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鞋底、鞋面:趙迺定詩集早期作品之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095559
趙迺定
釀出版
2011年11月02日
73.00 元
HK$ 62.0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讀詩人
規格:平裝 / 182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讀詩人
分
類
文學小說
>
詩
>
華文現代詩
同
類
書
推
薦
歧路行
席地而詩【增章新版】
席地而詩【增章新版★限量贈「兔年讀詩」春聯】
番薯記持。臺灣詩
驛站前的整條街都溶在光裡
內
容
簡
介
個性有些頑童的趙迺定,詩句卻不頑皮
反而出乎意外的溫暖家常,特別是書寫跟愛妻之間的感情,細膩、雋永
作者從事文學創作,自1961年以來,已歷半個世紀,其間對詩、散文、小說、兒童文學及評論等均有涉入。茲將原於報章雜誌發表過的作品重新檢視分類結集。就詩之創作來說,早期作品分為二集,第一集《鞋底.鞋面》,第二集《沙灘組曲》。
《鞋底.鞋面》本集為1986年以前,發表於台灣、台時、商工、笠、台灣文藝、文藝月刊、掌門及野外等報章雜誌詩刊之作品,共四輯,合八十二首。其中「愛妻輯」係對內子之感恩,「情書輯」在歌頌愛情之迷人,「人生輯」及「都會城市輯」係對人生之體悟與批判。
本書特色
1.本詩集是趙迺定早期的詩集作品,共八十二首現代詩,分為愛妻輯、情書輯、人生輯、都會城市輯
2.詩集溫暖家常,特別是書寫跟愛妻之間的感情,細膩而雋永,如有娶妻的男人,應該都會有相同的共鳴
作者簡介
趙迺定
1943年生於嘉義縣新港鄉。國立成功大學工商管理系畢業,台灣省經濟建設工商管理人員乙等人員特種考試及格。
自1961年於《自由青年》發表處女詩作〈懷〉以來;相繼從事詩、散文、小說、兒童文學、評論、遊記、學術性論說文等創作,已於報章雜誌發表數十萬言。1975年結集《異種的企求》,其餘正陸續整理中。曾獲1977年第五屆吳濁流新詩獎佳作獎、1983年嘉雲南地區文學獎甄選小說佳作獎。
目
錄
自
序
愛妻輯
伊是無體動物
帆與港
泊一個我在妳上
愛情季總多雨
而伊仍是
鞋底.鞋面
當伊不在家
太座,長工
伊的伊
吃豆花去
我裝著適意的吸著紙菸
賭氣
人家離不開你
只是想叫你
太太不在家
情書輯
在今晚
等我.我愛
戀人呀,在何方
塑妳的土
昨日望她今日望她
某年某月某日
子午之戀
埋心中吧,一份鍾情
1992──火.車站.其他
人生輯
來去何從?──給Ling1968.12.10
讓我們歌唱人生──《野外雜誌》登山日記代序
冰河之浴
生日那天
路
人多人少
兩根筷子的故事
培墓(台語文詩)
妳我不一樣
我們總是要回家過年
踽踽獨行的身影
綠豆芽
抓緊我的土地
發酵註解
小雨有點涼沒重量
不要淫慾就要泥巴
男子漢
颱風
把握今天
放眼望前
窗簾布
蟬二首
在都市的城堡裡
心靈是白癡
夏夜
鳳凰花落
烏汛到了
斑芝棉
雨的自言自語
撿石頭人的期望
錯誤
都會城市輯
搖晃大座椅
都市之鼠──排隊
公園內.外
時代.不
博愛座.非
現象:人多票少
我不得不打電話
白天的紳士
小雨中踩鴿步
公共氣車夜景之一──過站不停
公共氣車夜景之二──擠沙丁魚
僅只走在馬路上
行人優先
莽貓
善良人注定受騙
跳樓
有錢是老爹
把心靈封閉
比賽
歌聲
老人的寂寞
投寄
一領三十
天性
寂寞
一個佝僂的老婦人站在斑馬線上
絲瓜棚下
145 詮釋《鞋底.鞋面》(代後記) 趙迺定
序
自序
個人於二○○八年在《笠詩刊》第264期有一篇作品〈文學、藝術與人文素養〉,其結尾部分可再予詳述:有人文素養的人,不一定有文學素養或藝術素養;也就是說,他不一定會創作文學或藝術作品,甚至於連鑑賞能力都沒有,但是他卻是具有人文素養的人──他有發自內心的單純、誠實、關心、體恤、樸素、濟弱扶傾等優良品德。個人年輕時,曾騎車途經海口新港,當時正是豔陽高照之時,那些當地的農人、漁人,正於樹蔭底下休息、納涼、吃午飯,他們見我經過,都熱情的招呼著:「來吃飯啦!」他們如此的對待一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對我來說,那確實是太震撼、太被感動了。
雖說有人文素養的人,不一定會創作或鑑賞文學或藝術作品;但培養文學素養或藝術素養卻是踏進人文素養的捷徑之一,有助於提昇個人人文素養之養成。同時,有文學素養或藝術素養的人,其創作之作品或其鑑賞力固為具有人文素養之內涵,但並非具有文學素養或藝術素養的人,就很有人文素養之內涵。
文學包含詩、詞、曲、散文、小說等,而藝術則包含音樂、繪畫、舞蹈、雕刻、電影等,以上之創作作品或其鑑賞,並非物資性之生產、改良,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當衣服穿,但卻可以使人獲得在精神上或在心靈上的滿足,因為當我們去欣賞或領會那些文學或藝術之美,就足以使我們感到愉快或慰藉。
以文學中的詩來看,前成功大學黃永武文學院長在其著作《詩與美》中之〈詩與生活〉一文,就提出了詩具有使人「脫離實用關係去欣賞生活」、「提供心靈以悠閒的片刻舒展」、「點化自然現實為藝術的美景」、「以一種新的思考角度給人警悟」、「改變習慣性的語言給人喜愕」、「藉共鳴作用帶給心靈以宣洩與慰藉」、「藉同化作用感到賢哲與我同在」、「藉移情作用感到人與自然一體」等功效。當我們去欣賞領會詩,從其創作,欣賞、品味、學習與吸收,我們就可以逐漸強化我們個人的人文素養;同樣的,當我們去創作、學習、欣賞其他的文學或藝術,其效果是相同的。文學工作者除積極建構人文素養為其作品內涵以外,就一般的個人之人文素養,則應著重於付諸實踐。同時,所謂的人文素養,常是個體對個體的感受,而個體的感受亦常會因人而異,所以人文素養具有包容性,亦具有可變性。
歷經半個世紀的體驗,個人是越來越認為人生是一個「可笑」的笑話。在陳玉峰的《土地倫理與921大震》一書中,其〈土地倫理〉一文,寫到:「三十多年前,老家北港近鄰的漁村、荒沙聚落如三條崙、四湖、飛沙等地,三十餘艘漁船出海,遭遇颱風而全數翻覆,該等村落幾乎家家戶戶辦喪事,許多家庭更是辦那種沒有屍體的喪事。愁雲密佈的氣氛中,也佇足聆聽法事、嗩吶、鐃鈸的樑繞。」「奇特的是台灣婦人在喪葬、祭拜儀式中呼天搶地的哭號,往往尾隨道士手勢,收放自如,她們可以哀號悽厲但不落淚水一滴。也可立即消音而回首談笑風生,手打四色牌而搬弄是非。當年我無法理喻,認為其極為虛假作態。」其實不光婦人如此,應該說所有的人生都是如此。「然而,歷經二、三十年草莽鄉野的研究調查生涯,逐漸體會理性思惟與生活情愫的相容或相悖的交纏或弔詭……。」
人的一生,不管你在世時是多大的官,多麼叱吒風雲,擁有多大的財力事業,擁有多大的生殺權威,也或者只是販夫走卒、一貧如洗,生不如死,到頭來兩腿一伸,什麼也都不是你擁有的了,什麼也多不是你欠缺的了!哪還談什麼功名、成就、權威、財富、事業!
個人半個世紀以來,曾從事詩、散文、小說、兒童文學及評論等之創作,期待關懷、美化人生;茲將個人一九九○年以前之作品,先行整理結集,都為《南部風情及其他──趙迺定散文早期作品之一》、《麻雀情及其他──趙迺定散文早期作品之二、》、《鞋底.鞋面──趙迺定詩集早期作品之一》、《沙灘組曲──趙迺定詩集早期作品之二》及《人生的無奈──賞析「笠」等詩人作品》等五集先行出版;至於其他作品,亦將陸續整理。
而這種創作與整理的工作,雖說也是一種「可笑」的作為,但其目的無非是在記錄個人這個「可笑」的一生,便利研究者及鑑賞者有充分資料品評。
趙迺定謹記 2011.07.22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沙灘組曲:趙迺定詩集早期作品之二
2.
麻雀情及其他:趙迺定散文集早期作品之二
3.
南部風情及其他:趙迺定散文集早期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