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刑法總則新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550786
黃翰義
元照出版
2010年10月01日
240.00 元
HK$ 216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刑事實體法
規格:平裝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刑事實體法
分
類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法律
>
刑事法
同
類
書
推
薦
刑法總則(6版)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方法(2版)
牙科醫療過失刑事判決解析
刑法總論(增訂四版)
刑法各論(下)(修訂五版)
內
容
簡
介
本書是一本以「體系思維」為主軸之刑法總則論著,名為「新論」,乃是冀望提供讀者另一種不同之新思維模式,藉以重新闡釋刑法總則之內涵。由於本書係運用目的論之法學方法,就最新修正之刑法總則進行概念之闡釋,論述之內容,以訓練讀者對於刑法之邏輯推理與思考模式為其重心,故在描寫刑法重要之基礎概念時,一併以精簡及清晰之圖示方法,讓讀者更易於掌握基礎概念之重心,亦為本書之特色。
另外,本書之附錄提供讀者如何運用犯罪階層理論及法學三段論法,針對不同犯罪類型之檢驗,將事實涵攝於法律規範之中,適足以讓讀者達到學以致用之目的,堪稱是一本理論與實務兼具之體系式教科書。
目
錄
序
第一篇 刑法之基礎理論
第一章 導 論
一、刑法之意義、功能與目的/3
二、刑法存在之類型/6
三、刑法規範體系/13
第二章 罪刑法定及刑法之適用效力
一、刑法之意義、功能與目的/ 19
二、刑法之適用效力/ 35
第三章 刑法解釋與刑法之名詞定義
一、刑法解釋/ 39
二、刑法之名詞定義/42
第四章 新舊刑法比較適用之準則
一、以行為時為基準之理由/ 47
二、準據法適用之明文化/ 49
三、法律變更之適用順序/ 50
四、有利原則適用之前提──法律變更/ 52
五、破除綜合適用之迷思──割裂適用之倡議/ 54
第二篇 犯罪論
第一章 犯罪概論
一、犯罪行為之意義/ 59
二、犯罪之類型/ 60
第二章 行為論
一、行為理論/ 69
二、作為與不作為之區分/ 71
第三章 犯罪構成要件
一、構成要件概論/ 79
二、客觀構成要件/ 95
三、主觀構成要件/ 113
第四章 違法性
一、違法性概論/131
二、法規阻卻違法事由/ 133
三、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 172
第五章 罪 責
一、罪責理論/215
二、罪責之指導原則/216
三、罪責要素/ 217
第六章 罪之排除與刑罰之限制
一、客觀可罰性條件/227
二、個人阻卻刑罰及解除刑罰事由/229
第七章 錯 誤
一、錯誤之意義/ 235
二、錯誤之分類/ 235
第三篇 犯罪形態
第一章 加重結果犯
一、加重結果犯之立法目的/ 263
二、加重結果犯之類型/ 264
三、加重結果犯之要件/ 264
三、共同正犯與加重結果之關係/ 270
第二章 純正犯與不純正犯
一、純正犯與不純正犯之意義及分類/ 275
二、純正不作為犯之要件/ 277
三、不純正不作為犯之要件/ 279
第三章 未遂犯
一、未遂犯處罰之依據/ 293
二、未遂犯審查之次序/ 296
三、未遂犯之種類/301
第四章 正 犯
一、正犯之意義/327
二、正犯之理論/327
三、正犯之種類/329
第五章 共 犯
一、共犯理論/373
二、共犯之種類/375
第六章 身分犯
一、身分犯之意義/415
二、身分犯之種類/415
三、身分犯與共犯/417
四、身分犯之規範廢止論/423
五、身分犯之法律變更/426
第四篇 罪數論
第一章 罪數理論
一、罪數評價原則/431
二、罪數之標準與學說/433
第二章 罪數體系
一、認識上之罪數/437
二、評價上之罪數/438
第三章 不罰之前行為與後行為
一、不罰之前行為/455
二、不罰之後行為/460
第四章 想像競合犯
一、想像競合犯之意義/467
二、想像競合犯之要件/468
三、想像競合犯之種類/472
四、想像競合犯之刑罰裁量/472
第五章 牽連犯與連續犯廢除後之省思
一、牽連犯/475
二、連續犯/476
三、常業犯(已廢除)/484
四、擴張集合犯概念之危機/492
第六章 數罪併罰
一、數罪併罰之意義/501
二、數罪併罰之分類/501
第五篇 刑罰理論
第一章 刑罰裁量
一、刑罰之種類/515
二、科刑之審酌/528
三、定應執行刑之法定標準/532
第二章 刑罰之加重及減免
一、刑罰之加重/537
二、刑罰之減輕或免除/549
第三章 易刑處分
一、易刑處分概說/565
二、易科罰金/566
三、易服勞役/582
四、易以訓誡/592
五、易刑處分之法律效果/593
第四章 緩 刑
一、緩刑之規定/595
二、緩刑之要件及其法律效果/597
三、緩刑之撤銷/599
四、緩刑之法律變更/603
第五章 假 釋
一、假釋之規定/607
二、假釋之要件/608
三、假釋之撤銷及其法律效果/612
四、假釋之效力/614
第六章 時 效
一、時效之意義/617
二、時效之種類/617
三、時效之停止與續行/622
四、時效完成之法律效果/626
五、追訴權時效與行刑權時效之比較/626
六、關於時效之法律變更/627
第六篇 保安處分
第一章 保安處分概論
一、保安處分之意義/631
二、保安處分與刑罰之區別/631
第二章 現行法之保安處分
一、保安處分之類型/635
二、保安處分之宣告/648
三、保安處分之免除/648
四、保安處分之執行時效/649
五、保安處分之法律變更/649
附錄 刑法案例演習/651
圖表附錄 /713
序
序文
刑法總則之概念繁多,自犯罪評價結構、效果評價結構、刑罰裁量結構以迄刑罰執行結構,每一環節均有不同之理論存在,不同之理論代表不同之思維,如何選擇不同之思維,則涉及許多價值判斷之因素。因此,學習刑法之過程中,莫過於面對不同之思維,如何進行價值判斷之辯證,這也是學習刑法時,最具有挑戰性之處。按社會科學乃是運用科學之方法,研究人類社會之種種現象,刑法為社會科學之一,自然必須面對人類社會所發生之種種現象,進行方法論上之研究。筆者認為,刑法之存在,乃是根源於憲法基本權之本質,其最終保障之對象,係建立一個具有人性尊嚴的社會,任何刑法手段之存在,均是以保障人民為其最終目的,一部欠缺保障人民基本權之法律,將永遠欠缺存在之正當性。故而,本書中之許多觀點,若有別於一般之說法者,其主要之目的,是希冀藉由此一思考模式進行概念之定位,期望本於此種思考模式,能告訴讀者一件事──價值判斷是永遠沒有標準答案、也永遠沒有對與錯的;並且,期望使讀者在學習本書之過程中,能夠重新思考刑法存在之意義。
其次,本書為使讀者對於議題能有更深刻之印象,在針對相關議題之刑法理論進行探討時,不僅深入描繪包括我國及日本學者學理上之相關理論,亦一併引進最高法院之最新實務見解供讀者參酌,藉由詳細羅列並整理學理上各家學說之見解,使讀者在學習刑法之基本概念及法理時,能周延地瞭解理論之全貌,復更能清楚掌握最新實務見解之脈動。
由於本書著重在提供體系式之介紹,故在進行閱讀之前,宜先鳥瞰本書目錄之架構,始能清晰地理解其骨架及邏輯過程何在,再分篇、章等項目,進行細部理論之探討。質言之,一般傳統教科書對於某些概念之描述,均是點到為止,惟本書認為許多理論及概念應經過更為詳細之界定始能圓融而周延,真理始能愈辯愈明,故本書針對部分理論及概念之介紹,著墨之層次較深,描寫亦更為細膩,期能使有興趣深入探討刑法問題之讀者,能針對具體之理論進行自我辯證。本書既是對於理論及概念提供價值判斷之見解,因此,最重要的,是希望能藉由個人意見之闡述,讓讀者重新思索刑法價值之核心所在。
近年來立法者大幅度增修刑法之結果,造成刑法更為錯綜複雜,體系益加紊亂,理解更屬不易,父親黃謙恩先生嘗謂:「今人率言革新,但革新應當知舊,蓋不識病象,何施刀藥?故其僅為一種憑空抽象之理想,蠻幹強為,求其實現,鹵莽滅裂,對於現狀有破壞而無改進者,皆為一切真正進步之勁敵。故吾人應藉過去以認識現在,亦唯有對於現在有真實之認識,始能有真實之改進,因之今日學者之所貴者,不僅在於能鑑古而知今,且為未來之立法例,能盡其創造與嚮導之責任也。」此段話歷久彌新,實值吾人深思,誌之與讀者共勉,並緬懷我的父親。
最後,謹將本書獻給父親。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黃翰義
2010年9月于臺南法官宿舍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