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

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608228
王成勉
黎明文化
2012年3月27日
100.00  元
HK$ 90  







規格:平裝 / 329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宋/元/明















  明清鼎革是當時驚天動地的大事,漢族知識份子面臨到出處的為難,同時要權衡儒家的價值觀與現實的生活。而滿人的統馭之術亦影響漢族士人的考量。本書分別從「史論」、「人物」與「滿人統治」三方面來討論這個動盪的時代,冀能對明清之際的士人與政治有更深入的呈現。

  這本書中的文章分為三類,第一類「史論」,是我對於學界有關明清之際研究的回顧與論述。很多在此方面的研究,都是著眼於手邊的個案史料,缺乏宏觀與比較的視野。我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論述此領域學界的研究趨勢與特色,也指出一些缺失和問題,可以作為後來者之參考,所以我收入了六篇文章。第二類「人物」,則是對於當時人物的研究,我特別以張岱和洪承疇為對象,因為他們似乎是兩個極端的人物,被視為遺民與貳臣的代表。可是細看兩人,卻是別有意境,有過去學界所未注意到的地方。另外兩篇文章則是討論明清之交遺民的交往與遭遇。第三類「滿人的聲音」,則是從滿人的角度來看這段時期,因為滿人的統治策略與漢化程度,也深深影響到明末清初知識份子出處的考量。此部份是由四篇文章所組成,前兩篇探究清太祖與多爾袞對漢人的統御之術,後兩篇則從文化與族群政策上來討論滿人的措施。

作者簡介

王成勉

  美國亞歷桑那大學東亞研究博士,現為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基督教在華史、明清轉接時期、中美外交史。





史論
1. 明末士人之抉擇──論近年明清轉接時期之研究……………………… 1
2. 再論明末士人的抉擇──近二十年的研究與創新……………………… 15
3. 清史中的洪承疇………………………………………………………… 31
4. 危邦亂政難同心──評介《南明史》…………………………………… 43
5. 附錄一:
貳臣論…………………………………………………………..…... 53
6. 附錄二:
明人看明代的衰亡──「十七世紀危機」中國觀點的比較研究… 97

人物
7. 文史述情衷──張岱的遺民書寫………………………………………… 123
8. 殉義與變節間的餘地──論洪承疇的降清……………………………… 145
9. 附錄三:儒者的創傷──《餘生錄》的閱讀…………………………… 159
10. 附錄四:清初遺民的選擇……………………………………………….. 171

滿人的聲音
11. Manchu Strategies of Subversion in the Conquest of China……………… 195
(清太宗招降策略之研究)
12. Claiming Dynastic Legitimacy: Qing Strategies During the Dorgon Era… 215
(多爾袞的正統策略)
13. 沒有交集的對話──論近年來學界對「滿族漢化」之爭議…………… 247
14. 附錄五:清代總督和巡撫的族群成分之分析…………………………. 261


作者序

  這是一本遲到的書。二十多年前就想介紹一些明清轉接時期的見解給學界,但是卻一再蹉跎。而今出版,已經到了可以屈指數算退休年紀的時候。

  三十年前,在撰寫博士論文時,我開始進行明清轉接時期的研究。當時學術的主流風氣,仍然是以高風亮節的角度來描述抗清的士人,更強調遺民不仕的氣節。而我研究的對象卻是被當作貳臣之首的洪承疇。因為洪承疇的降清,坊間對他只有嘲諷辱罵,很少人會注意到洪承疇的一生其實是典型的公僕,無論仕明或是仕清,他都是不居功、不誇耀,凡事殫精竭慮,努力以赴。而在研究中也發現,不仕的遺民中,也未必都是純全守節之輩。當時以價值取向的寫作,讓歷史人物失真,作品更缺少內心的刻劃。所以一直希望能將自己的見解與國外一些相關傑出研究,介紹給國內學界。

  實在很難解釋為何在二十多年前就構想出版的這本書,會拖延如此之久,才得問市?一方面是這些年來,在明清轉接時期的研究不斷推陳出新,屢有佳作,實在是難以概論。另外一方面,當然也是自己的疏懶,這項出書計畫不斷為會議、教學、行政與其他研究所打斷。過去有好幾位年輕朋友對此書稿予以協助與鼓勵,特別是史曜菖與徐一智兩位,協助文稿的編輯與校對。但是一直到他們後來另有高就,我還沒有把文稿整理完全。直到去年起,才委託陳世榮博士再次整理稿件,完成最後的校排。

  這本書中的文章分為三類,第一類「史論」,是我對於學界有關明清之際研究的回顧與論述。很多在此方面的研究,都是著眼於手邊的個案史料,缺乏宏觀與比較的視野。我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論述此領域學界的研究趨勢與特色,也指出一些缺失和問題,可以作為後來者之參考,所以我收入了六篇文章。第二類「人物」,則是對於當時人物的研究,我特別以張岱和洪承疇為對象,因為他們似乎是兩個極端的人物,被視為遺民與貳臣的代表。可是細看兩人,卻是別有意境,有過去學界所未注意到的地方。另外兩篇文章則是討論明清之交遺民的交往與遭遇。第三類「滿人的聲音」,則是從滿人的角度來看這段時期,因為滿人的統治策略與漢化程度,也深深影響到明末清初知識份子出處的考量。此部份是由四篇文章所組成,前兩篇探究清太祖與多爾袞對漢人的統御之術,後兩篇則從文化與族群政策上來討論滿人的措施。全書約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未曾刊登過,而一些舊作也稍加增訂。

  這本書中有一小部分是譯稿,如〈清代總督和巡撫的族群成分之分析〉,其初稿係由林澤富、韓聖和、吳欽鍚、張心愷等人所譯。他們是我在淡江大學歷史系任教時的學生。當時為鼓勵學生閱讀英文著作,故將此篇英文著作交由他們翻譯。而後我轉往中正大學任教,也鼓勵研究生閱讀英文著作。此時先後有〈明人看明代的衰亡—「十七世紀危機」中國觀點的比較研究〉(初稿係由邱炫煜所翻譯)、〈清初遺民的選擇〉(初稿則是由吳昆財所翻譯)。我對這些初稿都盡力修改。事實上我為這些文稿修正與潤色的時間與心力,遠比我自己翻譯還要辛苦。所以如此,一方面是讓他們有機會接觸良好的英文著作,另外一方面,也在增進他們英文的閱讀能力。現在他們都有很

  好的工作發展。至於〈儒者的創傷—《餘生錄》的閱讀〉一文,則是我轉至中央大學任教時所翻譯的。

  其實我翻譯了更多的文稿,但是也怪自己不夠積極,有些外文的著作,雖然早就翻譯出來,但拖到我去爭取授權時,有兩位作者已經過世,無法獲得授權,那些已完稿的譯作也無法面世。而當年我與國外作者聯繫洽談翻譯時,都得到他們熱烈的回應,可是因為沒有及時的進行出版工作,一直感到愧對他們的盛情。

  特別要提的是,雖然這些被翻譯作品多半為早期的文章,但都是很有份量的重要著作,也都是值得學界注意的佳作。例如,〈貳臣論〉是岡本教授在三十多年前的著作,這篇文章譯文長達五萬多字,可以說是第一篇檢討清初貳臣的文章。她能夠那麼早提出宏觀的視野,注意到貳臣的角色與地位,有很大的貢獻。三十多年來,國內外學界少有人注意到這篇文章,所以我特別把這篇譯文收在這本書中。由於我的日文已經退化,還好這篇譯文先後經過徐一智與陳世榮兩位博士加以校改,在此一併致謝。

  三十年來對於這個階段的研究好像有些孤單,但是又先後得到很多幫助,也無法一一列名感謝。但是對於家人的支持,還是應該一提,感謝內子宜涯與兩位孩子家君、家康,容許我過去長期的埋首書房,沈浸在三四百年前的歷史中,希望他們也能夠和我一樣,欣慰看到此書告一段落。

王成勉於中央大學
2012.2.29




其 他 著 作
1. 百年鉤沉:二十世紀基督教在華史研究
2. 華人情境下的基督宗教與社會關懷
3. 傳教士筆下的大陸與臺灣
4. 臺灣教會史料論集
5. 補上一頁欠缺的歷史:蔣介石夫婦的基督教信仰(精裝)
6. 雙中薈:歷史學青年學者論壇
7. 十字架前的思索:文本解讀與經典詮釋
8. 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紀念牟復禮教授論文集
9. 品味荷蘭──一位歷史教授的人文觀察
10. 品味荷蘭──一位歷史教授的人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