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腦袋愈用愈發達,不用就衰退#
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為了腦力衰退而焦慮不安,追究其背景,除了外在社會環境依然壓力不減之外,我們週遭數位電子機械的發達也是原因之一。
社會壓力增加,會削弱頭腦的活力,使人無法做出理性的判斷。而數位電子機械的發達,則等於是剝奪了人們動腦的機會。如此一來,現代人的頭腦就失去了應有的平衡,只在某些方面特別發達,而其他方面則連最基本的能力都談不上。
若要保持頭腦健康有活力,就必須有效地紓緩生活壓力,學習善於利用數位電子機械的技巧,換句話說,就是要均衡地運用大腦每個部分。
人體中包含大腦在內的每個部分,都有一項顯然易見的共通性,就是「愈鍛鍊愈靈活,不用就衰退」的定律。
這項特徵無論在四肢的肌肉、眼睛的功能、頭腦的活力,都是一樣的。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醫學如何進步,這點可說是未來永恆不變的真理。因此,身體任何一部分,只有多加運用、鍛鍊,才能預防它的功能衰退。
然而使用的方法也是個問題。最近雖然流行一些鍛鍊頭腦的方法,但其中並沒有哪一種是萬靈丹,告訴我們「只要做它就一定行」,因為維持頭腦的健全機能並沒有這麼簡單。
#「因循舊習」與「挑戰新事物」兩者之間的平衡#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維持頭腦功能的健全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得知道人體在做某個動作時,是跟頭腦哪個部位的運作有關。
最新的腦科學研究結果指出,在腦力衰退或者癡呆等問題上,額葉都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額葉位於前額裡面,是頭腦的最高司令官,主要負責掌管我們的意志、行動、感情、記憶等,人類最具特徵的思考、判斷等功能,幾乎都由它控制。
另外,大腦中還有頂葉、枕葉、顳葉等其他部位。頂葉包含了位置與空間方向認知的頂葉聯合區,以及掌管觸覺與身體感覺的體覺皮質區;枕葉主要有處理眼睛看見的視覺皮質區;顳葉則有聽覺皮質區,以及理解語言意義的韋尼克區。
由此可知,大腦內各個部位都有不同的功能,然而隨著大腦研究的進步,現在逐漸發現各部位的功能並非如此單純,無法劃分得非常清楚。
例如目前的研究結果,發現大腦在判斷看見什麼的時候,除了視覺區之外,也會運用額葉來做判斷。所以如果想要提高大腦對所見事物的判斷功能,僅僅鍛鍊視覺區,增進眼力並沒有意義,相反的,只努力鍛鍊額葉也沒有用,唯有健全平衡的頭腦,才是培養高度腦力的最佳途徑。
此外運送能量到大腦的血液流量,與頭腦的功能呈正比,所以大腦的血液循環愈暢通,愈能提高大腦功能。因此也需要讓血液循環流通到大腦的每個角落,才能夠更均衡地提升大腦各部位的能力。若能順利做到這點,頭腦就會更加靈活,個人的事業和社會生活也會更加圓滿如意。
為達到腦內血液均衡循環的目的,有個必要條件,那就是「提供新鮮的刺激使頭腦活化」。
另一方面,當我們工作上必須有效率地處理事務時,需要熟練度。像是每天非做不可的家事和工作,都屬於熟能生巧的範疇。
但是,如果生活中每件事情都已經熟悉得開始因循舊習,大腦的許多部分就派不上用處,血液也逐漸只送到某個同樣的部位,一直沒機會使用的大腦部位,就會逐漸衰退。因此,偶爾嘗試一些新事物,給大腦其他部位帶來一點新刺激,才能維持大腦各部位良好的血液循環。
換句話說,就是要在「因循舊習」與「挑戰新事物」兩者之間保持平衡,這裡所謂「挑戰新事物」,包含有以下幾種意義:
.挑戰未知的世界
.故意做一些困難、不拿手的事情
.平常嫌麻煩不願意做的事情
.做起來覺得辛苦的事情
積極去挑戰這些平常極力避免的事物,給大腦帶來新刺激,就能夠均衡地鍛鍊你的頭腦。
#培養對頭腦有益的生活習慣#
另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除了腦內各部位的平衡外,包含頭腦在內的身體各部位之間也必須均衡發展。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認為「鍛鍊腦力=頭腦體操=朗讀和心算……」,好像只要進行鍛鍊頭腦的訓練課程就可以了。
然而人類的頭腦中,理解分辨語言的思考體系並非獨立存在。大致而言,腦內還有其他掌管喜怒哀樂的感情系統、控制身體活動的運動系統等,無論人體做任何事,各部分都會相互產生複雜的影響。因此不能只偏向有益頭腦的事物,也需同時進行各種對身體有益的活動。
例如,有些人會遇到「工作掌握得不好」、「聽不懂別人說話的真義」、「不善用適當的言詞表達」等問題,這些人中大部分其實問題是出在日常的基本生活,也就是說,只使用一小部分的腦力、五體不勤不愛運動等的生活習慣,才是問題的主因。
因此,若真想維持頭腦的正常運作,與其用特殊的訓練暫時提升腦力,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然動腦和運動身體的習慣來得實際。
總而言之,培養有益頭腦的生活習慣,可說是使自己生命更充實圓滿的最佳方法,維持頭腦健全的功能沒有捷徑,最重要的還是每天腳踏實地多加鍛鍊。
即使如此,若是原本記憶力就很好的人,無論如何努力鍛鍊腦力,因為本來記憶力就很好,不太看得出實際的效果,因此需要做其他提高創造力的鍛鍊。換句話說,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所做的訓練也不盡相同。
因此在本書中,第一部分先就腦力衰退以及活性化做基本解說,並將腦力衰退的傾向大致分為四類,針對不同類型,分別提出有效的鍛鍊方法。在第二部分中則將說明十二個重要關鍵字。第三部分便以這十二個關鍵字為中心,提出五十三種鍛鍊腦力的具體做法。當然,你可以逐一練習這五十三個方法,以培養整體均衡的頭腦;也可以參考第一部分的分類,先判斷自己的頭腦是屬於哪一種類型,再嘗試調整編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作法。
本書中盡可能具體介紹最有效率,而且不必多花錢去買特殊機器的方法,讓你馬上就可以開始。
對於已經認識鍛鍊身體和頭腦的重要性,卻不知該從何處著手的人而言,請務必參閱這本書。因為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持續不斷地做下去,所以請從各項目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部分,按照符合自己的方法去進行。
希望這本書能為對腦力感到不安的各位讀者帶來一些收穫。
米山公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