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對基督教的認同到了現代化之後,便轉移到國家認同,即使後來的蘇聯政權成立,也無法避免。正如同喬治.史坦納( George Steiner)指出,全世界民眾,不管左右派,都穿著印有國旗的衣服。歷經史達林獨裁、鎮壓東歐、共產政權的腐敗,莫杭強調,歐洲人的「左耳」逐漸恢復聽力!《歐洲思考》成書於一九八七年,他似乎有先見之明,因為九一年蘇共倒台!
回顧過去,台灣一直受到英語世界的影響,十分重視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赫迪厄 ( Pierre Bourdieu )。固然莫杭曾經跟他競逐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而落榜,但外在的頭銜只是虛名浮譽罷了。坦白說,綜觀莫杭的著作,其威力和深度,一點也不亞於布赫迪厄,而且身為學者,也可以寫出大家叫好的暢銷書!這就是多年前向群學出版公司力薦《大明星》的基本認知。也許將來莫杭的其它作品如《社會學》、《時代精神》、《思考歐洲》都是值得推出中譯本。
◎辜振豐
推薦序2
電影明星之於你、我和我們的世界
西方人喜歡說:「對著星星許願」(Wishing upon a star),這用來比喻電影觀眾對電影明星的仰慕,再貼切也不過。對著十萬八千里之外的星星,傾訴內心深處的願望,或許有些可笑,但也不一定;電影明星宛如天上的星星,不只你我,還有千千萬萬的人,想向他們傾訴,這種事已經發生一個世紀之久,目前仍持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