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整形日本

整形日本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098611
湯禎兆
博雅書屋
2012年7月25日
117.00  元
HK$ 99.45  







叢書系列:萬國誌
規格:平裝 / 28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萬國誌


[ 尚未分類 ]









  日本絕對不是只有「卡哇伊」和「萌」。
  青春失衡、罪惡的樂園,這個看似熟悉的日本原來如此陌生,
  在日本文化解構家的筆下,將日本曝露在你我面前,一絲不掛。

  日本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細心有禮的民族,然而在漂亮的糖衣下包裹的是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日本的流行文化侵入生活,甚至使我們淪陷,Hello Kitty、Cosplay、純愛日劇等熟悉的流行元素,代表了深藏在日本人集體意識中不外顯的欲望,這些和它的產業、教育、社會價值、經濟環境緊密相關。透過作者長期在文化界訓練出來的冷眼熱血,帶領我們重新解構風貌早已不同往日的當代日本。

卡哇伊

  日本人的全民運動。可愛、矜憐、童稚等各種的混合體。從平安時代開始萌芽,根深柢固深植於日本人的心中,形成一種集體撒嬌意識,隱然揭示大和民族心中「孩童化」的渴望。

妖怪青年

  藐視所有人,認為「自身以外人人都是笨蛋」。通常視社會為家庭的延伸,認為不合己意的現實都不應存在,一定有一個更完美的自己可以主宰一切。整個社會都應該如父母一般對自己百依百順。

宅男

  以「電車男」為代表。普遍有與外界溝通困難的障礙,但消費能力驚人。其依賴父母無法自立的特質,揭示出教育及社會價值的隱憂。

本書特色

  本書是認識當代日本年青人文化及社會問題的最佳入門書,細談時下最流行的話題、光怪陸離的日本眾生相,趣味盎然:從「卡哇伊」、「Cosplay」、「單身寄生族」、「御宅族」、「萌」、「腐女子」等當前日本新生代的族群與名詞,到《美少女戰士》、《新世紀福音戰士》、《NANA》、《大逃殺》、《在世界的中呼喊愛》、《電車男》、《死亡筆記本》等漫畫和電影;還有村上春樹、吉本芭娜娜等日本作家的小說與《下流社會》等社會評論書籍和文化現象。透過這些有趣的事件、電視劇、電影、小說或專家學者的意見,敘述、觀察、分析、解讀其後的背景與思想,標誌出另一番文化寫實風景。

作者簡介

湯禎兆

  媒體文化人。長期從事寫作活動,與趣亦由文學至電影,再擴展至文化研究。主要寫作範圍包括日本文化研究、社會文化觀察、電影解讀、文學創作及評論等;寫作區域由香港延伸至台灣及廣州。同時從事文化教育性工作,講授日本流行文化及電影欣賞。目前除了寫作不輟外,亦曾替出版社策劃有關香港文化的書籍。目前為《成報》「七情上面」、《明報》「湯入中路」、《Cup》、《號外》等報章及雜誌的專欄作者,亦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的兼任講師。作品計有:

  1. 創作集《變色》,香港:一本出版社,1991年。
  2. 日本電影研究《感官世界:游於日本映畫》,香港:陳米記,1995年。同書另有台灣萬象版,1996年9月出版,篇章微有修訂。
  3. 書評集《書叢中的冒險》,香港:素葉,1997年。
  4. 日劇研究《日劇美味樂園》,香港:文林社,1998年。
  5. 日本流行文化研究《俗物圖鑑》(又名拜物圖鑑),台灣:商周出版社,1999年。
  6. 日劇研究續篇《日劇遊園地》,香港:文林社,1999年。
  7. 日劇研究《日劇最前線》,台灣:商周出版社,2000年。
  8. 日本流行文化研究《亂步東洋:日本文化雜踏記》,香港︰指南針集團有限公司,2001年。
  9. 日本電影研究《講演日本映畫》,香港:百老匯電影中心,2003年。
  10. 文化研究《雜踏香港》,香港:青文書屋,2004年。
  11. 日本成人電影研究《AV現場》,香港:茶杯,2005年。
  12. 日本文化研究《整形日本》,香港:天窗,2006年。同書另有山東人民出版社的簡體字版,2008年1月出版,增補關於「村上春樹」的一章。
  13. 日本文化研究《命名日本》,香港:天窗,2007年。同書另有山東人民出版社的簡體字版,2009年1月出版。
  14. 日本文化旅遊《情熱四國》,香港:知出版,2008年。
  15. 個人自選集《全身文化人》,香港:文化工房,2008年。
  16. 香港電影研究《香港電影血與骨》,台灣:書林,2008年。
  17. 日本電影研究《日本映畫驚奇》,中國:廣西師範大學,2008年。
  18. 日本文化研究《日本中毒》,香港:天窗,2009年。



推薦序1:辜振豐〈東瀛書寫一把罩〉
推薦序2:銀色快手〈東洋文化領航者的艦長日誌〉

日本人辦
1 「卡哇伊」的前世今生
2 「卡哇伊」再襲擊
3 Cosplay,孤寂及自由
4 由Kidult到Parasite Single
5 「單身寄生族」的去向
6 由「隱蔽青年」到「蟄居族」
7 《電車男》,Otaku完全手冊
8 御宅族的混種變身

問題世代
9 神的孩子在跳催魂舞——《死亡筆記本》的強者世代
10 日本青年真的是妖怪嗎?
11 富裕社會的流浪族群
12 當村上春樹遇上吉本芭娜娜──《愛情不用翻譯》的秘密議程

述異城市
13 「萌」之趣都──秋葉原的變身歷程
14 日本人的夢幻避難所,遊園地
15 日本列車的文化想像
16 移民城市成不了多元城市──東京的「外人」漂流記
17 郊外神話的夢醒時分

文化驚奇
18 後現代的「純愛」浪潮
19 求愛的天空──日本的手機新文化
20 影像中的青春誤鳴
21 迎接超高齡社會的來臨
22 日本的「下流社會」化

後記
湯禎兆歷年作品



推薦序1
東瀛書寫一把罩/辜振豐(知名作家)

  閱讀《整型日本》之後,的確獲益良多。作者湯禎兆飽讀群書,形之文字也雅俗共賞。這幾年,自己埋首於研究養生文化和流行時尚,對於日本文化的巨變日漸陌生,幸好閱讀此書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書中提到的四方田犬彥、香山里加、中村雄二郎都是日本頂尖的學者,多年來新作迭出。尤其是作者提到的中村教授,也令我想起當年沉迷於日本的現代思想研究,就是得力於中村的《術語集》(岩波新書)。然而,讀者千萬不要將作者視為學究,因為他論述的內容還包含動漫、電影、次文化、學校、家庭等。顯然,這種書寫方式是值得臺灣寫作人效法、學習。

  書中印象最深刻當推第二部分「問題世代」,如日本的家庭、學校教育、流浪漢等問題。作者不但深入分析這些面向,同時又跟香港作比較,可見他對於比較文化的關心。以家庭問題而言,父親在兒女的形象日漸稀薄,家庭已變成中心/父親不在的舞臺,這其實跟會社文化有關,男人一當起上班族,往往忙到半夜才回家,此時太太、孩子已經就寢,而一大早出門上班,她們還未起床,難怪父親的地位日漸低落。像《櫻桃小丸子》中,一到晚上丸媽總是跟孩子在客廳有說有笑,但她父親經常一個人躲在臥室,表情總是悶悶不樂。

  日本的學校經常出現集體欺負某位同學的事件,這顯露日本人的「排除構造」。一九七九年,有位學生叫林賢一本身是「在日朝鮮人」,一到學校上課就遭到同學毆打,可怕的是次數竟然高達七十次,後來受不了便跳樓自殺。作者在書中也談到青少年襲擊流浪漢的事件,同時分析得頗有道理。但我認為不管是針對流浪漢或是欺負同學,其實跟日本的天皇制息息相關。「天皇」是神聖的,而與之相對的就是「卑賤」。換言之,這些卑賤的角色就是「在日朝鮮人」、「流浪漢」、「混血兒」,而他們時時會遭到藐視、凌虐、甚至面對死亡。這也印證書中提到只要有皇室成員要到上野公園,當局就會驅趕園內的流浪漢。一旦清除完畢,公園就暫時成為「神聖空間」。

  青少年除了面對父親不在的空間,其戀母情結十分嚴重,這在書中作者提到土居健郎《撒嬌的構造》有詳細的論述。其實,面對這種文化,過去所謂的「成田離婚」就是這種依賴母親的後果。在這種文化現象中,所謂具有高學歷、高收入、身材高的三高男子總是日本女子喜愛的對象,但他們成長過程總是為母親之命是從,即使結了婚到海外蜜月旅行,在飯店房間內跟太太做愛,竟然還打國際電話詢問母親。面對這種無能的丈夫,太太便在成田機場宣告離婚。偶像劇也演過這種題材,男主角一切受母親控制,最後釀成用玻璃割傷母親,才得以成長的悲劇。

  三高男子之後,電腦時代的來臨,許多男子變成窩在家中的宅男,他們面對男女的相處問題一無是處。例如作者書中提到的電影《電車男》,男主角追求女主角無從開始,其間還需要網友的加持跟提供點子,才得以順利地和女友約會。

  此外,作者在第一部分提到的Cosplay、卡哇伊等現象,其實是一九七○年代的消費現象。這從中也可以了解到日本青年文化和經濟的變化。回顧過去,日本青年在一九六○年代充滿了理想,他們為了反對「美日安保條約」不但展開街頭抗爭,同時反對大學僵化的體制。他們不是破壞,而是有積極的作為。當時,知名的早稻田大學誕生了小劇場,如唐十郎的「紅帳篷」、鈴木忠志的「早稻田小劇場」,以及後來寺山修司的「天井棧敷」劇團。唐十郎活力十足,往往一個晚上就寫了一個劇本,他們也關懷弱勢民族,以至於遠赴巴勒斯坦演戲,支持獨立建國。

  但後來學生運動走了樣,如赤軍連分子處決同志,而且竟然在水廠下毒,最後受到民眾的唾棄,而七○年代經濟大舉起飛,這一來,青少年開始從抗爭開始轉向消費,如崇拜名牌、玩角色扮演、閱讀動漫等,而活動場域從街頭轉移到百貨公司、秋葉原、遊園地等消費空間。顯然,作者對於這些文化現象有獨到的分析跟解讀,因此每一篇文章都值得一讀再讀。

  哈日族必然知道湯禎兆《整型日本》起先是在香港出版,一般讀者只能夠經由進口管道閱讀此書。在編輯過程,本書經過細心的加工,放入不少精彩的圖片,使得內容更是圖文並茂,因此我誠摯地推薦這本好書。

推薦序2
東洋文化領航者的艦長日誌/銀色快手(日本文學評論家)

  最初接觸到湯禎兆的文字,差不多是十年前吧,常在時報悅讀網「村上春樹網路森林」看到他對村上春樹作品文本進行精闢的評論分析,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後來在誠品書店翻到他寫的一本介紹日本近代電影與導演風格的評論集《感官世界──游於日本映畫》(一九九六年,萬象出版)才曉得原來他是個日本電影達人,不由得打從心底升起崇敬之意,也間接透過他的介紹認識兩位活躍於當時的新銳導演,包括經常改編文學作品搬上銀幕的森田芳光(ex:《失樂園》)以及獨立製片的鬼才Cult導演塚本晉也(ex: 《鐵男》)留給我深刻的印象,也讓我對於日本影壇半世紀以來的發展脈絡有了清晰而完整的概念,稗益良多。

  如眾所周知,湯的涉獵趣味十分廣泛,舉凡文化研究、社會觀察、電影解讀、文學創作及時事評論等,總能以客觀冷靜的理性分析,呈現他個人獨特觀點與文化識讀的專業角色。和長年旅居日本的作家劉黎兒,道地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最大的不同,在於他作為一個位處香港的日本文化觀察者,雖是「局外之人」,更能通透且深入的去探究隱藏在日本表層文化底下的誘人金磚。

  《整形日本》從這樣的立足視角出發,所發展出的文化多樣性,不免讓人聯想到美國人類學家潘乃德(Ruth Benedict 1887-1948)最著名的代表作品《菊花與劍》(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運用了遙距研究法,整理出筆鋒犀利且帶有強烈批判性的文化論述。她是透過當時日本對海外發布的宣傳電影,集中營裡的日裔美國人與戰俘的訪談紀錄,以及日本文學作品汲取材料,重新建構出日本文化以及對日本戰後重建的期許。並以「菊花」與「劍」一語道破日本文化精神面潛在的矛盾性格,其細膩的陳述,激起廣大讀者們的好奇心與後繼研究者持續探索的興趣。這樣的形象恰好也可以拿來套用在湯的身上──肩負使命感的文化領航員,為尚未成形或已然成形的文化現象作出定義,提出合理的邏輯辨證與解釋,甚至呼應到香港在地現況,從城市文化的流動狀態中抽離,去理解或感受這個文化和自己臍帶相連似緊密又疏離的微妙關係。

  這本書一開頭,湯禎兆從平安時期的女性文學代表作《枕草子》說起,探討日本固有的「卡哇伊」意識,從市面上林林總總的玩偶公仔、Hello Kitty乃至於動漫文本中的童稚造形,做了相當精確的描繪,進而提出「卡哇伊」的美學概念,讓讀者了解「可愛模樣」的消費風氣是如此形成的,由此衍生出Cosplay、Kidult等隱含變身願望與拒絕成長的次文化,又從日本社會的轉型,談到傳統家庭結構的崩解與重組,造就了所謂的「單身寄生族」、「隱蔽青年」、「蟄居族」和「電車男」等御宅文化的多元面貌,可說是承接《桃色風潮:日本流行文化小百科》(二○○○年,紅色文化)的書寫理路,將每一項在日本發燒流行的次文化追本溯源、抽絲剝繭,揭開其內在隱藏的文化核心,不僅滿足了哈日族對潮流文化的求知慾,更是一本了解日本文化的實用入門書。

  隨著網路世代的興起,更多的流行次文化透過網路這個便利又快速的載體,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彼此吸引、結集、交流,以至於產生更趨穩固的社群基礎與論述主體,在日本泡沫經濟與3C消費的潮流下,這些原本理應被視為邊緣人的少數族群,卻意外地在網上找到安身立命的歸屬感,例如:園子溫執導的電影《紀子?出租中》就出現了脫離原生家庭,為尋求身分認同乾脆從網路徵求同好自組家庭的現象與新興行業。脫軌與脫序行為已不再是異常,而是習以為常,在日本社會朝近未來轉型的過程中,湯禎兆用文字記錄也見證這一切,無論從城郊空間的變異、遊園地的想像與心理層面的探索、移民城市的美麗與哀愁,在在顯示出他對於日本文化的熱切關懷所投射出的香港情結,究竟是他方?還是我城?湯保留了許多更值得深入討論的空間,留給那些食髓知味的閱讀者去咀嚼思索。

  就像王家衛電影裡開往2046那輛的未來列車,既新潮又懷舊!湯禎兆的《整形日本》翻開來就是一部東洋文化領航者的艦長日誌,你可以從字裡行間找到未來社會的關鍵報告,也可以時光倒流去追溯一些逝水年華的記憶與感懷,這些都將成為這趟文化之旅不可或缺的風景。準備好了嗎?現在就要啟航!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