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218259
歐陽哲生
秀威資訊
2011年10月01日
110.00 元
HK$ 99
詳
細
資
料
規格:平裝 / 274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民國
同
類
書
推
薦
閻錫山故居所藏第二戰區史料:第二戰區抗戰要役紀(下)
閻錫山故居所藏第二戰區史料:第二戰區抗戰要役紀(上)
閻錫山故居所藏第二戰區史料:第二戰區之過去與現狀
緣起日本:蔣介石的青年時代(三)
緣起日本:蔣介石的青年時代(二)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五四運動史
大逆轉與新思潮──五四、啟蒙與現代化探索
羅家倫與五四運動(論述篇)
百年「五四運動」前後
北洋裂變:軍閥與五四
「五四」一百週年(思想37)
內
容
簡
介
「五四」新文化運動是近代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關鍵點。論者對這一運動聚訟紛紜、爭議不斷。對它的研究由於政治、黨派等因素滲入,深深打上了意識形態的烙印。本書作者多年來從事五四運動史研究,力圖撥開意識形態的迷霧,以原始材料為依據,回到歷史現場,對五四運動史作出符合歷史原貌的客觀解釋。本書圍繞新文化運動與傳統文化的關係、蔡元培、陳獨秀、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的思想主張、《新青年》編輯演變、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等問題作了深入、獨特的解釋,是五四運動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作者簡介
歐陽哲生
1962年5月生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現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自由主義之累——胡適思想之現代闡釋》、《新文化的傳統——五四人物與思想研究》、《科學與政治——丁文江研究》、《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等。編有:《胡適文集》等多種文集。
目
錄
自
序
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傳統起源
一、清代樸學與新文化人的治學路徑
二、以「復古解放」為先導的「價值重估」
三、傳統下層文化的興起
四、新文化人實現傳統的創造性轉換中的歷史局限
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以「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儒學關係為中心
一、儒家、儒學、儒教
二、新文化運動反抗重建儒學意識形態─孔教
三、對儒家倫理的吸收與排拒
四、「五四」新文化人對儒學的學術評估
五、餘論:關於傳統與現代性的思考
蔡元培與中國現代教育體制的建立
一、對傳統教育的評估
二、「教育獨立」的理念
三、建立現代大學制度
四、教育制度轉型:一個未完成的話題
胡適與陳獨秀思想之比較研究
一、胡、陳聯手合作的思想基礎
二、胡、陳之間的思想歧異
三、胡、陳思想的殊途同歸
四、胡、陳思想與時代的關係
自由主義與五四傳統─胡適對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
一、五四話語與五四傳統
二、與革命對話:胡適看五四運動
三、從胡適的敘事方式看自由主義的話語特點
被解釋的傳統─五四話語在現代中國
一、自由主義視野下的五四運動
二、中國馬克思主義視域中的五四運動
三、文化保守主義對新文化運動的反省
四、五四傳統:民族主義、民主、革命
《新青年》編輯演變的歷史考辨─以1920 至1921 年《新青年》同人來往書信為中心的探討
一、見證《新青年》轉折的歷史文獻:同人來往書信
二、《新青年》前六卷之編輯、發行
三、陳獨秀赴滬後《新青年》編輯辦法之初議
四、陳獨秀南下後與周氏兄弟的密切合作關係
五、《新青年》從第八卷第一號開始為中共上海發起組所主控
六、過渡中的矛盾爆發:陳獨秀離滬後《新青年》編輯之再議
七、一個插曲:懷疑胡適與研究系的關係
八、《新青年》的歸宿:成為中共的純理論機關刊物
九、結語
北京大學與五四運動
一、北京大學的歷史是從戊戌變法這一年開始
二、蔡元培的整頓使北大真正成為一所現代意義的大學
三、五四運動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