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文字.繪畫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1550637
羅婉儀
香港kubrick
2012年7月01日
263.00 元
HK$ 236.7
詳
細
資
料
規格:平裝 / 432頁 / 18.5*25.5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藝術設計
>
繪畫
>
繪畫概論
同
類
書
推
薦
火柴人圖解大全【博客來獨家書封,限量加贈「隨心所欲貼紙組」】
火柴人圖解大全:超有梗、好簡單、最靈活的視覺溝通工具,盡情享受表達的樂趣
像藝術家一樣創意思考:最佳美感培育經典•全球暢銷百萬珍藏套書(貝蒂.愛德華作品三冊)
繪本如何說故事:安徒生大獎羅伯英潘畫冊-(隨書附贈:羅伯英潘線上課程折價券)
硬筆風景畫 代針筆素描入門:代針筆、製圖筆、鉛筆
內
容
簡
介
自2006年6月始起至2009年8月,作者以筆名kiss the spider在香港《明報》〈星期日生活〉發表有關藝術與生活的文章,欄目為〈文字.繪畫〉。本書《文字.繪畫》編纂了其中的76篇。
向來,好些人都認為藝術是抽象難明、跟一般人扯不上關係、跟社會或生活脫軌。作者以當下發生的時事或社會現象切入,探討傳統、現當代藝術創作跟香港語境的緊密關係:藝術是從生活而來,藝術創作是對生活反省的呈現。
作為一個創作人,作者的體會是:以繪畫方式呈現的文字,是符號圖像,而成就為畫;以書寫方式呈現的文字,是文字,也是圖像符號。德里達(Jacques Derrida)曾說:有關視覺(藝術),是可書寫的(The visual is writerly)。而西蘇(Helene Cixous)說:書寫和繪畫,是「冒險活動雙生兒」(twin adventures)。
藉著《文字.繪畫》,作者以文字來繪畫不同的藝術,嘗試行走兩位學者論述有關書寫和繪畫的關係概念。本書分七個章節──1) 繪畫;2) 政治.社會;3) 女.性;4) 如此純粹;5) 革命.顛覆;6) 記.念/歷史;7) 性/別.身體──介紹和討論自十六世紀至現當代的藝術創作,主要為歐陸和美國,另有南美、非洲、亞洲等國家民族;覆蓋的藝術素材有繪畫、雕塑、攝影、表演、多/新媒體、裝置等。內容論述創作品的題材、形式、風格、藝術語言、藝術創作的社會環境、歷史政治背景、創作品在當時及其後產生的文化影響和衝擊等。
《文字.繪畫》以二人電郵形式呈現:以短句、斷句、來回問答、重複、前後穿插等方式進行對話,實踐另種書寫方式──二人對話:是開放的、可發展的、可延伸的討論;喃喃絮語,旨在發展不一樣的流動的書寫的可能,實踐差異。此外,作者又嘗試在書寫中揉合跟藝術有關的文學和哲學等範疇的論述;藝術文化,原來就是多元跨學科的。
本書邀得香港學者羅永生博士(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撰寫前言。羅永生認為,作者本身醉心於研究「女書」(湖南江永女性自創流傳的一種文字,被排斥於正統權力文化外),而她在本書致力打破既存性別結構,為書寫帶來新的觀念,某程度上亦可視為女書的一種。
作者簡介:
羅婉儀
香港出生。在香港、意大利、英國修讀設計及藝術。主要展覽包括在澳門和台北的個展《房間──一些有關繪畫痕跡的裝置與延伸》(2011);香港的巡迴個展《一個神話的追跡》(2003-2004);在英國及蘇格蘭的三年巡迴聯展《萬里》(2000-2002);在Victoria & Albert Museum的Big Draw Campaign (2002);等。
寫作有《一冊女書筆記──探尋中國湖南省江永縣上江墟鄉女書》(香港:新婦女協進會 2003);《文字.繪畫》(香港:Kubrick 2012)。現任教於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