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香港本土論述2011:本土的性與別 / 想像新界(單書雙主題雙封面)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272981
馬家輝、梁文道、王慧麟/編著
漫遊者文化
2012年5月15日
127.00 元
HK$ 107.9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香港本土論述
規格:平裝 / 288頁 / 16* 23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香港本土論述
分
類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其他
同
類
書
推
薦
文化創意產業讀本II:象徵價值與美學經濟
The Tao of S:America’s Chinee & the Chinese Century in Literature and Film
品饌東亞:食物研究中的權力滋味、醫學食補與知識傳說
西螺的勇士
西螺福興宮太平媽南投陶香爐研究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香港本土論述2010 Journal of Local Discourse 2010
本土論述
本土論述2009︰香港的市民抗爭與殖民地秩序
本土論述 2015-2017
蟬(新版)
弱水三千--梁文道書話
內
容
簡
介
香港本土論述2011年版
本次專刊討論兩項主題:本土的性與別 / 想像新界,故以雙封面表現。
【本土論述的風格】
本刊是一本人文科學刊物。每年舉辦論壇,邀請各界人士就香港本土具爭議性的議題進行討論與交流。本土論述網羅了多種風格。除了香港本土化問題之外,亦有來自台灣的夏鑄九教授為都市化把脈。同時,也有香港左派人士凌文海細談殖民地的另一種生活。另外,本刊也未忽視本土學者的中國視野和情懷,反省了港資公司壓迫中國工人的做法。
有老有嫩、有軟有硬、有中有西、有左有右,就是本土論述的風格!
編者簡介
馬家輝
傳媒人、專欄作家、文化評論學者,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助理主任。生於香港,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碩士,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博士,著作於兩岸三地出版。
梁文道
身兼專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時事評論員、牛棚書院院長等多重角色。評時事、寫文化、講飲食、參與文化及社會運動。近年,於內地出版著作、主持節目;但他依舊家在香港,留守香港。
王慧麟
文字工作者,曾任職香港特區政府,傳媒及學術機構,倫敦大學亞非研究學院法律系哲學博士。
目
錄
序言 王慧麟 vii
第一部分︰本土× 性別
本土論述2011 研討會︰本土的性與別
1 本土的「剩」與別無選擇 / 金曄路
2 對「剩女」的回應 / 文潔華
專題文章:本土的性與別
3 圍牆與衣櫃-
香港女性懲教人員的同性愛文化與心理淺釋 / 何仲詩 / 吳奕瑩
4 尋找社區性別的殖民脈絡 / 金佩瑋
5 內地孕婦產子:
中港跨境下的階級問題與身份認同政治 / 胡嘉明
6 開放空間 / 譚迪詩
7 色情查禁的兒童想像 / 曹文傑
8 基層.都巿.邊緣連結-
西西、洛楓、游靜本土詩作散析 / 鄧小樺
第二部分︰本土× 新界土地
本土論述 2011 研討會︰想像新界
9 繪述新界村落的生活世界:土地,發展與歷變 / 張少強
10 推進介入新界問題的想像前沿 / 陳劍青
專題文章:想像新界
11 菜園新村導賞團記 / 朱凱迪
12 否想新界:呼喚香港的土地政策 / 鄒崇銘
第三部分︰本土× 政治主體
專題文章
13 香港城邦與港人自治論 / 陳雲
附錄一︰香港城邦自治運動總綱
附錄二︰香港城邦精神標誌說明
14 主體的「缺失和被剝奪」 / 周思中
15 迷離特區亂源考 / 孔誥烽
第四部分︰本土× 危機社會
本土論述 2011 研討會︰危機社會
16 危機社會的反思 / 陳智傑
17 危機社會的理論 / 馬傑偉
專題文章:曾治七年初探
18 香港往何處去 / 張炳良
19 如何理解香港的政治危機? / 許寶強
20 曾蔭權:成也公務員,敗也公務員 / 葉健民
21 成也民望,敗也民望︰曾蔭權時代的民意政治 / 方志恆
書評
22 信,還是不信 / 梁文道
序
第四個年頭了。
今年有兩個焦點。第一,本土與性別。構思約稿,過程頗為艱鉅,幸得金曄路襄助,邀請多位學者專家操刀。金曄路先分析香港「剩女」之現象,特別是「剩」一字在香港社會的意義:究竟是簡單的女人「嫁唔去」情結,抑或是個人對孤獨的恐懼,又或者有深一層的性別與婚姻的標籤。
社會標籤,尤其是婚姻、獨身、伴侶之論述,是何仲詩及吳奕瑩文章的旨趣:究竟在高高的女子監獄圍牆下,女懲教人員的同性戀文化是怎樣形成的?她倆之考察,讓我們思考,究竟這種同性愛的文化,是「剩」的文化在主宰,還是在一個尊崇紀律的生活下,自然形成的同性愛情。兩人提到,女懲教人員之同性文化由封閉逐漸走向不避忌,也與社會逐步走向開放之局面有關。誠然,香港社會表面是開放了,有同性戀者勇於「出櫃」,但「出櫃」的朋友面對的卻是更大的社區圍牆,性別成為了社區圍牆的一條巨大的界線。
金珮瑋在參與灣仔區議會的經驗,要社區進一步要與性別「對抗」,揭開的就是更高更大之文化深層結構。胡嘉明則從身份出發,考察大陸孕婦對本土身份的衝擊。金珮瑋側面帶我們從社區建構身份,胡嘉明則從孕婦找出身份,然則我們的母體在哪裡?
性別政治的另一端,是一個尋找他者的過程。譚迪詩談的是菲律賓女傭在香港的生活,對空間的使用及爭取。曹文傑卻從社會對兒童色情的想像,特別是立法會對兒童色情的討論,進一步挑戰僵硬的色情定義及年齡的法律分野。至於鄧小樺則從女性詩人出發,探討她們的作品如何反映基層社會的連結及都市生活的想像。
今年的另一個主題,亦是未來本土發展的另一個戰場:新界。新界論述,不應只是「原居民」之論述,更需要重新想像,重新思考其定位,更不只是(不)發展或該發展甚麼的問題。張少強打頭陣,以在地考察的結果,挑戰西方對新界傳統習俗的想像及建構。
新界之傳統既然不是西方學者所云,是「想像」出來的話,那麼新界該是或該有怎麼樣的文化及想像?陳劍青及朱凱迪提出在新界土地抗爭的經驗,尤其是菜園村及馬屎埔村的抗爭,以突顯新界土地發展的矛盾及尷尬:究竟在新界復興農業,是城市及外來青年對新界土地強加之想像,還是社會各界爭奪土地資源的借口?鄒崇銘則直指問題核心:政府一向缺乏土地政策, 導致現在新界出現的資源問題。但政策越混亂,不啻是更多想像的好機會?
一如既往,香港該往何處,是本刊一直討論的主旨。陳雲揭櫫城邦自治運動,引來周思中探索主體的思考,以及孔誥烽痛陳香港時局亂源之迷。但眼前該往何處走?陳智傑點出了對危機社會之反思,張炳良提出,香港走發展主義之可能,至於許寶強則提出,現在的政治危機,不再是本土,而是階級!
梁文道的書評,談司徒華。
在這裡要感謝很多朋友的幫忙,特別是新力量網絡的朋友及義工,以及序言書室的鼎力支持,名字甚多,難以一一盡錄,請諸君見諒。最後,我特別感謝兩名學者,同意加入本刊顧問委員會。他們是中文大學哲學系的劉國英教授以及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馬傑偉教授。他們一直關心和支持本刊工作,一如顧問委員會內其他學者專家,提出不少寶貴意見,不勝感激。
王慧麟2011年12月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