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此生未完成

此生未完成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721278
于娟
商周出版
2012年3月04日
87.00  元
HK$ 69.6  







叢書系列:ViewPoint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21cm / 普級 / 部分彩頁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ViewPoint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真實人生故事















  死亡,或許是另一個生命的 待續…….

  二○○九年十月的一個晚上,于娟教書下課後,騎著腳踏車去超市買牛奶,路上為了避讓來車,她從腳踏車上摔下,瞬間她感到一股抽筋的疼痛從腰間傳來,心想:「不會這樣就扭傷腰了吧?」

  第二天,她竟然因腰痛而疼得起不了床,稍微一動,豆大的汗就往下掉。那時候的于娟萬萬沒有想到,這劇烈的腰痛竟是癌細胞已經轉移的徵兆。為了工作,她忍著腰痛,每天晚上還是在辦公室熬到十點鐘,但開始跑醫院看病,接二連三被誤診為腰椎受傷。

  直到二○○九年十二月底,痛到全身一動也不能動的于娟被救護車送進醫院急診室;幾番周折,在二○一○年元旦,她被確診罹患乳腺癌四期,也就是癌症末期。當時,距離她留學回國開始教書只有三個月,她的兒子土豆只有十四個月大,她的父母已六十多歲,而她是家中獨生女……在她人生欲展翅高飛之際,突如其來的病痛完全打亂了她的人生步驟,也在她的生命槌下了重重的一擊。

  但于娟沒有放棄,她忍住所有化療的痛,拚命想活下去,為孩子、為父母、為丈夫活下去。就像她丈夫光頭寫道:「她真的很堅強,確診得知乳腺癌時,她居然高興地笑,因為乳腺癌相對其他癌症來說更好醫治一些。我也幾乎沒有落淚,只有一次,回家看到她和寶寶的合影,淚如雨下。」

  本書收錄于娟確診罹患乳腺癌後寫下的病中日記,她在日記中反思生活細節,並發出「買車買房、買不來健康」的感歎,這時她退回到一個普通的女兒、妻子、母親,發出對生命最單純的感悟。在這些文字裡,很多讀者看到的不是于娟的故事,而是自己;在大陸引起網友關注和眾多媒體熱烈報導,大陸部落客的瀏覽人次高達800萬次。

本書特色

  當你預知了生命只剩下短暫的時間,你將如何過完生活,對人生省思的真人真事,很能引起共鳴與反思。

作者簡介

于娟(1979年4月 ~ 2011年4月)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的講師
  *上海交通大學學士(2000)
  *挪威奧斯陸大學經濟學碩士 (2007)
  *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 (2008)

  她是一個兩歲半孩子的母親,一個四十歲男人的妻子,兩個六十多歲老者的女兒,數個失學兒童的資助者,很多人的朋友。

  她是復旦大學的講師,研究環境政策和能源政策,積極籌組「能源林」,投身環保公益。

  她從容面對癌症,不怨天尤人;她帶走家人的思念和不捨,留給世人堅強的力量。



推薦文<一> 不畏病魔,看見真愛 張金堅
推薦文<二> 陽光依舊燦爛 周國平
推薦文<三> 老于的森林 鄭培源
台灣版序 願生命之樹長青 趙斌元

Part 1:無畏施
我的堅強與柔軟/義氣和義乳/走鋼絲的孩子/生命故事/孔雀爺爺
/土豆的耶誕節/黑色幽默話自殺/我可愛的朋友們/無畏施/病中病
/誰是我的下一任/病中之最散記/為什麼是我得癌症/落髮/由來笑我看不穿

Part 2:病中記
我的二○一○(一)/我的二○一○(二)/我的二○一○(三)
/我的二○一○(四)/我的二○一○(五)/我的二○一○(六)
/我的二○一○(七)/我的二○一○(八)/我的二○一○(九)
/我的二○一○(十)

Part 3:寫給我的寶貝
不期之孕/寶貝/幸福生活/分離

Part 4:故鄉
一個人的團圓/生死相隔的斷想/清明的風不止/無處安放的楓鬥
/碎落在身後的時光/賣報歌/一簟食/子不語/十年/女人三十

<後記>路有千萬條,但只能走一條 趙斌元
<附錄>土豆成長日記



〈推薦序一〉

不畏病魔,看見真愛  張金堅博士(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院長/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本人從事癌症醫療超過三十寒暑,接觸無數的乳癌患者,有的諱疾忌醫,延誤治療契機;有的勇於面對,積極治療,重獲新生。本書作者于娟女士,罹癌之時,年僅三十一歲,花樣年華,卻得了全身骨骼多處轉移之晚期乳癌,她是一位曾經出國(挪威)深造,並擁有經濟學博士之優秀老師,本來可以發揮所學,教育學子、貢獻社會,並可與夫婿、兒子共創和樂美滿之家庭,無奈事與願違,命運之神卻百般折磨,于女士乳癌確診之際,身邊還有亟待照顧年僅一歲多的兒子土豆及需侍奉的雙親。

  在一年四個月之抗癌過程中,身心所受之煎熬,倍極辛苦,但她以無比之毅力,寫下病中日記,道出生活的感觸與生命的領悟。她深愛著她的兒子、丈夫與雙親,珍惜生命的每一時刻,從不向病魔低頭,絕不輕言放棄,與醫療團隊高度配合,接受各式各樣難以忍受的治療,可稱是醫師眼裡的模範病人。即使病情惡化,疼痛加劇,她仍試圖以最勇敢的方式撐過,真是生命中之「勇者」。

  其實她在日記的字裡行間,也暗藏內心的不安與惶恐,但仍能展現出她的幽默與自信,雖然她自認是平凡的女兒、妻子與母親,卻擁有堅忍的意志力與強韌的生命力,尤其在最後的五個月,她很清楚自己的日子不多,早已放下生死與名利,留下的是「平靜」、「率直」、「樸實」與「堅強」,這正是本書作者感人與令人敬佩之處。她也提醒世人要珍惜寶貴生命,更要在有生之年做些有意義的事,于女士留下的文字,值得我們咀嚼與細讀,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推薦序二〉

陽光依舊燦爛  周國平 (中國著名作家和學者)

  我是在讀這部遺稿時才知道于娟的,離她去世不過數日。這個風華正茂的少婦,是擁有留洋經歷和博士學位的復旦大學青年教師,在與末期癌症抗爭一年四個月之後,終於撒手人寰。也許這樣的悲劇亦屬尋常,不尋常的是,在病痛和治療的摧殘下,她仍能寫下如此靈動的文字,面對步步緊逼的死神依然談笑自若。我感到的不只是欽佩和感動,更是喜歡,這個小女子實在可愛,在她已被疾病折磨得不成樣子的軀體裡,仍蘊藏著這麼活潑的生命力。

  于娟是可愛的,她的可愛由來已久,我舉一個小例子。那是她在復旦讀博士班的時候,一晚在夜店,因為有人打群架,她被誤抓進了警察局。下面是她回憶的當時情景──「警察開始問話寫口供,問到我是做什麼的;我說復旦學生。他問幾年級,我說博一;然後警察生氣了,說我故意耍酒瘋不配合。那天我身上穿著一件亮片背心搭配一條極短的熱褲,一雙亮銀高跟鞋,除了沒有化妝,和小辣妹無異。警察鄙視的眼神點燃了我體內殘存的酒精,我忽地一聲站起來說:「復旦的怎麼了?讀博士怎麼了?上了復旦、讀了博士,就非得穿得人模人樣,也不能上夜店嗎?」

  她的性格真是陽光。

  多年後,在死亡陰影的籠罩下,這陽光依然燦爛。我再舉一個小例子,在確診乳腺癌之後,一個男性親戚只知她得了重病,用手機傳簡訊給她:「如果需要骨髓、腎臟器官什麼的,我來捐!」丈夫念給她聽,她哈哈大笑說:「告訴他,我需要他捐乳房。」

  當然,在這生死關口,于娟不可能只是傻樂,她對人生有深刻的反思。和今日別的青年教師一樣,她也面臨著雙重壓力,一是體制內的人事升遷,二是現實生活中的買房買車,並且似乎不得不為此奮鬥。現在她認識到,「我曾經的野心是兩、三年內晉升到副教授,於是拚命寫文章、找議題寫論文,雖然對當了副教授之後要做什麼,我非常茫然。為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標的事情拚了命撲上去,不能不說是一個傻子做的傻事。生病之後,我才知道,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標上,而不應該只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勢。名利權勢,沒有一樣是不辛苦的,卻沒有一樣可以帶走。」

  「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裡逃生、死死生生之後,我突然覺得一身輕鬆。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閒事,我不再有對手,不再有敵人,我也不再關心誰比誰強,課題也好、任務也罷,暫且放著。世間的一切,隔岸看花,雲淡風清。」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我相信,如果于娟能活下來,她的人生一定會和以前不同,更加超脫,也更加真實。她的這些體悟,現在只成了留給同代人的一份遺產。

  一次化療結束後,于娟回到家裡,當時剛一歲半的兒子土豆趴在她的膝蓋上,童言童語的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她流著淚想:「也許就差那麼一點點,我的孩子變成了草。」她還寫道:「哪怕就讓我這般痛,痛得不能動,每日蓬頭垢面的趴在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罵,萬人踐踏,只要能看著我爸媽牽著土豆的手去幼稚園上學,我也是願意的。」還有那個也是青年學者的丈夫光頭,天天為全身骨頭壞死、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擦屁股,說最多的一句話是,「我求老天讓妳活著,讓我這樣擦五十年屁股。」多麼可愛的一家子!于娟多麼愛她的孩子和丈夫,多麼愛生命,她不想死,她絕不放棄,可是,她還是走了!

  我不想從文學角度來評論這本書稿,雖然讀者從我引用的片斷可以清楚地看到,于娟的文字多麼率真、質樸、生動。文學已經不重要,我在這裡引用這些片斷,只因為它們比我寫的任何文字更能勾勒出于娟的優美個性和聰慧悟性。上蒼怎麼忍心把這麼可怕的災難降於這個可愛的女子、這個可愛的家庭啊!

  嗚呼,蒼天不仁!

  二○一一年五月七日

〈推薦序三〉

老于的森林  鄭培源(于娟的摯友)

  今天是老于的頭七。七天前,晚上九點多,我接到于媽媽的電話後趕到中山醫院三號樓二十七病區,見了老于最後一面。

  那是一個絕望的夜晚,空氣中瀰漫著死別的氣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我已經預先感覺到那一晚將要發生的事,在書架上匆匆拿了一本《臨終備覽》。計程車上,我找出相關的章節,在書頁上折一角做記號,車子劇烈的抖動,我的手指居然穩健。老于,我不忍送妳、不願送妳,但機緣造化,上天安排了是我,我要平平靜靜、體體面面的送妳走。

  過去的三天,我每天都來看她,也看著她生命之火一點一點的熄滅:她曾經健美的身軀蜷縮的像嬰兒一樣,側臥在病床的左上角, 以至於我一眼看過去還以為床上是空的;她呼吸急促、心跳極快,幾乎吃不下任何東西,說話要拚盡力氣;她的軀殼已經脫韁,衝刺在生命的終點線上,越跑越快,越跑越快。這一晚的九點鐘,她已經失去了意識,進入了彌留階段。

  于媽媽就那樣眼睛直直的看著女兒。昨天她一度崩潰,最後的時間,她以知識女性特有的成熟和堅定讓自己平靜下來,商量女兒的後事。光頭始終沒有放棄,他堅定的認為還有希望,還能熬過今夜。但我更相信于媽媽的判斷,母親愛自己的骨血甚於愛自己,對自己骨血的狀態有著「母女連心」式的判斷。

  作為家鄉人和于娟最信賴的朋友,我參與了她身後事的討論安排。于媽媽說出了于娟最後的遺願:關於法事和安葬,老人和孩子的安排。她希望葬回山東的能源林,希望父母在上海陪土豆長大,希望能啟程去一個佛的國度。

  我離開醫院的時間是十九日淩晨一點多,光頭陪我走到電梯前。我看著這個令我極度佩服和崇敬的大哥,說不出話來。

  一夜翻來覆去,半夢半醒。

  早晨五點,光頭給我電話,那一刻我心裡還存了一絲絲幻想,但光頭聲音嘶啞著說:「于娟走了……」

  老于走了已有七天,敲出上面的文字,眼前依然一片朦朧。

  我曾經很認真的跟老于說,「很羡慕妳病後大澈大悟的狀態,情願和妳換一換,經歷妳所經歷、獲得妳所獲得的。」老于用那雙直白大眼睛瞪著我說:「沒有人願意真的和我換,我也不忍心讓你跟我換,太疼了,太累了,太苦了!」

  媒體稱老于是抗癌勇士、部落客達人、生命體悟者、環保理想者、才女、高級知識分子、海外歸國學人、博士……這些似乎都對,卻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老于是一個好人,透透徹徹、乾乾淨淨、明明白白的一個好人。這個好人情願自己把苦痛扛了,換成文字來讓大家開心;識透了人情卻沒驚破膽,保留著孩子似的童真和大膽;拚了命的去寫微博,插著氧氣管還要寫微博,就只為了多留些警醒世人的文字;直到她走的時候──那麼痛苦,那麼不捨的離開這個世界──她放不下的還是能源林這個幾乎耗盡她最後一點心力的事。

  老于,妳一個癌症晚期病人,為什麼要承受那麼多?

  在最後五個月,老于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權情,赤裸裸的反思和寫作,這也正是她生命最後階段留下的文字如此感人的原因;所有的浮躁沉澱了,所有的偽裝剝離了,所有的喧囂停止了,所有的執著放下了,只剩一個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兒、妻子、母親對生命最單純的感悟。最心痛的地方在於:這個普通女子剝去了凡常所欲的一切,最後所欲的還是為他人謀福祉。

  老于,妳走了,好人又少了一個,讓我們這些壞人和不好不壞的人情何以堪?

  我很怕媒體把老于解讀成一個關於都市健康的新聞速食話題人物,得出譬如「晚睡導致癌症,請別學于娟、早睡早起」的速食結論。在我的心裡,老于和她的文字無關病症和養生,只關乎理想和靈魂。她是我們這一代人中理想主義者的縮影,胸懷大志、學貫中西,抱著一腔的熱血想給這個世界多留下些什麼。

  儘管出師未捷身先死,但是老于留下的文字,卻足以穿越時空,直指人心。

  老于,走好。妳的心願,我們來完成。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夜

<台灣版 序>

願生命之樹長青  趙斌元(本書作者于娟的丈夫)

  二0一一年四月十九日,這個日子越走越遠。

  它的到來,如同碎片。它的遠去,如同碎片。所有的記憶,都逐漸成為碎片,不真實,但深刻。

  唯有這本書,就像是她,依然在望著我,期待著我,用那一汪我永遠難忘的深情和不捨。

  我不敢去細讀這本書。雖然忙碌的生活繼續,但難抑自己的痛楚和傷悲,常會洶湧而至。書裡她熟悉的氣息,一定會淹沒我的自信與快樂。

  我更願意在夢裡和她重逢。

  生離、死別,實在不可同日而語。生命,實在應該珍惜!

  我相信這本書的力量。它能夠讓人更珍惜生命,珍惜時間;會讓人去思考應該怎樣度過這一生;如何去看待逆境和順境,如何與人相處。于娟最大的夢想就是當作家。我真希望有很多人認真去讀這本書,並有所收穫。那樣的話,她會很快樂。

  對於這本書在台灣的發行,媽媽說:「只要于娟高興,我都願意。」媽媽現在把能源林的事業當做自己的女兒,也把這本書當做自己的女兒。

  我想說,這本書承載了很多人對于娟的愛。我只能把感謝放在心裡,在夢裡向于娟訴說。

  願生命之樹長青!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