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雪人(奈斯博作品集4) Snomannen

雪人(奈斯博作品集4)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6272844
尤.奈斯博
林立仁
漫遊者文化
2012年1月12日
127.00  元
HK$ 101.6  







叢書系列:北歐犯罪小說
規格:平裝 / 436頁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北歐犯罪小說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其他地區















  ◎挪威排行榜Top 1,蟬聯榜上超過 50 週
  ◎瑞典排行榜Top 2
  ◎榮獲挪威書店業者大獎「年度最佳挪威小說」,以及挪威讀書俱樂部大獎
  ◎《紐約時報》Top 9、《洛杉磯時報》Top 3、「獨立書商協會」Top 2、《出版人週刊》Top 11
  ◎2011年英國Amazon暢銷榜,入選「理查與茱蒂讀書俱樂部」選書
  ◎2011年美國Amazon 推理懸疑類Best 10、《紐約時報》最注目小說
  ◎2012年都柏林文學獎初選入圍

  當雪人凝視著你,看不見的邪惡,正悄悄將你吞沒……

  冰冷而黑暗的北歐暴力美學,再創連續殺人犯主題書寫新局!
  締造系列最暢銷的登峰之作,改編電影由名導演馬丁.史科西斯執導

  一再翻轉的真相,鬼斧神工的布局,毛骨悚然的場景
  警探哈利.霍勒直探邪惡本質的代表作!

  初雪即將降臨,雪人將會再現。
  冰雪融化之時,他將帶走另一人……

  小男孩半夜醒來,發現母親不見蹤影,但院子裡卻多出一個不知是誰堆起的雪人。母親最心愛的圍巾,就圍在雪人的脖子上,那排由黑色卵石組成的眼睛和嘴巴在月光下閃爍,雪人凝視著屋子,彷彿在微笑……

  一封署名雪人的匿名信,讓警探哈利.霍勒特別留意新近發生的女性失蹤案。莫名出現在失蹤女子家院子裡的雪人,以及信中提到的連續殺人犯名字,更讓他確定這樁失蹤案件可能涉及犯罪。

  哈利和手下成立專案小組展開調查,發現過去十幾年來的失蹤檔案有幾個驚人的共同點:失蹤者都已婚且有小孩,每年都在下初雪之後人間蒸發,失蹤現場附近總是堆了一個雪人,而且,她們再也不曾出現。

  不久之後,傳來第二名女子失蹤的消息,不同的是,這次警方發現了她的蹤影:她的頭顱被擺在雪人的身體上……

  神祕的信件是對哈利的挑戰或是嘲笑?以雪人為殺人記號的冷血犯人究竟是誰?總是徘徊在酒醉與清醒之間的哈利,首度得在自己的轄區內追緝連續殺人犯。當他越來越接近「雪人」的真面目,他的前女友蘿凱也被捲入這場致命的追緝。哈利必須犧牲自己,才能救回愛人……

  奈斯博最新驚悚小說《雪人》讀來彷彿一首交響曲,當第一個合弦響起,讀者就被拉進一個奇特的世界,不斷受到細密鋪陳的情節引誘,沿著相互交織的主題和故事線前進,最後來到驚心動魄的結局……——《圖書館期刊》

作者簡介

尤.奈斯博

  「北歐犯罪小說天王」尤.奈斯博是挪威史上最暢銷的作家,每一部作品都是挪威排行榜冠軍暢銷書。挪威圖書館借閱率排行榜,前20名有5本是奈斯博的作品。他拿過所有北歐的犯罪小說大獎,包括玻璃鑰匙獎、挪威史上最佳犯罪小說、書店業者大獎等,還獲得英國的「國際匕首獎」和美國的「愛倫坡獎」提名,作品被翻譯成40種語言,在50多個國家出版。全球銷量突破1000萬冊。

  奈斯博曾是挪威知名的搖滾巨星,白天任職於金融業,利用晚上和週末時間演出。不久之後,他考上金融分析師的證照,被挪威最大的證券公司高薪挖走,然而工作和樂團越來越難以兼顧,瀕臨崩潰的奈斯博決定休半年長假,他帶著筆電,跳上飛機,前往地球最遙遠的彼端:澳洲,在那裡寫下日後讓自己聲名大噪的「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的第一集《蝙蝠人》。

  奈斯博的讀者族群廣泛,涵蓋純文學讀者、冷硬推理、黑色小說讀者,以及通俗驚悚小說讀者。此外還受到英美犯罪小說名家一致擁戴,麥可.康納利稱讚他是「我最喜歡的驚悚作家」。評論家普遍認為奈斯博可與丹尼斯.勒翰、詹姆士.艾洛伊、麥可.康納利、伊恩.藍欽、雷蒙.錢德勒等名家相提並論,稱他是「挪威犯罪書寫的畢卡索」;德國《明鏡日報》則稱他是「斯堪地那維亞的奇蹟」。

  「哈利警探系列」
  1. 《蝙蝠人》
  2. 《蟑螂》
  3. 《知更鳥的賭注》(漫遊者已出版)
  4. 《復仇女神的懲罰》(漫遊者已出版)
  5. 《魔鬼的法則》(漫遊者預計出版)
  6. 《救贖者》
  7. 《雪人》(暫名,漫遊者預計出版)
  8. 《獵豹》

譯者簡介

林立仁

  英國薩里大學企管研究所畢業,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肄業,現為專職譯者。



推薦序

雪人看到了什麼?/冬陽(推理評論人)

  十一月初的奧斯陸,降下今年冬天第一場雪,室外已是銀白一片。剛下班的女子回到溫暖的家中,走進廚房,丈夫和孩子正忙著為她準備晚餐,氣氛一片和樂。

  「我看到你們在院子裡堆的大雪人了,好漂亮。」女子愉悅地對兩人說。
  丈夫停下正在切菜的手,語帶困惑地回應:「唔?我們沒有堆雪人啊。」
  「是嗎?過來看看。」

  女子領著丈夫和孩子走到客廳,視線穿過窗玻璃,看見庭院裡那尊巨大的雪人。

  「大概是鄰居小孩來到我們家院子裡堆的吧。」作父親的這樣回答完,轉身回廚房繼續料理晚餐,女子也跟著離開了。

  唯獨孩子還留在客廳,他的目光並沒有從雪人身上移開。

  他覺得這尊雪人怪怪的。堆砌的地點有點太靠近房子了。偌大的庭院裡,雪人哪兒也不站,就正好站在可以看進這間屋宅、這處客廳的地方,用像是瞪視的眼神望著。

  這實在太詭異了。

  就是這詭異的、極富影像感的、令人微微泛起雞皮疙瘩的場景,深深烙印在挪威犯罪小說家尤.奈斯博的腦海中,於是將這簡短的畫面逐一化為文字、寫成故事,成了以哈利.霍勒警探為主角的第七部系列小說《雪人》的發展主軸。

  台灣的讀者並不是從霍勒的登場作《蝙蝠人》開始接觸到這個犯罪小說系列,而是自第三作起,藉由《知更鳥的賭注》、《復仇女神的懲罰》與《魔鬼的法則》這三部小說構成的「奧斯陸三部曲」,在這個以挪威首都為中心的大敘事格局中,得以一窺北歐犯罪小說的迷人之處(系列一開始前兩部作品的舞台分別是澳洲雪梨與泰國曼谷)。

  中文出版社之所以這樣安排,我想很可能是受到史迪格.拉森(Stieg Larsson)以「千禧系列」(Millennium series)在全球掀起閱讀熱潮的影響。向來對他國文化興趣缺缺的英語推理小說圈,居然在短時間內瘋狂地尋覓、大量地討論北歐犯罪小說,顯然事出有因。無論是針對福利北歐陰暗面的控訴、強調女權主義與種族平等的主張、抨擊極右派激進分子的立場、以及大量情色與暴力的犯罪描寫云云,拉森的小說不斷將讀者推回到犯罪推理小說的發展起始點:「觀察與思考是我們認識自己以及所處這個世界的最佳手段。」這或許就是拉森熱能夠席捲全世界、征服廣大讀者的核心魅力。

  不管是百年前柯南.道爾筆下的夏洛克.福爾摩斯,或是百年後史迪格.拉森創造的利斯貝特.莎蘭德,他們皆以卓越的觀察力與優異的思考力,引領讀者享受虛構小說世界中的娛樂趣味,卻又同時呈現真實生活中理當予以關注的諸多嚴肅面。尤.奈斯博也懷抱著相似的企圖,只不過哈利.霍勒這個角色可要比福爾摩斯與莎蘭德平凡許多,在智力或行動上並不具備超人色彩,然而他強烈的反英雄(Antihero)性格──挪威最優秀的警探,卻也是個沉溺於酒精、頑固且不願照章行事的麻煩人物──則加強了人物縱深,尤其與他警探的身分屢屢發生衝突,徘徊在職場與人生中只要踏錯一步便可能墜入永遠無法復返的深淵邊緣。為此,奈斯博在奧斯陸三部曲中著墨甚深,奠定了全系列穩健且成功的敘事基礎。

  若以推理小說中「警察程序」(Police Procedural)這個子類型來看,哈利.霍勒系列無疑是相當標準的作品──系列主角雖然是警探霍勒,但偵察主體為挪威犯罪特警隊(及相關調查單位),以團隊組織而非一己之力調查犯罪事件。這合理彌補了前述霍勒「不具備超人色彩」的能力缺陷,並藉由諸多與霍勒或友好或對立或惺惺相惜的要角,豐富呈現霍勒的性格與事件的複雜度及戲劇性,且同時顯現公權力內部腐化所帶來的災難、受人情政治等因素的掣肘、律法無法顧及的陰暗死角等等,讓故事更貼近現實世界正在進行的模樣,進而引發讀者強烈的共鳴。

  除此之外,哈利.霍勒系列還有兩大引人入勝的特色。

  其一是小說的敘事結構。奈斯博採第三人稱多線敘事的寫作方式,以哈利.霍勒的偵察團隊為主軸,運用多個時空、不同人物視點的支線跳躍式穿插其間,合力推動故事進行。如此鋪陳故事的手段對作者與讀者來說都是費心的嚴峻考驗,若稍有閃失,遺漏或錯置了某一段敘事線,抑或是情節過於冗蕪、缺乏吸引力而令人失去耐性,整部作品極可能因此歪斜瓦解,淪為失敗之作。然而,也因為這種敘事手法與犯罪調查本身具有相近的拼圖性質──線索斷了便得另起爐灶,看似死路一條的調查結果隨時可能接上另一條直指真相的活路,因而讓小說閱讀產生另一種特殊的興味。

  其二是書名與該作主題微妙的對應關係。就拿已中譯的奧斯陸三部曲為例,「知更鳥」、「復仇女神」與「魔鬼之星」(五芒星)皆是具象的詞彙,在生物、神話與宗教上也都有其特殊的意涵,在奈斯博的筆下成為一種譬喻或是借代,將抽象的孤注一擲、正義、邪惡的概念,讓讀者在翻頁閱讀前便透過書名有了初步的想像。這是個有趣且大膽的作法,像是魔術師早早向觀眾透露了招式,最後仍展現一手令全場驚詫不已的戲法,在滿座掌聲中優雅謝幕。知更鳥能否順利度過寒冬?復仇女神的利劍將指向誰?魔鬼之星由誰所畫下?每個問號都懸在閱讀者的心頭,直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小說的最後一頁才能獲得滿意的解答。

  本書《雪人》也是延續了相同的手法,選用這麼一個充滿童趣、在寒冬中散發溫馨感,但其人形(doll)外表隱約帶著鬼魅色彩的型體,藉以表現「窺視的恐懼」這個主題。

  《雪人》的故事走向較偏恐怖(Horror)風格,和奧斯陸三部曲相比顯得不那麼沉重,但往人心黑暗面的探索卻更進一步,頗有奈斯博心儀的作家──以《體內殺手》(The Killer Inside Me)、《親愛的,天黑之後再說吧》(After Dark, My Sweet)聞名的吉姆.湯普遜(Jim Thopson)的味道。

  故事從一樁女性失蹤案展開,作母親的對丈夫與孩子不告而別,是出於自願還是遭人脅迫不得而知,孩子在住家附近的一尊雪人身上發現之前當聖誕禮物送給母親的一條圍巾,除此之外幾乎毫無線索可循。

  霍勒與自卑爾根轉調來奧斯陸犯罪特警隊的新同事卡翠娜搭檔偵辦此案,調查過失蹤人口檔案資料後發現,過去十年,在挪威失蹤的女性人數與其他北歐國家相比高出許多,再加上霍勒先前曾收到一封內容關於雪人的怪信,他開始認為這是一個挪威犯罪史上少見的連續殺人犯(Serial Killer)正悄悄犯下的重大刑事案件。

  不認同霍勒說法的同事戲稱這是他去FBI上課後的遺毒,一種沒道理的癡迷,瘋狂的連續殺人犯只會在美國或其他國家出現,不會是挪威。直到下一樁失蹤案發生,事發現場附近的闇黑森林裡再度出現一尊雪人,雪人身上有著失蹤女性業已死亡的確切證據……

  雪人是誰堆的?置放在事件現場的用意為何?霍勒收到的怪信是挑釁還是求援?連串的疑問背後隱藏著精密的算計與不能明說的動機,以及破案追凶所需的零碎線索。在懸疑緊張的查緝氣氛底下埋藏古典偵探小說的解謎趣味,推敲凶手的身分與意圖之餘同時也再次觸及了霍勒的人生及其個性的陰暗面,這種緊緊相扣、呼應的兩面性,成為閱讀本作時另一值得讀者玩味之處。

  正因為如此細膩的書寫筆法,使得「連續殺人犯」這個在犯罪小說中常見的題材與人物,在本書中有了不一樣的面貌。奈斯博採取的並非病理解剖式的理論分析,或血流成河、赤裸殘虐的暴力描寫,而是讓「聽得見聲音,但看不清面貌」的犯罪者潛藏在書頁間,透過自己的發言、行凶設局的手法,以及包括霍勒在內的諸多調查者利用辦案技巧與經驗所完成的推理研判,最後由讀者自行拼湊出凶手的內心世界。

  「我只是將腦海裡的故事,寫成文字『重述』一次。作家是沒辦法寫完整個故事的,得靠讀者自己運用想像力填補。我只能寫下10%的故事,剩下的90%全交給讀者了。」很喜歡奈斯博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說過的這段話,我以為這絕非謙遜客套,而是誠懇的肺腑之言。寫在文章的最後留給將繼續往下翻讀的各位,看看閱畢《雪人》後,是否也認同這個主張?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推薦人數:2,共有2位網友寫書評。

萊恩葡萄
/ 台灣台北
2012.04.07看萊恩葡萄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初識尤•奈斯博的作品,其特殊的敘寫方式讓人有些眼花瞭亂,場景的變化過於快速,整個故事分為許多支線進行,常看到某一段落便需要往前翻找某一支線的源頭才能連貫故事,但也因此對整個故事有更深的瞭解,段落的複讀也讓人對故事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哈利,一個令上司頭痛卻有著真材實料的警監,這次要面對挪威的首位連續殺人犯--雪人。總在初雪下時犯案,總在犯案前先於受害者家堆出個雪人,受害者皆是有孩子的已婚婦女,有著固定的犯案模式,但行?成謎。哈利,隨著蒐集到的證據,一步步的接近犯案核心了,雪人似乎就在他身邊,醫生?媒體大亨?同事?上司?而且這次,哈利最愛的人--蘿凱,也在殺人犯的獵殺名單上,哈利要抓犯人的腳步不得不加快了,但加快就來得及嗎?
殘忍的殺戮,精密的設計,警探與殺人犯間的鬥智鬥力,快速的舖陳,緊湊的故事,書本厚重,但?對翻開書本即捨不得闔上!
黃國華
/ 台灣台北
2012.02.12看黃國華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本書是尤.奈斯博被引進台灣的第四本作品,前三本分別是《知更鳥的賭注》、《復仇女神的懲罰》、《魔鬼的法則》,構成所謂的「奧斯陸三部曲」,前面三本著作之間都有一些劇情的關聯性和延續性,而這本《雪人》除了相同的主角哈利警探以及挪威警方之外,劇情上沒有多少相關性,所以讀起來比較有獨立性。

台灣近幾年來,推理小說界颳起了一陣北歐風潮,從瑞典已故作家史迪格•拉森的「千禧年」三部曲(首部曲就是鼎鼎大名的《龍紋身的女孩》)後,台灣的書壇只要是推出北歐的犯罪與推理作品,在銷售成績上似乎就代表著無往不利,如果真的要去研究其背後的原因,我猜想應該不外乎1、北歐清新冷冽的文風迴異於一般英式推理,況且英美推理界的優秀作品幾乎已經被台灣推理迷看完了。2、近年來日式推理的主流慢慢式微,且日式推理的本格風越來越重,也許讀者早已經厭倦了一大堆密室殺人事件了吧。

史迪格•拉森與尤.奈斯博這兩位北歐推理天王的作品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變態心理與精神疾病,而且往往兇手都是社會上所謂中堅份子和菁英人士,他們的作品中都有些許淡淡的左派文風,藉由揭發上流社會人士的假象來探討一些與公平正義有關的內涵,這或許正是進步的北歐社會的主流價值吧!

本書《雪人》延續了奧斯陸三部曲的風格,警探哈利受命要偵辦一件連續殺人案件,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幾乎將哈利的整體形象與人格做出更完整的描述,哈利是個典型的推理小說中最常見的警探:酗酒不修邊幅、與上司同僚關係惡劣、不受警方標準辦案程序與規章甚至社會教條所束縛、感情生活一蹋糊塗、生活白癡.......雖然哈利擁有這些遭糕透頂的個性,相同的他也擁有推理小說中警探應該具有的優點:不眠不休的查案工作、極佳的破案能力。當然如果哈利警探只具有這樣的個性,本系列只不過是成千上萬的尋常廉價小說之一罷了,我個人覺得尤.奈斯博筆下的哈利警探之所以吸引人之處在於:哈利和你我一樣都會害怕,哈利不是福爾摩斯那種飽學多聞之士,他也不是為了想要伸張正義,甚至在部分案情的突破關鍵點,哈利依靠的只剩下直覺和運氣,簡單的說,哈利警探比較有人味,完全迴異那種好來塢式灑狗血英雄警匪片。

尤.奈斯博與史迪格•拉森有個共同的創作風格,他們都會以聳動驚人的統計數字來鋪陳甚至貫穿全場,而統計數字本身更成為故事的重心;如《龍紋身的女孩》開宗明義就點出:「瑞典有18%的女性曾一度遭男性威脅。」,而該書的主軸便是放在不同型態的變態性侵。作者在本書《雪人》中不只一次提到:「有15%-20%的孩童,其真正的生父與其認知的父親不同。」,所以,性關係複雜病瞞著丈夫偷偷生下其他男人的小孩的女人,便成為本書的核心。

本書《雪人》與奧斯陸三部曲最大的不同在於驚悚氣氛的製造,作者成功地將雪人塑造成冰封大地孤寂恐怖的表徵,而看到最後才知道雪人原來是兇手幼年創傷的一種圖騰。本書比較不同之處還有:更血腥更變態的案情,以及許多場讓人感到極度不舒服的性愛過程,所以不喜歡血腥分屍與變態性愛的讀者在閱讀之前必須要有心理準備,《雪人》所形塑的驚人氛圍更甚於作者前面的著作。

有人提到作者尤.奈斯博是少數具有文學底蘊的推理犯罪小說家,本書的鋪陳的確可以驗證這一說法,書中所有出場的人物之間都有其高度的關聯性,比起另外兩本《復仇女神的懲罰》與《魔鬼的法則》,主配角之間、配角與配角之間,彼此之間的黏著度比較高,而不是像前幾本著作的配角門全部都是圍繞在哈利一個人身上,如此一來,本書除了哈利之外的其他配角的形象也是相當鮮明,如哈利的新夥伴卡翠娜,她擺脫了那種007的花瓶辦案夥伴陳窠,其生世故事與個性幾乎可以單獨成冊。幾個被害女性不再只是推理小說的屍體和被害者而已,尤.奈斯博筆下的被害女性的遭遇與內心轉折比起其他作者的作品更加栩栩如生。

純粹以推理素材來談,作者大玩『線索-推論-緝凶-死胡同-回到原點』這個推理把戲,不停地藉由哈利警探引領讀者走進死胡同,只是每個辦案的死胡同都會鋪成一些轉折和伏筆,也連帶的導因一些好看的插曲和知識,如失蹤多年的爭議性警官拉夫妥,當哈利發現他早已死亡多年的屍體之後,原本以為辦案已經進入死胡同了,卻在他身上和身世之間牽引出更多的線索和故事;還有一開始被誤導成分屍案兇手雪人的費列森醫生,發現他又不是真兇時,作者又從他的遺傳疾病醫生這個身分將整個故事的核心打了開來進入新的階段-犯案動機,且巧妙地和「有15%-20%的孩童,其真正的生父與其認知的父親不同。」這個命題相呼應,當然不免俗地扯了一些有如八點檔的生世之謎和驗DNA之類的八卦有趣話題和專業知識。

本書一如作者先前的作品一樣有著厚重的四百多頁篇幅,難免會有些隱晦難解的埋伏筆的炫技,且由於本書是變態犯罪類型的小說,為平衡光明與黑暗面,總是會有些說教式的救贖敘述,而作者為了塑造哈利警探的抽離性格,不得不在敘述當中做出一點平衡,無可厚非吧!

如果要我就作者幾本已經引進中譯本的著作來比的話,這本書應該還是比《知更鳥的賭注》略遜一籌,畢竟《知更鳥的賭注》具有史詩般的高度,具有讓讀者驚為天人的素材與背景,不過就以一般的推理小說的水準來談,本書《雪人》不論是角色的鮮明度、高潮迭起的故事張力、社會議題的選擇都屬於上乘之作。





其 他 著 作
1. 刀(奈斯博作品集13)
2. 馬克白(北歐犯罪小說天王尤奈斯博╳挑戰莎士比亞)
3. 焦渴者(奈斯博作品集12)
4. 蟑螂:奈斯博作品集11
5. 蝙蝠(奈斯博作品集10)
6. 警察(奈斯博作品集9)
7. 幽靈(奈斯博作品集8)
8. 救贖者(奈斯博作品集7)
9. 獵頭遊戲(奈斯博作品集7) Hodejegerne
10. 獵豹(奈斯博作品集5,全二冊) Panserhj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