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溫室花卉產業從業人員之生物性暴露危害評估與控制技術研究-黃100年度研究計畫H314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318807
方煒、楊心豪、張明毅、洪粕宸、羅仕麟
勞委會安全衛生研究所
2012年3月01日
60.00 元
HK$ 51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社福醫療
規格:平裝 / 96頁 / 29.7*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社福醫療
分
類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社福醫療
>
勞工安全
同
類
書
推
薦
台灣勞工季刊第72期111.12就業服務法施行30年回顧與展望
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30卷4期(111/12)
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相關法規彙編(再版)
110年性別勞動統計
就業安全半年刊第21卷2期(111/12)迎接ESG推動永續就業
內
容
簡
介
花卉及經濟作物之栽培為我國農產業中最具有經濟產值之業別。而此等具有高經濟附加價值之作物,因其需要追求成品之高良率及高品質,且須因應作物之溫濕度管理需求,故農民經常使用溫室(greenhouse)作為栽培設施,是為設施農業之一部份。
溫室設施由於其環境具有封閉性,且內部具有土壤、水簾、植株、肥料等各類型微生物來源包括細菌、真菌及病毒等。這些農業相關微生物則藉由人員作業、植物搬運、空氣通風、灌溉用水等途徑造成散佈,成為影響作業環境品質之因素。溫室作業人員因作業過程中頻繁及直接接觸土壤、水簾、植株、肥料等各類型微生物來源,特別容易暴露於微生物環境之中,目前雖然並無因接觸溫室中之微生物造成感染之實際案例,但是微生物高度暴露所造成之呼吸道症狀在近年來相當受到重視。
本研究以我國精緻農業作物中最為大宗之蘭花及高經濟價值之金線連栽培溫室為目標環境,於其中進行不同季節之微生物採樣,特別是可能影響作業人員呼吸道健康之微生物氣膠微粒進行監測,評估溫室環境作業人員之暴露情況。
實驗結果顯示,金線連溫室室外採樣點真菌生物氣膠濃度在448-1225 CFU/m3,在室內採樣點部分真菌生物氣膠濃度在565-9258 CFU/m3間。在室外採樣點細菌生物氣膠濃度在171-542 CFU/m3,在室內採樣點部分細菌生物氣膠濃度在212-2874 CFU/m3間。蘭花溫室1在室外採樣點真菌生物氣膠濃度在1037-3932 CFU/m3,在室內採樣點部分真菌生物氣膠濃度在1154-6432 CFU/m3間。
室外採樣點細菌生物氣膠濃度在318-989 CFU/m3,在室內採樣點部分細菌生物氣膠濃度在118-1674 CFU/m3間。蘭花溫室2之散熱式水簾溫室在室外採樣點真菌生物氣膠濃度在1045-4405 CFU/m3,在室內採樣點部分真菌生物氣膠濃度在1107-7939 CFU/m3間。在室外採樣點細菌生物氣膠濃度在212-565 CFU/m3,在室內採樣點部分細菌生物氣膠濃度在106-565 CFU/m3間。
蘭花溫室2之覆蓋式水簾溫室在室外採樣點真菌生物氣膠濃度在1032-3769 CFU/m3,在室內採樣點部分真菌生物氣膠濃度在1019-6313 CFU/m3間。在室外採樣點細菌生物氣膠濃度在236-353 CFU/m3,在室內採樣點部分真菌生物氣膠濃度在283-1272 CFU/m3間。 溫室中室內真菌生物氣膠濃度高於室外真菌生物氣膠濃度,而不同時段之真菌濃度並無顯著差異(p 0.05)。而在室內不同採樣點之採樣結果並無顯著差異(p 0.05);室內細菌生物氣膠濃度亦高於室外細菌生物氣膠濃度,而在室內不同採樣點之採樣結果並無顯著差異(p 0.05)。
另比較真菌與細菌之採樣結果,可以發現真菌生物氣膠濃度明顯高於細菌之生物氣膠濃度的(p 0.05)。由於現場環境變動不大,分析結果發現溫度、濕度與環境風速對生物氣膠分佈均無顯著影響(p 0.05)。僅在蘭花溫室1與蘭花溫室2覆蓋式水簾溫室中,發現濕度對於真菌生物氣膠之分佈有顯著影響(p 0.05),當濕度越高生物氣膠濃度也越高。 整體而言,電解水噴霧系統在開始噴霧後,對於溫室內生物氣膠之去除作用並不快速。然隨著時間延伸,電解水噴霧對於生物氣膠之去除作用越來越明顯,平均的有效作用時間大約在90分鐘,之後生物氣膠之濃度即開始上升。在有效抑菌時間內,電解水噴霧系統對於溫室內細菌生物氣膠之抑菌效能大約在61%~83%間,真菌生物氣膠之抑菌效能大約在60%~85%間。
健康問卷中發現,在個人防護部分,受訪者在問項中(工作時有穿上工作專用衣服、工作時戴口罩、工作時有戴手套、工作結束有洗手、洗手時使用一般肥皂、洗手時使用消毒肥皂)均是回答「很少」這個選項,甚至在部分回答中為「從未」。顯示工作人員在於個人防護部分是疏於預防的。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