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財產權入門(八版)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862551608 | |
|
|
|
趙晉枚、蔡坤財、周慧芳、謝銘洋、張凱娜 | |
|
|
|
元照出版 | |
|
|
|
2011年9月01日
| |
|
|
|
167.00 元
| |
|
|
|
HK$ 150.3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入門系列
規格:平裝 / 488頁 / 19.0*21.0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八版
出版地:台灣
入門系列
|
|
分 類
|
[ 尚未分類 ]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本書邀請五位專家學者,以淺白文字介紹基本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營業秘密等各類智慧財產權及相關之公平交易概念。透過本書,可以快速了解智慧財產權益之所在,進而採取必要的保護及因應措施,誠為文、法、商、理工背景及欲一窺智財權堂奧者之最佳入門書。
本版除調整若干章節外,又增加章節,扼述以下課題:(1) 電腦和網際網路對智財法的衝擊,以及立法的因應(第九章第二節、第三節);(2) 智財侵害的救濟(第七章)。第二篇加入美國改採先申請制的資訊。在第三篇,作者摘述今年六月修正的商標法內容(尚未施行),兼論新舊法的異同,使讀者瞭解商標法的走向。
本版也增加多則海內外較新而具指標性的案例及闡釋,例如著作權可同時由多人自創取得,有異於商標權和專利權,著作權的侵害以抄襲為要件,而是否抄襲,應以表達的抄襲為準(第四篇),被告可提出合理使用的抗辯,文中並舉哈利波特小說著作權侵害案作為解說(第一篇)。此外,也在第七篇,增加一章,闡釋與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中的商標規約(第十章)。
|
|
目 錄
|
第一篇 總 論/趙晉枚
第一章 引 言/3
第二章 智慧財產權的概念/4
第三章 智慧財產權的內容/19
第四章 智慧財產權的取得/36
第五章 智慧財產權的利用/42
第六章 智慧財產權的侵害/45
第七章 智慧財產權侵害的救濟/54
第八章 智慧財產權的體制/56
第九章 智慧財產權的視野/64
第十章 智慧財產權法院之設置/謝銘洋
第二篇 專利法/蔡坤財
第一章 專利制度與專利權/85
第二章 專利權之取得與歸屬/94
第三章 專利權之效力及其限制/111
第四章 專利之侵權處理/121
第三篇 商標法/周慧芳
第一章 商標與商標權/149
第二章 商標權之取得、運用及消滅/167
第三章 商標權之保護/208
第四章 結 論/234
第四篇 著作權法/謝銘洋
第一章 概 述/247
第二章 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253
第三章 著作權的內容/262
第四章 著作財產權的限制與合理使用/279
第五章 強制授權/294
第六章 侵害的救濟與處罰/296
第五篇 營業秘密/張凱娜
第一章 營業秘密的意義/313
第二章 營業秘密之歸屬與應用/323
第三章 營業秘密的侵害與救濟/330
第四章 營業秘密的保護/340
附 錄 員工離職後競業禁止約款之探討──以兩岸近年相關案例與規範為視角
第六篇 智慧財產權與公平交易法/趙晉枚
第一章 緒 言/363
第二章 智慧財產權與公平競爭/366
第三章 智慧財產權與自由競爭/381
第四章 智慧財產權的不當使用/388
第七篇 WTO與智慧財產權/趙晉枚
第一章 緒 言/401
第二章 TRIPS的背景/403
第三章 TRIPS的架構/406
第四章 TRIPS的通則及基本原則/408
第五章 智慧財產權的有效執行/410
第六章 會員間爭端的預防與解決/414
第七章 延後適用——非已開發國家/416
第八章 TRIPS的修正/418
第九章 我國因應TRIPS的情形/420
第十章 商標規約/429
第十一章 地理標示規約/449
|
|
序
|
八版序
智慧財產權法的新風貌
過去二十年,電腦和網路科技日新月異。人類的生活和觀念,隨之改變。例如以往閱讀,有賴紙本,而今多閱讀電子內容;發行商常風行「進入」模式,以控制著作品的利用。消費者不時進入網站,自網上獲取消費資訊或下單;辨識商品來源的商標,必需活躍於網上,以網域名稱的形式出現,從而衍生出新興的競爭模式,或網路發財大計。又廠商和發明人常廢寢忘食,醉心電腦和網路技術的創新,推陳出新,希望獲得競爭的優勢。
這些發展,產生許多智財課題。為求縮小法律和現實的落差,智財法制不斷調適修正,展現出科技新風貌。智財立法,以往多草擬抽象概括的原則性規定,加以宣示,賦予審事者莫大的解釋權,審事者也常以法無明文,而不予處斷。現今的智財法則較為技術性,多納入具體規定,詳細規定保護客體和行為態樣,甚至納入使用電腦和網路的規範,著重具體問題的解決。
我國最近的大幅智財修法,當推商標法,從保護客體到權利侵害等,都有更動。在國際上,智財調和的呼聲,仍不絕於耳。就專利取得的優先順位,美國獨採先發明制,但近年已著手法制的改革,嘗試調整為先申請制。
當然,傳統的思維仍然存在。例如侵害的金錢求償,我國和若干法制仍然緊守傳統的法則,即有損害才有賠償,以侵權行為的觀點,來定位智財侵害的救濟。另一方面,有不少先進法制(如歐美),鑒於智財侵害的企業性、常業性現象,已經摒除或淡化損害的要件,強調侵害行為的本質在非法利用他人財產,進而要求侵害者吐出因此所獲非法利潤。這種救濟思維逐漸發酵,進而催動現代不當得利法制的研究熱潮和重新定位。美國法律學會在二○一○年通過不當得利法的第三階段整編(Restatement),大幅規定智財侵害的不當得利求償權。
為論述以上的法制發展,本版第一篇除調整若干章節外,又增加章節,扼述以下課題:(1) 電腦和網際網路對智財法的衝擊,以及立法的因應(第九章第二節、第三節);(2) 智財侵害的救濟(第七章)。第二篇加入美國改採先申請制的資訊。在第三篇,作者摘述今年六月修正的商標法內容(尚未施行),兼論新舊法的異同,使讀者瞭解商標法的走向。
本版也增加多則國內外較新而具指標性的案例及闡釋,例如著作權可同時由多人自創取得,有異於商標權和專利權,著作權的侵害以抄襲為要件,而是否抄襲,應以表達的抄襲為準(第四篇),被告可提出合理使用的抗辯,文中並舉哈利波特小說著作權侵害案作為解說(第一篇)。此外,本版也在第七篇,增加一章,闡釋與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中的商標規約(第十章)。
謹為此序。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