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長崎 Nagasaki

長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729551
艾力克.菲耶
陳太乙
衛城出版
2011年11月02日
93.00  元
HK$ 79.05  







叢書系列:綠書系
規格:精裝 / 168頁 / 18.5*12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綠書系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法國文學









  ★2010年法蘭西學術院小說大獎 Grand Prix du roman de l’Academie francaise
  ◎改編自2008年日本真實新聞事件

  如果有人跟你一起住了一年,你卻完全沒有發現……

  志村先生獨自居住一棟幽靜的房子,面眺長崎造船廠。這個平凡的男子每天早上去城裡的氣象站上班,一路在心底咒罵嘈雜的蟬叫聲,一個人吃午餐,下班後早早回家,回到一個沒有氣味,只嗅得到井然有序與節制分寸的窩。

  最近他發現家裡的食物似乎默默消失。記憶中買過的魚,忽然遍尋不著;早上剛開瓶的飲料,下班回家後卻好像少掉一些。他百思不解,於是開始每天做紀錄,甚至用尺測量飲料還剩下多少。

  沒錯,食物果然以一種微妙的速度消失中。為了找出原因,他購置網路攝影機,準備在上班的時候監視家裡的一切動靜。

  看到了。一名女子的身影從鏡頭前晃過。他疑惑地看著監視器畫面,急忙報警。警察抵達時,門是鎖上的。他們以為這是謊報,差一點就轉身離開。但為求徹底放心,他們還是搜查了每個房間。結果,在最底端那間榻榻米和室……

作者簡介

艾力克.菲耶 Eric Faye

  1963年生,路透社記者,199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隔年出版第一部小說,已有散文及小說作品十餘部,包括《我是守燈塔的人》、《雨海上的郵輪》、《我的未來灰燼》、《一段沒有你的人生》、《我的夜車》、《可憐蟲工會》、《沒有指紋的男人》,以及《巴黎永遠屬於我們》等等。曾多次獲得文學獎項,2010年的《長崎》更榮獲法蘭西學術院小說大獎。

  菲耶在報上看到一則發生在日本的奇特新聞後,久久無法忘懷,便決定以此為題材,創作自己的最新作品;為此他特地前往日本,深入瞭解當地的社會與文化,最後的成果就是令法國文壇驚艷萬分的《長崎》。

譯者簡介

陳太乙

  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Tours大學法國現代文學碩士,法國Grenoble第三大學法語外語教學碩士暨語言學博士候選人。曾任中學及大學法文講師。喜歡閱讀,快樂翻譯。已出版譯作:《秘密時光》、《貓的智慧》、《睡蓮方程式》、《幸福書》、《馬諦斯》、《消失的小王子》、《偷臉》、《反骨:法國第一女律師的故事》、《法國女魅力小百科》、《王者,席丹》、《歐赫貝奇幻地誌學》套書、《我死了,但什麼也沒學到》、《最後的巨人》、《普瓦蘭麵包之書》、《女力設計100年》。



長崎
附錄
後記──寫給臺灣讀者 / 艾力克.菲耶
孤寂與疏離──讀《長崎》 / 阮若缺
家有寄居人──《長崎》的漂流與標記 / 楊美紅



後記

寫給台灣讀者

  時值二○○八年五月。我結束了一趟日本旅行回國,剛好接到一封簡短的快訊,報導一則來自這個國家的社會案件。身為記者,我每天瀏覽幾十條荒誕古怪的新聞。然而,這則新聞深深撼動了我:一名日本男子發現,自己不在家時,家裡有些物品被挪動使用過。他覺得十分奇怪,於是裝設了一架網路攝影機,在他出門後拍攝房子裡的情況。而他則從辦公室監看才剛離開的家。從這則短短的新聞中,很直覺的,我找到寫一部小說所需要的所有材料。我覺得這則消息給人很多幻想空間。於是,我把它收藏起來,希望有一天能用這個題材寫出點東西。

  有好幾次,書寫其他小說時,我也曾引用讓我印象深刻的社會案件。那些情節都發生在法國,是我所熟悉的環境。然而這一回,面對這則來自遙遠東方的新聞,有種新的什麼應運而生:身為小說作者,我第一次覺得自己有能力創造一些人物,安排他們住在一個我深感好奇卻所知甚少的國家,日本。

  我並未立刻著手書寫。究竟想以何種方式來融入這則事件,我自己還不清楚。如何把一起驚人的真實事件織入小說的鋪陳架構?解決之道,與其他許多事情一樣,在於時間。只要經過足夠的時間醞釀,點子自然生成。如此過了一年,我動手寫作《長崎》。在這段期間,我又去了一趟日本,在京都租了一棟日式傳統平房,以便瞭解日本國民的生活。因為,在我眼中看來,無疑的,這則社會報導的背景,不可能挪移到世界其他地區。當然,故事本身具有某種放諸四海皆準的特質,但我從來無法想像,比方說,這樣的事情如何能在歐式公寓裡發生。

  這則新聞何以讓我覺得充滿東洋本色?在京都的小屋子裡住了一星期之後,我開始初步領悟箇中原由。人們在榻榻米上行走,赤腳或穿襪,又或穿襪套,走起路來寂靜無聲。透過活動拉門進出房間時,一樣寂靜無聲。小說女主角所睡的那種壁櫥,以滑動的方式開關,也不發出任何嘈雜聲響。因此,我認為,暗地裡住在一間和式大寓所,不引人注意,的確有可能。而同樣的行為,搬到歐洲,顯然困難得多:我們的房子裡,地板吱吱呀呀,門板碰撞起來喀啦作響……但還不只如此。根據《朝日新聞》的報導,暗中窩藏在陌生男子家中的女性,是一名失業者。在法國,失業人士可以長期領取救濟金,且保有住所。在日本,失業人口顯然少得多,救濟期限沒有那麼長,大約很快就會流落街頭。我並猜想,相較於法國,在日本,失業者應該比較容易對自己的處境感到羞愧,且羞愧的感覺更強烈。這就是我堅持將小說背景設在日本的緣故。

  但是,究竟為什麼要拿這樣一則社會新聞當題材來寫作?我相信,這起案件能讓我探討現代人的孤獨;孤獨來自城市,企業重視工作績效,當然還有失業的壓力。一方面,女人這個角色處於一種困頓的孤獨,被排拒在職場之外,以社會邊緣人自居。另一方面,單身男人則刻意承擔孤獨,打造一種疏離他人的生活。於是,藉著這起案件,我能並行處理兩種完全不同的孤獨型態。一方面,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將某些生命視為糞土,把他們排擠至邊緣,任其孤獨;另一方面,這個世界又阻止希望孤獨的人繼續孤獨,總不斷來招惹他們。志村先生即被世界追上了;一如日本,經過兩個半世紀的閉鎖之後,在長槍大炮的威脅之下,不得不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交易:這即是一八五○年代,美軍艦隊的「黑船」強制日本之情勢。從這個角度來看,長崎這座城市使我深感興趣。這樁事件,若沒記錯的話,其實發生在福岡,日本四大島之一的九州的另一座城市。我把故事背景移到長崎,因為這座城市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它曾是世界與日本之間的連接點。在長達兩的半世紀之久的鎖國時期,那是歐洲商人唯一能踏上的日本領土。日方允許他們住進一座人工島,島嶼建造在港灣裡。在我的想法中,對日本來說,這座島所扮演的角色宛如位於獨居男子寓所的底端,女人偷偷窩藏的壁櫥。

  我認為,《長崎》將我在其他作品中已探討過的一個主題再做了延伸:這個世界的侵入性愈來愈強,且鋪天蓋地,來勢洶洶;生活在其中,現代人如何還能保有個人隱私?這是我在《我是守燈塔的人》和《一段沒有你的人生》等書的中心思想。這則日本社會案件給我機會再次討論我一貫在意的議題,並思考得更深入些。由於全球化傾向已遍及所有國家,而在地球這一端與那一端,關於現代人與都會人的問題幾乎大同小異;容我大膽地希望《長崎》的臺灣讀者樂於與我一起,分擔對我們這個世界的關心與憂心。

二○一一年九月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推薦人數:2,共有2位網友寫書評。

MHSIAO
/ 台灣台中
2011.12.15看MHSIAO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長崎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說,他只有四各元素:一個獨身生活規律的中年男人、一個獨身沒有家的中年女人、家與寂寞。

當初我剛看完長崎時,並不覺得是一部精彩的小說,但是,我卻沒有辦法遺忘書中描寫寂寞跟家這兩件事。

現代的人阿!!不論多麼的獨立,不論多麼的自主,而人都會渴望有一個家。

/ 台灣台北
2011.11.09看懿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開始看的第一個晚上,我一邊看一邊考慮,要不要把衣櫃打開來檢查裡面有沒有躲人,不過一想到衣櫃早就被我塞滿了,就放心了!
結尾結束的很倉促,但是對寂寞的描述仍是非常好看的部分,無邊無盡的寂寞,長久以來折磨的那種寂寞,會讓人心裡變成什麼世界呢?也許那個結尾的方式,是為了讓讀者感到無邊寂寞的延伸呀





其 他 著 作
1. 蕭邦的傳聲者
2. 巴黎
3. 三境邊界祕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