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醫療過失之犯罪與醫療傷害補償制度之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550380
劉綺
元照出版
2010年6月01日
127.00 元
HK$ 114.3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醫療法律
規格:平裝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醫療法律
分
類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法律
>
法律辭典
同
類
書
推
薦
交通法規(第四版)
涉外經濟法律英語(二版)
基本六法(2022年3月)(六版)
人資人員常用法典(3版)
營建法令輯要110年度合訂本(最新營建法規/最新解釋函令)
內
容
簡
介
解決醫療糾紛最根本的方法為提升醫療品質,不只是醫療技術、儀器等層面,還包括醫病關係的對等與和諧。法律在此能效力的,就是建構一個「誘因」,誘使醫界、法界及社會大眾共同致力於醫療品質之提升。在目前無法形式除罪化的前提下,我們必須提供當事人選擇採用刑事調解制度的誘因,給合作的醫師實質除罪化的優待。待醫師不再隱瞞醫療過失後,各種實證研究才能獲得確實的資訊,始能還原事件的原貌。在處理刑事責任之後,相關之行政責任才有介入的著力點,此時方可對症下藥,醫療品質才有提升之機會。另一方面,病人可透過強制醫療傷害責任保險及刑事調解制度,迅速獲得合理的補償,使得被害人的利益能夠在法律中重現。這樣的誘因,需要將法治作為整體的思考,而不是零散、破碎的改革。
目
錄
序 言
作者簡歷
摘 要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7
第二節 文獻回顧/10
第一項 醫療過失之犯罪方面
──關於醫療傷害及其除罪化之論述/11
第二項 醫療傷害補償制度方面
──關於醫療傷害於刑法外之論述/13
第三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研究限制/16
第一項 研究方法 /16
第二項 研究範圍與限制/17
第四節 分析架構/19
第五節 研究之預期貢獻/20
第二章 相關理論之檢討/23
第一節 醫療行為、醫療傷害、醫療過失與醫療糾紛/23
第一項 醫療行為及其特徵/23
第二項 醫療傷害 /25
第三項 醫療過失 /26
第四項 醫療糾紛 /28
第二節 犯罪與除罪化/30
第一項 實質除罪化概念之評析/30
第二項 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之評析/35
第三節 醫療傷害之補償/42
第一項 行政上補償制度之基本說明/43
第二項 行政上補償制度之類型及財務來源/46
第四節 制 度/48
第三章 醫療過失及相關之法律責任分析/51
第一節 醫療過失及相關之刑事法律責任分析/51
第一項 醫療行為之刑事責任/52
第二項 醫療過失行為之刑事責任/56
第三項 醫療過失之判斷與醫療準則/59
第四項 醫療過失犯罪之客觀化/64
第五項 醫療過失之程度與醫療過失犯罪/66
第二節 醫療過失及相關之民事法律責任分析/72
第一項 我國醫療過失之民事法律責任類型之探討/72
第二項 醫療過失民事責任之檢討與調整/80
第三項 醫療過失民事法律責任與醫療糾紛之預防/89
第三節 醫療過失及相關之行政法律責任分析/91
第一項 醫師懲戒制度概說/91
第二項 醫師懲戒罰之程序/96
第三項 醫師懲戒制度之評析/100
第四項 醫師懲戒制度與醫療糾紛之處理及醫療過失之預防/112
第四節 醫療過失之相關法律責任與醫療糾紛之處理/113
第四章 國內相關之草案評析/117
第一節 刑事法之修正建議/117
第一項 廢除普通過失與業務過失之區別/117
第二項 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納入《刑法》中之調整/120
第三項 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納入《刑事訴訟法》中之調整 /128
第二節 與醫療糾紛處理相關之草案──「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及
「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之簡介與評析/130
第一項 「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與「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之內容與特色/133
第二項 「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與「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之評析/145
第三節 與補償制度相關之草案──「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及「強制醫療責任保險法」草案之簡介與評析/154
第一項 瑞典「病人賠償保險」之簡介與分析/156
第二項 「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補償部分之評析/160
第三項 醫療責任保險制度與「強制醫療責任保險法」草案之簡介與評析/166
第四項 對我國醫療傷害補償制度規劃之建議/181
第五章 其他輔助系統及其功效之檢討/195
第一節 對醫療糾紛鑑定制度之建議/195
第一項 我國醫療糾紛鑑定之沿革、現況及新發展/196
第二項 對現行醫療糾紛鑑定制度之評析/198
第三項 我國醫療糾紛鑑定之未來/217
第二節 病歷與醫療糾紛/222
第一項 病歷的定義與法律性質/223
第二項 病歷中文化與病人的權益/225
第三項 病歷之取得、記載與真實性之關係/226
第四項 病歷真實性之監督/232
第三節 醫療品質之管制機制/239
第一項 台灣現行醫療品質管制之機制及其功效之分析/240
第二項 醫療管制途徑多元化之啟示/250
第四節 醫師繼續教育制度/252
第一項 醫師繼續教育之發展及趨勢/252
第二項 我國醫師繼續教育之檢討與建議/258
第三項 醫師繼續教育、醫療準則以及從醫療過失之資訊中學習/263
第六章 結 論/265
參考書目/275
附 錄
附錄一 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相關條文翻譯/291
附錄二 醫師懲戒制度案件/299
附錄三 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315
附錄四 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329
附錄五 強制醫療責任保險法草案/347
序
這篇論文是偶然的產物,由一連串的「如果」湊成:如果我不曾去法醫所旁聽邱清華老師的醫事法律,就不會產生以醫療糾紛之處理作為論文主題的靈感;如果我不是就讀國發所,便無法享有在法學領域中如此論述議題的自由;如果我的指導教授不是葛祥林老師,這篇論文不會呈現如今的樣貌,也不會達到應有的深度。
這一切當然要感謝上天的安排。具體的說,感謝陳顯武老師與邱清華老師在口試時的賜教,有些很深刻的問題,直到論文已完稿後,我仍然在思考。感謝葛祥林老師在百忙之中,還能如此用心且不厭其煩的指導,屢次把我從迷津中拉出來,不過每次跟老師約討論的時間,總有一種壓榨老師的罪惡感。感謝我的父母一直以來對我的包容與支持,甚至容忍我拋下公務員的鐵飯碗去讀研究所。感謝我的同學與朋友,沒有你們的幫助與互相打氣,撰寫論文及舉辦口試的過程不會如此順利;為免掛一漏萬,所以在此就不一一詳列各位的名字,如果你看到這篇謝辭,正想著自己的名字怎麼沒列在上面,那麼你正是我要感謝的人。
劉 綺
2009.01.08
書
評
其 他 著 作