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默爾的暢銷著作《啟動革命》(Leading the Revolution)和《競爭大未來》(Competing for the Future)迄今已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管理大未來》(The Future of Management)被亞馬遜書店評選為「年度最佳商管書籍」。過去二十年,哈默爾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十七篇文章,是《哈佛商業評論》文章被轉載次數最多的作者。他的文章也見諸《華爾街日報》、《財星》雜誌、《金融時報》等知名期刊。
五、任何組織若沒有堅實的紀律就無法長久生存,但多數組織過度控管且錯誤控管,造成低信任度的工作環境。以自由意識型態為基礎的管理制度(員工共同研議的決策流程;領導人不是由上級指派,而是從下浮現;員工有知識與權力可做出重要的決策)有效嗎?案例顯示,既高度分權化、又能精確協調的公司是可能存在的!因此,企業最高負責人可由「前瞻長」(visionary in chief)轉變成「管理建築師」,持續思考:「哪些理念與流程能幫助本公司浮現最佳構想,釋放所有同仁的才能?」
在全球策略管理領域裡,哈默爾教授雖非知名的研究型學者,但絕對是屬一屬二的高影響力人物。他從早年與其指導教授、已過世的密西根大學普哈拉(C. K. Prahalad)教授,在《哈佛商業評論》提出企業需要以「核心能耐」(core competence)的觀點思考策略後,便持續提出前瞻與發人深省的(策略)管理思維。尤其,對於企業如何能夠突破常規、厚植創新基因、啟動根本性的變革,著墨甚深。近年來,哈默爾更倡導「管理2.0」的觀念,強調未來的管理及有競爭力的組織,必須能夠充分反映人性中對自主性的需求,方能釋放個人無窮的創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