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人骨拼圖(全新版) The Bone Collector

人骨拼圖(全新版)
9789573329015
傑佛瑞.迪佛
何致和
皇冠
2012年6月04日
100.00  元
HK$ 85  






叢書系列:鑑識神探林肯.萊姆
規格:平裝 / 472頁 / 14.8*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鑑識神探林肯.萊姆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美國文學















  全世界也只有林肯.萊姆可以躺在床上就逮到兇手!

  驚悚大師傑佛瑞.迪佛經典代表作
  「鑑識神探林肯.萊姆」系列全新版!

  改編拍成電影,由奧斯卡影帝丹佐華盛頓、超人氣女星安潔莉娜裘莉主演!
  亞馬遜書店讀者4顆半星欲罷不能激讚好評!

  剝去累贅的皮膚,剔除干擾的肌肉,
  只留下最完美堅硬的骨頭,這是我的極致傑作!
  林肯.萊姆,你看到了嗎?

  林肯.萊姆一直都想死。
  三年半前他是世界第一的刑案鑑識專家,如今他躺在特製的床上,
  只有頭、肩膀,和左手的無名指可以動。

  即使如此,因為一樁兇殘無比的命案,
  昔日的同事還是不得不來向他求助。
  現場唯一找到的線索,只有兩張碎紙片和一團石綿,沒有人可以解讀。
  但萊姆的回應一直很冷淡,
  全身癱瘓的傷害讓他從靈魂到肉體都渴望脫離痛苦的折磨。
  與此同時,那兩張碎紙片和一團石綿卻反覆在他的腦海裡播放,
  紙片上有兩個數字:下午3點……第823頁。

  林肯.萊姆的心臟開始狂跳,汗珠不斷冒出……
  該死,他們怎麼沒有看出來呢!
  這是萊姆的宿命,從物證上解讀訊息的鑑識魂早已深深植入他的生命。
  「是的,我看到了。」萊姆從這兩個數字中知道:
  8月23日下午3點,還會有命案發生!
  但萊姆和他的助手莎克斯要如何才能及時阻止兇手「集骨者」的刻意挑釁呢?……

  在無數的神探中,「鑑識神探」林肯.萊姆無疑是其中最有魅力的一個。他的魅力來自於比英俊臉龐更性感的聰明腦袋,更來自面對身體痛楚時的脆弱人性,以及偵辦刑案時的專業和專注。傑佛瑞.迪佛因為創造出了「鑑識神探」這個角色而成為當代驚悚小說的大師,而「林肯.萊姆」也從此在讀者心中佔據經典的地位,成為不朽。

作者簡介

傑佛瑞.迪佛 Jeffery Deaver

  1950年生於美國芝加哥。11歲時從007獲得靈感,寫了第一部小說,後來並得過多項文學獎。他擁有密蘇里大學新聞系與福特翰大學法律系雙學位,畢業後替雜誌寫過稿,也曾在華爾街工作數年,並利用通勤時間,開始從事自己最熱愛的偵探小說創作。

  迪佛成名後,不僅是暢銷排行榜上的常客,也是得獎連連的常勝軍,作品已被翻譯成35種以上語文版本,在150個國家發行,堪稱國際級的暢銷作家。而在他的眾多作品中,為他奠定「驚悚大師」地位的便是「鑑識神探林肯.萊姆」系列。

  迪佛筆下的林肯.萊姆原本是最頂尖的刑事鑑識專家,卻因公受傷,導致癱瘓在床無法動彈,於是勇敢果決的女警莎克斯成為他的手、腳與眼睛,透過萊姆的指示,深入黑暗的犯罪叢林追查兇手。萊姆辦案時從不相信人心,物證說明一切。經由聯想、推理,他可以一步一步建構兇手的側寫、還原事件的始末,而他對物證的解析能力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這樣鮮活獨特的人物塑造,加上高潮迭起、多重轉折的情節安排,果然「林肯.萊姆」系列第一本《人骨拼圖》一推出即橫掃全美各大暢銷排行榜,更被改編拍成電影,由兩大巨星丹佐華盛頓和安潔莉娜裘莉攜手主演,蔚為話題。其後推出的系列續集,每一本也都既叫好又叫座,也使得「林肯.萊姆」成為當代最具魅力的偵探角色之一。

  迪佛的其他作品包括「真人測謊機凱瑟琳.丹斯」、「景探裴倫」等系列,以及《傑佛瑞迪佛的黑色禮物》、《傑佛瑞迪佛的驚奇劇場》、《謊言迷宮》等單行本小說。

譯者簡介

何致和

  1967年生,文化大學英文系、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短篇小說曾獲聯合報文學獎、寶島小說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小說集《失去夜的那一夜》、《白色城市的憂鬱》,譯有《巴別塔之犬》、《時間箭》等書。



推薦文
【資深譯者兼影評人】景翔

  對推理迷來說,只要是屬於推理類型的作品,無論是以文字呈現的推理小說,或是訴諸影像的推理電影或者電視劇集,都能帶來不同程度的滿足。但是遇到有原著推理小說和改編的影視作品同時存在時,卻常常會產生究竟該先看原著,還是先看電影,或是在看過其中之一後,是不是還要再看另一個等等的困惑。

  其實只要是根據原著小說改編成電影,多少都有這類的問題,不過一般來說,由於小說和電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除了情節發展與轉折大體相若,可能會在看過其一之後,少了一些意外驚喜之外,兩者篇幅大小不一而有增刪或改動,可以欣賞編劇的匠心,或補足在電影中省略的好戲;演員對書中人物的詮釋與讀者自己想像中的角色相比較,也可以有另一番趣味,至於閱讀時的想像空間和落實在銀幕或螢光幕上的意象,當然也會各有千秋。所以前面所說的「困惑」即使會有,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加以化解。

  可是推理小說和據以改編的電影會讓身兼讀者和觀眾的推理迷困惑的重點在於:一個謎案的偵推過程和破案關鍵是最大的吸引力所在,一旦完全知悉之後,是否還能先行歸零,然後再度欣賞以另一種不同形式所作的呈現?

  基本上,改編原著而成的推理電影,編劇大體上都已認知觀眾有可能先看過了原著,所以在維持原作精神這點上必須注意,然後就要發揮創意來添加可以吸引觀眾的素材,像約翰.葛里遜的《黑色豪門企業》在金獎編劇勞勃.唐易筆下有了更合理的結局與更精采的布局;艾拉.李文的《銀色獵物》經改編後,除了偷窺與扮演上帝的主題之外,有幾近完全不同的詭局和偵推情節。也有的即使情節保留原狀,卻因導演、演員和其他技術層面的精采表現,讓讀過原著的觀眾看得目不轉睛,而看過電影再回頭去看原著的讀者,也因觀影留下的深刻印象而倍感驚悚,像《沉默的羔羊》、《人魔》和《紅龍》這個三部曲系列就是很好的例證。

  《人骨拼圖》雖是先有小說,再搬上銀幕的,但對國內的廣大推理迷來說,卻多是先看過了電影,後來才有中譯本問世。

  初看「人骨拼圖」,以影評人的身分來談這部電影的時候,最常說的一句笑話就是由丹佐.華盛頓飾演的男主角林肯.萊姆是個肩部以下因脊椎受傷癱瘓臥床,只有一根手指能動的刑案專家,當然該歸在「安樂椅神探」這個類型,只不過該修正成「安樂『床』神探」,而且那張床還不太「安樂」。

  從奧希茲女男爵創出「角落裡的老人」之後,有不少和那位坐在角落裡的老人一樣的神探,並不親身查案而純靠所取得的資料動腦推理,從而破解謎團,道出案件的真相,例如雷克斯.史陶特筆下的超級大胖子神探尼羅.伍爾富,除了蒔蘭、飽餐美食之外,就是坐在他那張特製的大椅子裡喝啤酒,聽或看由他秘書或手下蒐集來的資料,就破了無數奇案;另外知名的科幻小說大師伊薩卡.艾西莫夫也寫了很多非常精采的短篇推理系列作品,其中一個叫「黑寡婦俱樂部」。會員們每次聚會都有個謎案,這些貴賓放言高論,相互問難,最後能一語道破謎底的卻是一直不動聲色在旁邊服侍他們的侍者亨利,這位不要說安樂椅,連張凳子都不能坐的侍者,也是「安樂椅神探」的一個好例子。

  所有的「安樂椅神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要有代他蒐集或提供各項相關資料的人,然後這些神探才能根據資料,利用他本身的特殊經驗與能力,透過縝密的邏輯思考來進行推理。「角落裡的老人」靠的是一位女記者,尼羅.伍爾富當然要仰賴他那有些「痞」的秘書,還有從偵探社雇來的幫手。阿嘉莎.克莉絲蒂筆下的老小姐瑪波(雖然也有出去訪查的時候)憑恃的是村子裡的傳言閒話,而《人骨拼圖》裡的林肯.萊姆則是慧眼識英雌地選中了反應靈敏又極為敬業的菜鳥巡邏女警艾米莉亞.莎克斯。

  林肯.萊姆在受傷癱瘓之前,本來就已經是世界知名的刑事鑑識專家,不但著書立說,更了不起的是他憑著對這方面的興趣和執著,利用工作之便和公餘之暇自己建立了一座相當齊全的資料庫,這些本身的優勢加上現代化的科技設備,使他辦起案來更是出神入化。

  推理小說迷看到萊姆,想必會馬上聯想到推理小說史上另一位強調科學辦案的神探,就是奧斯汀.傅里曼筆下的「宋戴克醫師」。其實在細小的證物蒐集與分析上,福爾摩斯也早就十分講究,不過宋戴克醫師辦案的科學化卻更為極致,幾乎可以說是「微物辦案」的先驅。而從宋戴克醫師隨身攜帶的「手提實驗室」(一個僅有一呎見方,深約四吋的小箱子,裝著一套雖然都很袖珍,卻相當完整的器材),到《人骨拼圖》裡萊姆讓莎克斯提到現場去的「沉重的手提箱,至少有二十公斤重」,裡面用來做現場蒐證的多種工具的完備與進步,當然不可同日而語,而蒐證的技術和技巧也都有新的發展。

  犯罪現場勘驗和鑑識是一種相當專門的學問,除了精良的裝備外,還必須有豐富的經驗;(演技出眾的勞勃.狄尼洛在「瘋狗馬子」一片中飾演一個不得志的犯罪現場攝影人員,單憑十多年拍照的經驗,就能把血案發生的狀況說得一如親見。)《人骨拼圖》的重點就在蒐證時分析證物來進行偵查的推理工作,類似這樣大量使用專門知識的推理小說,其實是十分難寫的,因為如果太過詳盡,會讓完全門外漢的讀者難以了解,或會覺得像在看犯罪偵查的教科書般無趣;太過簡略則不但重心全失,讀者也很難有共鳴。在這方面,《人骨拼圖》的原著作者傑佛瑞.迪佛卻利用人物設定,很巧妙地運用這些專門知識。

  莎克斯女警在刑事現場勘驗方面大概曾經學過相關理論,卻幾乎完全沒有實際的經驗,所以萊姆在派她第一次「出勤」時,必須先以遙控的方式來指導她做現場的實務工作,再逐步對她加以各種訓練,而且也就所蒐到的證物作分析和推理的同時,讓她對相關的技巧和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這種由淺入深地討論和介紹現場勘驗的教育方式,正好也讓讀者和莎克斯一同慢慢進入狀況,也對那些專門知識有了相當的認識,至少對於書中專門知識的運用和分析結果能夠信服,從而認同對案件的偵查與推理的邏輯。

  根據《人骨拼圖》原著改編的電影當然保持了這個優點,所以觀眾在觀賞時,並不會因為某些平日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的專門知識而感到有所隔閡。不過由於劇幅的關係,有很多其實很重要的小技巧(如進現場之前先用橡皮圈套在鞋子上,讓鑑識人員的鞋印有明顯的識別記號),並沒有在銀幕上出現。

  不過看過電影的讀者對兩者有感的最大區別恐怕還是主角的膚色問題。《人骨拼圖》的原著中,林肯.萊姆是個白人,影片卻請了曾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黑人明星丹佐.華盛頓(他再得最佳男主角是後來的事)來飾演。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選角安排,我們不得而知,不過丹佐.華盛頓的表現的確可圈可點,(據說原作者迪佛原本並不贊成改變萊姆的膚色,但看過丹佐.華盛頓的演出之後,也覺得他的演技精湛!)使得讀者在看原著時得費點心思忘卻他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編劇在人物的更動,還不止萊姆的膚色,另外幾個重要的角色也有所更易,像真兇的身分就和原著大不相同,這樣更動其實是優劣互見的,電影中的安排較為合理,但原著中卻有更好的伏筆。至於照料萊姆的護理師助理由男性改為女性,卻不見得有什麼道理,儘管電影中那個角色演得很好,但原著中萊姆和男助理之間的互動卻是書中在緊張懸疑之間很好的調劑。

  由於劇幅關係,電影中將原著的情節作了大量的刪節或更動,部分人物也加以減縮或「合併」,這些變動或許有其必要,不過正好讓看過電影的讀者在閱讀《人骨拼圖》原著時,不會因為已經大致了解故事情節而稍減興味,而是仍然可以發現很多作者精心設計或意有所指的安排。像是原著中有聯邦調查局人員搶功奪權的情節,或是一對母女遭綁架的事件(電影中將小女童和原書中另一個老人「併案處理」),其實都另有反諷的意味在內。

  但更動得最大的是林肯.萊姆這個人物的心理背景,電影中雖然也略提了一句萊姆一度因病消沉得想自殺,但觀眾在銀幕上所看到的林肯.萊姆是個充滿活力、旺盛企圖心和強大意志力的勇者。原著中的萊姆卻是即使在接辦奇案後仍然一心想自我了斷。這樣的心理和他在工作上的堅持所產生的矛盾與衝突,不僅讓情節多了轉折,他和莎克斯之間的互動與關係變化也更具說服性和吸引力。外在的對罪犯鬥智鬥力,內在的自我掙扎,也讓迪佛筆下的林肯.萊姆更能打動讀者的心。




其 他 著 作
1. 人皮拼圖
2. 險局
3. XO
4. 冷月【全新版】 The Cold Moon
5. 第12張牌【全新版】 The Twelfth Card
6. 妖術師【全新版】 The Vanished Man
7. 石猴子(全新版) The Stone Monkey
8. 空椅(全新版) The Empty Chair
9. 棺材舞者(全新版) The Coffin Dancer
10. 全權秒殺令 Carte Blanche
11. 謎網 Roadside Crosses
12. 謊言迷宮 The Bodies Left Behind
13. Mystery Vol.1 艾勒里.昆恩百年誕辰專輯 ELLERY QUEEN’S MYSTERY MAGAZINE PRESENTS: Special Issue of the Ellery Queen Centenary
14. 藍色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