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窺看舞台 KAPPA GA KATARU BUTAI URAOMOTE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3268727
妹尾河童
姜寀蕾
遠流
2011年11月01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新旅行書
規格:平裝 / 正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2版1刷
出版地:台灣
新旅行書
分
類
藝術設計
>
戲劇
>
劇場實務
同
類
書
推
薦
物的力量:從道具到物件劇場
導演筆記:導演椅上學到的130堂課(3版)
臺灣京崑劇場述評:劇目傳承、解構與歷史紀述
心有所愛,全力以赴: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五年工作實錄
不眠狂想.劇場紀錄:關於○紀錄劇場的○狂想工作手冊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完全搞懂福爾摩斯:史上第一名偵探的真相,就看這本
古書比孩子重要
王德育的觀想藝見:西洋繪畫縱橫談 從達文奇到佛洛伊德的美感解析
月亮推運占星全書:我的人生演化課程表
河童旅行素描本
少年H(上/下) KAPPA GA NOZOITA SHIGOTOBA
內
容
簡
介
觀眾看不到的幕後團隊,是如何打造出台前的光彩?一齣戲必須歷經哪些階段,才能搬上舞台?
使出俯瞰絕招,看透神秘舞台──妹尾河童這次帶你窺看他的老本行!
「戲劇乃綜合藝術」,無論是舞台劇、音樂劇、歌舞劇、芭蕾舞劇,除了幕前的演出者與領銜的導演之外,還必須有佈景、音效、燈光、服裝、道具、舞台總監……各種幕後專業人員支持,才能呈現最完美的演出。
設計原稿、演出劇照,配上具有親和力的文字,不管有沒有看過戲,《窺看舞台》的破解內幕都讓人讀得津津有味。劇場人不能錯過,因為《窺看舞台》為專業人士與一般觀眾搭起作品之外的橋樑;對有志於表演、戲劇的年輕人而言,《窺看舞台》更是進入寶山的踏腳石。
本書內容初見於一九八五年的《藝術新潮》雜誌,聲光科技發展迅速,但書中所揭櫫「看戲的快樂」依舊不變。人們仍然渴求好聽的故事,齊聚一堂笑淚與共;無論手法新舊與表現技術,一齣好戲總是能將各種情緒貫穿到觀眾心中。
永遠的劇場人妹尾河童,以一貫的好奇心跟熱情邀請大家:趕快來親身體驗舞台的魅力吧!
作者簡介
妹尾河童
一九三零年生於神戶。一九五四年自學後以舞台設計身分嶄露頭角,此後活躍於戲劇、歌劇、芭蕾、音樂劇、電視等領域,為日本當代重要舞台設計家。曾獲「紀伊國屋演劇賞」「三得利音樂賞」「藝術祭優秀賞」「兵庫縣文化賞」「讀賣演劇大賞」等眾多肯定,並以配上細密插圖、觀點獨特幽默的散文廣受歡迎。
中文作品有《窺看印度》《河童旅行素描本》《窺看日本》《妹尾河童之邊走邊啃醃蘿蔔》《窺看河童》《廁所大不同》《工作大不同》(皆遠流)。
譯者簡介
姜寀蕾
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
日本國立東北大學語言學碩士,
曾任成大、高苑工商專等校日語講師,
譯有《窺看歐洲》《河童旅行素描本》《窺看印度》《工作大不同》等書。
目
錄
日本是旋轉舞台的始祖
旋轉舞台的幕後乾坤
轉動舞台的達文西
騙術
佈景製作全憑職人手藝
首次出現的「道具簿」
宛如忍者的舞台總監
戲劇界的幕後好夥伴
連黑暗都是種設計的舞台燈光
誰說「特技」「機關」是邪道?
《底層》:從開始到結束
實際的聲音.做出來的聲音
請別再蓋奇奇怪怪的劇院了!
單行本後記
文庫版後記
序
單行本後記
這本書是將《藝術新潮》一九八五年一月號到十二月號的連載集結而成。雖說讀了內容便知道作者是我,但要是沒有擔任這項企劃的編輯M君(宮本和英)的旺盛好奇心、松藤攝影師(松藤庄平)那澆不熄的熱情,以及山川綠總編輯的甜言蜜語,書中也不會有這麼多鮮活的內容。直到現在,還是覺得談論自己的本業很讓人害羞,我想,如果不是他們三位在背後推了一把,不會有這本書的出現。
在此,由衷感謝協助採訪的所有友人,還有支持戲劇的眾多夥伴,謝謝你們!
連載終於完畢,進而集結成書,這得感謝平凡社的鷲巢力先生以及稻庭瑞穗小姐大力相助,才讓我那「彩色頁多一點,賣得便宜一點」的任性要求得以實現。「謝謝你們!」
這本書除了「親生父母」,還得到眾多「養父母」的照顧,實在很幸福。
最後,經由閱讀此書而全程參與舞台製作過程的讀者,我想對你們說,「辛苦了!」感謝大家忍耐許多舞台的專業用語……
如果因為這本書,「從未看過戲,因而起了想要看看的念頭」,即使只多增一人,我也不勝感激。
各位,請務必來親眼瞧瞧真正的舞台!
一九八七年五月十五日 妹尾河童
文庫版後記
本書並非為了舞台界專業人士所寫的技術書籍,而是要向「從未看過戲」的讀者介紹「戲劇」的趣味。
話雖如此,我相信還是有不少內容,連同業專家也不清楚。為什麼會如此,乃是因為戲劇界的工作已經細分為眾多專門領域,除了自己擔綱的部份,對於其他則所知有限。所以,也有戲劇界的專業人士說,「看了這本書,舞台製作的全貌就清楚了呢」,似乎讀得津津有味。也就是說,除了有志於舞台界的年輕人可以當成「入門書」外,一般讀者也能以「窺看幕後」的輕鬆心情閱讀。
以前常常聽到「這本書要是能出文庫版就好啦」的心聲,但我一直覺得不可能。平凡社出版的開本高二十六公分、寬十九公分,一縮小成文庫本,我擔心無論是圖版或手寫文字都會太小,難以閱讀。
可是,文藝春秋出版社的照井康夫先生自告奮勇,「我們會下工夫做出文庫版的」,我聽了嚇一跳。我對他們所花費的「工夫」將以何種形式呈現,很感好奇,便答道:「如果能編成文庫版,那我還真想看看哩。」
文藝春秋的美編大久保明子小姐花費許多心思,成果讓我大呼「原來如此!」讓我佩服不已的《窺看舞台》文庫版於焉誕生了。
這本書最早是一九八五年一月號到十二月號在《藝術新潮》上的連載,各位讀了就能感受到,負責這項企劃的編輯「M君」宮本和英的旺盛好奇心,以及松藤庄平攝影師的鍥而不舍,軟硬兼施逼得我繼續下去。
連載告一段落後,平凡社的鷲巢力先生和稻庭瑞穗小姐提出「想直接集結成書」的要求,新潮社也爽快允諾,於是以當初連載的開本、版型直接出書,也就是這次文庫版的前身。
說到這裡,這本書最早的的養父母是新潮社,再到平凡社,這回來到文藝春秋手上,輾轉由三家出版社接棒,說起來好像命運很坎坷,其實不管哪個階段都受到細心照料,實在很感謝。
過去我有好幾部作品都以「窺看」為書名,這次是自己窺看自己的老本行,說起來怪怪的,也有點害羞,關於戲劇、舞台方面的書,我就只寫這一本了。不過,出了這本書,把我自己工作上下游的祕密都毫無保留一舉公開了, 所以書名與「窺看」系列相異,而定為《河童講述幕前幕後》了。
希望讀了這本書,能讓各位因而對戲劇增加興趣,多加一人都會讓我高興萬分。請各位一定要把握機會,進到劇院,親身感受戲劇的魅力。
(原出於一九九八年文春文庫版)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