的工作實在太忙了,無法再像以前那樣常常和你見面;
.他和你約會的次數不再像以往那般頻繁,再不然就是見了面後,便匆匆忙忙的想要離開,不再像以前那樣在你身邊流連不去。
作者簡介
羅珍妮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學輔導學系畢業
偶爾在平面或電子媒體發表兩性文章,精闢剖析發生在她生活週遭許多女性的感情或婚姻問題,並提出女人如何在感情中自我成長的建議。
作者目前與丈夫定居歐洲義大利.育有二子。
|
|
目 錄
|
前言 親密不等於零距離
Chapter 1出軌已成為流行嗎?
什麼樣的人會出軌?
Chapter 2男人與女人就是不同
男人天生愛享齊人之福
對親密關係反應大不同
對性慾的反應大不同
男人夢想的天堂:與不同女人纏綿
男人天生就害怕忠誠
Chapter 3看穿伴侶出軌的13個訊號
訊號1 他最近的行為變得很怪異
訊號2 他最近的生活習慣突然改變
訊號3 他看起來和平時不一樣
訊號4 他的性生活習慣改變了
訊號5 他講電話時,態度變得很奇怪
訊號6 他突然鼓勵你一個人去度假或旅行
訊號7 他特別喜歡邀請某個女人到家中來作客
訊號8 你感得你不在期間,家裡有被外人侵入的跡象
訊號9 你的親友也對他起疑
訊號10 他不小心說漏了嘴或事跡敗露
訊號11 你會莫名的感到焦慮不安
訊號12 你的直覺告訴你事情不對勁
訊號13 你發現了具體的線索
誠實面對這些訊號
Chapter 4伴侶可能會出軌的24個線索
線索1 他以前的出軌歷史
線索2 他受到花心父親的影響
線索3 他的工作性質讓他有機會
線索4 他的環境讓他有機會出軌
線索5 他的知心好友全是女性
線索6 他覺得自己被疏離、被孤立
線索7 他認為一夫一妻是不合邏輯的制度
線索8 妻子或女友正在懷孕期間
線索9 家中有嬰幼兒
線索10 他熱愛感情刺激又愛吃醋
線索11 邁入整十的年紀
線索12 他的至親剛剛過世
線索13 他正處於人生低潮期
線索14 用性愛解決內心的焦慮
線索15 他功成名就時
線索16 他融入企業潛規則
線索17 他是個視感情為麻煩的工作狂
線索18 他有許多「風流幫」朋友
線索19 你以前是辣妹,現在變恐龍
線索20 你們早就忘記浪漫滋味了
線索21 你們的婚姻早已走味了
線索22 伴侶一方威脅要離開
線索23 你們的婚姻幸福美滿
線索24 你步上了母親的後塵
Chapter 5導致伴侶出軌的7種特殊狀況
狀況1 努力解決性問題
狀況2 進行感情報復
狀況3 覺得感情被忽略
狀況4 想要奪回失去的權力
狀況5 想要體驗單飛的人生
狀況6 面臨中年危機
狀況7 他的出軌對象不是女人
Chapter 6女人,是男人出軌的共犯
共犯類型1 親密關係的枷鎖
共犯類型2 男孩與媽媽的角色
共犯類型3 對男人依賴成性
共犯類型4 害怕重回單身生活
共犯類型5 逃避性愛
共犯類型6 扮演聖潔的受害者
Chapter 7認識出軌小測試
|
|
序
|
作者簡介
釋心道
1948年生於緬甸臘戌省賴島山區的賴坎村,祖籍雲南。生長在戰亂的滇緬邊境,4歲父親離奇遇害,母親攜妹離散不知去向,之後隨姨丈開始長年流浪。
9歲為減輕家計而加入游擊隊,隨軍出入烽火,目睹人世的流離動盪,體認生死無常。期間親眼目睹阿羅漢飛越潭面的聖跡,在心中烙下了難以抹滅的記憶。
15歲接觸一貫道等信仰。初聞觀音菩薩聖號,感動不已,於軍中開始茹素,堅持己見從不間斷。
16歲自己在手臂上刺下「悟性報觀音、吾不成佛誓不休」「真如度眾生」等字,表達苦心修道的志向。
25歲於佛光山從星雲法師剃度出家,入叢林大學就讀,因傾心祖德苦行操履,遂離開佛光山僧團,獨自專志禪修。
36歲創立靈鷲山無生道場。以禪門心法為體,秉持「工作即是修行,生活即是福田」的現代生活禪理念,教育日漸增多的僧俗弟子。
1989年,41歲,籌建「世界宗教博物館」,以華嚴法界為志,推展世界和平理念。同年6月,創設「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推廣社會文教工作;11月,正式成立「靈鷲山護法會」,展開全省弘化教育活動;為奠定宗教文化研究的深化基礎,創設「國際佛學研究中心」。
相關著作
《聞盡》
詳細資料
叢書系列:眾生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21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序
【採訪整理序】
你要停那顆心?
已不記得是那日,也不記得第一次帶兒子上靈鷲山訪問心道法師的情景。
只記得我心中著實忐忑,訪問一位大師是何其殊勝莊嚴的場景,脅侍法師環繞,信徒絡繹請益,梵唱伴隨暮鼓,從大佛殿傳來陣陣叩人心扉。道場寧靜攝心,怎容得我和兒子來此撒野?
果然,當我這自閉症的寶貝兒子來到靈鷲山上的律心堂,莊嚴的廳堂立刻變成遊樂場,他對每尊佛像都好奇,都要摸摸看。當訪問開始,心道法師侃侃而談,我仍得分神注意兒子的舉動,坐不多久就開始躁動不安。心道法師趕緊要侍從弟子拿糖果餅乾安撫兒子,我趕緊打圓場:「報告師父,我兒子這樣算是坐很久,很給我面子了。」這樣說,不知道是不是讓師父釋懷一些?
我不知道其他佛教大師們接受訪問時,是不是容得下旁邊有這樣的喧鬧和躁動?而在那情境中,當我們開始談起書的主題「停心」時,其實更具有了實踐的意義。難道不是嗎?不能善自攝心停心,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變成生命的必然,不隨外境而動念,我們的訪問又該如何進行下去?
你可以開始想像這樣的畫面,訪談、採寫這本《停心》的當下時刻,旁邊有一個孩子的躁動、出聲,時時的擾亂和打斷。兒子的症狀之一就是會強迫地把東西收好,把椅子擺整齊,卻每每弄巧成拙,發出惱人聲響。他還會猛吃餅乾糖果,把紙屑丟在四周,這時,師父可能正好講到「寂靜修」或「六妙門」,望了兒子一眼,果然意在言外。
多日後,這將變成甜美記憶的一景是,兒子就坐在我旁邊的座位,聽著心道師父專心回答我的問題。「這個穿著紅袈裟的人到底在說些什麼呀?」兒子心內可能這樣想著。說時遲那時快,兒子手一伸,就端起師父的茶一口飲盡。離得最近的弟子隨即發出驚呼,有位第一次見到兒子的法師看來差點就要昏過去了,心道法師卻一點也不氣惱,笑著說,「這杯茶一定很香,香到他想來試試味道。」唉呀,如果這是一位禪師的隨機逗教,機鋒公案,那一刻,我幾乎真的就要開悟了。
其實,我這個資深老媒體人,二十多年來不知訪問過多少名流雅士,可稱得上「閱人無數」。幾次帶著「頑石」兒子上山來跟師父相應,那座律心堂對著太平洋,我們的訪問從靄靄彩霞直到漁火點點、星月皎潔,已是常有的事,於是,我這個「老頑石」才比較能體會到一名真正的禪師的淡定和風采。
當心道法師回答問題,傾囊相授佛法要義時,我每每沉迷於靈鷲山上的此時此刻──就是此時此刻,就是這群人,時間對了,人也對了,做為人,極少有如此確切的感覺。
這一年下來,兒子竟出現微妙的變化,他已知道那穿紅袈裟的人是「心道法師」。最近一次採訪,兒子仍坐在我身旁,竟對心道法師露出了笑容,當下,師父也微笑相應,說道:「小朋友,要不要來做師父的傳人?」世界上最純真的兩顆心靈交契相會,其他的人,乃至這個世界都該停下。佛法追求的純真、初心和赤子之情,迴盪在此刻的律心堂,靜夜升騰發亮。
你將讀到的這本《停心》,其實就是這一年採訪、整理的結晶,也是心道師父與大眾結緣的力作。書裡有心道法師實修多年,對佛法和生命的情懷和理觀。他提出了佛法的精要──停心,在2012年末日災難之說盛行、人心浮亂之際,這將是一本最符合時代需要的心靈之書。
在這本書裡,心道法師藉著佛法的修為,出入宇宙、跨越宗教、生命基因和原住民祖靈信仰,試圖用一些努力思索過生命是什麼的讀者感興趣、或曾經困惑的話題,在精神、概念和實修上,帶領讀者領略佛法,也讓佛法在二十一世紀科學本位主義中,賦與更有新意的詮釋。
我不希望讀者僅僅是懷著讀佛法書的想法來讀這本書。其實讀者當能體會到,佛法面對的就是生命的發問,生命有了疑惑,佛法和我們一起尋求解答。
你當然不可能一次到位,獲得所有的解答,但這卻是將生命連結到宇宙一起俯仰呼吸的開始。
呼吸,誰不會呢?心道法師說,心終究不可得,你又想停哪顆心?
心道法師就從呼吸裡,為讀者展開了宇宙星辰,天地玄黃,就在呼吸裡,一朝風月已是萬古長空。
呂政達(《停心》採訪、整理者、作家、皈依弟子)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