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友情家家酒 7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071428
竹內文香
賴瑞琴
東立
2012年5月11日
34.00 元
HK$ 32.3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BIG
規格:平裝 / 20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BIG
分
類
漫畫
>
其他類型
>
溫馨療癒
同
類
書
推
薦
鏡之孤城(02)
明日同學的水手服(10)
巴留的人生塗鴉 全
我家的天才寶貝 愛藏版 5(首刷附錄版)
小狸貓和小狐狸 7(首刷附錄版)
內
容
簡
介
上班族西進機會在哪裡?
台灣就業市場前景混沌,西進大陸是上班族下一個主戰場?
如果抱著去對岸試水溫,大不了回台重啟爐灶的鴕鳥心態,就要留意別落得進退不得的下場。
上班族在大陸不再因為是台灣人而受到特別待遇,如果有本事,薪酬無上限,若沒有實力,西進必然跌跌撞撞、事與願違,赴大陸求職前要練就基本功:
.台商延攬台籍人才的需求七條件
.中高齡人士西進大陸要具備八要點
.上班族西進的四項優勢與四種劣勢
.在大陸職場持續發展的六個條件
.中高階主管赴陸發展前的七項心理建設
中國大陸是一個充滿機會也布滿危機的市場,有人沉溺迷失、有人逆流而上,在無盡的理想與現實中,上班族能不能一圓夢想,端賴個人的專業、企圖與智慧。
失業率攀高,薪資直直落
上班族下一步怎麼走?
中國崛起凌駕台灣奇蹟
對岸會是職場新桃花源?
台灣重點產業兩兆雙星變成兩兆傷心,四大產業變成四大慘業,製造業紛紛西盡尋找續命丹,服務業的創新則吸收有限的勞力。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台灣深受磁吸效應影響,不只整體經濟衰退,就業率降低,社會新鮮人的起薪也是徘徊低檔。
與台灣比較起來,大陸表面彷彿是桃花源,年輕人紛紛到對岸讀大學,或者去謀職,雖然對岸起薪低,卻是呈跳躍式成長,如果到對岸找出路,到底是當台商,當台幹,還是當台勞?西進謀職是本地雇用好或外派好?或者乾脆投入大陸本土企業?變數都很多。
西進謀職是全家搬遷或獨自上任,全家搬遷有教育的問題,獨自就職有來回交通的問題與家庭照顧的問題!
兩岸經濟結構天蠶變,兩岸職業板塊也在大挪移,到底台灣與大陸在產業結構有怎樣的差異,進而影響職業類別的分布與變化?年輕人在選擇行業時,又如何評估每個行業的未來性?除了職業本身相關的問題外,兩岸存在文化與社會環境的差異,無論台商、台幹、台勞,都會面臨文化衝突與磨合的問題,在對岸謀職勢必有要面臨諸多的調適,包括價值觀與人際互動模式。
本書將以宏觀趨勢加上個案分析的方式,讓大家了解實際可能面臨的問題與因應之道。
在對岸謀職,雖然看來前景一片光明,但是大陸的經濟發展還是波濤起伏,陰晴不定,況且敘薪方面也是配合當地物價水準,雖有上升趨勢,與台灣相較,絕對數字偏低,恐怕難令初次求職者滿意。
到大陸謀職不能抱著探路試水溫的心態,一定要抱著生根中國、背水一戰的決心,因為一旦鎩羽而歸,回台將因為職場環境瞬息萬變,不知如何重新定位,另起爐灶。
假使選擇在台灣奮鬥,則不只遭遇一波接一波的大裁員潮,職缺也跟著愈來愈少,起薪也愈來愈低,年輕人要選擇在台灣立足,又要怎樣重新整備自己?
本書除了透過104銀行在大陸的據點蒐集第一手情報,也透過平日求才求職者的資料,提供讀者快速、詳實的資料,期待台灣的社會新鮮人或上班族,在強烈的職場競爭中,能夠洞燭機先,闖出一條康莊大道。
本書特色
1. 台灣失業率居高不下,起薪又走低,想要西進的上班族停聽看。
2. 雖是同文同種,兩岸文化與社會背景迥異,本書特別分析兩岸職場與社會環境差異,讓讀 者了解怎樣的人適合到大陸尋找新天地。
3. 本書告訴上班族,西進謀職要怎樣做準備。
目
錄
序文 布局兩岸,創造自己的藍海經驗 蘇宏文
第1章 面對「職場紅海」,如何脫穎而出?
台商面對的不再是本事、本錢、本人的「三本」策略,而是一個整合資金、技術、資訊、行銷、人才的軍團式經營模式。
第2章 出海當大魚,別再眷戀小池塘!
「台幹放眼中國,陸幹放眼全球!」對台灣人才是個警訊,當我們坐在台北的辦公室瞭望三十年不曾改變的老舊市容,此刻全球化的波濤正如狂潮般席捲而來。
第3章 上班族的大陸夢
中國大陸是一個充滿機會也布滿危機的市場,有人沉溺迷失、有人逆流而上,在無盡的理想與現實中,上班族能不能一圓夢想,端賴個人的專業、企圖與智慧。
第4章 上班族西進機會在哪裡?
在中國的各類企業,不再因為你是台灣人而給你特別的待遇,如果你有本事,薪酬無上限,但若是沒有實力,西進過程必然跌跌撞撞、事與願違。
第5章 大陸文化與環境適應
從兩岸經濟的消長及台商、陸企的營運來看,台灣人才未來的發展,陸資企業將變成未來台幹的下一個主要戰場,也是台灣人才發展的新起點。
第6章 西進大陸的心理準備
如果只是抱著去對岸試一試水溫的想法,大不了再回台重啟爐灶的鴕鳥心態,那麼就要留心,別落得進退不得的下場!
第7章 飄洋過海是前景還是陷阱
外商在中國的休假或其他福利制度已逐漸融入當地規範,而非將國外的相關制度搬到中國實施,這是欲往中國發展的工作者必須調整的觀念。
第8章 如何運用獵才顧問布局兩岸職涯
你是否是無可取代的人才,所有的關鍵都在你踏進職場那一刻起就成了關鍵,所以要不斷的砥礪、戮力以赴,點點滴滴蓄積自己的專業素養!
附錄1 台灣職場趨勢與工作機會
附錄2 中國大陸最熱門職缺
附錄3 五種險種
附錄4 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
序
布局兩岸,創造自己的藍海經驗
蘇宏文
每到農曆春節前夕,兩岸包機業務「火紅」到不行,所有航班載滿了歸心似箭返鄉探親的台灣人。根據媒體報導,二○一○年上海市人口普查,光是上海市一地,台灣工作與定居人口即達七十萬人,而全中國常住台商、台幹及眷屬,粗估亦約有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人,占台灣人口總數二千三百萬人的七%到九%。換言之,台灣每十人約有一人直接與對岸工作或生活有關。
事實上,從我們周遭親戚朋友或多或少均有人在中國工作、經商或定居,即可得到印證。例如,我的兄長往來奔波於美國與中國兩地經商,我的妻舅在中國東莞台商大廠擔任台幹,我的鄰居邀請我和內人到其上海寓所參觀,我則是因職務關係也出差中國好幾趟,兩岸共存共生互相影響的工作圈與生活圈早已成形。
自從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以來,台灣上班族西進中國工作已有二十年以上的時間,其間有三個波段高峰,分別是一九八○年代的傳產製造業、二○○○年代的高科技產業,以及現在的批發零售與餐飲食品產業。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其所創造的「紅色奇蹟」,不免對台灣上班族產生了一定的磁吸效應。從企業的用人角度而言,若求職者履歷表經歷欄位多了一項「中國工作經驗」,將會產生加分效果,意謂著職場競爭力的強化。
然而,台灣上班族在中國亦面臨了嚴峻的職場挑戰與競爭壓力,因為台商在中國的人才雇用策略,早已展開「本土化」政策,台幹的工作機會正逐漸減少,改由台商內部培育的中國幹部所取代,使台幹也產生了未來何去何從的擔憂感。但另一方面,陸資國營或民營企業卻不斷地向台灣人才招手,釋出誘人的工作舞台與薪酬待遇,挖角的企圖心不言而喻。台灣上班族登陸之前,必須衡量自己如何從各國菁英人才匯集的中國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證明自己的職場價值(專業、績效、創新、人脈)超越企業的期待,以避免淘金不成反淪落成為「台流」。
根據一○四獵才顧問中心二○一二年一月的觀察,研發工程、業務行銷、生產製造與經營管理,仍是有意前往中國工作者的前四大熱門職務。若以工作地區統計,工作機會最多的前五大,分別是廣東省(一八六○筆)、江蘇省(一○三六筆)、上海市(九○○筆)、福建省(一八○筆)、浙江省(一七二筆)。產業分布則是以科技製造相關產業職缺占四○%,民生消費、批發零售、連鎖、餐飲等非科技製造產業職缺占六○%。職缺占比的更迭,已可見到產業結構與工作機會,從製造業移轉到服務業的態勢。
本書是一○四獵才顧問中心顧問群將過往服務台商,以及台灣中高階與專業人才的豐富實務經驗,結合兩岸就業市場的整體分析與展望而成,盼望能提供台灣上班族一個全方位的兩岸視野,透過對中國就業市場現行競爭優勢與隱憂的資訊掌控,及早做好自己兩岸布局的職涯規畫,創造屬於自己的藍海經驗。
(本文作者為一○四獵才派遣事業群總經理兼集團法務長)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友情家家酒 12完
2.
友情家家酒 11
3.
友情家家酒 9
4.
友情家家酒 8
5.
友情家家酒 6
6.
友情家家酒 5
7.
友情家家酒 4
8.
友情家家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